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highlander

股神巴菲特18亿入股比亚迪股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1: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 能否谈谈王传福管理上的弱点及可能的致命性的问题。。。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15 11:38:5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2: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meta name="ProgId" content="Word.Document"><style></style>

中国股民有数千万之多。巴菲特入股改变了人们的BYD品牌的看法,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信心层面,这种影响可能是相当深远的。

[此帖子已被 心情开朗 在 2008-10-16 13:38:1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9: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highlander,

从需求角度,70左右的油价应该是20年内的长期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meta name="ProgId" content="Word.Document"><style></style>

天津---大城市中最平民化的城市:

二三线市场汽车消费透析:天津车市的兼容并蓄

2007/5/17/09: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何芳

  走进位于解放南路比亚迪的4S店,一辆蓝色的F3-R格外枪眼,旁边巨大的广告牌上醒目地罗列着F3-R与凯越HRVPolo价格和技术参数对比,这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望,陪朋友看车的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先生告诉记者,一年前买车的时候,在比亚迪F3和富康之间,他犹豫了很久,但是最终选择了富康,用他的话说,“当时觉得F3这款车是好,但是不敢买。”现在他改变了,“下一辆车,我很有可能买F6,比亚迪的实力和性价比打动了我

  “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被合资品牌洗脑非常严重,天津则不同,它的包容性更强,政府也没有刻意地保护本地的汽车工业。”比亚特汽车销售总经理夏治冰对天津汽车市场印象十分深刻。

  “我们已经在天津、河北,这些北京周边地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同级别车型中,F3的销量在天津为前三名,我们的目标是第一。”夏治冰所说的同级别车型指的是轴距为2.6的车型。

  目前,比亚迪在天津的保有量为2000辆,今年前四个月则以平均每个月200辆的速度递增,F3-R上市之后,夏治冰相信比亚迪在天津的增长速度将翻倍。在比亚迪天津唯一的4S店里,经销商告诉记者:“F3-R上市一周的时间,订单已经达到20辆。”

  天津以及与天津类似的二三线市场正在沿着自己的轨迹,默默前行。自主品牌将这里作为根据地,试图终有一天攻下大城市的“壮举”,而合资品牌在大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也希望转移阵地,投入到更加广阔的二三线市场。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18 13:34:0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2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BYD,让我想起了idvaw的“颠覆理论”。既然任正非的华为可以是西门子、郎讯、爱立信的“颠覆者”,那么为什么王传福的BYD就不能成为丰田的“颠覆者”?其实,当年的丰田不也是福特、通用这些巨人的“颠覆者”吗?

当看到我们一些基金经理在巴菲特的人几乎同去BYD造访后做出的“不能买”、“一般”等等结论时,我更感到正常和放心了。我还就担心这些家伙去了以后感到“非常好”,那我就要怀疑巴菲特是否真的买BYD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2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一位朋友讲,某基金经理是这样的思维:比亚迪也还可以吧,可以少量“配置”些,但因为现在股市还未“探到底”,以及国内汽车业景气度在下降,要买以后等股市走好了或者汽车业景气恢复了再做点配置吧。结果没过几天听说巴菲特买了,“鄂然不解”!

我听后哑然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美国大选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无论奥巴马还是麦凯恩都表示当选后会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在“十年内”使美国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美。而奥巴马的态度更为明朗和激进,并且在最近的民调中领先麦8个百分点。 无论二人谁当选,我们都可以期待其在施政纲领演说中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态度以及政策/ a- r/ b# w! d" K$

e/ J
股神巴菲特最近连出重手,对星牌能源、比亚迪等标的的出击已透露巴老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重视,曾“错失”网络信息经济的巴老似乎不想再坐失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商机


以巴菲特与奥巴马及民主党的“暧昧”关系,他的行动似乎在隐约“告诉”我们美国大选的结局以及美新政府对替代能源将采取何种政策。卓越的投资家应该具备优秀政治家的素质,希望巴老的“预测”不会令我们失望。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肆虐,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危机都会成为过眼云眼。而每一次重大危机过后,都会以新兴产业的崛起引领全球进入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那么,这次风暴过后,谁将振臂一呼?$ b) m*

]/ l4 k( X
粗浅分析从这轮全球危机,其实“次贷”只是一个导火索,其本质是源于更深层次问题的总暴发:人类对未来过度的“奢侈性”透支才是“恶”之根源:对能源、资源、环境的过度掠夺和破坏已使地球难堪重负,持续“高烧”的油价使全球经济变得更脆弱,犹如“暴食者”的过度肥胖导致的健康恶化。走出危机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但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因为传统能源与环境都已证明了难以承载。


能源、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基石。及目所见,能源获取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大潮已呼之欲出。此轮危机或许会对可再生能源产业产生阶段性的不利影响,但却极可能催生“新能源时代”的早日来临。能抓住此轮机遇的投资人,终将成为未来的强者。巴菲特已注定将载入史册,或许一同载入史册的还有他在新能源产业投资上的辉煌。: V N3 f4 T$ \; Z%

[此帖子已被 十年 在 2008-10-19 9:49:4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15: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推双模车因为中国人用手机都喜欢双卡、双待、双模,双模好理解就是两模,那就很方便,有电就用电动车。电用完了就自动转到混合动力,就非常好理解。因此叫DM,适合中国的文化,让大家更能理解。做双模也是被迫的,因为没有充电站,必须要挂一个发动机。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这样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倒没有什么太多的创新,关键是要把它实施出来,关键要能够把它进行商业化。"

产品研发考虑结合人文环境和生存环境,最终真正实现商业化,不需要长期引导市场,而是利用到现有模式,王传福不是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0 13: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highlander,

有空聊聊,石油短期确实操控痕迹太明显,完全被短期资金所操控。70-80是业界(中国石油界的大佬们)的估计,略高于美国EIA的长期估计(见2008年能源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09: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电力,受制于电池成本、充电便利性,续航能力,标准电池的使用年限等等,5-10年内不可行,开进充电站换个标准电池走人,目前基本属于梦想,当然不算遥远的将来肯定能实现。

混合动力,我觉得5-10年内是方向,试驾了属于轻混的别克2.4混动车,感觉不错,停车时熄火,电池供能,路面减速和刹车时回收能量,只比同类型别克贵2万。电池4年12万公里保证,我问4S店,电池究竟用多少年,它也说不清。不像丰田普瑞斯明确电池用8-12年,可以跟车一起报废。

混动老大丰田计划2010年的新款普瑞斯(全混)搭载锂电池,说明老大在目前都没有把握使用锂电池。丰田计划2020年混动全部替代燃油车,说明它也不看好纯电力。再看看现在普瑞斯用镍氢电池28万车价,1.5排量小型车,就该知道其它公司忽悠的成分有多大。

另外,我个人非常看好混动前景,今后3-5年一定是放量替代燃油车,而车价慢慢走低的过程。节油低排放而动力不损失或增加部分动力,是最现实的。

600478可惜生产镍氢,产业寿命短了点,但2-3年的业绩大幅增长倒可以期待,毕竟象丰田这样稳健点的厂子,也在给它下镍氢订单。

BYD,如果真的能解决锂电池的技术并产业化,倒可以看好它的电池,(但参照丰田,目前我非常怀疑,感觉象多年前的TD-SCDMA等技术,还有0969的薄膜太阳能,这个可是3年前德国实验室就成功了的。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哦),它目前的汽车我不看好。

[此帖子已被 天翼 在 2008-10-13 10:27:2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天翼 在 2008-10-13 10:31:33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6 22:19 , Processed in 0.02208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