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大国寡民

全球风能利用到2010年将翻一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1 19: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电监会建议将风电招标定价改为固定定价

以招标方式明确的风电项目,可能再次出现超低电价的竞争风险。电监会近日建议,将电价政策由招标定价制度改为固定电价制度。

电监会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近况及其借鉴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指出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业主大规模发展风电面临风险。“以核准方式明确的项目电价存在较大的审批风险,以招标方式明确的风电项目,可能出现2003年风电特许权招标中超低电价的竞争风险。”

电监会建议将电价政策由招标定价制度改为固定电价制度,使风电价格水平保持一定的吸引力。风电也应实行标杆价制度,同时要适时调整其电价水平,但始终要高于燃煤发电的上网电价。

“实行固定电价有利于风电项目吸引投资。”美国能源基金会副主席杨富强昨日向记者分析,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引资的最大障碍,就在于电价不确定导致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让风险投资和银行不敢投资。电价固定后,就会降低风电项目投资者的风险。

杨富强介绍,像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风电项目都是实行固定电价,但并非全国统一定价,而是分州、分区进行定价。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逐步调低电价。

国家发改委从2003年开始推行通过招投标确定风电开发商和上网电价。当年,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中了江苏如东1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报价仅为0.39元/度。而据业内评估,当时风电成本在0.5至0.6元之间。华睿的“跳楼价”引发业界对风电发展前景的担忧,他们希望实行风电固定电价。

今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重申了主管部门坚持招标形成风电价格的决心。他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对风电实行固定电价,技术上还不具备。“要对离地面70-100米高空的风,365天中每天的风速、风量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并且在10年到20年里判断准确,以此来定电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12: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将出台可再生能源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机电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任副主任东明上周六表示,我国将出台可再生能源税收优惠政策。

刚刚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一项原则确定下来。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等非石化能源。《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未来15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目前这一比例尚不足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室副主任张学诞认为,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经过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等不同的阶段,可考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从税收方面来说,应该调整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增值税政策;调整和完善可再生能源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和完善可再生能源设备进口关税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国家财政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贴政策开路 可再生能源配套政策箭在弦上

作者:朱力

  好戏永远在后头。

  就在可再生能源企业抱怨《关于2006年度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带来的补贴不能带来真正的“实惠”时,一系列具有实质意义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生产准备金政策正在酝酿下发。

  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处获悉,这些政策的框架性文件拟定已近尾声,不日将正式推出。

  一揽子优惠

  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透露,为保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家的财税支持能够“四两拨千斤”,未来可能设立生产准备金。据了解,国家发改委的如是考虑,也是遵循国际惯例,巴西在实施乙醇汽油的前十年,政府投入了100亿美元,才形成现在43%的石油低成本替代能力和完善的替代体系。

  在税收方面,风力发电、小水电的增值税可能都统一按约6%征收,太阳能在日后不久也会和风力发电同等待遇,企业所得税也将不断完善和调整,并且降低可再生能源设备进口关税政策。

  同时,即将于今年年内出台,正在讨论中的强制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的政策中,国家将对可再生能源占电力企业发电量的百分比作出规定。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指出:“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所有的能源企业和电网企业,必须要生产和销售一部分的可再生能源。美国和澳大利亚都采用这种模式。”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任副主任任东明表示,在《关于2006年度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之后,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可再生能源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刚刚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把“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一项原则被确定下来。

  “这是必须的。”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王孟杰强调。

  过时的补贴?

  一揽子优惠政策快速制定,与既有补贴政策不能得到企业认同密切相关,而这种情况,自2006年以来就一直存在。

  “风电的合理价格应当为0.6元/千瓦时左右。”专程赶来北京办理业务的内蒙古新希望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斌忧心忡忡,他的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他指着一份红头文件对本报记者说:“国家政策就是经济导向,但现在风电项目正在朝不利的方向发展。”

  他指的红头文件,是国家发改委9月19日下发的《关于2006年度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该文件首次实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但对于风电企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0.4元/千瓦时的电价让陈晓斌的企业步履维艰。

  “电价涨不上去,风机进口关税6%、进口增值税17%、零部件税率3%、企业所得税33%,还有增值税17%及一些地方税种,在内蒙古,许多企业因此只装机不发电。”上述人士说,“ 我们更需要一些具体、明确、实在的政策扶持和激励。”这也是诸多业内人士的共同声音。

  山东枣庄十里泉秸秆混烧电厂也传出了不利的消息。这是一家秸秆和煤的生物质混烧电厂,由于今年山东的雨水偏多,秸秆价格由几十元增至200多元/吨,如果加上其他的成本,还不止这些,始料未及的原料紧张最终制约了这个电厂的发展。

  然而在上述通知的附件《2006年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价补贴情况表》中,并没有十里泉秸秆混烧电厂的名字。因为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十里泉电厂显然达不到补贴的政策要求。

  王孟杰表示,“国家的补贴常常让企业‘贴’在上面,激励力度弱。”他强调,而现在正在加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恰恰可以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0: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跻身全球风电十三强


中国去年开始掀起的节能减排风暴令风电这一新兴绿色能源获得长足发展。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风能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位列在全球风电市场未来发展中扮演领军角色的13个国家之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更宣称,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和风能设备制造中心。

但权威专家也指出,当前中国风电行业普遍存在制造水平偏低、核心技术高度依赖国外的弱点。这一问题不解决将给风电市场发展带来隐患。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风能协会发布的这份全球产业蓝皮书指出,2020年风力发电将达到总装机容量12.5亿千瓦,将为世界提供12%的电力。与此同时,这种清洁能源将向地球大气层减少将近11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这份报告中列举了全球风电市场未来发展中将扮演领军角色的13个国家,中国名列其中。此外,这些国家还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巴西、印度、菲律宾、土耳其、波兰。报告称,风电在这些国家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它们是实现12%目标的希望所在。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60万千瓦,当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33万千瓦,同比增长166%。预计除了西藏、云南、新疆等5个省区外,国内其余26个省区的风能资源还有32亿千瓦装机容量可供开发。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占到了26个省区的一半,达14.6亿千瓦。

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的项目主任喻捷认为,目前的增长只是预热,明年初将要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才将真正启动中国风电业的引擎,使这个产业驶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则预言,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和风能设备制造中心。

目前,中国正逢风电发展的大好时机。按“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2015年达到1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中国风电市场的容量正日益庞大,距全球最大风电市场也越来越近。

国内风电制造水平有待提升

“尽管国内风电市场已经有很大起色,前景也非常看好,但当务之急还需要提高风电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昨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风电行业当前最大的隐患。

他表示,风电目前是一种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价值已为人所接受的新能源。但有一个很大的“软肋”在于:中国风电制造业还相当依赖国外的技术,尤其是一些核心设备只能依靠进口。换言之,中国风电制造水平还比较薄弱,其后果就是风力发电成本相对偏高,而这又是阻碍风电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让风电获得更普遍的应用,就应当让风力发电的成本降下来。这需要国产风电设备厂商提高制造水平,实现进口替代。为此,应当以高利润吸引厂商投入研发、改进技术。”孟宪淦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没有利润或利润很低的话,企业很难静下心来搞研发。而风电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产业,没有持续的研发就很难掌握核心技术。

在他看来,目前风电上网电价还是偏低。“应该合理地提高风电上网电价,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孟宪淦最后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12: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逾四亿元 粤西首个风力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记者今日从广东湛江徐闻县能源管理部门获悉,正在当地紧张施工的风电工程进展顺利。目前,粤西地区首个风电项目的第一台风力发电样机已安装完毕,二十四日即可投入运行,该项目的三十七台风力发电样机预计明年四月份全部建成投产。

  据了解,徐闻县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新寮镇后海滩附近海岸线长达一百多公里,均可开发为大型的风力电场。后海滩风电场工程是粤西地区开发的首个风电项目,投资逾四亿元人民币。该项目装机容量四点九五万千瓦,拟安装使用三十三台单机容量为一千五百千瓦的国产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约九千五百万千瓦。

  据后海滩风电场建设工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检查和测试没发现什么异常问题的话,第一台风电样机将会在二十四日正式投入运行。后海滩风电场的建成投产,将填补粤西风力发电的空白。按一台风电机发电能力是一千五百千瓦计算,一台风电机满负荷发电时可供七百五十个家庭同时使用,整个徐闻后海滩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个家庭的用电。

  此外,后海滩风力发电场也是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对推动当地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

我国去年开始掀起的节能减排风暴令风电这一新兴绿色能源获得长足发展。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风能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位列在全球风电市场未来发展中扮演领军角色的13个国家之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更宣称,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和风能设备制造中心。

但权威专家也指出,当前中国风电行业普遍存在制造水平偏低、核心技术高度依赖国外的弱点。这一问题不解决将给风电市场发展带来隐患。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风能协会发布的这份全球产业蓝皮书指出,2020年风力发电将达到总装机容量12.5亿千瓦,将为世界提供12%的电力。与此同时,这种清洁能源将向地球大气层减少将近11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这份报告中列举了全球风电市场未来发展中将扮演领军角色的13个国家,中国名列其中。此外,这些国家还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巴西、印度、菲律宾、土耳其、波兰。报告称,风电在这些国家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它们是实现12%目标的希望所在。

统计数据显示,2006 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60万千瓦,当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33万千瓦,同比增长166%。预计除了西藏、云南、新疆等5个省区外,国内其余26个省区的风能资源还有32亿千瓦装机容量可供开发。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占到了26个省区的一半,达14.6亿千瓦。

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的项目主任喻捷认为,目前的增长只是预热,明年初将要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才将真正启动中国风电业的引擎,使这个产业驶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则预言,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和风能设备制造中心。目前,中国正逢风电发展的大好时机。按"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2015年达到1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中国风电市场的容量正日益庞大,距全球最大风电市场也越来越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2015年之前全球风能市场年均增长20%

据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德国正引领全球风能市场,其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8%,位列西班牙、美国、印度、丹麦和中国之前。此外,德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国,其产值占据了全球风力发电系统和组件生产的37%份额。

  2006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26%。到2015年,风能市场将会保持每年大约20%的增速,也就是说,届时装机容量将达到目前的5倍。欧盟以外的国家对风能市场的增长贡献最大。中国、美国和印度的增速将达到每年30%,欧盟以年均15%的增幅紧随其后。

  风能市场的全球增长为德国产业界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如果在德国的海岸和陆上树立风力发电标杆的话,其他国家将争相效仿。展望未来,风能产业有三条发展路径充满希望。出口贸易和扩容改建也会尽快出台标准的解决方案。

  由于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涉及技术风险,海岸风力发电场的要求更为苛刻。目前该行业对补贴的依赖是产业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一直以来,风能产业都变得备受关注。启动级投资和收购活动表明,传统能源企业对该行业的兴趣日益增长,这标志着一个整合浪潮的开始。新的市场结构将有助于调节重大投资所需的资金,并将提高风能这种日益增长的替代能源的环境效益。

  欧盟“2020年,3个20%”决议(3 times 20 by 2020),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风能在所有未来战略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在过去几年间,人们对气候变化和全球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关注不足。所有最新的相关调查和研究都在本质上得出了这个相同结论。人们发现,气候和能源供应问题比此前所设想的更为严重迫切,这也引发了众多政界人士的关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决策者们日益警觉起来,并着手采取行动。对于投资者来说,风力并不是无需任何顾虑的能量来源。

  依据“2020年,3个20%”决议,到2020年,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削减(至少)20%,节能基础上的能效将提高20%,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将上升到20%(2005年是6.6%)。这个决议昭示新时代的曙光,尽管并非所有的细节都已敲定。例如,哪些国家将对该目标有所贡献?贡献程度如何?这都有待观察。

  同时,相关研究成果和欧盟政治家们的新承诺都清楚地显示了其影响。无怪乎随后举行了那么多同样高级别的会议,诸如在德国海利根达姆(Heiligendamm)举行了G8(八国集团)峰会,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会议,德国总理召集了第三次德国能源峰会。所有的讨论都集中在能源和环境政策的修订及其现代化上。

  有些能源可持续性更强,另外一些较弱,实际上,在所有国内、国际的关于未来战略的讨论中,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更加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支柱。美国和中国此前一直倾向于采取等待和观望态度,现在它们对可再生能源理念的关注也开始升温。

  尽管如此,最终欧洲被认为是引导人们重新关注能源和环境观念的先驱,特别是德国。2007年欧盟的一项决议证明了这一点,该决议同意将可再生能源在初级能源消费(PEC)中的比重提高到20%。德国各执政党派达成的联合协议,规定德国的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将可再生能源在PEC中的比重提高到4.2%,到2020年提高到10%。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比重将达到12.5%左右,在2020年增长到20%。由于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 Gesetz (EEG), or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ct)的修订和其后引发的刺激作用,在2006年,可再生能源已经占到了德国PEC的5.8%和发电的12%。

  鉴于目前所取得的动态进展,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所做的一份重要研究得出结论显示,到2020年,德国将把可再生能源在PEC中的比重提高到16%,并且将其在发电中的比重提高到27%。德国政府一项新的气候和能源计划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将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份额提高到25%-30%。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德国国内,风能在完成可再生能源增长计划中都扮演了主要角色。

  对于投资者来说,风力不是无需任何顾虑的能量来源。因此,进行严格和全面的风险评估很有必要,以便排除任何意外。尚显稚嫩的产业界,对技术经验的积累年限较短。实践表明,风力发电的变速箱、发电机、发电机叶片和技术上远未成熟的混凝土基座,比最初设想的更易达到永久负载。因此,奉劝投资商们将修订条款加进合同里。例如,合同里面应该规定,运营商应该定期(例如,每5年)检查和更换诸如变速箱这类易于磨损的部件。

  风力发电状态监测系统也很有帮助。当然,更高的系统成本对于商业投资分析是个消极因素。另外,全球风能产业的繁荣常常会使不定期订货的替换零部件的交货时间延长。展望未来,风能产业的三种发展路径充满希望。风险并不是均匀扩散的,尽管如此,乍看之下,改装扩容在未来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市场。原则上,把过时的小电厂置换成最先进的大规模系统将会使风能产量更高。当然,个别系统的磨损、系统故障的风险和停工时间也会随着发电风车高度的上升而增加。

  相比之下,购买所有新风力发电设备所需资金,不一定会高于替换过时的较小系统所费资金,因为建立陆上风力发电工程的标准解决方案已经形成。这其中包括推广贷款(德国调和银行贷款 Deutsche Ausgleichsbank,KfW)、地权注册和维持最低限度的流动储备。出口贸易也将会增长。

  其他国家也越来越多地涉足风力发电,不过过去几年间,德国企业在该前瞻性技术领域积累的技术诀窍独领风骚。在出口市场赢得立足点的好办法,就是寻找典型的出口资金融通,诸如获取风险资本,谋求大企业(例如,公共事业部门)的支持,或者在国内市场出售可以证明其海外价值的风力发电基金等。尤其是对于基金来说,政治安全、收购安全、货币和汇率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岸风力发电场特点就是高额的资金量(常常超过10亿欧元)和极高的技术风险。批评家们认为,陆上风力发电场所发现的技术问题,在海岸风力发电场将会出现得更为频繁并且规模更大。类似的预测已促使一些风能企业采取更为周到的措施,这其中包括GE公司和德国Enercon公司等著名企业。其他企业仍继续将资金投向海岸风力发电场。由于所需资金巨大,对于每个具体项目的风险都要细致计算其风险/回报率,并且对诸如投资商和运营商在内的项目成员的能力也要做认真考察。

  《可再生能源法》使风力发电几乎不存在市场和营销风险。德国政府同时也做好了建立风能发电事业所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金融界来说这也不成问题。环境风险(诸如对特定动物种群的威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但似乎也在控制之内。海岸风力发电系统的问题可能由诸多因素产生,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复杂,盐水对材料的侵蚀更为严重,与天气状况有关的保养和维护周期也会缩短等。

  金融界会避免它无法控制的风险,这其中包括预算超支、完工风险和技术的整体运作。从融资的角度看,我们期望看到一个尽量严密的合同框架,在这其中风险能被充分地分解、平衡和优化。拥有专门技术(包括经验丰富的系统工程师)的建设和运营商,再加上风力发电开发商和大型电力事业部门,它们当中蕴藏着有待开发的巨大潜能。(薛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4: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量最多可抵5个三峡电站

昨天举行的上海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全球风能理事会共同发布《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7》。中国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李俊峰在会上透露,中国今年的风电装机将提前3年完成原定目标。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泽沃斯则表示,如果政策得当,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前有望占到全球的10%。发电量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

  报告预测,仅依赖现有的政策,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以达到5000万千瓦,相当于届时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但如果政策稍加完善,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以达到8000万千瓦,相当于届时发电装机容量的7%。如果给予风电行业最积极的政策支持,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以突破1.2亿千瓦,达到届时发电装机容量的10%,发电量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

  中国政府目前公布的风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报告认为,中国有条件在风电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应该设定更有魄力的目标。报告还呼吁建立最有效的政策体系,以把握中国风电发展的大好时机。

  到2007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提前3年完成原定2010年的目标。“即使当前的风电政策存在一些值得完善的地方,中国风电市场仍然实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中国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李俊峰说,“如果可以建立有效的支持政策,中国完全可以在2020年前跻身世界风电三甲。”

  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泽沃斯则指出,风能必须在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它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证实,一个风电市场的腾飞依仗于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可以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大力发展风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能缺乏中国的参与。”

  “如果政策得当,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前有望占到全球的10%。”他在接受采访时预测说。

  值得注意的是,风电发展在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上的贡献也非常巨大。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负责气候与能源的项目经理杨爱伦指出,“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发电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和碳排放。在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风电的大规模推广可以为中国的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6 10: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全球风电市场 中国将成为领军角色之一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具有十分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综合效益。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风能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这份全球产业蓝皮书指出,2020年风力发电将达到总装机容量12.5亿千瓦,将为世界提供12%的电力。与此同时,这种清洁能源将向地球大气层减少将近11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这份报告中列举了全球风电市场未来发展中将扮演领军角色的13个国家,中国名列其中。此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巴西、印度、菲律宾、土耳其、波兰也榜上有名。风电在这些国家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它们是实现12%目标的希望所在。

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和风能设备制造中心。中国正逢发风电的大好时机。按“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2015年达到1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中国风电市场将越来越大,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市场指日可待。

被世界寄予厚望的中国,去年底之前建成完工的43个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达到76.4万千瓦,比前一年底增长了34%。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的项目主任喻捷认为,目前的增长只是预热,明年初将要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才将真正启动中国风电业的引擎,使这个产业驶上高速发展的轨道。(资源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电上网招标定价近乎“杀鸡取卵”

“当前国内风电上网电价采取招标方式确定,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有可能导致‘杀鸡取卵’的结果。”昨天,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判断。
石定寰是在沪参加由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及壳牌联合承办的“2007工博会-工业与建筑节能论坛”间隙接受采访并作上述表态的。

据他介绍,以招标方式确定风电项目上网电价最初是怕风电发展失控而采取的一种控制性的折衷办法。但这种办法控得太死,一些大公司为了获得发展风电的好名声而刻意压低竞价价格,甚至亏本投标,这使得风电项目无法依照经济规律反映应有的价格。

记者了解到,这些大公司常用的手段包括:过高评估风能资源和上网电量,设定较高的第二段电价,低估设备价格、风电机组基础成本和消减运行维护费等。

目前,过低的竞标价格已令相当一部分风电企业失去投标兴趣。“曾有一个内蒙古投标商开出的价格是每千瓦时0.38元??这是一个让谁都赚不了钱的电价,全世界都找不到一家比他们更低的。”一位风电企业负责人无奈戏称。

“这么做的结果是‘杀鸡取卵’??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技术从事风电项目的企业因受制于规模而无法成功中标。他们受到很大压力,于是就只能选择抄近路??购买国外技术。但长此以往,国内风电技术上不去,给产业发展埋下了隐患。”石定寰说。

他建议,有关方面应规定一个最低的竞价价格,这个价格应包括成本和适当的盈利,以此防止恶性竞争。同时,价格不应成为竞标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还是应该综合评价企业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他同时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对风电技术的研究水平仍很不够,投入也比较有限。未来国家应加大在这方面投入,以免受制于人。

值得注意的是,石定寰并非业内第一个质疑风电竞价上网的专家。此前,世界风能理事会主席、欧洲风能协会主席阿瑟劳斯?泽尔沃斯就曾公开表示,中国的风电价格政策不利于风电产业的发展,导致风电价格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对国内外制造商非常不利??他们会因无法承受价格压力对中国风电望而却步。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则建议以固定上网电价的方式,精心设计一套风电价格机制,以使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人民带来最大的利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近期共同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7》预测,仅依赖现有的政策,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以达到5000万千瓦,相当于届时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但如果政策稍加完善,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以达到8000万千瓦,相当于届时发电装机容量的7%。如果给予风电行业最积极的政策支持,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以突破1.2亿千瓦,达到届时发电装机容量的10%,发电量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

0.38元

曾有一个内蒙古投标商开出的价格是每千瓦时0.38元??这是一个让谁都赚不了钱的电价,全世界都找不到一家比他们更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11:39 , Processed in 0.02193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