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如果可以的发言: 纵观世界股市,03年开始都走牛,而为何中国股市在03年一月开始的上升到04年3月却夭折了,而又下跌到05年方见底呢?主要原因不在经济,而在股市制度,因为03年中国经济显然已经在新一轮增长中。全流通未解决,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利益始终无法一致,导致资本市场的绝望情绪弥漫。 市场长达2年多的逆经济的压抑,制度修正,中国经济的强劲上升、资产证券化,此四个原因足以让05年后的股市狂飚。此进程还伴随人民币升值下的外资涌入、国内贫富悬殊下的流动性过剩,更助推了股市。 ?????????????????????????????? 呵,这里不谈技术分析问题,而与如果可以兄谈点个人对为何A股03年未能成为新一轮牛市起点的看法。 我曾在03年年初写了篇《瑞雪兆丰年》文(本网站“徐星文摘”),当时预言,A股的熊市即将完成,新的行情(就是新的牛市)就要开始。其当时的根据就是公司的业绩已经见底,实业中开始出现多年未出现的新的热点:汽车、住房、信贷扩张……但是,后来看到仅仅是一轮反弹。 后来在04年年初,我又写了篇《2004:风险防范仍是第一要务》,对之前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我觉得,之所以A股没有出现牛市,主要原因不是别的(也不是“制度”问题),而是A股当时的股价整体并未调整到位,大量绩差股仍然高高在上,景气股从低谷期猛然回升,但这种回暂时性的回升并不支持当时的股价。因此继续调整是唯一的可能。而H股由于股价过低,它就开始了牛市。 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很多人把股市的调整都往政策、制度上去归,唯独不去往业绩的趋势、公司质地、股价的高低问题上想。其实,当时H股也与A股一样,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但为何来牛市了? 股市的运动,根本上讲是价值驱动所致。当股价与价值不符时??错误定价时,也就与“基本面”不符了。台湾在90年代初疯狂见顶后,直到目前尚未突破以前的高位,能说这些台湾这么多年来经济没有发展和前进吗?能说是“制度性”问题? 股市的极端状态下(错误定价)的后果必然是股市与基本面背离。这与股市的制度没什么关系。1994年7月,A股上证和深综都见到了历史大底325和94点,这个点位绝对是错误定价(当时遍地全是2元股,我当时买过2.4元的云白药,2.8元的深能源),但是,后来94-95年的基本面却是比之前更恶劣的,通胀更剧烈,但是股市却不再创新低了。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股价之前错误定价,再恶劣的基本面也不会让股市再创新低(实际上现在来看新一轮牛市就是在94年的7月展开的),股市那次正是上演了与基本面“背道而驰”的一幕。这与股市的制度毫无关系。 之所以这么说,我想表达一点是,考察理解股市,最重要的还是把公司的价值搞明白,而其它的东东都不重要,什么股市的制度、政策等等,甚至经济面都不重要。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9-2 13:15:3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