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公司资料,有很多不解的地方。 从财务报表看,好得一塌糊涂。毛利约80%,净利润率超过50%, 净资产收益率达到40%。 2006-2009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5.5%,盈利复合增长率57.9%,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55%。
不过,详细看公司过去四年的业务发展,增长主要靠收购,而且每一起收购对象都是大股东朱林瑶的公司,所以更像是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套现。
2008年8月华宝收购富君集团,代价是现金HKD8.7亿,富君集团的历史及财务都很令人难以理解,摘录如下:
目?集?的??由朱女士於二零零八年四月以?代??851,230,000港元向?立第三方收?。(就朱女士(作??方)?一名?本公司及其任何??人士概???之?立第三方(作??方)?行之一?涉及部份?金及部份股份?收??之收?交易而言,?於有?收?交易完成後,朱女士???方要求向?方以每股?港?6.5??69,420,000股股份,以支付部分收??。朱女士於本公司之股??由?65.22%?至??本公司全部已?行股份之62.96%,?方?向朱女士承?於受???股份起?分?六至十二?月止期?,?禁售有???股份) |
目?集?主要?事?用香精香料的生???售。????由?立於及?本公司及其任何??人士概???的第三方於一九九零年代初建立,?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重?及??予澳??科技。
| 2006 | 2007 | 2008上半年 | ??? | 155,634 | 159,432 | 81,410 | 除?前盈利 | 9,401 | 36,807 | 34,523 | 除?後盈利 | 6,235 | 24,620 | 34,950 |
疑点有三: (1)朱林瑶在2008年三月收购下来的公司,为什麽4个月就卖给上市公司。当时为什么不直接通过华宝收购?(2)为什么目标集团2007年的盈利是2006年的4倍?这么好的业务,为什么要卖给朱林瑶?而且,朱林瑶收购后仅仅三个月,利润又增长了一倍多?(3)为什么2008年上半年的税负几乎为零?
一年前,同样的故事已经发生过一次。2007年一月及三月,朱林瑶收购了一系列公司,并随即于2007年7月卖给上市公司。同样的,目标公司2007年的利润(截至3月31日)仅3千万,而2008年预期利润将达5千4百万。尤其是,肇庆香料2007年的净利润不及7百万,净资产4千3百万,朱林瑶竟出价3.7亿收购。
另外,据媒体报道,朱林瑶最早发展乃是通过和烟草公司设立合营企业生产香精,但公司的各期报告均未提及对象和比例,而只是以“附属公司之投资”,“应收附属公司款项”披露。
2006年的资产注入似乎更为复杂。过两天再看。
这么复杂,kissingafool兄有何见解?搞不清楚的话,我只能回避了。另外,既然和烟草公司合资生产香精,一方面烟草公司不会压价,另一方面,华宝也很难提价,除非双方对利润有默契。 ===================== 潜水一年多,初次发言,请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