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私募近来的实际门槛越来越高了,再不是是个公募基金经理一出来,或者由于某一两年好的投资业绩或在某个媒体网络上出个名的“牛散”就能成立的。 面对长期低迷的市场,现在要成立阳光私募的门槛,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获得初发时客户的信任。在牛市中靠前几年的过往业绩也许可以,但现在这么低迷的市场下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你的投资水平,以及未来能否长期维持住,是另一问题。二是,初发时没有一定的规模,怎么维持未来的运营成本?因为现在私募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了。这就要求除了过硬的投资水平和客户基础外,还要有相当的人脉关系找到合适的合作平台。徐星投资能在当前市场下发行阳光私募,就可知徐星的实力了,不过以福探的实力,这不奇怪。早该出山了 不知道徐星采取的是什么合作平台?因为现在信托帐户已经停了,光一个帐户的年使用费就得二、三百万以上,这笔费用你们的客户愿意掏吗?
[此帖子已被 yyw1 在 2012-1-9 21:41:4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