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1

大宏观经济系统与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1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冰总,好!谢谢提供!

阳光兄,看看这次下跌的石油过程,个人认为基本上是中美联手的结果,只要石油稍为站稳,要么美国出政策,要么中国出政策,一定要它叫爹,由石油带动的初级资源产品全面跳水,在全面跳水的情况下,北京上周还居然突然地加了油价,石油期货马上再次应声而下. 更特别的是 米国对中国此次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做空,完全是熟视无睹,这一场足够我们回味了,按LEWIE总的说法,买高价门票看CAT和MOUSE拍脱,个人理解如果未来初级资源真如预期般发展,中国在此获利近乎天文数字,当然我们要怎么再向米国让出一部分利益,那就只有温总知了. DYER兄认为,中美才会是更长远的战略合作伙伴,无论二战,冷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还得靠中美联手.俄罗斯基本上是从来都是言而无信的,无论是老毛年代时向我们许下的诺言,还是前两年的石油管道问题,单单他抢走了我们平原的土地就足够我们转移N亿人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7 21: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1兄的观点让偶意外,中美如果能是长远的战略合作伙伴,我就请你吃一餐大的

中俄之间互相猜忌是现实的,也是永远的,合作是暂时的,也是必须的。在米锅的战略压制下,中国如果不打碎旧的体制,就永远不能站在潮头。

转贴一篇报道,赞同其部分观点:


环球时报记者雷志华报道 “德国之声”网站15日刊文阐述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该文章称,金融危机对世界的改变之一就是人民币将成为国际经济领域能与美元比肩的“硬通货”。

  文章作者留意到了最近几个月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显著提高,称“人民币已经接近自由兑换的那个‘点’了”。在谈到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时,文章援引中国国内经济专家的话说,中国可以为美国救援计划提供融资,但美国财政部须通过在香港或上海的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来完成。美国拿到这笔人民币资金后,再向中国内行或外汇市场购买美元汇回国内,用于救援,发行后的债券可以转让,“形成一个熊猫债券的二级市场”。 如果采取上述方式,美国要偿还的是将来持续升值的人民币,而不是可能会继续贬值的美元。这对中国自然大有好处。

  文章说,人民币在世界上,尤其在周边国家,已经拥有相当强势的地位,几乎成了硬通货。缺的只是自由兑换了。而现在,无论是否很快实施自由兑换,中国和它的人民币确实有很多潜在的机会,不仅是加强人民币地位的机会,也是让中国转换它的货币持有比例的机会。

  韩国《朝鲜日报》在分析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时也称,成为危机导火索的美国经济霸权会衰退,随着欧盟和中国的影响力扩大,欧元和人民币将部分取代过去70年间美元的支柱货币作用。文章认为,经历这场危机之后,美元的支柱货币地位受到相当打击已是在所难免。文章还援引韩国经济学家的话说:“未来的全球资本主义很可能会随着支柱货币的变化,成为由美国、欧盟、中国等主要国家分庭抗礼的多元体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7 22: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如果中国再次通过投资来促进内需,则千万不要把钱都投入到什么高速公路、铁路等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了,这些虽然见效快,但效果不长久,而且很容易被浪费。

把钱投入到社保、医保、教育等方面虽然见效慢,但效果是实打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1: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兄,11月我先去SZ请你吃饭,超白金见. 呵呵!

曹总,我乃一介布衣,没有任何内部的信息渠道,不然早就向大家推荐好股,一起奔小康了. 要内部的东西找冰总,她才是办大事的人.

石油期货做空的消息是外国媒体报道的,路透社,发新社,以及一些OPEC会员的看法,现在好友DYER在外国进修,是他发邮件给我的,俄罗斯的股市跌了近八成,依然没有如何资金肯进入,这就已经说明了很多情况. 个人的判断基本上很多很多都来自于DYER兄的分析,这些基本是他的逻辑推理,特别是5月去见福探时,福探帮我们构建了整个微观的分析基础. DYER才是玩国际战略研究的大家,有专家认为其才华在年轻一辈中无出其右者. 由01年开始他已跟踪了整个大宗商品的战略问题,而其毕业论文正是论述此有关情况的,所有的信息全部来自公开的信息,07年时撒克又加入进来,曹总有兴趣我就让撒克把其研究过程放上来.

撒克;偶能做空石油时,没说的,周一开始帮你`基地拉涨停,扶摇直上2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11: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兄,偶对国际地缘政治很感兴趣,当然,偶仅仅是感兴趣而已,不会有什么研究成果的。

既然1兄提到dyer兄是专门研究这个的,那么能否在方便的情况下将其某些文章转发一份给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给长辈骂了一顿,骂我是怎么学的,要我好好跟某位现在很红的经济学家好好学习一下,怎么那么大的危机居然不跟他说说.哎!心里非常不爽啊,被骂得个狗血淋头,还得不敢顶嘴,还得承认错误,看来危机论已经深入民心了. 在新兴市场做一个成功的经济学家,真的很简单,只需要不断吹空,肯定行,新兴市场根本就是牛短熊长,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肯定就有问题,没问题那就叫发达国家了,吹空不提出解决方法,永远不会错,永远都是最优秀的经济学家. 好了摘自认为自己很懂中国经济学的某人在06年初的文章(见下文). 上证指数在998点-1350,他说反弹,大盘没到底,中国合理的价值是700点左右,去到1500他说大盘已经有很大泡沫了,1750时说中国经济有很大问题,现在需要防泡沫,中央必须马上采取措施防止经济危机,房地产更是一定会大跌,1750之后他就没有再说话了,如果你能在998-6124完全空仓,而不会有任何后悔,那么我会非常佩服你 . 我也不想说了,去片.

房地产泡沫让我惊心动魄

时间:2006-3-21 (如果大家在那一天买如万科,一年多时间超过十倍利润)


你们走在上海市的高速公路、北京市的高速公路,看看旁边两边的路标,都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甚至到北京市也在农村地区开发了一个四合院,这代表什么意义呢?这代表今天中国的资源通过各种管道严重地被误导,竟然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经济,这个误导是惊心动魄的。

我们所应该追求的是这个城市独特的竞争力,以竞争力发展一个城市的未来,这个城市的经济上去了,民生富裕了,房地产是一个后续的工作,要发展一些配套的措施,房地产推出来才有人去买。这个过程如果颠倒过来,拿房地产作为增长产业将会是什么代价?到最后你会发现房地产的泡沫反而阻碍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我们对于房地产行业寄予太多的厚望,缺乏行业的组织,更多的是缺乏一个主要的思路。我们很浅显地认为这个城市短暂的繁荣最重要,短暂的繁荣当然可以靠房地产,对各种原材料增加内需,各个行业短期内看起来是很红火的,但是长期之下怎么办?这个城市的经济能力在哪里?农信社吸收了农村的存款以后,钱不再回到农村,回到哪儿去了?都去炒房地产了,农村资金不能回炉的结果造成高利贷盛行,甚至25%的高利贷是四分利。让大家感到更为忧心的是87%的高利贷不是用来再生产,而是用来交学费、看病、吃饭等等永远没有偿还能力的投入,这样的农村经济不担忧吗?

如果生产力停滞不前,各地的政府都是以发展房地产来振兴经济,房地产的泡沫所带给我们的是立即的经济危机。

金融政策是不能犯错误的,如果没有100%的把握,金融政策不能动,只要一动,上面一错下面就有连锁的很多的错误。我双手双脚地反对2004年利率的问题,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二元体制的金融体系,任何金融政策都会失效,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因为二元体制的任何金融政策出台都会恶化这种二元化,利率上升的结果必然导致未来汇率上升,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央行将来的汇率政策更加浮动化、自由化,是银行要把汇率的风险从自己的肩膀卸下来,将风险分给百姓,这是不可取的。银行必须100%承担汇率的风险,不能卸,这是国家的责任。


http://www.langxianping.com.cn/viewarticle.asp?bigclass=NEWS_4&id=102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10-18 23:52: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10-18 23:54:0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07: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1兄,窃以为:

学术界和做学问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一贯正确”!阅读观点的,往往要求别人应该是一贯正确,不能修正,不能容忍其犯错;提出观点的,也总想自己到90岁还是处女一样永无瑕疵。我一个局外人、旁观者,反觉得鲁迅先生的两个原则最合心意:“拿来主义”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观点中有闪光之处,且历经时间检验而有效,就一概拿来。须知,治学的东西,闪光点不常有,一如耗资巨大、多年准备的奥运会开幕式,若干年后,能在你脑中留下的可能仅仅是其中一个最精彩的镜头而已,象92奥运会的射箭点火(N年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留下的记忆可能就是一幅画),其余的细节早随时间而流逝。而提出观点的人,多数以一贯正确律己,其实就变成了固步自封,如果逻辑在早期就错了,接下来为了维护面子,只能一直错下去,开始想保住脸面,最后却是脸面丢尽不止。所以,为什么曾撰文欣赏金岩石,因为他肯公开道歉,这样的治学态度,才能取得进步。

一贯正确,于人于己,可以戒矣。另,不要轻视一贯错误者,能保持水平稳定,是很难得的一个现象,也能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最无价值的,反倒是那些人云亦云、见风驶舵、左右骑墙的,这一类,不仅是学问差了,更是人品有问题,可以直接删除或跳过。

[此帖子已被 lewie 在 2008-10-19 7:51:4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08: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1兄对郎咸平教授的评论,我补充两句:

1、郎教授在2006年初就说房价有泡沫,不能就说他不对。我一个朋友是专门做房地产资金拆借的(业内称过桥),她自己在05年底就对我说,现在的房价太贵了,我绝不买了。因为她对房子的各项成本都很清楚,知道当时的利润已超出合理范围。但后面再涨1-2倍,却是很多业内人士自己也没想到的。也是她跟我说的例子,GZ中华广场旁边一个单体楼盘,盖的时候,老板对她说,TNND,下辈子再不做房地产了,叫儿子也别做,这个盘,能够均价6000卖掉,就烧香还神了。结果,2年后,2007年吧,开盘的最低价都是1万以上的。

2、郎教授说他从不买卖股票。所以他只能从经济现象中提示是否有泡沫,而股价和指数他根本不可能说出什么道道来。就如我们这里不少同道,很多都能看到指数在什么点位就已经泡沫了,但泡沫能吹多大,则要事后才知道。

3、我也不是要一直擦郎教授的皮鞋,郎现在利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到处赚钱,一个观点讲一百几十场赚几千万的行为,也是不值得嘉许的。而且,我觉得他一年里到处做这么多SHOW,真正用于做学问的时间有多少呢?

[此帖子已被 lewie 在 2008-10-19 8:22:3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13: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1兄,如果你的信息是真的,那我觉得好像是明白一点了。

这就像是美元以前的周期性贬值和上涨一样,将价格炒到极高后迅速贬值,将资源产地陷于破产境地,再将其收购,垄断后再提价格,进而控制定价权,掌握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ewie 发表于 2008-10-19 7:49:52 :

1兄,窃以为:

学术界和做学问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一贯正确”!阅读观点的,往往要求别人应该是一贯正确,不能修正,不能容忍其犯错;提出观点的,也总想自己到90岁还是处女一样永无瑕疵。lewie总看到你这句话我狂笑中啊,十足十倪匡的风格! 我一个局外人、旁观者,反觉得鲁迅先生的两个原则最合心意:“拿来主义”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观点中有闪光之处,且历经时间检验而有效,就一概拿来。须知,治学的东西,闪光点不常有,一如耗资巨大、多年准备的奥运会开幕式,若干年后,能在你脑中留下的可能仅仅是其中一个最精彩的镜头而已,象92奥运会的射箭点火(N年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留下的记忆可能就是一幅画),其余的细节早随时间而流逝。而提出观点的人,多数以一贯正确律己,其实就变成了固步自封,如果逻辑在早期就错了,接下来为了维护面子,只能一直错下去,开始想保住脸面,最后却是脸面丢尽不止。所以,为什么曾撰文欣赏金岩石,因为他肯公开道歉,这样的治学态度,才能取得进步


多谢LIWIE总精彩的分享!

撒克,你说的话很有意思,运气不要太早来得好,呵呵! 又或者要么能有诚哥的福气,一直都是行运一条龙. 幸好我现在还没啥运气,还是一个小混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12:04 , Processed in 0.0222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