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xj9902

中集集团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6 13: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sosme言之有理。这样一直低估的价格,才给了长期投资者不断融资进入,或者红利再投创造了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0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pxj9902兄你好!

冒昧问个问题:如果您认为15%的年均复合收益率可以满意,是否考虑新股申购风险更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1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0到20,从20到30,恐怕不止吧?

.......

中集从2002年启动的车辆业务,从无到有,到2006年,车辆这一块的规模就相当于2001年整个集团的总产值,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集(原文见2006年报)。

当中集于1999年做到集装箱市场占有率50%以上时,恐怕不少人就会认为都到天花板了,不可能再有奇迹了,却没意料到会再来一个“车辆”吧。

中集的车辆业务2006年产量是8.8万台,今年至少12万辆,在未来,光国内、东南亚、欧美,估计至少还有2-3倍的增长空间

另外罐式装备,今年销售量就已将达到60-70亿(合并安瑞科和博格),这一块的毛利率要比集装箱和车辆高不少,预计2012年销售量是120亿,成长速度绝不会低于车辆。

中集还在进入铁路物流行业,大连铁路机车的项目年底会投产,中国的铁路物流领域的市场容量现在还不知道会有多大...

还有青岛环卫装备,垃圾车、混凝土泵车、泡沫消防车。。。。;

随着中国空运的快速发展,机场设备的年增长率也不可小视;

中集庞大的现金流甚至可以进入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其经营实业的那种务实和前瞻的风格,也将是无往不利的

年初传闻的想进入工程机械领域,造船业,恐怕也不是什么空穴来风。

我觉得楼上对中集的竞争优势的判断为:成本领先、规模经济,恐怕这只是其表像。

.............

(郑重说明:本人作为中集的投资者,可能会不够理性客观地看待这家企业,因为偏爱产生偏见,怕一人之见误导大家,也希望各位从不同方面泼些冷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22: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0039 今年3季度的综合毛利率竟然只有8%,粗略估计集装箱的毛利率不足7%,再粗略估计干货箱的毛利率在5%左右,历史上集装箱的毛利率最低值发生在2003年第一季度的11%,在今年3季度需求相对旺盛的情况下,毛利率如此之低另人费解,它是0039业绩不佳的源头,集装箱行业有其特殊性,毛利率与原材料成本并不负相关,竞争激烈也一直存在,以前0039规模小时在激烈竞争中尚有13%以上毛利率,另外因90%以上集装箱在中国生产,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对行业影响也应该没这么大。

财务分析在此时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和无助,这才是投资最残酷的一面,否则会计师将会是世界最有钱的一群人,坚持信念(0039会象以前一样度过难关 ,信任麦团队)是现在继续持有0039的唯一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21: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车辆领域,

先说规模,目前全国除了中集,没有大的专用车辆集团,
车辆的主要原材料是钢铁,中集一年钢铁需要量在数百万吨(含集装箱用量),这么大宗的集团采购,钢铁企业能不给最优惠的价格?原材料成本比其他小企业低几个百分点就不得了。

再说产业布局,与集装箱一样,新产车辆交货的运输也有成本,谁能就近提供产品,谁的成本就更低。
目前中集基本完成了全国的布局,并还在不断把一些区域响当当的企业收入囊中,无论你在东南西北那个区域,都能供货。
中集还在不断完成全球布局,美国、欧洲、泰国、印度....(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美国的道路车辆领域没有出现什么巨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公司也没超过10%)

其次是服务布局,如果是你买车,你肯定青睐那种在全国都有维修和服务网点的厂家,在半挂车领域,目前就中集在全国开始4S店布局。虽然这个布局需要一段时间,但同样地,以后如果竞争对手要这样做,也要一段时间。

另外,我觉得随着中国物流的不断发展,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将逐渐集中,最终形成几大物流巨头,这样中集就和集装箱领域那样,打交道的都是巨型企业。巨型企业一般都是集中采购,而且重视服务。那些小打小闹的改装小厂将逐渐被驱逐出去。

将来可能会成为潜在对手的有两种:车辆底盘厂家向专用车发展,国外机械制造巨头向中国发展
中集目前已经与大多数的主流车辆底盘厂家联盟,那些底盘厂家要向车辆发展也有一些局限性,这就好比我们省有个给肯德基供肉鸡的,钱赚多了,就想自己做快餐连锁,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国外机械制造巨头要向中国发展,凭什么?技术吗?专利吗?可惜好像半挂车这种商品不需要很大的技术含量。
(巴菲特在一年致股东信中说,那些能够几十年都很赚钱的公司往往从事的都是十分传统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很少发生突变。一向被大家鄙视的集装箱和车辆难道不正具有这种特质?简单却又有壁垒)

我认为无论是谁,想成为中集在道路车辆领域的对手,都要面对规模效益、产业布局、服务布局这几道栏杆。目前看来对手还没有出现。

当然中集还有其他招数,比如应收账款证券化等财务手段,政府人脉...那些小的车辆企业更吃不消啦。

[此帖子已被 seetomorrow 在 2007-11-7 22:15:2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seetomorrow 在 2007-11-7 22:16:3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

以后贴错了如何在原贴中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17: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回家做功课.准备买烟屁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4: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波段也有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2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股票投资通常会把黄金、期货、国债、汇市、楼市联系起来,因为这几个市场都需要同一个东西来支撑??资金,不能就股票论股票,我认为要全方面考虑。哪一个领域赚钱快,资金就会流到哪个领域,而资金不是无限多的,民间借贷也是一种理财方法,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选择股市而不是做民间借贷。如果单纯从长期投资来看,就目前中国A股而言,年红利达到5%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中石油发行价=年收益为5%的股价。我不是反对长线投资,但是就这样的收益而言对投资者来说还有意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23: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水中舟 发表于 2007-11-13 23:22:37 :

中国的法律很有效吗,奇怪了!我指的借贷当然指的是借给有偿还能力的借贷,而且一般是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中石油你觉得有可能降到20以下吗,荒谬嘛,我想你自己也不会相信的,中石油要是降到35元就会引发一波疯狂的抢筹。这里是中国,你觉得巴菲特了解中国吗?!巴菲特从募集的1000美元起家,他刚开始就是做的长线价值投资吗?荒谬,他是人的神,不是神的神。做长线,做价值,是大资本的投资方式,而不是小散们的。在大家都在吹捧巴菲特的时候,我开始怀疑,俺们手里挥舞着几十万可以和巴菲特这种动不动的以亿计的人相提并论吗?现如今的巴菲特是机构投资者参考的对象,对于散户或者一般的大户,充其量??谈资而已。


冰虫不可夏语。关于中石油,水中舟君说的是会不会,我说的是值不值。你的论据是对未来走势的判断,我的论据是对价值的判断,到底哪个正确,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仍比较愚钝,对未来走势没有能力判断,只能对现有的价值和成长进行判断-中石油20元都太贵,具体的依据请看福探的帖子,里面有一切我想说的。

长期投资不光是巴菲特一个人,而且投资的成功与否和你的资金总量没有什么关系。你投资一块钱,如果收益了4角,那40%的收益率也是很不错的了。所以推荐你看看sosme在闽发的帖子,他的资金总量不多,但是照样有声有色。

对于民间借贷的可靠性,那我就更不清楚了,如果如水中舟君所言他们却是一定有偿还能力,那为什么还要借款呢?现在的公司债都需要担保,防止他们无力偿还,何况一个小小的自然人呢?

关于法律有效性问题,恐怕也不是我们能讨论的清楚的,就我个人而言,只能相信它基本有效,不然我就失去了对中国金融体系最基本的信任。

最后这里是pxj9902的地盘,是用来讨论中集集团的,如果你想要继续讨论的话,那我们就移师到你的那张帖子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13:53 , Processed in 0.02168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