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nettravel

对上海机电B的投资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竞争优势:
价值链:
1) 2006年,由过去以制造为主的“单通道”逐步向“制造、服务”“双通道”发展。
2) 2008年,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终端,贴紧现场,就近服务、快速响应。2008年,上海三菱通过在全国建立的36 家直属分公司、182 个维修站,组成了覆盖全国各省、地级城市的服务网络。
SWOT分析:
SWOT的关键问题:
-公司是否具备特定策略可利用优势?公司的弱点是否妨碍特定策略的采用
(1)公司已销售电梯25万部,存在庞大的用户群。电梯的使用寿命长,在使用周期内需要不断的维护。目前公司只有15%的收入来源于公司的售后及维修保养,其的毛利率超过30%。未来,公司电梯安装、维修等服务业务发展空间较大。
公司在全国建立的36 家直属分公司、182 个维修站。其建立服务网络的成本高低,对未来的服务毛利率有很大的影响。
(2)通过三菱工程40%的股权收购(现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进入国内高端电梯市场,目前公司高端电梯产能10000台左右,产量2000台左右。高端需求占电梯总需求的10-15%,未来公司的高端电梯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其毛利率在30%以上,待其市场打开后,将大大提高电梯的毛利率。
(3)公司目前的竞争策略不明确。从公司的营业收入和产能来看及底端电梯的竞争上看,好像是要用成本领先战略,但公司自建服务网络和进入高端电梯,看起来也可能走差异化竞争的策略。
-公司策略需要解决的弱点?
整合产品线,明确竞争策略。
如果要实施专业化竞争的策略,公司最好拥有三菱工程控制权,否则无法保证专业化竞争的效果。同时,使服务网络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使其成本最小化。
构建低碳、环保、安全高速的技术优势,公司目前的技术主要来自有三菱公司,缺乏技术储备。
公司存在代理问题。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不在公司拿薪水,与公司股东的利益不一致。
-公司的弱点是否妨碍其采用特定策略?
无法整合产品线,公司专业化竞争的效果虽然在服务上可以体现,但在高端电梯部分就要打折扣。
-公司的优势可帮助其追求哪些发展机会?
在成熟市场中,服务收入占电梯厂商收入的比重超过60%,但国内这一比重尚未达到20%,电梯服务业务发展空间较大,公司的服务收入目前只占15%,将大力发展电梯服务业务,以优化收入结构,稳定收入规模。
瞄准低碳、环保、安全高速的方向,发展高端电梯。
-公司最需担心的弱点是什么?
公司存在代理问题。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不在该公司领取报酬。
产品线的整合。
缺乏自有的高端电梯技术。
外部机会:
-公司环境中可能促进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
公司的政府背景使其参与保障房建设有更多的优势。
公司的服务网络是专业化竞争的重要保证。
公司有足够的现金可以支持服务网络的建设和目标公司收购。
-公司环境中可能为公司提供重要增长渠道的各种因素
公司提供的低端电梯是符合当前政府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要。
公司的政府背景使其更容易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场。
外部威胁: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生
电梯行业是一个成熟行业,而且是全世界竞争的行业,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可以从国外公司引进获得,不存在着政治上的障碍。
-新竞争者的出现
已有的竞争非常激烈,新的竞争者加入的概率很小。目前国内市场主要由广州日立、OTIS、上海三菱3家垄断。
-人口特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城市化加速,住宅容积率的增大必然导致对电梯的需求增大。
人口老化,导致对电梯的需求也会增大。
-竞争对手的加入和创新
已有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已经在市场里竞争了。
技术上的创新,主要位于在低碳和环保方面。
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有可能的,但目前主要是把国外引进成熟的模式引入国内市场,例如提升电梯服务的水平。
小结:
有大量的用户且转换成本高,且电梯的生命周期内的维护费至少为电梯售价的一倍。
公司技术与竞争对手各有优势,拥有从高端到低端的产品线。
公司的服务网络建设领先,服务收入已是行业领先。
公司的政府背景使其更容易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场。
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有大量的用户且用户转换成本高,因此通过服务收费是可持续的。
公司的服务网络建设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08: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6) 焊接器材

焊材业务已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在2009 年改革调整的基础上逐步退出焊材业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2: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20%的毛利率还可以,关键是ROE要高,且毛利率要稳定。该公司的ROE并不高。后面会针对ROE进一步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08: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止日期主营业务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减比例(%)主营成本收入比上年增减比例(%)
2009-12-31印刷包装机械504,916,812.00 4.60 18.14%9.78%-0.46%
2008-12-31印刷包装机械459,928,222.00 4.40 9.72%-20.48%-13.91%
2007-12-31印刷包装机械578,415,582.00 6.30 16.61%-11.77%-9.63%
2006-12-31印刷包装机械655,577,677.00 9.00 18.59%17.64%21.79%
2005-12-31印刷包装机械557,262,107.00 8.16 21.36%

2008年之前,主营业务收入变化幅度大于主营成本。但到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9.78%,但主营成本降低0.46%。

这说明公司这两年的印刷包装机械业务的整合,使之有质的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止日期主营业务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减比例(%)主营成本收入比上年增减比例(%)
2009-12-31工程机械486,807,032.00 4.43 32.59%25.65%20.95%
2008-12-31工程机械387,422,090.00 3.71 29.97%28.22%25.94%
2007-12-31工程机械302,161,491.00 3.29 28.70%50.92%44.00%
2006-12-31工程机械200,212,034.00 2.75 25.28%

这几年主营成本增加幅度小于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不断提高。这是当前产品有竞争力的表现。但由于竞争对手实力雄厚,且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扩大产能。因此很可能是当前市场好导致的毛利率提高。因此只能假设这3/5年可能有较高毛利率。当竞争对手的产能释放后,就很难说还有当前的毛利率了。

[此帖子已被 nettravel 在 2010-7-20 21:41:5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公司 焊接器材 , 人造纤维板,液压气动产品的业务,不是决定公司的主要价值因素,就不进一部分析了。 [此帖子已被 nettravel 在 2010-7-20 21:45:4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08: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3)工程机械产品

行业增长前景:
多功能钻机和连续墙设备两类地下施工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增长。
金泰工程未来3-5年内的销售收入仍将以30%-50%的幅度增长。
土方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和装载机等产品,是目前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类别。目前,中国挖掘机、两头忙(挖掘装载机)、滑移装载机等土方机械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比很小,因此发展空间很大。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挖掘机是中国未来几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土方机械产品,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进口替代。
行业的利润前景:
2008 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前50 强中,按公司行业类别划分,土石方机械以750.79 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位,占46.32%;营业利润也最为丰厚,为54.15 亿美元,占比43.04%。
竞争对手:三一重机、中联重科、德国宝峨、意大利士力
三一重机:
三一重机的主要产品为挖掘机,挖掘机是高效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如:公路、桥梁、建筑、养殖池、地下工程、抢险开挖、农业开垦等。据统计,工程施工中60%的土方工程由挖掘机完成。此外,挖掘机在更换工作装置后还可以进行起重、打桩、夯土、拔桩、浇筑、安装、破碎、拆除、粉碎等多种作业。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业务发展迅速,2007 年全年销售挖掘机1,384 台,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30%,2008 年销售挖掘机3,005 台,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21%,2009年1~5 月销售挖掘机2,442 台,达到2008 年全年销量的81.26%,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6.00%。
中联重科:
公司主营业务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路面机械、环卫机械等产品及配套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和租赁。
2009年,土方机械新产品地下连续墙设备等新产品获得重大突破,整机性能大幅提高,ZD500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功申报5项国家专利。
考虑到土方机械巨大的市场规模,中联重科2008 年收购了陕西新黄工,以切入挖掘机和推土机领
域。中联重科对新黄工寄予厚望,规划建设的2000 亩(整机生产1000 亩,零配件生产500 亩,预留500 亩)渭南工业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挖掘机生产基地,第一期预计于2010 年6 月初步竣工投产。2009 年新黄工销售收入约在10 亿元,预期2011 年达到50 亿元,2015 年将进入中联百亿事业部行列。
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持续的创新能力
多元化
规模优势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0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ROE及杜邦分析
报告期ROEROA税收负担利息负担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杠杆率
2009.12.319.79%4.37%77.43%116.77%4.69%93.15%2.48
2008.12.3114.99%7.01%80.83%111.27%6.88%101.91%2.38
2007.12.3115.86%7.67%81.30%105.18%7.71%99.52%2.42
2006.12.3112.04%6.35%77.69%104.68%6.90%92.08%2.33
2005.12.314.68%3.25%59.48%103.21%3.80%85.50%2.35
2004.12.318.78%4.91%68.92%103.04%6.31%77.82%2.52
2003.12.3113.23%6.72%72.39%98.25%10.25%65.58%2.77
2002.12.319.65%5.32%65.50%98.26%9.48%56.07%2.82

公司的ROA有时超过7%,ROE有时超过15%,但是并不稳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大量的现金,这说明公司没有充分利用资产,ROA有提高的余地。公司自从股改后,开始整合业务。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提高竞争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到,2002--2009年期间该公司的ROE在4.68%到15.86%之间波动。但是今年的ROE表现较好。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使,ROE也是略微下降,
仍有14.99%。2009年的表现较差其ROE为9.79%,但是根据年报中公布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009年为0.49,2008年为0.48。
这说明运营收入还是持续增长的。其主营毛利率在09年没有明显下降,有的还明显上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2009年ROE明显下降呢?
我认为原因如下:
1)09年公司修改了会计准则,在前期公司认为该部分成本较小,按实际发生时确认费用。现在公司认为销售规模大,市场竞争激烈,
故自2009年度起对电梯保修期成本按年度预估来计提。导致2009 年度净利润减少3186万元。而且该影响会一直持续存在。
2)公司为了准备退出焊材业务,2009年对焊材部门计提了资产减值达到7千万元左右。这是一次性的影响。
3) 管理费用增加1.4亿,主要是因公司本年收购子公司而增加;其次公司本年因产业调整计提相关人员分流安置费用也使管理费用相应增加。这不是长期影响。
4)公司2008年处置过资产,获得较多的非运营收入。这是一次性的影响。
因此,该公司的运营利润率是保持稳定的,并且还在增长之中。从2009年的年报,我们还可以得知:
1) 货币资金增长42%,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增加及新增订单增加相应增加预收账款导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2) 预收账款增长71%,主要由于公司下属电梯产业本年度产品销售订单增加所致。
因而,公司的2010年ROE的合理预期是至少恢复到前两年的平均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08: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2)印刷包装机械产品

竞争分析:
价值链:
2009 年2 月,公司收购了母公司单张纸胶印机业务的外方股权.
2009年,上海电气斥资3.5亿元人民币,全额整合收购了日本秋山公司、上海光华、上海紫光等企业的外方股权
2009年,理顺产权结构和寻求购并等整合措施.
2010年6月2日,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宣布,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已获购美国高斯国际公司100%股份,
战略目标:
2009年: 确立了“国际化、一体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2009年,印包公司将把高新技术、高效、自动化、联动化作为方向,重点定位在积极发展胶印机产品上,大力拓展各种印后加工设备的市场。
行业增长前景:
2005/2007年:近十多年来,中国印机行业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
2010年:公司当前研发的产品是进口替代型的高端产品,在短期具有大于行业增长的潜力。
行业的利润前景:
2004年国内印刷包装设备市场的总需求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国内生产销售额为75亿元人民币。
2006年:到2010年,国内印刷机械销售要达到101亿,相对于2005年增长近一倍。
2007年:资料表明,2010年印刷工业产值可达4500亿元,年增长率达9%。

竞争对手:
2005年,在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是北人集团,与其并列中国两大印刷机械集团。
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2005年,印刷所依托的轻工、食品、烟酒等行业的增长在10%以上,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带动印刷业持续增长。
2005年,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是当前印机市场的显著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3:40 , Processed in 0.02209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