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讨论之前,让我们先温习一下成长股投资大师费雪老爷子的一段话,然后再往下讨论。“要取得业界领导地位,科技只是其中一条管道。培养消费者的"忠诚"是另一条管道。卓越的服务也是(另一条管道)。不管如何,一家公司必须有强大的能力,对抗新的竞争对手,保卫既有的市场。理想的投资对象,这样的能力缺一不可。” starry兄认为ATM的生产制造并不难,不外乎就是外壳+吐/出钞模块+工业电脑+打印机+显示设备,不算太高的科技活,因此想靠技术领先占据竞争有利地位并不可靠。(包括你说的南京那家台湾厂商的技术那么厉害却至今仍然看不到胜利的苗头。)那么,“我真不知道运通为什么能做的那么好 ,很久前我和他们(的)人很熟悉”,问题就在于,国内厂商的技术优势至今仍然没有领先,但为什么运通的销售量在08年已经超越了国外厂商?starry兄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国内厂商只不过是技术跟随上了,但服务、维护的便利性提高了,主要是依靠“服务”这一条管道取得上升优势的呢? starry兄和剑客007兄谈到银行将ATM的维护业务外包出去能取得总成本降低的效果,这种解释跟公司招股书的说法一致。这个好理解,专业性的工作交给专业化的机构和人员集中去做效果会更好。由此可以想象,脱离银行网点的ATM由银行和ATM专业公司合作运营的模式应该也是一种发展趋势。ATM站点归属银行名下,专业公司负责专业维护、收取手续费分成,属于双赢,因此这种模式在未来应该是不会逆转的。 剑客007谈到“我国区域性银行业机构包括……5类金融机构,近年来,各区域性银行纷纷把发展银行卡业务作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据中国银联统计,至2008年年底,全国已有150家区域性银行发行银联标准卡。其累计布放的ATM机具和POS终端都已分别占国内市场的22.5% 和27.1%,去年信用卡跨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的增速分别达到658%和463.1%。”其实区域性银行发卡越多,跨行交易就会越多,目前御银股份的购机行和运营合作行中,大量的就是这些中小型的区域性银行机构。从这个情况看,御银股份选择业务突破方向是拿捏得挺到位的。 关于御银股份的一个问题是,跟银行分成的标准以后会改变吗?有无资费下调的风险?starry兄有无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以便于了解一下情况和潜在的危险呢?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8-1 21:47:2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