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etter9988

抛砖引玉,也谈天士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6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wwwwww 发表于 2007-1-5 20:13:50 :

谈点不同看法,欢迎拍砖.

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标志是标准化,因为标准化才可以规模化、可重复。但凭我对中药的了解,中药的真正精髓却在于个性化,季节不同、火候不同、地方不同、男女不同等等,同样的药方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是由中医药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就如绣花,你可以发展大规模的工业机器绣花,但味道和手工还是有差别。或许,现在我们理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注定没有出路?走不长远?


我想你对中医药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象同仁堂、陈李济、胡庆余堂、九芝堂等老字号都是规模化生产中药的,中药个体化对症并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指有类似适应症的群落.而这个群落有足够大的数量罢了.老字号用历史告述了我们中药可以规模化应用,虽然他们的规模化比较原始,但确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水平的,你不能否定他们在这样做.同样天士力在用符合当前时代生产力水平的方式在做同仁堂们一样的事情,所以本质上天士力和同仁堂们是一致的!如果我们只是在传统和现代两个字眼上打圈圈,就永远不能廓清迷雾.况且天士力已经用丹滴的成功告诉了我们,这种事实都看不到,那么这个世界上可质疑的东西就太多了.与WWWWWW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圣山说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可以做滴丸,不知那位知道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本人而言,2006夏天用过535的藿香正气滴丸,比传统的水要好很多,我想类似的新产品是在体现滴丸技术的价值链功能.这样理解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对于西药来讲,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用药量、用药火候、甚至气候节气等等的差异,最后用药后的实际效果也不一样,这不是中西药的根本差异。我理解,中西药的根本差异是,西药是相对单一的化合物,中药是多种天然提取植物,强调的是“复方”,是药物混合后的多重作用,实际使用后的效果就是西药单靶点,中药多靶点,这在福探的帖子里都有论述的。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完全确定中药的药理成分,对于药物混合后产生新物质带来的药理治疗作用,那就更不行了。但从五千年的经验来讲,实际使用效果是肯定的。对于当代科技还未知的东西,就盲目否定,数典忘祖啊!但从另一面讲,中药再往前进一大步,的确需要用现代科技的方法,来诠释、提炼,天士力正在做的就是这个。

至于中医诊断、传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那也不是个性化的问题,主要还是标准化的问题。如何把那些把那些宝贵经验、感觉类的东西,通通按标准条理化的问题。完成了标准化,规模化就容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wwwww君对于中药业的观点可以说有代表性。不过,此观点应该说是老生常谈,由来已久。我觉得这里的问题是:1。医药能否独立?2。中药能否再向用现代方法进行改进?

从原始中医从经验上行医时,医药的确是不分的,但逐渐即使在几百年前医药逐渐开始分离、独立,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到为大规模病人治病。这一点有点中医历史知识的人应该会理解。

前几年,“中医药现代化”首先遇到的就是:是先中医现代化还是中药现代化?结果,中医是“现代化”了:中医院买了很多西医设备,连诊断方法也逐渐西医化了,因此被很多人批评“异化”了中医;而中药现代化,则被指为“中药西制”,也受到抨击。

新生事物、对传统行业的革新遇到争议、曲折是很正常的,否则就不可理解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提“中医药现代化”。

作为投资人,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陷入其中的争论。我们只要看到事实如何发展就够了:

1。“现代中药”究竟有无生命力和竞争力?市场究竟接受否?

2。能否为现代医药接受(具有与现代医药同样的“语言”)?尤其是为国际接受?因为为国际接受,才具有真正的市场生命力,中药能否现代化就不言自明、不用再争论了!

而事实是:作为现代中药的代表丹参滴丸,连续6年全国单一药品销量冠军,要比号称拥有最高品牌、最长历史的同仁堂的任何药卖得都好!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而最根本的“判决”,就是它能否最终得到FDA通过。通过了,则表明中药除了这条路能发扬光大,没有任何其它出路。

想起了小平的那句名言:不争论。看事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中药是门外汉。由于本人身体好,所以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对药的体验。我接触中药是从给我小孩治病开始。有次我小孩患了支气管肺炎,用西药治疗好后人已经很衰弱,我只好到一个老中医(该老为全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主席),他稍作检查后开了药,但对药的分批加入、药的火候有特别交代,他的徒弟还给小孩一些特定的按摩,当然我小孩恢复很快,此后身体也很强壮。我家的几个西医此后有病都开始看中医,但我陪他们去看其它相对年轻的“主任中医”之类,这些人也用西医的仪器,药也有些效果,有时候甚至配合西药,但我感觉他们已经不是前面那个老中医一个层次,他们是医生甚至现代意义上的好医生,但那个老中医却是大师,而大师一定是非常个性化的,我感觉这些人代表的是中医的精髓。当然,一些中成药也能治病,如云南白药之类,那可能也是中医药的另外补充。我无意否定600535,但从不同角度谈点问题有时候却可能触发思考并进而发现真正的问题,当然前提是贴子里少一些“隐士”之类的喜欢给人戴高帽子之流的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wwwww说的情况其实在任何领域里都存在。

谁不愿去某名牌厂家买个专门为个人量身度做的衣服、汽车?比如,奔驰车一辆正常价100万元,但如果你要让奔驰厂家专门按你的身材、情况、需求等等用“手工”方式做辆车??就是总统车这样的,恐怕没有个2000万以上下不来。

医药里何尝不是这样?

工业化、标准化的结果就是牺牲了个性。但是它能为千百万人服务。

不能因为降低了点服务性质,就对工业化怀疑。是这个道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wwwwww 发表于 2007-1-6 11:09:12 :
-----我无意否定600535,但从不同角度谈点问题有时候却可能触发思考并进而发现真正的问题,当然前提是贴子里少一些“隐士”之类的喜欢给人戴高帽子之流的人物。

wwwwww兄见谅,上面说的两句话决不是要给谁戴高帽子,那只是一点调侃。我赞成福探说的:“能否为现代医药接受(具有与现代医药同样的“语言”)?尤其是为国际接受?因为被国际接受,才具有真正的市场生命力,中药能否现代化就不言自明、不用再争论了!”,也许是我的思想历来都挺解放的缘故,只要是好的东西我都能接受,江总书记还号召与时俱进吗,说白了就是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决不对人)。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就是“白猫黑猫”理论,即真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不然,中国现在也许仍是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

诚挚祝愿w兄2007年一路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真热闹,不是因为涨了1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旦期间,我把535的所有年报都翻出来,仔细阅读,同时以时间为线索,对公司每年的经营分类整理,包括:管理层面的战略、目标、执行,产品层面的研发,储备,新产品,销售层面的国内和国际。通过这种分析,提高了对公司经营的连贯性认识,把那些连系过去和未来的因果关系看的更清晰,在迷雾中找出了更多巴老所说的:“注定必然”的成功因素。

这里我提及一个我自己以前忽视的问题,但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公司上市以前只是单一的产品,上市以后产品种类丰富了很多,但几乎都是在03年推出的,此后3几乎没有新产品上市。那么,为什么没有新品上市?近几年公司在干什么?这些工作从何时开始?现在又到了什么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02:29 , Processed in 0.02199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