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道歉下,不好意思,把这个老帖子顶上来。我把这个帖子顶上来,是有些不明白的东西,想和大家探讨下,谢谢! 福探,我记忆中是你在投资杂谈某期的回答中大致也提到了中兴的问题,可惜没有搜索到,只好把这个帖子搜索出来顶起来。 我关注这家公司也好多年了,而且由于某些原因非常熟悉。 我在它上面赚过一些钱,到现在也持有一些股票. 曾经在王哓路一篇帖子中看到某个很年轻的研究员研究它的时候说,赞不绝口,可惜理由却是某些产品的产量成本和当前利润来分析,说实话,除了福探外,我也很喜欢吕宏亮和王姐等,但那篇文章我却不敢苟同. 我觉得分析一家科技公司的质量并不简单是某个产品某些产品,而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牢靠的客户关系、低边际成本的业务属性----这是投资杂感六说了得,除了这些,给我感觉的就是本文主帖说的---内部管理和企业机制文化方面。 给我感觉,这几年,中兴虽然调整比较有成效,但是内部管理和企业机制文化方面,这两点并没有实质的改变。 ?嗦了这么多,我想问福探的是如下几个问题: 1、当年你是通过什么信息得出来这个感觉或者推论的? 2、当年你看了05年年报,发现该年业绩的质量较低,是不是正好是一个阶段的低点,比如在企业相对困境的时候买入,企业走出困境的时候就有比较好的收益? 3、由于其竞争对手是非上市公司,出的年报不多也不全面,那么怎么对比中兴的? 4、对这些国内前3,世界前5的国内公司,一般来说,利润的质量都不太高,更多靠差异化和人工成本相对低廉来竞争的,那么这些公司,甚至包括比亚迪,他们很的情况是依靠“工程师人海战术”,那么对投资这些公司,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5、价格战是中国公司的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长虹那一代就不说了,华为中兴,中集,科伦,这些相对很不错的公司都打价格战,这难道是中国企业的宿命? 谢谢福探和大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