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掷铜板的人

以低市盈率寻找成长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下午,刚好有那么个机会,去听了中金公司的一个银行业分析报告会。对于中金公司的那些博士级研究员们学究味十足的研究报告,本人经常不以为然,不过这位银行业研究员的一些研究观点和结论倒是颇有亮点,因此转发部分主要观点如下;

1、未来银行股跑盈指数的理由依然充分:(1)盈利增速回升趋势明显;(净息差已经触底,下半年将稳步回升;)(2)银行股目前的估值处于各行业的低端区域;(3)在利差保护、牌照管制的情况下,银行业资本回报率高于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

2、《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公布,要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以前的5%将提高成为事实上的7%,短期看,政策风险已基本释放,但中长期看,资本监管加强带来银行增长方式的挑战。目前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银行有浦发、深发展、华夏、招商、民生等等,后面可能面临(权益)再融资的问题。

3、上市的城商行具备行业内领先的ROA(总资产收益率),杠杆提升潜力大;考虑资本监管加强背景下的“增长方式的变化”,在考察RoRWA(净利润/平均风险加权资产)这一财务分析指标的高低,北京、南京、工商、建设、兴业处于高端区,分别为2.9到2.3之间,而民生、华夏、深发展、招商处在低端区,为0.6到1.6之间。

4、从核心资本充足率、RoRWA(净利润/平均风险加权资产)所带来的杠杆效应、成长性等方面看,首选品种为北京银行、南京银行,随后依次为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

个人体会:

中金这份研究结论与本人的观点在几个方面颇有重叠之处。1、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扩张潜力大,成长性会较高。2、在经过金融海啸之后,金融业监管加强,完全依靠信贷扩张的粗放式样增长方式已经过时,近年来部分走此路线的股份制银行接下来几年的表现将难以出色,而依靠资产盈利能力的加强来取得增长潜力的集约式增长方式将成为未来几年主流。象北京银行、南京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保守、资产盈利能力强但近年来的杠杆利用率不高,导致近年来的ROE并不出色,但它们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高,未来随着面向全国扩张,杠杆潜力将逐步释放,ROE有望逐年提高。

另外,招商银行已日渐平庸,理性的投资人应该将该股直接剔除。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9-20 0:22:5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今天真是表现出色呀!

这真的是“以低市盈率寻找成长股”呀!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08: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冰刃 发表于 2009-9-14 19:48:42 :

上半年的疯狂信贷已经严重冲击各银行的信贷质量


这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但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测。其实,银行最大的风险是今年,因为09年以前的贷款,都基本用的是海啸前的风控标准,这些贷款能否经得起海啸的冲击,需要检验。相反,今年以来的贷款,虽然息差是低了,但已经引入了海啸的风控级别,所以坏的可能反而低。今年上半年,银行的双率继续降低,是令人欣慰的。

40%的年均成长速度,对银行来说,既不现实,也是危险的。但以目前银行股的整体PE水平,如果能够有10-15%/年的增长速度,那5-8年后,PE都可能到5倍以下了,如果有50%的派息率,那就是10%/年的红利率了。从这个角度分析,和市场上的其他投资标的比,银行的泡沫成分是非常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09: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于跨区域扩张
大型城商行盈利能力赶超股份制银行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SCRIPT>
<DIV id=ozoom style="FLOAT: left; TEXT-INDENT: 2em; ZOOM: 100%">

  □本报记者 张朝晖 北京报道

  

  强劲的发展势头、快速的扩张步伐,使得城商行在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留下的“夹缝”中,城商行以更加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有相关专家表示,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推进跨区域扩张后,身处第一梯队的大型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已经实现了对股份制银行的超越。

  资产收益赶超股份制银行

  8家资产规模在千亿以上的大型城商行的经营数据显示,北京银行上半年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78%,位居8家城商行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徽商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这四家城商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65%、0.62%、0.55%和0.54%。其他3家城商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在0.5%以下,分别为上海银行0.42%、吉林银行0.33%、平安银行0.3%,8家城商行的平均值约为0.52%。

  与之对比的是,8家股份制银行中总资产收益率超过0.5%的仅有三家银行,分别为民生银行0.52%、兴业银行0.51%和中信银行0.5%。其余5家银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深发展银行0.43%、招商银行0.42%、浦发银行0.42%、光大银行0.33%、华夏银行0.21%,8家股份行的平均数值约为0.42%。

  “总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能够体现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指出,尽管2009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并不足以证明城商行已经超越了股份制银行,但城商行的旺盛生命力,无疑正在对股份制银行的地位形成威胁。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最赚钱的银行??工商银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也仅为0.58%,另一家上半年净利润正增长的国有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仅为0.47%。由此可见,城商行第一梯队的盈利能力即便在整个国内银行业中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城商行经营稳定

  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之间进行了激烈的竞争,信贷投放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但是,大多数银行所交出的答卷却并不能让人满意,半数上市银行出现了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的现象。

  8家股份制银行中,有5家银行在上半年出现了净利润的下滑,其中光大银行下滑幅度最大,达到了47.1%。

  相比之下,城商行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更加稳定。其中,上海银行的26.45%的跌幅为8家城商行之最,但是上海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也达到了17.41亿,超过了部分规模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城商行,其净利润甚至可以列在8家股份制银行的第六位。

  符文忠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50多家城商行中,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有13家,这些城商行正在不断拉大与其他城商行之间的差距,确立了其第一梯队的地位。这些城商行都有着体制较为完善、资产规模较大、风险控制能力较强、扩张速度较快等特点,并且大多数已经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有着强劲的竞争力。”

  跨区域经营成关键

  从2006年银监会《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鼓励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再到今年年初出台《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在这短短的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开始走出城市、走出地方,走向区域、走向全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将成为股份制银行的强有力竞争者。

  中小银行发展战略与跨区域经营实务研讨会专家组成员丛艳表示,体制改革让城商行走上了现代商业银行之路,而跨区域经营则是让城商行走上了参与全国竞争的发展壮大之路。“准确选择分行开设区域、正确选择业务方向,是决定城商行在扩张中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丛艳表示。

  总体上,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地点一般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几大中心城市成为首选。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表示,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推进跨区域扩张,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向区域性、全国性商业银行迈进。但随着跨区域扩张步伐的加快,尤其是跨区域布局目标地区雷同,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及与其他银行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业务方面,全国银行业将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同时,跨区经营也使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受到更大的考验。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1: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掷铜板的人 发表于 2009-9-20 0:18:42 :

个人体会:

中金这份研究结论与本人的观点在几个方面颇有重叠之处。1、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扩张潜力大,成长性会较高。2、在经过金融海啸之后,金融业监管加强,完全依靠信贷扩张的粗放式样增长方式已经过时,近年来部分走此路线的股份制银行接下来几年的表现将难以出色,而依靠资产盈利能力的加强来取得增长潜力的集约式增长方式将成为未来几年主流。象北京银行、南京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保守、资产盈利能力强但近年来的杠杆利用率不高,导致近年来的ROE并不出色,但它们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高,未来随着面向全国扩张,杠杆潜力将逐步释放,ROE有望逐年提高。

另外,招商银行已日渐平庸,理性的投资人应该将该股直接剔除。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9-20 0:22:56 编辑过]


掷兄下结论总是比较匆忙一点,哈哈~~ 招行是否要剔除还有待观察~~而股价的短期表现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同意银行作为有一定进入门槛的行业,且已广泛渗入经济各个领域,其资本回报率应高于市场平均,故对银行业保持乐观。不过,银行的高成长不一定是好事,城商行的异地扩张是短板还是利润增长还需要看看再说。相对而言,稳健增长的四大(尤以工行和建行)是不错的选择,虽不见得给你超额收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9: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12是个周期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23: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掷铜板的人 发表于 2009-9-14 14:51:51 :

因此,在现在10余倍的市盈率下,必将出现未来5-8年内上涨10-20倍的银行股!


铜板兄,现在工行动态市盈率为12.79,交行14.77,中行12.63,建行12.67。

这四大行都是10余倍市盈率,如果真的 上涨了那么多倍,岂不是要把全世界都买下来才行?平均一下,八年上涨15倍,则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要超过40%,有些过于乐观

未来中国的GDP增长很难再连续超过10%,所以,单从估值上来讲,不能以过去的增长速度来预测未来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23: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谈谈我个人对中国银行业的看法。最近在10年来,中国的银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银行业的市场化经营一直在推进。大约10年前,我们眼中的工、建、中农四大国有银行就象四只半死不活的恐龙,庞大而无效率,银行业的从业者和管理人员如同废物。真正的银行家和存贷款专业人员似乎只存在于类似于招商银行这样的股份制银行里。但是10年过后,工行、建行等大型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跟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相比已经毫不逊色,从个人的感觉来看,现在去工、建行办事的感觉与招行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差异了。

其次,如果大型银行的复兴意味着连庞然大物都可以重现生机,中小型银行显然将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当然,优良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是前提。请注意中国银行业的成长前景:1、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银行可分享的成长空间不断扩大;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在未来有望成为国际主流货币,中国的银行逐步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级银行是可以预期的。这意味着连四大国有银行都会有不错的成长空间。

第三,目前股份制银行如招行、浦发、兴业已正在成为全国性银行,而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等,也正在开设异地分行,走出了迈向全国的步伐。可以预期从全国来看,大、小型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将不断相互渗透,地域限制将逐步不成为限制因素,最终看哪个银行给客户的服务更好,谁更能与客户一起创造价值。经营好的中小型银行,在国内的成长空间不可限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0 15: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最理想的情况是享受到戴维斯双击 说透了就是要先人一步发现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9 10: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未来国内银行股会出现分化,国有大行掌握经济命脉,只要国内经济不走坏 ,能达到略高于GDP增速的稳定增长;其余众多中小银行出现较大分化,随着银行各种业务竞争加剧,只有极少数有持续竞争力的能脱颖而出,实现超预期快速增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6 18:05 , Processed in 0.02195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