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atcoolman

The Real Warren Buffett - 巴菲特每周新闻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6 06: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警告卡夫食品管理层:

JANUARY 5, 2010, 5:03 P.M. ET

Berkshire Issues Warning to Kraft

By DANA CIMILLUCA And CECILIE ROHWEDDER

Warren Buffett waded into the takeover saga surrounding Cadbury PLC Tuesday with an unusually public move to block Kraft Foods Inc.'s issuance of shares to fund its $16 billion offer for the British confectioner.

In an unusual move, Warren Buffett issues a public warning to Kraft, which is trying to take over Cadbury. The News Hub analyzes why Mr. Buffett acted.

Mr. Buffett's move marked a sharp rebuke from Kraft's largest shareholder and came on the same day the U.S. food giant sweetened its hostile offer for Cadbury.

The Cadbury saga, which has dragged on for four months, has suddenly become a rollercoaster. In addition to Kraft's new offer, which raises the cash portion, and Mr. Buffett's tart reply, potential rival Nestlé SA formally removed itself from any deal on Tuesday. Another possible bidder, Hershey Co., remains mum on its intentions.

Berkshire Hathaway Inc., Mr. Buffett's sprawling holding company, said Tuesday that it voted "no" on Kraft's effort to issue as many as 370 million shares to fund the cash-and-stock offer for Cadbury, which is now valued at £10.2 billion ($16.4 billion). The Berkshire statement cited a fear that Kraft will overpay in the acquisition. Berkshire said it controls about 9.4% of Kraft's shares outstanding, making it the company's largest shareholder.

class=insettipUnit>[0105buffett] Associated Press

Warren Buffett in November

The statement appeared to be a response to Kraft's announcement earlier in the day that the company would amend its offer for Cadbury by increasing the cash component. The overall value of the bid didn't change.

The sweetened bid accompanied an announcement that Kraft would sell its North American frozen-pizza business to Nestlé for $3.7 billion. Kraft said it would use net proceeds from the Nestlé deal, which it estimates at 60 pence (97 U.S. cents) per Cadbury share, to give Cadbury shareholders a "partial cash alternative" to its existing offer, which had been made up of 60% Kraft stock and 40% cash.

Both Kraft and Cadbury shareholders have a say on whether the deal happens. Kraft shareholders will vote on Feb. 1?a vote that will now take place with Mr. Buffett's warning ringing in their ears.

"The share-issuance proposal, if enacted, will give Kraft a blank check allowing it to change its offer to Cadbury?in any way it wishes," Berkshire said.

A number of investors scratched their heads at the statement, given that, according to a timetable set out by U.K. takeover authorities, Kraft has until Jan. 19 to raise its offer?meaning that they will know by then what they are voting on.

Cadbury swiftly rejected the revised bid, a stance it has taken since early September. "Kraft has once again missed the point," a Cadbury spokesman said. "Despite this tinkering, the Kraft offer remains unchanged and derisory with less than half the consideration in cash."

In a statement, Kraft said it takes Mr. Buffett's opinion seriously. "We agree that Kraft Foods shares are deeply undervalued and we would certainly not do anything that hurts shareholder value," said a spokeswoman. "We intend to remain disciplined in this process."

John Haynes, head of U.K. equity research at Rensburg Sheppard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 in London, said he would recommend his firm's clients reject Kraft's new offer. "It's not really improved. It was 740 before, it is 740 today, which is massively too low as a starting point," he said. "There is a tiny bit more cash and you give up some shares, but most of our shareholders don't want Kraft shares anyway."

Rensburg Sheppards manages individual, segregated trading accounts for private clients, many of which contain Cadbury shares. As of November, the firm accounted for 4.7 million Cadbury shares, according to LionShares.

Tuesday's moves put the Cadbury sweepstakes in better focus. Kraft remains the only declared suitor, but one under pressure to improve its offer. Nestlé, meanwhile, formally removed itself from the running for Cadbury for the first time. Still weighing its options is Hershey, the U.S. chocolatier that has been considering a bid. Italy's Ferrero SpA has said it is considering its options with regard to Cadbury but the odds that it will launch a full-blown bid of its own are low.

Kraft's offer was 745 pence per share when the Northfield, Ill., company made it official in early November. That included 300 pence in cash. Cadbury's share price fell on the news that Nestlé, which had been considered the potential suitor with the greatest ability to trump Kraft, won't be making a bid for the company, and as a result of the pressure on Kraft from Mr. Buffett not to overpay.

Kraft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be selling off its pizza business to Nestle, and using proceeds to entice the still skeptical Cadbury into a deal, Dana Cimilluca reports.

Cadbury shares fell 3.6% to 776 pence in Tuesday afternoon trading in London. That is still above the Kraft offer price, indicating investors will follow Cadbury management's cue and reject the offer unless Kraft raises it. That could now be more difficult given Mr. Buffett's latest missive.

Berkshire, which holds about 138.3 million Kraft shares, said "we worry very much that, indeed, there will be an additional change from the revision announced this morning. What we know with certainty, however, is that Kraft stock, at its current price of $27, is a very expensive 'currency' to be used in an acquisition." It added: "In 2007, in fact, Kraft spent $3.6 billion to repurchase shares at about $33 per share, presumably because the directors and management thought the shares to be worth more."

Berkshire did note that Kraft has two weeks to announce a final offer for Cadbury. "If we conclude at that point that the offer does not destroy value for Kraft shareholders, we will change our vote to 'yes'" on the share-issuance plan.

Kraft Pursues Cadbury

View Interactive

</DIV></DIV></DIV></DIV></DIV></DIV>

Cadbury plans to report its latest results on Jan. 15, when it will once again explain its reasons for rejecting the offer. Kraft is expected to wait until it sees those results before putting in any new offer.

By selling the pizza business, Kraft is giving up one of its top growing units. Among its brands are Tombstone, California Pizza Kitchen and DiGiorno. In announcing the deal with Nestlé Tuesday, Kraft said it would use proceeds for "deleveraging to maintain its investment grade credit rating."

Nestlé on Monday had bolstered its own coffers by selling its stake in eye-care company Alcon Inc. to Swiss drug maker Novartis AG for $28.1 billion in cash. As part of Tuesday's announcement, Nestlé said "it does not intend to make, or participate in, a formal offer for Cadbury," officially taking itself out of the running for Cadbury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leaves Hershey as the most likely counter bidder.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have said that Hershey is considering such a move, though it wasn't expected to make a decision before Kraft puts its final offer on the table as part of the 60-day timetable.

Still, Hershey's ability to make an offer is constrained. The Pennsylvania company is smaller than Cadbury and making an offer would jeopardize its credit rating and risk massive dilution for its shareholders.

Kraft, by Wednesday morning, is expected to detail for the first time the level of acceptances it has received so far from Cadbury shareholders. Cadbury shareholders have until Feb. 2 to tender their shares ?unless another suitor emerges, which could extend the timeframe.

?Tess Stynes contributed to this article.

Write to Dana Cimilluca at dana.cimilluca@wsj.com and Cecilie RohweddeR at cecilie.rohwedder@wsj.com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10-1-6 6:38:1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10-1-6 6:39:4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9 0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宗申动力今日大涨 董秘承认董事长将与巴菲特会面
时间:2010年01月08日 16:40:38 中财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 17: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沃伦?巴菲特的巴郡在过去十年击败基准指数标普’作标题,较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1: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2010年致股东公开信摘要

<DIV class=artInfo>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1日 07:29 新浪财经</DIV><DIV class=blkContainerSblkCon id=artibody><DIV align=center></DIV><DIV class=moduleSingleImg01>
</DIV>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1日早间消息,“股神”沃伦-巴菲特上周公布了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公开信,以下为公开信主要观点摘要: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全体股东:

  2009年,我们公司的净值增加了218亿美元,每股账面价值增长19.8%。过去45年即目前管理层接管公司以来,公司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已经从19美元增长至84,487美元,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20.3%。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近收购美国第二大铁路运营商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使公司增加了至少6.5万名新股东。所有股东了解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运营、目标、约束和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所有股东特别是新股东知道并理解我们遵循的经济准则。

  伯克希尔-哈撒韦去年每股账面价值增长19.8%,但仍落后标普500指数的26.5%增幅,成为自1965年以来第7次跑输大盘。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伯克希尔-哈撒韦跑赢大盘的能力已大幅削弱,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公用事业(2363.095,21.89,0.94%)

  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中美能源控股89.5%的股份。中美能源旗下有多家公用事业公司,其中最大的几家包括:(1).Yorkshire Electricity and NorthernElectric,它拥有380万终端用户,是英国第三大电力公司;(2)。中美能源,它服务着72.5万电力用户,主要集中在爱荷华;(3).Pacific Power and Rocky Mountain Power,服务着西部六州的170万电力用户;(4).Kern River and Northern Natural pipelines,通过它运输的天然气占美国用量的6%。

  中美能源控股有两位了不起的管理者戴夫-索科尔(Dave Sokol)和格雷格-亚伯(Greg Abel)。另外,我的老友瓦尔特-斯科特(Walter Scott)及其家族也持有该公司部分股权。同戴夫、格雷格和瓦尔特的十年合作让我深信,我们再找不到比他们更好的搭档了,他们是真正的梦之队。

  有些让人扫兴的是,中美能源还拥有全美第二大房地产经纪公司HomeServices of America。这家公司有21个地方品牌和1.6万个代理商。尽管去年对于房屋销售而言仍是恐怖之年,但HomeServices取得了还算不错的业绩。另外,该公司还收购了一家芝加哥经纪公司,并且我们还将在合理价格水平上寻求收购其他高质量的经纪公司。

  我们将继续投入巨资,不仅是为未来做准备,而且旨在使得这些业务更加环保。自我们十年前购得中美能源以来,这家公司还从没分过红。赚的钱全都投入到发展公用事业系统和满足客户需求上了。

  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与我们的电力公共事业公司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向消费者、社区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服务,两者都需要进行大量投资,都必须进行前瞻性规划,最后两者都需要明智的监管者提供收益的稳定性,以便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进行投资。

  保险业

  我们的财产险业务一直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并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充当这一角色。当前财产险公司帐面资产超过其有形资产净额155亿美元。当然,通过我下面对财产险领域经济模式特点的解释可以了解到,这些公司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其帐面价值。

  保险公司运营模式的突出特点即预先收取保险费用而滞后支付客户索赔。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一些企业工人的事故赔偿,滞后期甚至能够达到几十年之久。这种当前筹集资金而滞后支付的模式使得我们能够得以持有大量资金,我们称之为“流动资本”。尽管这部分资本最终将会流向客户,但同时,我们能够利用这部分资本进行投资并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利润。尽管不断有保单及索赔被建立,但我们所持有的流动资金受保险交易量的保障仍能基本保持稳定。因此,随着业务增长,我们的流动资金也会越来越多。

  如果公司收取的保险费用超过了最终赔偿及运营费用支出总额,那么我们除流动资金的投资收入外还获得了承保盈利收入。这种组合为我们提供了免费使用投资资本的机会,更有利的是,我们甚至还因为持有这部分资金而获得了费用。当然,这一理想结果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使得近几年大部分时间里财产险行业整体在以亏损局面运营。事实上,这种亏损是整个行业为其所持有的流动资金支付的费用。并且,通常这一成本并不高。当然,不可避免在某些灾难年中,保险业损失的成本会超过其流动资金带来的收入。

  以我或许存有偏见的观点来看,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全球最好的大型保险运营机构,并且无疑我们也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经理人。自1967年进入保险领域至2009年底,我们的流动资金从当时的1600万美元上升至62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我们已连续7年实现了承保盈利运营。我很有信心,在未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也将能保持承保盈利的骄人局面。如果现实发展正如我的预计,那么我们的流动资本将是免费的。即尽管持有多达620亿美元的存款,我们仍可以在不必支付利息的情况下,使用这部分资金进行投资为我们带来利润。

  我再次强调,免费使用流动资本并不是整个财产险行业的普遍现象,在大部分时间里,保险费并不足以支付客户要求的索赔及公司运营费用。伯克希尔-哈撒韦取得的成绩仅仅是因为我们拥有众多出色的经理人完成了那些非比寻常的业务。我们保险公司的那些首席执行官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感谢,是他们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价值增加了数十亿美元。

  制造、服务及零售业

  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使我们旗下几乎所有的制造、服务及零售企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但分销企业麦克莱恩(McLane)却是个例外。麦克莱恩主要的业务是向零售商店提供日用品、食品及其它非食品类货物,迄今为止其最大客户是著名零售企业沃尔玛。

  格雷迪-罗齐尔(Grady Rosier)领导下的麦克莱恩2009年创下了税前3.44亿美元的收益纪录。麦克莱恩拥有一系列实物资产,包括3242辆拖车、2309辆牵引机及总面积达1520万平方英尺的55个分销中心。当然,麦克莱恩最重要的资产是格雷迪-罗齐尔。

  我们拥有许多企业在销售额收缩的情况下却实现了利润的增长,如玛蒙(Marmon)和伊斯卡(Iscar)。战争、经济衰退或强大的竞争对手都没能阻止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当同行业的其它企业都深陷困境的时候,他们在出色的管理团队领导下,创下了收益的历史新高。

  此外,我们拥有的与住宅及商业建筑有关的业务在2009年都遭到了严重冲击。伯克希尔去年最主要的问题是航空业务公司NetJets。多年来,NetJets曾将自身发展成为该行业最突出的企业,它拥有的飞机总价值超过其三大竞争对手的飞机价值总和。

  总体上说,NetJets在该行业中的支配地位仍是毋庸置疑的,但其管理运营上存在问题。在我们拥有NetJets的11年中,共税前亏损总计达到了1.57亿美元。同时,截至去年4月,公司债务由最初的1.02亿美元飞涨至19亿美元。如果不是有伯克希尔对其债务提供担保,恐怕NetJets已经倒闭了。

  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公司杰出的建筑师及管理人大卫-索科尔(Dave Sokol)于去年8月成为NetJets的新任CEO。他改革了旧有的领导方式,使目前公司债务下降至14亿美元,并且继2009年惊人地亏损了7.11亿美元后,使公司实现了稳定的赢利运营。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7: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31,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接受了CNBC财经电视台Ask Warren节目的专访。

我们不应该期待奇迹

Q:去年你在采访中提到,当时的美国经济就像遭遇了“金融业的珍珠港事件”。基于你投资的一些企业现在的表现,你还这么认为吗?

A:我们已经度过了珍珠港事件,并且将要赢得战争的胜利??虽然速度会比较缓慢。我们不应该期待奇迹,金融业的恐慌仍然对实体经济有所影响,尤其是房地产业,面临着巨大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我们现在涉足有大约80家企业,我们会收集他们的实时数据,其中一些企业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电子元件公司……但也有一些公司至今丝毫没有起色。整体来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务正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速度非常、非常缓慢。

政府应该扶持愿意花钱的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因为单靠富裕阶层难以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我们需要把钱放进人们的口袋里。第一套经济刺激方案在这方面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

Q:在大选期间,你对奥巴马的公开支持是众人皆知的。一年过去了,如果当时你给他打十分的话,现在你会给他几分?

A:我很高兴我将票投给了他,这一点没有变。我认为奥巴马总统在经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比如巨大的财政赤字。而在用凯恩斯主义推行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也会需要承担一些后果,所以还要处理这些后果。我一点也不羡慕总统这活,不过我还是要给奥巴马打高分。

Q:许多经济学家都表示我们将在保持高失业率的同时进行经济复苏。我们的失业率已经接近10%

A:这的确是一个可怕的漩涡。上世纪八十年代,都说因为德国和日本,我们所有人都将失业,但是后来的1015年间,我们创造了2千万个就业岗位,我们并 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如果再倒回几百年前,在美国这片国土上,90%的人都在农田里干活。如果在那时你用一个水晶球,告诉他们200年后,只需要他们其中 3%-4%的人来生产粮食就够了,就能满足整个国家的粮食需求了,他们肯定会以为你疯了,但是这个情况现在确实发生了。

我想说的是,美国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国家,我们将保持这种创造力。就业情况会好起来,但不会很快。

股票远不及一年前有吸引力

Q:对于股票市场,去年你在《时代》周刊撰文时表示乐观,那么现在你仍然抱有这种乐观的态度吗?

A:我对股市的热情与它下跌的程度成正比,当前股市的吸引力较一年前已经低得多。我是说,即便现在经济有所改善,也并不意味着这会令股市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需要说的是,去年3月左右,股市触及十年低点;但是很遗憾,我们没能抓住机会大量购买股票,对此我深感遗憾。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股市下跌;就好像如果哪一天我走进麦当劳,发现他们的汉堡包在打对折,那我会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同样的钱我可以购买更多的汉堡包。

Q:那么对你来说,从去年3月开始,这些“廉价的汉堡包”就越来越少了吧。

A:当然了。现在的情况是,股票及债券市场都远远不及一年前来得有吸引力了。

Q:你一直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当别人都感到恐惧的时候你就要贪婪。那么面对现在的市场,我们该贪婪还是恐惧?

A:我永远都以恐惧的心态进入市场。当我看到某个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会变得贪婪。因此可以这么说,我会首先看到市场的不利面,在赚钱之前首先要保证不失钱。我20岁跟随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学习时就开始这么做了。以当时我们净利润的比例来说,我们从来没有损失过大笔的钱,也就是没有长久性损失。伯克希尔哈撒韦虽然也一度比我购买它时缩水50%,但没有毁灭性的永久性损失。如果你要投资,我建议要长期持有,而不是为短线利益频繁操作。

Q:你认为从过去这两年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在投资方面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A:教训总是相似的。如果你看过1949年格雷厄姆的那本《做个智慧投资人》,翻到第八章和第二十章,你就能够找到答案。投资股票应该像投资一家公司那样 去了解它,而不是将其想成数据和图表。如果你对它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甚至是忘了这回事,那就是成功的投资。

我现在有三个候选继任者

Q:刚刚过去的周末,你的“致股东信”中的许多内容都成了报章的头条,其中提到了你们投资的建筑公司已经触底反弹,与此同时,你还提到在约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住房的问题将会离我们远去。你可以详细谈一下对房产市场的走势的看法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吗?

A:在住宅建筑方面,我们已经回到几年前的水平。我的测试是,美国住宅地产市场或将在一年后结束下滑状态,也就是80%的房产市场将达到一个供求平衡的状 态。在此期间内,美国房屋需求量也将逐步超过供给量。除了买房者和受到泡沫影响的贷款人之外,购房者也将从房价上涨中受益。

Q:你每年要看多少份年报?

A:哦,要看几百份。比如AIG,我就要看长达550页的年报??我喜欢周五晚上看这些报告。我总会不自觉地要在这些报告里找中页,但很可惜,一直没找着。

Q:我(注:记者)最近买了10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你能告诉我6个月后,它们能值多少钱吗?六个月属于长期投资吗?

A:我不知道六个月后的股价。我的儿子在伊利诺伊州买了片农田,并且已经耕种了不少亩。难道他是抱着六个月后将其卖出的想法在做事吗?六个月显然称不上一 个投资的周期。无论是可口可乐、富国银行还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我都从不考虑它们是会上涨20%还是下跌2成。如果股价大跌,而手头我还有钱,我会趁 低吸纳,这个过程十分有趣。

购买农场的人在这一点上比购买股票的人更具有逻辑。他们购买农场,不会在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得到新的报价,也不会在购买后的11天就想:唔,也许今天下午 4点我可以把它卖了。他们会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片农场的发展。我也是这么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说的,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此对待股市,如果没有这种长 期持股的想法,那么我劝他还是别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吧。

Q: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会不会和可口可乐公司一样,不为掌权人的变更所动?你如何为继任的CEO铺路,使其能够尽可能避免犯大错误?

A: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文化渗透在公司的每一个环节。公司的总监为董事会效力,是因为他们信奉这一文化,相信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为了薪金。

我相信伯克希尔哈撒韦CEO的最终继任者将在这个职位上任职很久,任何一个背离现在公司文化的人都会被自动清除出局。就像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去世之后,任何一个想要把沃尔玛引入另一条道路上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Q:说到继任者,《华尔街日报》近期的一篇文章猜测这一人选将花落戴夫.索科尔(Dave Sokol),认为他是所有候选人中最有希望的一个。

A:现在有三个候选人。我们每次召开董事会议的时候,都要花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讨论谁来接我的班。这种感觉有些病态,他们就好像一边看着我,一边想着明天 谁来坐他这个位子呢?我们在不断收购一些公司,我们的人才库也在不断壮大,我们要找一个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这家公司,但他必须有和我一样强烈的对公司文化 的认同感。

建议丰田章男看《偷天情缘》

Q: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比发达国家发展得快2-3倍,那么在投资时,你建议向这些新兴市场投资多少?

A:在投资时你需要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并对它的未来有信心。它有可能会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就在美国。对于美国百姓而言,他们可能对美国的公司更为了解。

在购买股票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被新兴市场这一概念所吸引,是不可取的。还是那句话,你必须对你投资的公司有所了解;当然,还要把握购入时的价格。如果 我在这些所谓的新兴市场没有一分钱投资,我也不会因此感到苦恼。我只希望可以投资那些我了解的、有吸引力的行业和公司,并相信他们可以在未来五年、十年甚 至更多年后将我的投资翻倍。

Q:你提到过中国现在的发展非常快,那么中国市场现在是不是你的最爱?

A:事实是,我们还无法在这一市场上大展拳脚。我们在中国唯一拥有股权的就只有比亚迪。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在未来将发展良好,但这并不是说它在明年就会发 展迅猛,抑或是其股票市场会一夜爆棚这一类的。他们也会经历泡沫,也会通货膨胀。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很有信心。

Q:对于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你有什么建议让其能重振消费者信心吗?

A:我建议他看一部电影《偷天情缘》(Groundhog Day)。就危机管理而言,我在所罗门集团曾经历过。我有四条法则:扭转局势、尽快处理、化解危机、完美收场。如果缺乏其中任意一个步骤,都将使你陷入麻烦。

Q:你旗下的Geico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保险公司。就Geico所拥有的数据,丰田汽车是否确有质量问题?

A:我不知道。如有需要,我们非常乐意向任何听证会提供相关数据,但是现在我确实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09: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EWIE 发表于 2010-3-30 16:56:57 :
节目预告:3月31日星期三晚,21.30,香港电视明珠台,摩根资产管理特约《股神巴菲特》,长度一小时,请留意收看。
不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今天(4月9日)晚22:10分中央电视台10套节目------“人物”栏目播出:<<股神??沃伦。巴菲特>>,请感兴趣的朋友注意收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0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对话中国媒体:中国楼市在赌博  
2010-05-04 10:08:14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DIV id=GG style="FLOAT: right"><SCRIPT src="http://www.cnhan.com/other/fdc/view.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DIV>

  摘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这是“股神”巴菲特对当下中国最热门话题之一??房地产??的坦率点评。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这是“股神”巴菲特对当下中国最热门话题之一??房地产??的坦率点评。

  美国当地时间5月2日下午,伯克希尔?哈撒

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股东大会的第二天,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巴菲特和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举办新闻发布会回答来自全球记者的问题。《第一财经日报》成为现场唯一向两人提问的中国媒体。

  本报记者首先提问巴菲特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长处和弱点。

  巴菲特大力赞扬了中国的经济,“中国的13亿人口终于开始看到了自己的潜力,经济开放给人们带来了这个机会。”

  随后巴菲特回忆了和比尔?盖茨1995年第一次到中国的情形,他记得曾对盖茨说:“下一个比尔?盖茨将在这里产生。”

  芒格则表示,虽然西方经常批评中国,但事实却是中国的体系比西方的自由民主体系高效得多。芒格还引用了邓小平“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的名言,他觉得中国的领导人非常务实。

  巴菲特说:“如果我要在美国造一条铁路需要3年,在中国可能只要6个月,在印度则要花上12年。”

  但是芒格也表示,中国的汇率是个大问题。

  本报记者随后提问巴菲特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高涨同时股市低迷不振。巴菲特表示,每一个市场都有其周期性,市场总是有起有伏。不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何迅速,中国股市也一定会碰到低谷和高潮。

  “房地产市场也一样,尤其是人们因为所有权的增加,更容易变得盲目自信,导致资产价格虚高。”巴菲特说。

  巴菲特说,在过去四五十年中,只有很少的几次他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什么东西真正的价值低估或者价值过高。“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只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中国也会面对泡沫和泡沫破裂,不管经济发展有多么迅速。”

  本报记者最后追问芒格如何看待中国的汇率问题,对中国有何建议。

  芒格表示,中国的汇率政策给中国带来了迅速的经济增长。相对低廉的人民币使得中国生产的货物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这难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但是不可否认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非常有效和实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经济中史无前例的,现在中国才是最大的赢家。芒格说美国更应该向中国学习取经。

  芒格说,如果他要给中国提建议的话,只有两条:

  第一,必须重视解决腐败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新加坡的李光耀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如果解决好了这个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是无止境的。

  第二,我感觉中国人比较喜欢赌博。我也不懂为什么,似乎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人也喜欢赌博,当美国政府监管不力,这种赌博的问题被放大成华尔街金融衍生品等问题,所以美国政府现在要开始控制这些行为。中国政府也应该注意这些行为,及早采取措施。

  巴菲特补充道:“没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有一群人在大面积地豪赌。财富的增长应该是逐步积累的。”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try{showAd(3,0,1);}catch(ex){}</SCRIPT>
<SCRIPT src="http://www.cnhan.com/other/fdc/link.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货币进入贬值时代赌中国未来十年好事不断


  面对眼下纷繁复杂的全球经济,谁能给投资者一个准确的答案?股神巴菲特的意见无疑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声音。前不久,这位股神就给大家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在他的家乡举办了一场资本盛宴,并接受数万名投资者的当面质询。

  每年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都会汇聚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奥马哈,这里是国际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故乡,也是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年召开股东大会的固定地点。今年有来自全球的4万名投资者汇聚到了这里,尽管离年会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是记者看到QUNSTA CENTER已经排起了长长望不到头的队伍。

  对于小镇奥马哈的居民来说,他们早已习惯看到这样景象,每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年会时,原本安静的小镇,一夜之间会涌入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投资者,他们让寒冷的奥马哈清晨一时热闹非凡,股东们齐聚这个金融盛会,就是为了一睹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风采,亲耳听听他的投资箴言。

  记者:您什么时候到的?
  投资者甲:我早上4点30到的。

  记者:为什么来这么早呢?
  投资者甲:我想占到第一排的座位。

  投资者乙: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针对,想来看看大家谈论的关于他公司的话题,都很有意思。我是做投行的,我对金融感兴趣,来了解长期投资什么产业比较好。

  记者:你持多少股呢?
  投资者丙:只持1股。我每年都来,这是第六次来。

  原先一直致力于本土投资的巴菲特先生,从2007年以来,开始投资中石油,比亚迪等中国企业,他不断地表现出的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也同样加深了中国投资者对他的关注。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参加年会的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面孔。

  允能投资王兴国
  王兴国:巴菲特先生在中国投了中石油和比亚迪,(想知道)在未来的一年里面他有没有新的计划,在中国投资哪一个企业
  东方证券副总裁杨玉成
  杨玉成:今天我代表我们东方证券,代表中国证券界,能来参加这样一个盛会我是很荣幸的。我作为一个证券从业人员我最想知道的是巴菲特是如何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的。

  每年召开股东大会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都会同时举办一场展览会,展出和出售公司旗下的各种产品,在年会开始之前,巴菲特先生总会先来到展会上,给喜爱他的投资者一些惊喜,而今年,巴菲特先生会上演一出什么样的好戏呢?
  记者记得去年来参加年会的时候,在年会之前播放了一部由巴菲特先生自己主演的电影,他在电影里面调侃自己说,由于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他被董事会开除了,去做了床垫销员,日子非常不好过,但是今年记者来到这个年会的现场,发现他的状态很不一样了。他非常开心地跟JUSTIN乐队一起,为股东们演唱了一首歌。

  看上去,巴菲特先生的心情相当好。相比于跌宕起伏的2008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2009年的表现可以说是打了个翻身仗。2008年9月,在金融危机顶峰时期,巴菲特高调抄底,告诉全世界"我,正在买入"伯克希尔巨额投资先后超过300亿美元,但是到了2008年末,公司的市值缩水了115亿美元。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下滑了9.6%。一年亏损9.6%。公司评级从最高的3A级别被下调。在巴菲特宝刀已老的质疑声中,他依然显得乐观自信,对于看似下手过早的大手笔抄底,巴菲特在2010年写给股东的信中,这样来解释"好机会不常来。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虽然巴菲特抄底看上去早了半年,但是,恰恰这些大手笔的投资,在一年以后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这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巴菲特过人的勇气和判断力。200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净值增加了218亿美元,每股账面价值增长19.8%。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20.3%。这些骄人业绩不禁让人回味他的至理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也令那些在2008年批评和嘲笑巴菲特的人哑口无言。看到80高龄的巴菲特先生这样开心地飙高音,不知道追随他的投资者们,是否也有这样"扬眉吐气"的畅快?
  巴菲特先生的助理告诉记者,在年会当天早上的5点30开始,巴菲特先生就投入到了工作状态,而且从早上的9点30开始,他要连续六个小时回答股东们不断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想象,尽管非常的辛苦,但是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老朋友,巴菲特先生还是答应记者,年会一结束他就抽出15分钟的时间,来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专访
  股东大会一结束,记者就见到了巴菲特先生,当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0个小时。

  记者:我很荣幸又见到您!很高兴我们成为年会一结束就专访您的第一个媒体,您能告诉我从刚才那个4万人的大会里走出来的感觉吗?
  巴菲特:嗯。我想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高兴能有来自全球的大约3万7千人出席会议。我们想让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想让他们了解伯克希尔公司,也想让他们购买大量的产品。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记者:如果请您来评价自己在去年的表现,满分是10分的话,您给去年您所作出的决策和执行的情况打多少分?
  巴菲特:我想恐怕是让我们的股东来评价我们的表现更为合适。每年我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做好。这是我所能做的,我不为犯错而过分担心,最终,我尽力做好。明年,我也会尽我所能。我不花太多时间给自己打分。

  如果真的让股东来打分,这个分数应该会不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9年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大部分生意均获得收益。但是,如果是打分的股东够挑剔,他也许会注意到这个事实,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涨幅19.8%,落后标准普尔500指数26.5%的增幅,这是公司自1965年以来第7次跑输大盘。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200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收益出色,但仍跑输大盘,这对公司所秉承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否一种挑战?
  巴菲特:我对此也不是很担心。我们的股票有那么几年的时间会超过整个市场,也有那么几年不是很好。如果整体来说,有15-20年的时间我们都是优于整个大市的话,那么我们的工作就算不错。

  纵观巴菲特的投资业绩,伯克希尔公司的盈利特征是,在市场向好的几年中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是,一旦遇到经济大幅震荡,伯克希尔公司一定是大幅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比如,在伯克希尔公司巨亏的2008年,亏损幅度达到9.6%,而同期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却下跌了37%,巴菲特虽然亏损,但是却以27.4%的优势战胜市场。再比如:由于巴菲特坚持不投资高风险的网络科技股,1999成为巴菲特历史上投资业绩最差的一次,但是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人们发现,股市连续三年跌幅超过50%,而巴菲特这三年赚了10%,这相当于巴菲特以60%的优势高于大盘。这说明,巴菲特的投资防守好于进攻。相比之下,某些投资者在光景好的时候大赚一笔,看上去比巴菲特赚的多,但是,一旦一遇到经济下滑,盈利瞬间化为乌有,甚至亏得债台高筑。而巴菲特的智慧在于:重视投资的安全边际,简单地说,就是永远不亏损。正如他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的:我首先会关注任何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肯定不会亏钱,你将来就会赚钱。这正是我们一直做的不错的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巴菲特也承认,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伯克希尔-哈撒韦跑赢大盘的能力已大幅削弱,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巴菲特:价值投资目前运作得还不错,显然运作小额资金要比运作大额资金运作得更好,我的工作在于要在长期的时间段内做好,正如我说的,如果我在长期之内,不能做好,那他们应该另觅其他人来坐这个位置。

  看得出来,巴菲特对此并不困扰,他看重的是公司能够安全稳定地获益。2007年巴菲特第一次面对《经济半小时》记者时就指出,挣钱应该是一个稳定渐近的过程。

  巴菲特: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而是你是买一种五年或十年的时候能够升值的东西,不难去描述,有些人发现真做的时候很难做到,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2008年金融海啸时,巴菲特先生果断出手50亿美元购入高盛优先股,此举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美国资本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也给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每年5亿美元的股息收益。但是在今年4月,高盛因涉嫌证券欺诈,遭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在股东大会上,巴菲对高盛特选择远离还是力挺,就成了的最大看点。

  在大举投资高盛之后,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话说,每当秒针"滴答"一声,高盛就要付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5美元。但是,在高盛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欺诈之后,巴菲特的反应就成了股东们关心的焦点问题,在201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详细阐述了他的对案件的理解,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站不住脚,对高盛则表现出了100%的支持。这个表态立即引来更大猜测,认为巴菲特为保护自身投资利益而不惜以信誉作赌注。那么巴菲特为什么要在一片质疑声中,坚守他对高盛的支持呢?
  记者:您公开支持高盛,这是您在帮助他们的一种方式吗?
  巴菲特:因为我相信高盛。美国证券交易委员提出了诉讼,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对的。根据我目前所了解的,我觉得高盛在那笔交易中的行为没什么问题。

  记者:我们现在都知道,您支持高盛。但是,我想,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都会影响到高盛信誉,您对此没有一点担心?
  巴菲特:指控对高盛有一些负面影响。你不能一下子有这么多关注集中到一家公司,不管最终结果怎么样,都会有一些影响。不过另一方面来说,高盛集团拥有一个悠久的历史,在过去也遇到过艰难时期,但是他们都克服了,股价也会反弹回到原来的高位。

  在华尔街所有公司中,巴菲特和高盛一直就是"铁杆"关系。从三十年前开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很多业务都是通过高盛完成的。对于巴菲特在高盛事件中的表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但是不管高盛事件结果最终如何,巴菲特毫不迟疑的态度,至少再次传达出了这样一种信息,只投自己看准的企业,一旦投资,就坚信自己的判断。那么,对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以及还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巴菲特是如何看待的呢?
  巴菲特:投资银行依然会很庞大。美国经济的很大一部分依然是资本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分配,融资,给新机构提供资金,投行只会变得越来越庞大。一个国家要进步,资本的分配应该带来更多新的功能,金融创新会继续有。金融衍生品,一些是纯粹的赌博,一些对经济很有作用。问题是要区分那哪些是对经济有利的,并最小化那些纯赌博的。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地有事情发生,影响人们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比如说高盛的欺诈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以及希腊的债务危机,但是似乎无论发生什么,都没有办法影响到巴菲特先生以及他自己投资以及美国经济的信心,当记者问他美国经济有没有一点点可能二次探底的时候,他给了一个非常坚决的回答。

  巴菲特:我认为二次探底可能性没有了,除非有类似911这样的天灾人祸,我认为只有那样的外力才会使然,否则让经济自然运行的话,我不认为会二次探底。美国经济在复苏,三、四月份表现就看到了,起初的时候只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但是过去的两三月显示,复苏更全面,我们也开始雇了更多的人。

  但是,巴菲特先生也表示,美国大规模注入注流动性导致美国国债占GDP的比例达到56%,如果美国继续大量发行国债,将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后患。

  巴菲特:二战后美国的债务是GDP的125%,债务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债务持续增长,问题就会出来了,去年出现的债务增长是必要的,是应对金融恐慌的适当的手段,但是如果我们反复地发行国债就不可以了,长期来说就没有作用了。经济是在复苏,但我对通胀很担心。

  在随后的专访中,巴菲特先生进一步解释,这件事的后果已经显现,事实上,不只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一个全面的货币贬值的时代已经到来。

  巴菲特:我认为货币全球范围来讲,不管是美元还是欧元,英镑,总体来讲都会贬值。我指的是它们的价值,而不是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讲它们的价值的话,通常指是去买食品、住房、那类的物品。我认为币值普遍会下降,我不确定人民币会如何,但我认为全球很多货币很可能会贬值,钱不值钱了,能购买的东西少了。

  这场还在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金融危机,现在依然在影响着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人们从各个角度反思它的起因,并且开始思考如何避免下一个巨大的泡沫破裂,而巴菲特先生对此的是怎样的看法呢?
  巴菲特:我们还是会看到泡沫的,人们总是会走过头的,每个人都会,但当大家同时走过头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泡沫从房地产到网络热,以后还会有别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会对周围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有所反应。当我们看到别人靠卖贝壳,卖花苞,可以赚钱时,我们就会想自己也可以同样的赚钱。如果能够在别人狂热的时候,自己保持冷静,当然最好。但问题是人类的思维就是在那种时候,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够看清未来,但没有人会注意他们,听他们的。所以泡沫还会出现,但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了。

  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也成为每次面对巴菲特时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年会次日召开的面对全球记者的新闻发布会上,巴菲特先生特意走到经济半小时记者傅喻跟前,向记者展示他身着的西装品牌,并特意指出这是来自中国本土的服装品牌,这个友善的举动,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巴菲特先生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关注。

  记者:中国经济目前的经济增速惊人,世界银行甚至把中国今年的增速预期调高到了9.5%,您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的现象
  巴菲特:我对市场并不了解,但我认为中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还会高速增长。但并不表示每个月,每一年都增长,因为中间也会遇到障碍。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但是想想过去二十年中国所发生的好事情,想想有多少发展,就知道这不会停止,经济将继续增行。但是,也可能会有不好的情况出现,或者几年经济都不是很好,所有经济体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不过那将是距离现在10年或20年的时候。

  巴菲特先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截止到4月底,在中国经济增长居全球第一、欧美及日本股市创18个月新高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却频频遭遇震荡,股指一路下跌,在全球股市中表现垫底,这让中国的很多投资者也感到困惑,对于中国股市的反常表现,巴菲特先生是怎么看的呢?
  记者: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您看现在为止中国股市都非常低迷,怎么看待中国股市表现和经济发展情况的背离?
  巴菲特:股市和经济不是每时每刻都紧密相联,但如果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向好,那么股市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向好。如果经济不太好,那么股市也会不太好。但是具体每一周,每一月的变化我就不是那么在意,如果经济好,那么最后股市就会好。我并不知道市场明年或接下来两年怎么样。我并不想被称作是中国股市的专家,我不太了解中国股市。

  在关于中国的话题中,巴菲特先生坦言,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地产,他并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具体和细节的情况,那么巴菲特先生如此看好中国,他看重的到底是什么呢?
  巴菲特:我认为中国存在各种各样的机会,在经济增长大环境下,你看每一个地方,都能找到机会,我们已经在汽车公司投资了,比亚迪和它们的汽车市场在中国发展得飞速,不过各种领域都会有增长。

  机会,是巴菲特先生在赞誉中国时用得最多的词,数十年来,冷静判断和捕捉过各种投资机会的他,要比其他人更能体会机会的意义,所以,在巴菲特看来,无论是一种体制,还是一种互动关系,只要产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就奠定了创造财富的基础,这其中也包括中美贸易关系。

  巴菲特:大国间考虑到其国家利益可能经常产生摩擦。但如果对中国有利、对美国也有利的时候,我们就会合作。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美国越繁荣,对中国越好。这个互利互惠的道理慢慢就会越来越明显。。长远的的话他们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它们现在已经是两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他们有共同利益,不光做很多双边贸易,更多的是跟全世界来进行贸易,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对大家都有利。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更会是一个和平的世界,应该让全球65亿人过好生活,不应该让他们有嫉妒的想法,不应该好的都是你的,而没有他们的份,应该是要共同富裕。

  在记者来到奥马哈专访巴菲特先生之前,《经济半小时》也通过了网,向广大的朋友和观众征集了他们最想问巴菲特的问题,从这些征集到的问题当中呢,我们选择了几个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一一地向巴菲特先生请教。

  尽管已经三次专访巴菲特先生,但是记者发现,大家最涉及得最多的问题,总是关于巴菲特的投资秘籍,巴菲特先生也乐于不断传授他多年坚守的,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价值投资理念。

  记者:中国有很多粉丝想要向您学习,您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要复制您的投资模式可行吗?
  巴菲特:我认为他们可以复制这个综合的理念。我是向一个名叫BEN GRAHAM的人学习的。我阅读他告诉我的"智慧的投资者"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数。我认为对于投资来说,最主要的是不要老是盯着价格升了还是跌了,就是围着价格转,而是要看待它是一桩生意。如果你了解这单交易,你觉得你是为这个生意付出本钱,那么你就应该买这支股票。如果你不觉得这个生意好,那么就不要买。别人告诉你这只股票到底要升还是跌都不算数。就像购买一间农场、购买一桩公寓、一?房子或是其它别的东西,你要了解的是这个资产,整个生意,然后决定你是不是值得花这笔钱,如果你觉得不值,那就算了。

  记者:个体投资人除了购买股票之外,还应做些什么?
  巴菲特:你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对你自己进行投资。如果你提高你的才能,就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我和学生们谈话时,对着年轻人,我总是鼓励他们投资自身的技能。如果他们能够学到更多,能更好地沟通,不管今后如何,没有人能拿从你身上拿走这些本领,通货膨胀也不能,没有人能!你会有一个更好的资本,所以最好的投资就是你用尽全部解数对自己做投资。

  那么,在这位投资大师的眼里,一个出色的投资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巴菲特:我觉得可以学习分析一个公司,还有一些潜质素质,两者都重要要,有些人在某方面有天赋,但是你还是可以学习很多东西的、你必须控制你的情绪,如果你是一个情绪化的投资者一定是失败的投资者
  对于追随自己的投资者们,巴菲特非常愿意分享的他的投资理念,但是他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电视节目,告诉所有的投资者,不要盲从任何人,包括他本人。

  巴菲特:要有逻辑性的思考,这对于别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并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投资的,我只关心交易本身,我尝试去了解,我尝试去思考这单交易在10到20年后会什么样子,以及它的预期,如果我觉得不错,并且价格也有吸引力,我就会购买它。

  记者:您一买什么股票,股价就会飙升,我们在您投资中石油和比亚迪时都看到了这种狂热,你自己怎么看待您的这种影响力?
  巴菲特:我只是买我认为在一段时期会升值的股票,如果没有人知道我们买的是什么,那对我来说就不错。我并不担心我本人对股市有影响,没有人会因为我们买哪知股票而去跟风买哪只股票,他们应该选择它们认为有良好投资价值的股票。

  记者:但是您的确对股市的影响力太大了。

  巴菲特:我希望我没有这样的影响力。

  在这次与巴菲特先生见面,交流的过程中,记者都能感受到巴菲特先生对于中国信心和热情,在会见中国投资者代表,东方证券副总裁杨玉成时,巴菲特先生还特别地表示,他将于九月份和好友比尔盖茨一起访问中国,希望再次感受中国的勃勃生机。

  巴菲特:但我打赌,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都会很好,我对美国经济的观点也一样,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会更快,因为它的起点相对较低,但我认为会有很多好事情将在中国发生。

  半小时观察:
  市面上关于巴菲特的书多的可以装满一个书架,大家都在力图破解这位股神的财富神话。但正像巴菲特自己告诉我们的那样,他所谓的投资秘诀就是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掘资本市场真实的价值,尤其是分析一个企业和行业未来长期的发展前景。巴菲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纵观他几十年来的投资组合,从早期的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到通用动力以及中国石油,重心几乎都放在人人皆知的蓝筹股上,并没有剑走偏锋的传奇。人人都想成为巴菲特第二,但我们需要学习的远不止是他如何选股?如何买卖?还有他如何看待起起落落的世界。关于他的成功秘诀可能他儿子彼特的一句话说的更简洁,巴菲特从来都没有受过外界的影响和诱惑,只是在不停地阅读和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8: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中国有很多粉丝想要向您学习,您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要复制您的投资模式可行吗?
  巴菲特:我认为他们可以复制这个综合的理念。我是向一个名叫BEN GRAHAM的人学习的。我阅读他告诉我的"智慧的投资者"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数。我认为对于投资来说,最主要的是不要老是盯着价格升了还是跌了,就是围着价格转,而是要看待它是一桩生意。如果你了解这单交易,你觉得你是为这个生意付出本钱,那么你就应该买这支股票。如果你不觉得这个生意好,那么就不要买。别人告诉你这只股票到底要升还是跌都不算数。就像购买一间农场、购买一桩公寓、一?房子或是其它别的东西,你要了解的是这个资产,整个生意,然后决定你是不是值得花这笔钱,如果你觉得不值,那就算了。

  记者:个体投资人除了购买股票之外,还应做些什么?
  巴菲特:你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对你自己进行投资。如果你提高你的才能,就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我和学生们谈话时,对着年轻人,我总是鼓励他们投资自身的技能。如果他们能够学到更多,能更好地沟通,不管今后如何,没有人能拿从你身上拿走这些本领,通货膨胀也不能,没有人能!你会有一个更好的资本,所以最好的投资就是你用尽全部解数对自己做投资。

读后感:巴老上面两段话很诚恳。其实投资股票同做生意没区别,股市只是给予了一个把大生意切成“小股份”的机会。如果是商业高手又精通财务必有赚钱机会。而投资自己更是巴老一贯作风,只一点在"滚雪球”里可以看得到。没有后期不停的商业学习和投资历练,也不会有如今的巴菲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11:35 , Processed in 0.02430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