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xj9902

中集集团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2 1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pxj9902:

既然有了“55年后我总能找到一时点以12PE39卖出”,为何还要“1AB股在5年内合并”?

个人以为有了第5条,似乎第1条没有实际意义了。

请指教!

[此帖子已被 flying 在 2007-10-22 11:14:1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2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pxj9902.今天先派一部分小分队进去潜伏.之所以不敢大仓位.主要是115002的收益太高了.后面的可分离债将会向它看齐.如果收益继续走高.大盘不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23: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中集讨论的真是激烈。我拿中集的时间还很短,才几个月,应该说我开始投资股票的时间很短,才几个月。中集是我投资的第三个股票,前两个都扔掉了。

不太同意楼上所说的,确实现在中集你在指望他有几十倍的增长,已经不可能了,似乎投资的回报率很低。但是请注意中集是白马股,不是黑马股。对于白马股而言,成长的前景本来就是有限。您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我要指出一点,从1-10的增长率是很快,但是其中充满的不确定性,有多少公司就死在了从1 - 2的过程中。而从10 - 20虽然增长率低,但是确定性高了很多。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然我们都知道那些公司能够从1 - 10,但是在当时呢?谁能有这个把握呢?

我的观点是,我们找的是白马股,最差也要是半黑半白的(比如天士力)。如果纯粹找黑马的话,我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对我是一种赌博。

我不赌博,我做投资,我追求的是15%到20%的收益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17: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好,徐星论坛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宽松的讨论范围,在这里我们的思想碰撞产生火花。

中集A的估值远远高于我可承受的范围,所以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中集B才是我们价值投资者应该看重的。应用格雷厄姆的10项分析法则,中集的价格在13.5以下是绝对低估区,所以现在如果能够在15元以下买入的话,那还是有很大的安全边际的。

关于楼上所说的商业模式,这只是一种理论,从中集第一天进入集装箱市场开始,人们就有这样的担心,可是中集增长了34倍,现在就看他能不能复制到半挂车。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是中集的增长前景确实不大,我的估计也就是再翻个3-4倍左右,年增长率应该是低于15%的。但是我是把它看作利息高于债券,风险低于一般股票的一种投资,作为我组合中的抵御风险的股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1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好,徐星论坛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宽松的讨论范围,在这里我们的思想碰撞产生火花。

中集A的估值远远高于我可承受的范围,所以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中集B才是我们价值投资者应该看重的。应用格雷厄姆的10项分析法则,中集的价格在13.5以下是绝对低估区,所以现在如果能够在15元以下买入的话,那还是有很大的安全边际的。

关于楼上所说的商业模式,这只是一种理论,从中集第一天进入集装箱市场开始,人们就有这样的担心,可是中集增长了34倍,现在就看他能不能复制到半挂车。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是中集的增长前景确实不大,我的估计也就是再翻个3-4倍左右,年增长率应该是低于15%的。但是我是把它看作利息高于债券,风险低于一般股票的一种投资,作为我组合中的抵御风险的股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2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买入了中集B,买入的道理很简单:

1、中集B销售收入大幅增加,这个很关键。

2、中集B价格比A股低。

3、持有港币相对人民币贬值。

4、既然中集的业绩增长了这么多年了,而且是真实的增长,分红就可以说明问题。我相信它还会增长。

我是从闽发看到中集的帖子,进而发现了贵论坛,我觉得找到了组织。我内心一直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但对价值的判断确实没有把握。来到这里,向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0: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pxj9902兄的答复,佩服老兄对200039的深刻理解和长期持股的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5: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edwardxiong 发表于 2007-10-24 17:28:22 :

楼上说得好,徐星论坛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宽松的讨论范围,在这里我们的思想碰撞产生火花。

中集A的估值远远高于我可承受的范围,所以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中集B才是我们价值投资者应该看重的。应用格雷厄姆的10项分析法则,中集的价格在13.5以下是绝对低估区,所以现在如果能够在15元以下买入的话,那还是有很大的安全边际的。

关于楼上所说的商业模式,这只是一种理论,从中集第一天进入集装箱市场开始,人们就有这样的担心,可是中集增长了34倍,现在就看他能不能复制到半挂车。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是中集的增长前景确实不大,我的估计也就是再翻个3-4倍左右,年增长率应该是低于15%的。但是我是把它看作利息高于债券,风险低于一般股票的一种投资,作为我组合中的抵御风险的股票。


呵呵,从进入挂车开始到定义为“为现代化物流提供装备和服务”,麦总的远见卓识不可谓不值得敬佩。只是无论是打基础的集装箱还是第二、第三梯队的产品,似乎都无法摆脱成本领先、规模经济的竞争模式,而公司又不得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毕竟总是需要有企业做这些产品而中集有具备良好的基础向这些产品上衍生。在未来的几年,即便用复制挂车、再造一个中集又如何?始终是10到20的转变。而在挂车达到均衡之后的第三梯队,要实现的就是20到30的转变了,其间的比例会更低。

中集在发展壮大、获得市场地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秀的整合能力、对行业周期风险的防范及化解能力,在上市公司中无不属于最优之列。但非常遗憾,他们所处的行业决定了他们只能应用那样的商业模式。这样的遗憾恐怕天士力的阎总或许也曾时有感慨,正如福版主曾经提及的那样。

但值得庆幸的是,中集或许在未来,会给投资者树立一个与“增长率陷阱”相反的典型。当它的实际增长超过大家的预期时,惊喜或会如期而至。

在这里,第三次重申我们在这些年的投资中逐渐形成的观点:在挑选投资标的时,选择产量、利润、市场份额能够同举共进的企业,将有助于提高投资的确定性。A股中这类上市公司的数量,足够构建组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 18: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君须怜我 发表于 2007-10-25 15:10:43 :
引用
原文由 edwardxiong 发表于 2007-10-24 17:28:22 :

楼上说得好,徐星论坛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宽松的讨论范围,在这里我们的思想碰撞产生火花。

中集A的估值远远高于我可承受的范围,所以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中集B才是我们价值投资者应该看重的。应用格雷厄姆的10项分析法则,中集的价格在13.5以下是绝对低估区,所以现在如果能够在15元以下买入的话,那还是有很大的安全边际的。

关于楼上所说的商业模式,这只是一种理论,从中集第一天进入集装箱市场开始,人们就有这样的担心,可是中集增长了34倍,现在就看他能不能复制到半挂车。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是中集的增长前景确实不大,我的估计也就是再翻个3-4倍左右,年增长率应该是低于15%的。但是我是把它看作利息高于债券,风险低于一般股票的一种投资,作为我组合中的抵御风险的股票。


呵呵,从进入挂车开始到定义为“为现代化物流提供装备和服务”,麦总的远见卓识不可谓不值得敬佩。只是无论是打基础的集装箱还是第二、第三梯队的产品,似乎都无法摆脱成本领先、规模经济的竞争模式,而公司又不得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毕竟总是需要有企业做这些产品而中集有具备良好的基础向这些产品上衍生。在未来的几年,即便用复制挂车、再造一个中集又如何?始终是10到20的转变。而在挂车达到均衡之后的第三梯队,要实现的就是20到30的转变了,其间的比例会更低。

中集在发展壮大、获得市场地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秀的整合能力、对行业周期风险的防范及化解能力,在上市公司中无不属于最优之列。但非常遗憾,他们所处的行业决定了他们只能应用那样的商业模式。这样的遗憾恐怕天士力的阎总或许也曾时有感慨,正如福版主曾经提及的那样。

但值得庆幸的是,中集或许在未来,会给投资者树立一个与“增长率陷阱”相反的典型。当它的实际增长超过大家的预期时,惊喜或会如期而至。

在这里,第三次重申我们在这些年的投资中逐渐形成的观点:在挑选投资标的时,选择产量、利润、市场份额能够同举共进的企业,将有助于提高投资的确定性。A股中这类上市公司的数量,足够构建组合了。


刚刚去了次闽发sosme的讨论贴,看到这张帖子被人转贴了。第一次看到我的浅见被人重视,但是仔细找了一圈,好像没有我的署名。

本来想注册说两句的,但是闽发竟然要手机号码,我人在国外,没有中国的手机,郁闷一下。所以以后还是多来这里讨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14: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楼上说的1--10--20--30的过程,
我们来列个表吧:

假设2001年的中集的集装箱业务是9,机场设备及其他是1,销售总量是10;


2006年时,集装箱业务是11,机场设备及其他是2,车辆业务是10[再造一个中集],总量是23;


到2012年,集装箱业务是13,车辆业务是32,罐式装备是17,铁路是2,其他是3,房地产1,金融投资2,总量是70;

意味着到2012年,中集的规模将是现在的70/23=3.04倍,年增长约25%


依据:
1.车辆业务
2006年车辆是8.8万辆,07年预计12万辆,此后年增长3.2万辆,到2012年是28万辆,是2006年的3.2倍,所以是“30”。

2.集装箱业务
集装箱业务2001年销售额是?,2006年销售额是?,2012年估计销售额是?

3.罐式装备业务
车辆业务销售额2006年是71亿,罐式装备2007年销售额就60-70亿,到2012年保守估计120亿,是2006年车辆的1.7倍,所以是“17”

4.
铁路无从考证,但是按其投资额估计至少是“2”,因为其参股中铁集装箱股份公司,出资10亿;建设大连铁路机车,出资??亿,....

5.
机场装备+环卫装备+混凝土泵车+消防车+.....
按铁路的逻辑,至少是“3”

6.
房地产,很不严谨地?个“1”,万一以后房地产走弱,那可没辙

7.
金融投资方面,以其一贯表现,?个“2”不为过吧

--------------------------------------------------
说明:上面的一些数据基本按销售额或产量测算,
也许到时中集销售额上去了,净利润没有跟上,
也许到时中集已经形成垄断,净利润更高了?
这个实在没法判断。
上述数据不甚严谨,请大家一起来校正一下。
本贴纯粹出于娱乐,千万勿据此作为投资依据,后果自负。


.............

(郑重说明:本人作为中集的投资者,可能会不够理性客观地看待这家企业,因为偏爱产生偏见,怕一人之见误导大家,也希望各位从不同方面泼些冷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08:05 , Processed in 0.02121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