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不敢说,想法需要多碰撞呀,大概说下业务,老业务有三块: 1、行情软件:券商一般会买两到三家交易软件跟自己的交易系统绑定后给客户选用,同花顺用的比较顺手,而且软件在不断升级,功能越来越强大,有一定的客户黏性,所以大部分券商都会绑定同花顺给客户备选。这个产品每年都会涨点价,行情好的时候券商花钱不在乎,行情不好对券商也点影响,不过考虑到终端用户,券商轻易不会换,同花顺的这个业务市场占有率太高,估计以后只能靠涨价实现缓慢增长了。但如果能打垮大智慧等竞争产品,弄点增值业务实行全面收费(类似于港股的实时交易软件),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格局了。 2、手机业务:这个面向个人投资者,中移动开发了自己的手机行情软件免费给用户,同花顺是收费的,收入跟移动、联通、电信按比例分钱。这个业务我不熟悉,理论上以后的市场会非常大,但行业什么竞争格局真看不出来。 3、金融咨询和数据服务:同花顺这个系列主要有三个产品:分别是“决策家”、“LEVEL-2”(这个属于同质化的内容),“大机构”,面向机构或大户,这个市场需求增长的非常快,也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同花顺募投的“系列产品升级项目”就是这个。 新业务有一块: 机构版金融数据库:这个是媲美“万得咨询”的WIT和“中国金融在线”的巨灵财经的产品,而且起点比WIT和巨灵更高,售价也更合理。按照募投项目计划是2011年12月31日完成,但实际上三季度末已经开始试销了,按照公司的说法从年初开始就“边用边改”,三季末产品已经成熟了,开始规模销售了。这个市场跟老业务的3一样,需求增长的非常快。 ?????????????????????????????????????????????????????? 不知道连雨是不是想听“市场容量”之类的分析,我是对这个很不屑的,我觉得市场都是人做出来的,宏观分析没啥意思,不过我还是把招股说明书的相关内容贴出来,如下: 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起步,但目前的行业规模还非常小,尚不到全球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规模的2%(资料来源:CCID《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研究报告》)。相对于庞大的互联网、手机用户数量和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数量,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用户数,尤其是收费用户的数量仍旧很小,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成长空间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