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xj9902

中集集团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3 2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持有中集很长时间了,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它是个伟大的企业。然而从追求回报的股东角度来看,最近对它有些小小的想法:

1、最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产量、利润和市场份额同时提高,或者至少在其中某一个或者某两个方面提高的同时不会导致其余的降低。中集似乎并不具备实现上述情形的条件。

2、中集集装箱业务的下游都是些大头头们,很难伺候。一不小心得罪了人家,人家立马反戈相击,比如前年开始马士基在东莞设厂并且挖走了中集不少的人才。车辆业务可能稍稍好些,但在未来物流业整合的背景下,主要的需求方可能也会是一干大头头们。

3、根据波特的理论,因成本优势而建造的护城河是最为脆弱的。

4、从前集装箱从无到有,而现在拖着集装箱的沉重包袱,增长恐难再现辉煌。举个例子,10年实现从1-10,复合增长是25.9%,而10年实现从10到20,复合增长就只有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1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极是,我绝不主张去买什么黑马股,每年15-20%的回报已能满意了。可问题是,当其他足够我们构建组合的白马股能够更具确定性地带来这样的回报,而中集实现这一目标的确定性稍逊时,要如何选择?

另外,未来某几年的业绩增长并不是我担心的重点,楼上有些舍本逐末。:)重点是公司的商业模式,无法实现产量、利润和市场份额的三赢。

其实我每每想到中集,想到极具远见卓识的老麦等人,都会觉得有一丝遗憾。无论是集装箱还是车辆业务,两个领域都无疑是红海,中集在其中的搏杀颇有些惨烈。

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是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投资标的持续的跟踪分析,也需要给自己泼上一两盆冷水。从相对估值的角度来看,中集今年业绩是1元左右,动态PE在30倍左右,而过去这么多年它的估值中枢在15-20左右。(请注意这是在复合增长20%的情况下的估值中枢)如果说牛市把所有公司的价值中枢都提高了,那么我们来看看绝对估值,用老巴的方法,以07年作为基期,未来10年10%的增长,永续3%,贴现9%,中集值39倍。相对于现在的PE还有30%,考虑到未来每年10%的增长,综合来看10年的复合回报是11.85%。

最后,重申一下,中集是伟大的企业,并非没有投资价值。只是,不在我们的最佳之列。

[此帖子已被 君须怜我 在 2007-10-24 10:53:1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1 2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邮基金被套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PXJ老兄:

你信中集三季报吗?在双寡头的行业,销售和利润可能下降,但毛利率通常比较稳定。

我猜中集的经营层因为没有得到有利的股权激励方案,所以对股价升跌不关心。

你能否计算一下年底中集持有的长期股权增值能把每股净值提高多少?有没有可能大幅送股?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5 1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中集的对手的分析过程,有一点值得深思,为什么中集在很多细分的业务方面都做到了世界数一数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论,那就是
一向我们以为是处于一个激烈竞争环境中的CIMC,其生存的空间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拥挤。
甚至比起4大国有银行、4大通讯国企等还要广阔。因为CIMC进入的各个细分领域,竟然都没有同级别的对手!

在中国这架起飞的飞机上,很多人都在宽敞的头等舱中寻找投资对象,竟没有发现,在经济舱的中集,一个人占着3个人的位置。我们寻找高成长的企业,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其发展的空间,中集就是再膨胀3倍也有容身之处,中石油、工商银行可以吗?

中集的能力圈在不断扩大,就好比一个圆越大,周长就越大,周边接触的新领域就越大,将来可涉足的新行业就越多。而中集总是善于发现其中的机会,冲入一个适合自己施展手脚的细分行业,然后收购-兼并-布局,牢牢巩固住地盘。将来中集如果能够在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中一家独大,没有可以抗衡的对手,那他将来成为一个像闽发价值论坛的SOSME君所猜测的--成为中国零散制造业的集大成者,的机率是很高的。

[此帖子已被 seetomorrow 在 2007-11-24 23:27:4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22: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评39的总裁奖励金方案

2001年制定,其后在我印象没有作大的改动

1、 本年奖金的提取=上年净利的X%+本年净利增量的Y%

2、 不提取的情况:

Ø 本年净利〈上年净利的80%

Ø REO12%

Ø 负债率〉70%

Ø 经营失误造成的损失〉净利(或净资产)的10%

分析:12007年预计净利应该不会小于277×80%=222 ,即EPS>0.84

2、最大的体现了公司利润的最大化而非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39的双股权结构非常稳定,2大股东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没有卖股的意图,他们不大关心股价,较关心现金分红,而经营层在上述方案下,股价的表现与他们的关系也不大。经营层与大股东在这方面(不关心股价)倒是一致。

3、 本次股权激励仅从车辆层面进行,不与股价挂钩,市场以脚投票,表面看市场有点急功近利,实际是对39长期不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否定。

4、 建议修改总裁奖励金方案,加入市值条件,否则再好的"集大成者"其PE 还是市场最低的。

[此帖子已被 pxj9902 在 2007-11-15 22:31:5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08: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赞同pxj9902的建议“修改总裁奖励金方案,加入市值条件”。事实上,PE越低对长期持有者越有利(这一点西格尔有专门的论述),投资回报率越高。如果中集B的PE长期维持在30倍以上,就没有投资价值了(就是说股利再投资将无利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10: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人民币3年升值到6对中集影响有多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4: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跌可以让投资者已更低的成本获取标的,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8: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是外资对于人民币加速升值下,机械制造和出口企业利润下滑的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13:52 , Processed in 0.02211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