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休闲、文化爱好及遐想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3 21: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光时诵风月之章慷牛皮之慨,落难时听贝多芬的音乐看伟人底层奋斗时的传记.总之得让自己能生活得下去能生活得有诗意

看一个男人的质量,最好是看他生命低潮时的态度,是自卑,自抱自弃,失态,借酒烧愁,对家人发脾气。。。还是冷静,自强,眼神中还有犀利,安静得听着贝多芬的命运,有种临大事有静气的素质,为重新崛起做准备。

马克思流浪在外时,全部精力集中于思想
希特勒流浪街头,想的却是德意志未来
斯大林在冰天雪地里,从流放地一次次逃回
牟其中在狱中,苦学哲学
米开朗基罗只知抬头在屋顶塑造他心中的神,从不想到自己的衣食与外貌
贝多芬聋子,却要在音乐领域奏出最强音
巴非特从来没有想到去打工赚钱,游手好闲,一直认为自己是投资高手,还向亲朋乱集资
毛泽东妻儿被抓,斗志不减,为了中国的未来,战斗在山里
。。。在常人眼中他们最潦倒的时候,他们却生活中自己精神世界中,依然是自己的主人,依然是与上帝一样,是世界的创造者,依然是最强的人,是人类的推动力,虽然他们可能方向错误,但他们的精神,定义着“强者”两字。
潦倒是一种心态,而且是非常不好的心态。

关键不是别人怎么看你,而是你怎么看这个世界。
心中有火,永不潦倒。===希望是这样,在最脆弱时,希望能激励正受着苦难的人们,这话好象是约翰克里斯托夫里面的。

无论什么优雅的空调调,都比不上这种发自内心的生命力。大企业家,大艺术家,革命家,大哲学家,这些具有使命感的人,自觉是上帝的使者,这种力感,才是大男人,大豪杰。心态是一种投资的伴侣,与投资大大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08: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字看不见啊。

[此帖子已被 终点 在 2011-11-21 9:04:3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07: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秋天听莫扎特的23号A大调

“我们切勿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胡塞尔


<DIV></DIV>

酷夏过去了,天空有了淡蓝的秋意,秋色也渐现,风儿掠过皮肤,如果抓到一把吻一吻,那可真的是秋风啊。

前不久到朋友家聚餐,大家一致要求开窗,当第一缕秋风吹进来,好多人都欢呼起来,这可苦坏了东道主小五,他是发烧友,为了音质的纯净,把豪宅客厅的窗户都封了,好端端浪费了无敌靓景不说,还经常和老婆吵架,只因为打扫房间时把音响挪了一下位而已。

席间,小五不停的换碟片,刚听了一个前奏,不满意,退盘,梦呓般嘟哝着;“中频是瘦了点,要是不开窗,这机器放出来的堂音都可以看得见,满地的乱窜。”然后悉数发烧界的烧经,“烧线,有这个必要吗?神经病,音响关键是驻波,放DVD,通讯兵的马跑到隔壁,就不能让它再跑回来...嘿嘿”,这时候,有人从小五的老箱底翻出来一张碟片;“呵,不错啊,LP转制的,放一放看。”
这是一张由密纹唱片转制的CD,莫扎特的A大调23号钢协,K 488。
......
当莫扎特的音符带着秘密幽会般的喜悦从HL-5音箱里面渗出来,小提琴和木管像彩蝶般相互追逐,钢琴是水晶般的精细...从此,这张碟片就这样一直反复播放到散席,再没有换过。大家喝酒、抽烟,东拉西扯,就是谁也没有提到莫扎特和他的23号钢协。在座的可都是音乐爱好者哦。

这就是莫扎特!随性的完美,大象无形,直接破解人类的情感密码,简单到没有反映的余地,就把现代人焦躁、肾上腺分泌旺盛的脾气给平和了下来。

莫扎特音乐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没有人感觉到它的存在,因为莫扎特的音乐已经化为人性的另一半,有人说过;“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评普利策)。和莫扎特在一起的时候,人的天使的一半就会自然而然的战胜魔鬼的另一半,虽然全世界很多的人并不一定听莫扎特音乐,但是,任何时间,只要莫扎特的音符一不小心钻入你的耳朵,你天使的那一半就会瞬间被激活,那就是高尚的、慷慨的、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积极的、乐观的、健康的、有情趣的情操,在莫扎特“永恒阳光”的旋律里欢畅起来。自然的回归感吧。

二战时期,第三帝国的12年里,莫扎特的音乐几乎很少演奏,解密的所有档案中,希特勒从来没有提到过莫扎特这个名字,反倒在伟大的1W和3B(瓦格纳、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那)的音乐里,找到了可以共用的精神内核,那其实是人性美的另一半;力量、奋斗、搏击,希特勒却把他们引向了邪恶,激活了人性里“魔鬼的另一半”。希特勒53岁生日,播放的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把黑色贝九永远钉在Furtwangler脑门上。斯大林格勒德军惨败,播放的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1945年5月,德国广播电台宣布投降,紧接着便是播放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的辉煌和灿烂使他的巨大山峰曾一度遮挡了许多人,包括莫扎特。如果当年全世界都在听莫扎特,战争可能就打不起来了。

这就是莫扎特!
可惜进入历史的明白时期是在二战之后很久。莫扎特语法消融了冷战时期剑拔弩张的世界。 DG公司在03年发行的一款“大禾花”,重版的是1953年和55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和音乐会回旋曲老录音,就是这些老录音,把莫扎特带进了20世纪。

听莫扎特音乐的旧唱片更令人心旷神恰。这当然很可能是偏见。伯姆69年指挥的维也纳交响,把维也纳老式的典雅、细腻、纯朴、自然的风情,从现代主义的躯壳中完美地剥了出来。让我们有机会品尝二百年前的萨尔斯堡和维也纳那带有咸味的空气,维也纳和我心心相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08: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莫扎特的23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

23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1786年初春创作的,莫扎特和康斯坦斯小两口刚刚买了马车,又搬进了白水街的豪宅,吃着从家乡特地送来的“萨尔茨堡式小面疙瘩”,“ Hupfauf”,或者“烤干草和麦杆” 阉鸡加上从西班牙订购的上等葡萄酒, 这是莫扎特一生最最辉煌、最最富有的时候,他打台球设赌局、和女人调情、整个奥地利连皇帝在内,都喜欢大说特说粗鄙的脏话,而来自粗口之乡萨尔斯堡的莫扎特简直乐疯了,没日没夜的说着下流话,他出入皇宫豪门,每天主军名流沙龙,来宾一半都是当时的世界名人。这个喜欢穿华贵衣服满嘴脏话的维也纳赌徒甚至全身赤裸的表演阿波罗。

做客的老莫扎特回来对女儿抱怨说;儿子的家更像疯人院??一天到晚音乐声不断,期间还伴有婴儿的啼哭生、爱犬的吠叫声以及金丝雀的鸣叫声。家里客人不断,他们喝甜酒、打台球、听音乐.......还有更叫莫扎特一家高兴的是《费加罗婚礼》即将上演,那将又是多大一笔收入啊。

而正是在灯红酒绿,交杯狂欢之夜,莫扎特写下这样的乐句(慢乐章),有人称它为凄凉的人生与高尚的情操交织在一起的“莫扎特认命交响曲”; 倦怠,怅惘,隐忍,依依不舍……而又那么的温柔蕴藉,旷远皓清....,和莫扎特此时此刻的春风得意对不上号啊?

这就是莫扎特。莫扎特是在向他的母亲告解,同时祈求母亲的谅解。他迫不及待的要把他的成功和喜悦告诉远在天边的妈妈,莫扎特思念他的妈妈,告诉妈妈,他成功了,不要再生巴黎的气了,那个喜欢吃臭牡蛎的巴黎。。。。。。

母子二人在音乐里相会了。

法国巴黎从小巷街八号对面的牛角街一直向南走,拐过街角的19号大楼才能重见熙熙攘攘的大街。从路边的巴黎历史介绍牌子可以知道,从17世纪一直到1790年以前,这幢19号大楼的位置上是一片墓地。莫扎特的母亲就是在这里下葬的。 当然,莫扎特母亲的坟冢现在早已荡然无存。

如今还记载着莫扎特的母亲的下葬史实的地方是距离小巷街八号1000米左右的圣欧斯塔施教堂。知道的人并不多。在圣欧斯塔施教堂音乐的守护圣徒圣赛西利娅的礼拜间里,莫扎特的母亲的碑铭被放置在李斯特与拉莫的雕像之间。

母子二人都被上帝收走了,在人世间只留下无穷欢乐的音符和两座衣冠冢。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的唯一。因为没有墓地,只能永远仰望。甚至影响了后人,卡拉扬就深信上帝的存在。这可是凤凰再生的秘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0: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华尔街响彻莫扎特,会不会少些欺骗与罪恶?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的网址www.ncpa-classi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0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惊叹!

天天面对痛苦的灵魂,带着一丝沉重坐在电脑前,细细地读了几遍赵先生的讲稿,内心变得平静而有力量!能把“科学?艺术?哲学”这样宏大又抽象的主题以简单、明了而兼具优雅地娓娓到来,真是让我感佩万分!

“科学技术可以飞速发展,但人性的进化很慢,我们人的进化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一种矛盾。”------这也是现代人痛苦的根源之一。

重拾“敬畏和感恩”是治愈现代心理疾病的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我在工作中经常工作到的一个重点。

读大学时也会看一些哲学的书,但看不懂,现在随著年龄的增长和对人性的探究,开始能对人生和生活中的哲理有了点认识,一个人能用哲学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很多心理的苦痛都不复存在了,这是我工作中的另一个重点。

谢谢tj和福探提供宝贵的智慧,要多多看看赵先生的书,让自己的人生更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17: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剧之美

JAC

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是桃花马上,穆桂英的威风凛凛;淡定从容、笑看风云,是西城城头,诸葛亮的空城绝唱;更有洪桐县的苏三翘首盼君郎,乌江边的虞姬喋血别项王……京剧,定是天籁之声,否则怎会听之如余音绕梁,让人难以忘怀?

京剧是美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

京剧的两个源头是汉剧和徽剧。约200年前,汉剧和徽剧进京演出,自此,汉调和徽班逐渐融合,再加上京音化等创新而成了全新的剧种???京剧。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清朝年间,京剧作为皇家剧种,多为皇亲国戚演出,故也就决定了它独有的雍容华贵与大气典雅,这点是其它所有的民间剧种所不可望其项背的。且看《锁麟囊》曲词:“我正不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多么的趣味盎然。

京剧的美,最直接的所在,是在它的装束上面。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而京剧表演中,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服饰,是舞台人物造型的另一个主要部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森严,戏剧服饰不是按历史时代的实际面貌,而是用从历代生活实际中归纳出来的特殊形式的“绘画之服”,及其以适合表演为原则的装扮方法,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和性格特征。莽、铠甲、褶、帔等,将各色人物一展眼前;绣花的衣裙坎肩,秀丽多姿;夸张的盔头,威武庄重;飘逸的水袖,柔情婉约……

京剧的美,最动人的所在,是在它的曲调上面。

京剧演唱常用的西皮和二黄曲调,各有特色。一般的说,西皮的腔调比较高亢、激越、明快、流畅;二黄的腔调比较深沉、浑厚、稳建、舒展。所以,西皮腔适于表现慷慨激昂、热情奔放的感情。像《锁五龙》单雄信押赴刑场,《击鼓骂曹》弥衡痛骂曹操,《断桥》白素贞逃出金山寺的悲愤急切情绪,《打渔杀家》萧恩怒打教师爷等情节,都是采用西皮曲腔,曲调高亢,如上青云。二黄腔则善于表现忧郁悲怆、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如《二进宫》徐延昭、杨波忧郁进宫,《贺后骂殿》贺后质问赵光义,《文昭关》伍子胥月夜忧叹等,都采用了二黄曲腔,曲调深沉,如入幽谷。更有假桑、真桑、吊桑、荒腔、脑后音、丹田音等,高低相映变幻有致,可谓绝矣!

一代代名旦、大家的呕心沥血,是京剧最核心的艺术价值。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以其精湛的技艺被誉为“四大名旦”,并通过弟子的不断传承,形成了今天的“梅、程、尚、荀”四大派。放眼今天的流行乐坛,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在歌曲中添加了京剧音韵,也可以算是京剧的另一种魅力。

京剧之美,可不壮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20: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需要构建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理解并做到上面4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6 20: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被赵先生的<人类文明之旅>雷到的,惊叹于世上竟然有知识如此丰富,观察如此入微,逻辑严密的大脑.大学期间死都搞不懂的 哲学问题及什么是唯心主义,一下子全.精神世界获得,我想这就是幸福的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6 23: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秦麦洛桑活佛:我在上佛学院时候,老师大部分是大学的一些教授。他们讲得非常的生动,说实在的我西藏一些上师不见得可以讲得过他们,但是有一点,他们感动不了我的内心世界,只是我觉得他们讲得好而已。我有一个西藏上师,他讲的几乎都是干巴巴的,吞吞吐吐的,但是他每句话讲出来的时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因为他完全的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汉地这边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教学方式,像佛学院的教授也好,或者其他学者也好,不一定可以打动人的内心灵魂,他们只在乎讲课的内容是怎么样生动。我上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讲《金刚经》,我听着很别扭,从佛学来说,讲课的人的体验是很重要的,当时我举起手说,你是作为什么样的境界说出来的?你个人有领悟吗?你修持了多少年?当时他就愣了,说是这是一个复旦大学教授写的。我说我不管复旦大学教授怎么样,我最想听到你从内心世界发出来的声音。我们这个佛学不是来做学问的,而是听到一种从内心可以体会到的东西。 [此帖子已被 第一滴血 在 2009-4-16 23:44:53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3:23 , Processed in 0.02233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