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巴菲特投资思想的精髓有哪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4 0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可能是我的所谓“潮流投资”引起了争议,我也是希望深入探讨的。

首先我想福探是有所误解了,我所谓的潮流投资并不是否定价值投资,更没有对价值投资的核心或者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的精髓有什么异议,其实 ,我讨论的并不是价值投资的理论和方法,而是股票投资的方法。

包含了以下几方面我的认识:

1、客观、全面地分析价值投资的成功范例和成名大家,充分认识价值投资可能取得的长期收益率,不宜以价值投资的方法追求过高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大致看起来,能取得超过通货膨胀率15个百分点的长期收益率,已经极为优秀。

2、充分认识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未来诸多内外部影响因素,不要试图违反自然的辩证法,盲目追求甚至一厢情愿地觉得拥有了可以托付终生的企业。

3、价值投资是股票投资的一种极为优秀的方法,但不是股票投资的唯一方法,尤其是长期价值投资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者;

4、仅仅以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等少数几家公司进行了部分超过10年的长期投资就得出“价值投资必须是长期投资”的结论,完全是个错误!

不仅伯克夏尔进行许多短期套利,巴菲特也进行衍生产品的套利活动,就连巴菲特的个人投资更是有许多都是持股甚至不到一年的短期投资。

5、所谓的特许经营权、消费独占等价值投资的要素是研究巴菲特的人的理论,而并非巴菲特本人的投资理论。即使是90年代到本世纪,巴菲特也投资过各种类型的公司,家政服务、房地产、棒球队、主要投资股票的投资公司、建筑公司等等。

以上两点说明,在巴菲特的投资中,安全边际才是第一位的,说白了,就是股价是否被低估,这一点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是本质上的相同,当然,巴菲特最大的成就或者说超越就是他在格雷厄姆的价值原理的基础上,成功地吸收了菲利普.费雪和查尔斯.幕格的成长理论,而且他有条件执行他的这种投资方式。

他的少数股票也是最成功的投资之所以长期持有,并非是不顾安全边际的持有,而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利用衍生工具??股票期权锁定风险,二是可口可乐这几个公司的股价在他的持有期内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过分高估从而失去安全边际的情况。把股票作为企业看待是没错,但不理会股价的严重高估不仅是对巴菲特的误解,也是对价值投资的根本性的颠覆。

2、投资人采用何种投资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取决于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资本的成本、杠杆的高低、资本的使用时间、预期收益率等等。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以20%多的长期投资收益率成为最成功的投资家,是有它特定的条件的,即伯克夏尔拥有的保险公司、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为他提供长期的低成本的投资资本,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是“源源不断流入资金”,他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他的目标进行投资,而这些条件是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基金经理、投资公司、私募基金所不可能具备的,可以说,也唯有保险公司、银行、信用卡公司拥有这些条件。

作为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无疑是巴菲特价值投资最适用的投资群体。对于基金,基金持有人的预期收益无疑影响甚至决定基金经理对投资方式的选择,因此,不应该以没有坚持价值投资为由而鄙视基金经理。

而对于那些往往运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承担很高的通常是年息10%以上的资金成本、而且多为中短期资本且资金来源不稳定的投资公司、私募基金等,想一想,如何能严格地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呢?短期资本进行长期投资,那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那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严格控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股票当企业

就要求你长期持有.

看世界富豪榜,没有谁根据行业的景气度不停地转换企业的,有的则是几乎是行业的代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投资是巴老投资精髓的一个组成部分,取决于对投资对象特质的深度认识,公司和人一样,体质不同,有的长寿,有的短命,需要不同的取舍。当你认定某个股票的长期收益会超过短期高估的话,那除了坚持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我们不是为了长期投资而去长期投资,也不只是在牛市中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关键是标的,它需要你该怎样去做才最合适它和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楼表达的我狠喜欢,呵呵,非常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不要出手,不能持有十年的,一天也不要持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说的也有道理.我还是觉的投资是动态的活,在公司面前还是谦卑一点.哈哈,其实也不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以20%多的长期投资收益率成为最成功的投资家,是有它特定的条件的,即伯克夏尔拥有的保险公司、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为他提供长期的低成本的投资资本,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是“源源不断流入资金”,他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他的目标进行投资,而这些条件是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基金经理、投资公司、私募基金所不可能具备的,可以说,也唯有保险公司、银行、信用卡公司拥有这些条件。

非常同意钻工以上这段话,巴菲特能够长期持有一家公司,跟他能够有稳定的,几乎无利息的保险浮存资金是有较大关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无论是如何定位巴菲特的长期投资

最终都要落实到第一点上来:公司的本质是否有变化

想一想巴菲特为什么要抛掉曾经说过永远持有的迪尼斯(合并,扩大自己不擅长的业务)

为什么在可口可乐很糟糕的时候(利润逐年下跌)果断出手,更换了管理层,令得可口可乐咸鱼翻身。

另外巴菲特拥有保险公司确实相当于拥有了无尽的现金流,但是,巴菲特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资金太多,值得投资的项目太少,所以钱多也不一定就是一件100%的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以20%多的长期投资收益率成为最成功的投资家,是有它特定的条件的,即伯克夏尔拥有的保险公司、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为他提供长期的低成本的投资资本,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是“源源不断流入资金”,他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他的目标进行投资,而这些条件是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基金经理、投资公司、私募基金所不可能具备的,可以说,也唯有保险公司、银行、信用卡公司拥有这些条件。

在美国,拥有这些条件的人也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5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用宝地,转两篇文章.

正如莫扎特的音乐那样,凯恩斯的投资哲学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很现代很当代,且不说凯恩斯外汇、商品和证券多管齐下的投资风格与今天的对冲基金模式很契合,单就股票投资而言,他的观点可能直接启发了巴菲特等人。
  请看:
  正确的说法是,我宁可进行一项自己有足够信心来判断的投资,而不是投资10种自己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证券。(1942年)
  如果我对资产和获利能力满意的话,我也准备忽视一时的价格波动。我的目标是购买具有令人满意的资产和获利能力以及市场价格相对低的证券。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就同时做到了安全第一和资本获利。所有的股票都会暴涨暴跌,安全第一的策略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你实现了安全第一,就能获得利润。如果一种股票具有安全、优质、价格低廉这几种特点,它的价格一定会上涨。埃尔德?丹普斯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并没有对这种股票很快上涨有任何预见,我选择它因为它使我感到非常安全,除短期波动外,它在几年内不太可能下跌。(1942年)
  我确信皇家学院之所以投资收益较好,主要因为它把大部分资产投资在不到50只的最佳品种中。把自己的鸡蛋分散在很多篮子里,但没有时间或机会去看看有多少个篮子的底部有没有洞,这样做肯定会增加风险和亏损。(1938年)
  这些看法,我们可能首先会在巴菲特的言谈中听到,现在发现,巴菲特的言谈可能来自于凯恩斯。
  当然,所谓“逆向性投资哲学也是传统智慧的一部分。我们上文曾提及人们对18世纪末的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操纵股市的指控,根据历史记载,李嘉图确实注意到投资公众总是对各种事件反应过度,因而利用股价高估和低估卖出和买进,所以我们不排除他有时还会煽动这些过度买入或过度卖出的投资公众的可能。但是,下面的一个案例是李嘉图无法操纵的,它涉及的是逆转欧洲命运的滑铁卢生死战。
  1815年6月14日,也就是滑铁卢战役的前4天,英国政府要进行战争期间最大也是最后一次贷款,数额高达3,600万英镑。当时政府公债萎靡不振,因为贷款数额太高,而战争的结局仍是未知数。此项贷款共有四方参与竞争,而李嘉图最终胜出。李嘉图大胆地持仓极度低迷的政府债券,这是他生平中最大的一次冒险。其他投资者都在滑铁卢战役之前清仓,但李嘉图没有,他一直等到英国统帅威灵顿将军战胜拿破仑的惊人消息传来,政府公债的价格顿时飞涨,而他立时成了百万富翁。
  我从斯考森的《现代经济学的历程》中读到这则故事后,很是惊讶。因为我早就知道另一个与此密切相关且非常有名的故事。当时欧洲最大的银行家罗斯柴尔德也是李嘉图的主要商业对手,他一定没有像李嘉图这么做,因为传说罗斯柴尔德派人实地观察滑铁卢战役的结果,等到威灵顿大胜后,马上放鸽子到伦敦,罗斯柴尔德比公众抢先一步买入公债,然后大发其财。
  这真是一个绝佳的对比,一个是利用“内幕消息或信息灵通,比公众抢先一步获得成功;另一个是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反其道而行之,然后发达。
  有趣的是,大多数人都更愿意相信罗斯柴尔德,这是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00:06 , Processed in 0.0216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