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掷铜板的人

广电运通、御银科技你会买哪个,谁能成为10倍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6 1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广电运通和御银:1-2年内,我更看好广电运通,原因是大型银行ATM的采购进入高峰期,这块是运通的强项。维护费也进入快速增长期,运通的服务不能算好,但它在这块做得早,维护人员以当地人为主,与银行关系较好,稳定性强,工资成本相对低。

但长期来看,我更看好御银。金融服务的开放是大势所趋,本次经济危机将促使政府下决心放开来,但金融服务的开放也会是个渐进的过程,对于迈进门的御银来讲,将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且民营企业天生比国企效率更高,更会节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8: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呀,这个帖子,按我的标准,御银直接out啦,没一家基金在里面,那么多专业投资人士都不看好它,我们这业余的投资者能挖出牛股?广电倒是不错,呵呵.. [此帖子已被 黑色帽子 在 2009-8-6 18:58:5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chglit 发表于 2009-8-3 21:45:35 :
我与掷兄可能正好相反,我看了2个公司所有的年报、季报、半年报(上市之后提供的),广电的业务等于是较为单纯的制造业,还算比较好明白。而御银的则让我迷糊的好一段,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确实明白了,尤其是合作经营中收入的计算方面,我今天看了看它今年为增发些的公告称09-10年要通过增发来完成8k台的合作经营,但其最后提到的预期收入率却远低于目前实际的收益率。
御银的看不清楚,说明有看不清的风险,难怪没一家基金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19: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NCR 迪堡 包括以前interbal 利多富 以及运通 ATM技术细节都比较了解

ATM 出钞 分为真空和摩擦两种

自己做出钞 未必就是行的表现 关键是自己做出来的 在可靠性 后期维护性 价格上 是否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如果没有不如不要做,我个人感觉那个东西经验主意很厉害 台湾人这个方面很厉害 成本控制非常好,南京有一个台湾的ATM制造商 我和他们技术总监沟通过 国际上所有大品牌ATM在台湾都没有整过他们,但是在大陆好像还没有看到他们胜利苗头,神州数码和他们合作做运营(租赁) 目前效益一般 。我真不知道运通为什么能做的那么好 ,很久前 我和他们人很熟悉。

独立运营ATM,这个不是那个银行能定的,必须要人民银行批文准许,我想短期非常困难的,这个涉及到监管等一些列问题

国外有利用移动ATM骗取卡号和密码的案件,第三方运营目前看不太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1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1、银行为什么愿意把ATM的维护外包出来呢?
自己维护效率低下,还要备件(备件很贵),人员工资很高(银行维护人工资高过外包公司人员)。总体算外包是很合算。
外包公司可以通过大量外包业务(多家银行),独立备件库,多个维护点来做到效率高成本低。

2、如果ATM的生产制造业务并不难,未来会不会出现恶性竞争、变成利润微薄的行业呢?
我个人感觉是必然的趋势。 ATM就是外壳+吐钞模块+工业电脑+打印机+显示设备而已。算高科技是100%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1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区域性银行业机构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5类金融机构。近年来,各区域性银行纷纷把发展银行卡业务作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据中国银联统计,至2008年年底,全国已有150家区域性银行发行银联标准卡。其累计布放的ATM机具和POS终端都已分别占国内市场的22.5% 和27.1%,去年信用卡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的增速分别达到658%和4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2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逻辑关系是先让对方尝到甜头.然后再剥夺剥夺者韦尔奇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没有商品这种东西,你卖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21: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讨论之前,让我们先温习一下成长股投资大师费雪老爷子的一段话,然后再往下讨论。“要取得业界领导地位,科技只是其中一条管道。培养消费者的"忠诚"是另一条管道。卓越的服务也是(另一条管道)。不管如何,一家公司必须有强大的能力,对抗新的竞争对手,保卫既有的市场。理想的投资对象,这样的能力缺一不可。

starry兄认为ATM的生产制造并不难,不外乎就是外壳+吐/出钞模块+工业电脑+打印机+显示设备,不算太高的科技活,因此想靠技术领先占据竞争有利地位并不可靠。(包括你说的南京那家台湾厂商的技术那么厉害却至今仍然看不到胜利的苗头。)那么,“我真不知道运通为什么能做的那么好 ,很久前我和他们(的)人很熟悉”,问题就在于,国内厂商的技术优势至今仍然没有领先,但为什么运通的销售量在08年已经超越了国外厂商?starry兄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国内厂商只不过是技术跟随上了,但服务、维护的便利性提高了,主要是依靠“服务”这一条管道取得上升优势的呢?

starry兄和剑客007兄谈到银行将ATM的维护业务外包出去能取得总成本降低的效果,这种解释跟公司招股书的说法一致。这个好理解,专业性的工作交给专业化的机构和人员集中去做效果会更好。由此可以想象,脱离银行网点的ATM由银行和ATM专业公司合作运营的模式应该也是一种发展趋势。ATM站点归属银行名下,专业公司负责专业维护、收取手续费分成,属于双赢,因此这种模式在未来应该是不会逆转的。

剑客007谈到“我国区域性银行业机构包括……5类金融机构,近年来,各区域性银行纷纷把发展银行卡业务作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据中国银联统计,至2008年年底,全国已有150家区域性银行发行银联标准卡。其累计布放的ATM机具和POS终端都已分别占国内市场的22.5% 和27.1%,去年信用卡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的增速分别达到658%和463.1%。”其实区域性银行发卡越多,跨行交易就会越多,目前御银股份的购机行和运营合作行中,大量的就是这些中小型的区域性银行机构。从这个情况看,御银股份选择业务突破方向是拿捏得挺到位的。

关于御银股份的一个问题是,跟银行分成的标准以后会改变吗?有无资费下调的风险?starry兄有无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以便于了解一下情况和潜在的危险呢?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8-1 21:47:2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 14: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14家银行联合推出ATM跨行转账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09-03-03

中国银联天津分公司10月11日联合本市各银行,推出“ATM跨行转帐”业务,本市范围内交行、中信、光大、华夏、民生、深发、兴业、浦发、渤海、农合、北京、浙商、大连、招商(仅贷记卡开通)14家机构,近千台ATM机已开通跨行转账功能,邮储也预计10月份正式推广。
  据介绍,所谓跨行转账,是指客户通过指定平台自助操作,将存于银行的资金从一家银行“搬运”至另一家银行。跨行转账的收费由各行来掌握,一般来说,普通用户单张银行卡的账号,同城跨行每笔交易收手续费2元;异地交易手续费按持卡人每笔支付金额的0.5%计,最低5元。
==================

银行本次提价就是想让持卡人多用自动柜员机.银行服务收费是大趋势,这个与买卖鸡蛋不一样,客户需要的是安全高效快速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 16: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掷兄没有理解我的估算思路,我估算的基础正是存货周转率,你说的订单数量这样的数据,我通过目前的渠道确实得不到,我如果打电话问的话,估计只会得到看公告的答复,呵呵!同样我查看了2家公司的存货周转情况后,觉得广电如果存货周转能加快的话,当期反应的利润也会提高。去年底12000台的产能目前应该是能上线了,存货周转也许会得到改善。从买股的安全边际考虑,这2股我认为都没有低估,按目前002152的15%左右的利润增长率,应当说还是高估了不少,市场有时候也是短视的,现阶段找不出理由让我出手他。同样002177也是,虽然高增长,但是如果预期收益没有那么多,目前30倍的市盈率,危险性也是很大的。我比较喜欢约翰.涅夫的投资方式,所以,我关注,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22:33 , Processed in 0.02277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