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highlander

股神巴菲特18亿入股比亚迪股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6: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zhao_28。 问题: 1。1211收在HK$17.44,这个价位合理吗? 2。更根本的问题,如何对1211估值? 另外还有老问题: 1。BYD车的质量,安全性与合资,其它自主品牌相比,处于什么位置? 2。F3上市已有几年啦,其在质量,安全性方面每年都有什么程度的改进? 欢迎讨论。。。 再次感谢 han168兄 的调研。。。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22 16:45:4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1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1。BYD车的质量,安全性与合资,其它自主品牌相比,处于什么位置?
2。F3上市已有几年啦,其在质量,安全性方面每年都有什么程度的改进?

对BYD的F3从05年就开始关注过,身边也有好多认识的人买。F3是防花冠的,设计上应该没什么大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其实怎样说才好呢,国家碰撞标准的设计时速只有55公理每小时,汽车的5星那又算什么,在高速时照样死人。汽车的安全性关键是人的操作,这方面F3倒是不用顾虑。F3的大件都是成熟产品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因为价格的关系小毛病当然多,这是低价车的通病,所以F3车友有句很有名的话:要把F3修成自主品牌中缺陷最少的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0 13: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传福:跨过传统 比亚迪将直接跨越到电动汽车

“放弃传统汽车的研发,直接一步跨越到电动汽车阶段。”雄心勃勃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虽然没再放出“2025年全球第一”的豪言壮语,但是并没有动摇比亚迪电动汽车试图占据未来替代能源技术制高点的决心。

  巴菲特9月底以18亿港元入股比亚迪股份之后,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汽车在深圳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上亮相,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关注。

  放弃传统汽车研发

  王传福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传统燃油汽车只是比亚迪的过渡阶段,比亚迪将直接跨越到电动汽车。这个在IT电池产业已经赌成功的技术资本家试图在汽车行业进行类似的下注。

  “我们不会投资传统变速箱技术,也不会在发动机上进行研发。”王传福表示,也没有四轮驱动等一些技术负担,比亚迪发展电动汽车相对来说就容易得多了。

  国外汽车巨头在技术上遥遥领先。要想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赶超国外的巨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难度很大。比亚迪汽车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的创新,绕过了国外汽车巨头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技术壁垒,直指未来汽车发展的制高点。

  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研发模块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是一个瓶颈,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基本上比较艰难,代价也很昂贵。比亚迪通过电动汽车技术就可以绕过去,国外汽车巨头挟数十年技术优势形成的壁垒化于无形。

在深圳高交会现场,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路线已经非常清晰,就是在推进燃油车发展的同时,推进双模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最后实现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在电动车的再前端,包括太阳能的储存技术上进行突破,把太阳能电池的价格降下去,进而促进世界汽车工业革命性的变革和发展。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对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汽车市场来看,传统燃油车仍然是主流,新能源车是最终目标。比亚迪想做电动车,就必须从燃油车做起,只有在燃油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后,比亚迪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车,一方面是以车养车这样一个概念;另一方面,需要掌握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底盘技术等一些必需的传统技术。

  整合产业链

  产业垂直整合是比亚迪汽车一贯的思路。10月6日,比亚迪股份以近2亿元收购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夏治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通过收购宁波中纬,比亚迪汽车整合了电动汽车的上游产业链,将加速整个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步伐。

  通过收购,比亚迪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掌握了一些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夏治冰表示,过去常说在电池技术的领先地位是比亚迪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最大资本,现在,除了电池技术外,比亚迪也掌握了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制高点。

王传福在深圳高交会上曾对媒体表示,电机的驱动系统中最核心的是IGBT,以前都是进口的,成本大概在1万元左右。比亚迪购买宁波中纬之后,自己制造驱动系统的IGBT,成本将是之前的十分之一。

  崔东树认为,目前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来说,除了技术上的可靠性,最大的障碍就是整车成本居高不下,价格高出传统燃油汽车太多,性价比难如人意。

  比亚迪以收购秦川汽车开始,进入汽车行业,随后开始了以产品为原点、向上游不断扩张的过程。通过将几乎所有的汽车产业环节纳入企业的围墙之内,大幅降低成本。王传福表示,其首款电动车F3DM将于今年年底上市,其价格将只有国外类似产品的一半。

  电动车的争论

  9月底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引起业内的轩然大波。王传福认为,吸引“股神”巴菲特的是电动汽车的前景。王传福认为,目前全球面临最大的三个问题:能源危机、二氧化氮排放问题、环境污染。在这种大环境下,发展电动汽车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有机会颠覆现有的汽车发展格局。

  在新能源汽车的争夺战中,以前一直一马当先的混合动力汽车在今年开始受到电动汽车的强有力的挑战。日产汽车宣布,将在2010年开始在全球率先规模商用电动汽车。同时,通用汽车宣布将在不远的将来投产Volt,本田以及三菱汽车等厂商也纷纷推出试验版本的电动汽车。

调查显示,国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程度超过其他发达国家。德国大陆公司去年12月到今年对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瑞士、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各1000名汽车驾驶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3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混合动力轿车,45.8%的受访者表示考虑购买电动轿车。调查特别提到,中国受访者对专为城市交通设计的电动汽车的认同感达到73.4%,超过了其他7个国家。

  比亚迪既要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高点,又要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继续扩大份额。这对在汽车领域一直擅长制造、以跟随者形象示人的比亚迪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巴菲特的投资也将加速比亚迪电动汽车发展步伐。在与巴菲特签约的现场,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以电动汽车作为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敲门砖。未来也将与风投在海外设立若干生产基地。这也是比亚迪欢迎巴菲特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比亚迪一旦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就能充分借助其旗下的电力公司修建大量的充电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1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keiffer, 好的。现在石油是可被操控的。。。 6,7月美参议院要求调查石油操控,庄反手: 07-16-2007 Inabigwin for the U.S. futures industry, newSenatelegislationunveiledonWednesday would not impose higher margins onoiltradersbut wouldstillaim to rein in excessive speculation inenergymarkets. Futures markets participants had feared that earlier legislation introduced by Sen. Byron Dorgan to boost significantly the amount of money, or margin, that speculators would have to put up to trade oil futures would make it into a anti-speculation bill from Senate Democratic leaders. Some lawmakers blame the sharp run-up in crude oil and gasoline prices on rampant speculation, while others say the increase simply reflects tight supply and strong demand. Dorgan,aDemocratfromNorthDakota, had sought to hike margins forspeculatorsto 25percent ofthevalue of the oil traded from thecurrent margin of5percent to 7percent.But when Senate Majority Leader Harry Reid of Nevada unveiled the bill on Wednesday, he left out the higher margins, a move that wins the support of more lawmakers. Higher margins would have made it more expensive to trade in U.S. futures markets such as 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Futuresindustryofficialshadwarned that if margins weresignificantly raised,theUnited Stateswouldlose business to overseasexchanges orless-regulatedU.S. markets. Still, Reid's bill would require the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todistinguishbetweentruehedgers, like airlines, that buy and selloilfutures tooffset therisk ofhigh fuel prices, and speculators whobeton the price of oil and never intend to take physical delivery of the crude. "This bill will address the rising cost of gasoline in the short term, prevent Wall Street tradersfromgaming the oil markets and ensure that American consumers arepaying afair price at the pump," Reid said on the Senate floor. TheCFTCwouldhavetoconvene a panel of experts to help determinethetoughpositionlimitsimposed on speculators, which would restrictthenumberof oil futures contracts an individual speculator could control in a delivery month. Swapsdealersandcommodityindextraders would have to report trading to theCFTC,whichwould ensureindextraders were not hurting price discoveryin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 Thelegislationalsorequiresforeignexchanges that trade contractssimilar to thoselistedin U.S.markets topublish comparable dailytrading informationand adoptpositionlimits thatmatch requirementsat American futures exchanges. The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 also would ha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peculators in natural gas markets and submit its findings to Congress within 270 days. CFTCCommissionerBartChiltonbackedthe bill, saying it "will helpuncovermanipulation,excessivespeculation,and most importantly,protectAmerican consumersandbusinesses." U.S. airlines, hit by skyrocketing jet fuel costs they blame on speculators, threw their support behind Reid's bill. "Thisbillcreatesamuch-neededdistinction between legitimate hedgers andthosewho areinthe market forpurely speculative purposes," saidJimMay,chiefexecutive of theindustry's leading trade group,theAirTransportAssociation. Reidsaid he hopes to bring thebilltothe Senatefloor for a vote "in the nearfuture." A Reid aidesaiditmay come upfor a vote late this week or earlynext week. Reid said the bill "is not perfect," but attempts to rein in hedge funds and other speculators, whose trading he said accounts for about 30 percent of the cost of gasoline. Dorgan said the bill would clamp down on the "orgy of speculation" in energy futures. Republicans will push to amend the speculation bill with language that expands offshore oil drilling and allows oil shale development in the Midwest.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John Crawley) (Reporting by Tom Doggett, editing by Matthew Lewis)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21 10:40:2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09: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中国人再次“改变世界”:“比亚迪”铁电池量产


以下文列出的技术数据高铁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000w/kg以上,放电电流是普通电池的3-10倍。高铁电池放电曲线平坦,70%以上的放电时间在 1.2-1.5V。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不需要回收。快速充电10分钟可达50%的电量,在家使用普通插座慢速充电,充满电也只需9个小时。笔者看到如此数据十分激动,此种电池的出现足以颠覆现行的汽车工业乃至能源工业,毫不夸张地说是一次能源革命的前哨,笔者在“温室气体零排放和电动汽车”一文中有着详尽的论述,并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强烈要求组建国家电源公司专营电池生产制造、租赁,实行所有等及规格电池国家专卖和回收制度。在此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一套2?4吨电池,配以专门设计的恒功率转矩输电动机,没有了变速器,在99式坦克起码可以多带上10吨物资弹药武器,配上一辆20?40吨运输车运电池,哈哈老米只有俯首称臣了,真是出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改变世界 比亚迪铁电池量产

目前,数码相机的电源基本以锂离子充电电池为主。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重量轻、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锂离子电池也有许多不足,最突出的是安全性差,短路、受热等容易发生爆炸,电池爆炸伤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其次,容量虽“大”但还不足够,不能满足像素越来越高、LCD越来越大、录像功能越来越强的数码相机的发展需求,人们普遍期待有性能更好的电池问世。

以往,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燃料电池,但由于技术过于复杂,在小型化、安全性方面,燃料电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日前有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报道引起了忧天的关注:这种新型电池在许多方面比锂离子电池优秀很多,而实用性方面,比燃料电池近得多,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手中的数码相机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令人兴奋的是,比亚迪在铁电池的应用研究方面,稳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这一领域,中国将再次改变世界。

什么是铁电池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铁电池有高铁和锂铁两种,比亚迪铁电池似为前者,除比亚迪外目前还没有其他厂家宣称其产品可以大规模实用化。

高铁电池是以合成稳定的高铁酸盐(K2FeO4、BaFeO4等),可作为高铁电池的正极材料来制作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无污染的新型化学电池。
铁电池的优点:

高能高容量。目前市场上的民用电池比功率只有60-135w/kg,而高铁电池可以达到1000w/kg以上,放电电流是普通电池的3-10 倍。特别适合需要大功率、大电流的场合。高铁电池性价比高。碱锰电池不能满足目前需大电流大容量用电的数码相机、摄影机等电子产品的需要,锂离子电池因成本在此方面不具很强的竞争力。

高铁电池放电曲线平坦。 如Zn-K2FeO4 , 70%以上的放电时间在1.2-1.5V。

原料丰富。地壳中最为丰富的元素为铝和铁,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为4.75%,锰的含量为0.088%。同时每mol+6价铁能产生3mol电子,而每 mol+4价锰仅能产生1mol电子,铁的用量在自身非常丰富的情况下,仅是锰的1/3,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市面上MnO2大约 9000元/每吨,Fe(NO3)3大约7500元/每吨。

绿色无污染。高铁酸盐放电后的产物为FeOOH或Fe2O3-H2O,无毒无污染,对环境友好。不需要回收。

新闻链接:日产老牌处下风国产电池颠覆市场旧格局(来源:消费日报 作者:赵曦 陈丽光)

国产电池终于迎来资本市场“芝麻开门”的时刻。

9月,深圳比亚迪集团的最新专利技术“铁电池”,市场化运作进入倒计时阶段。如果应用成功,意味着这个充电电池产量位居全球第二的电池生产商将颠覆目前的汽车世界,实现电动汽车的四轮驱动和无极变速。

尽管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业内外资巨头,对其仍然不敢小觑。原因在于,“比亚迪曾依靠自主研发,突破了电池行业垄断造成的‘禁区’,强势地将昔日高价格的手机电池从千元的‘身价’,一路拉低至目前数十元钱的‘平价’ ,让手机逐渐从贵族消费成为平民消费。”

日本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在华研发专员白井久男,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发出上述感慨。他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富士、东芝、松下等生产商开始研究并生产一次性碱性电池,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一次性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寻找代工厂开始,他就已经关注中国的消费市场。“这个时期,无论是风靡一时的BP机,还是今天仍在使用的便携式收音机、闹钟、微型手电,都需要大量的一次性电池。尽管当时出现了如双鹿、南孚、白象等中国电池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性电池的批量生产,但长期产量大、产值低。由此可以说明,当时的国产电池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一直处于产业链下游。”

让白井久男始料不及的是,仅仅相隔10年,国产电池品牌就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次性电池??2004年,双鹿电池开始着手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即LR6碱性数码王电池的研发。目前,其碱性电池产品也已由LR6一项,发展到LR20、ZR6、ZR03等12个系列,基本涵盖所有碱性电池产品线。“反映在消费市场上,日本、欧美品牌电池在国内市场日渐萎缩,而中国品牌逐步进军海外市场。”

同时向记者证实这一变化的,是北京一家科技网站的总编辑刘国恩。他将这个时期,定义为国产电池发展的第一个分水岭。“这是国产电池牺牲市场换技术的阶段,同时也是众多国产电池企业迅速发展的秘诀。”此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于2005年首次正式发布的“氢镍电池产品质量市场购样比较检测结果”也显示,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南孚、双鹿等国产品牌电池都明显超出日产老牌电池。

而实际上,利益也显而易见。在2003年,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 Ltd.)公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电池供应商生产能力》的市场信息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的电池年产量达190亿节,是公认的原电池生产国。该行业的年均产值超过40亿美元。据估计,该地区电池制造商的数量超过2000家,其中300家生产出口产品。最后,报告预言:“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非充电电池供应市场,同时,它很快也将成为充电电池的领导生产国。”

如其所言。很快,随着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引进,国产电池又走到了第二个分水岭。 “这个阶段初期,中国尚无一家企业能生产二次电池。那时,全球二次电池领域,无论镍铬镉、镍锌氢和锂电池,都被少数几家日本企业垄断了。”刘国恩说,“但是,国产电池企业依靠自主研发,最终突破日企的行业垄断,强势地将二次电池的高身价,一路拉低至平 价的阶段。”

与此同时,国内二次电池生产商也完成了原始积累。直到1998年前后,一部售价3万元的“大哥大”,其一块日本造的镍镉电池要卖 1000 多元。但国产电池造出来后,即便卖600元一块,加上返修成本,利润也还有50%?60%,盈利空间十分可观。比亚迪创始人夏佐全曾坦言: “比亚迪成功进入手机电池领域短短几年,不但打破日本企业垄断,而且获利颇丰。”

作为这次创新的直接结果之一,价廉物美的国产电池在消费市场迅速实现多元化应用。“手机、笔记本电脑、 MP3、数码相机……几乎所有你想得到的数码产品,没有电池就根本玩不转。”刘国恩欣慰地表示,电池还被应用于工业无绳设备、后备电源、军用与医用等市场。

与此同时,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小灵通手机、移动DVD 等电器都在向便携化方向发展。这都使体积小的轻薄型电池广受欢迎。

让白井久男感慨的是,中国二次电池的发展,仅仅用了不到10年。爱尔兰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锂电池市场预测也显示,目前中国大锂电池(一次性电池和充电电池)产量为全球最大规模。在全球锂电池 总产量中,中国占23.8 %。

而且,国产电池对发展的想法远不止于此。1997年,九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限制电池产品含汞量的规定》。旨在通过政策的指挥棒,在生产源头上率先高标准、严要求,进而带动市场消费,从而实现环保节能电池的普及。

实际上,国产电池企业早在政策颁布之前便开始带头研发环保电池。2000年,南孚电池实现全系列碱性电池“无汞、无镉、无铅”的环保化生产。此后,国内不少大型电池企业也纷纷开始转型,生产环保节能的碱性电池,从而带动了国内碱性电池的生产。据了解,在1995年推出第一批环保电池的时候,整个碱性电池的产量也就10多亿只,现在已经增长到60亿-70亿支。自去年8月份开始,经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专项检测,南孚、555等 11家龙头企业碱锰电池的汞含量均已低于无汞电池汞含量限量指标。

新闻链接:比亚迪铁电池全球首发掀汽车动力革命(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蓝岸 徐安)

  首部双模“铁电动”汽车F6预计明年上市

  高交会大幕未启,新科技突破喜讯频传。昨天(10日),比亚迪在会展中心发布全球首个铁电池,并宣布铁电池成熟商用??以铁电池为动力之一的双模混合电动汽车F6预计于2008年推向市场。

  据介绍,比亚迪铁电池在“高容量要求”、“高安全要求”及“低成本要求”三个核心指标上技压群芳,并远远胜于锂电池,其不仅有望为深圳带出一条电动汽车产业链,还有望成为未来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动玩具中的能源替代品。

  比亚迪铁电池首次实现成熟商用

  据了解,与传统的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相比,比亚迪开发的铁电池有先天优点:全球铁资源充裕,铁比镍、锂金属更便宜,加上其环保性,不会造成如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丢弃所产生的污染。

  早在几年前,比亚迪组织500人的研发团队,开始了铁电池的研发攻关。经过上万次试验和测试,比亚迪成功研发出电动汽车专用的铁电池,取名为 “ET-POWER”。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它代表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其中E表示环保和电力(environment和 electric),T则表示技术(technology),power则表示动力和能量的意思,比亚迪以“ET-POWER”来命名新汽车动力技术,取意未来科技、未来汽车动力的含义。

搭载“铁动力”的比亚迪F3e

  据了解,“ET-POWER”铁电池每块电压为3.3伏,60安时,电池充电循环次数可达2000次以上,电池的持续里程寿命大于 60万公里。以F6双模电动汽车为例,车上共使用了100块铁电池,充满电续驶里程可达430公里(电动模式100公里+混合动力模式33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每小时。

  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电池相比,比亚迪铁电池除了具备便宜和环保优点外,由于采用全新设计,电池容量、循环寿命、使用温度范围、放电性能均优于锂电池。此外,由于采用高热稳定性材料和缜密工艺设计,比亚迪铁电池安全和可靠性大为增强。与锂电池不当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爆炸现象相反,铁电池安全可靠,即使扔在火中也不会发生爆炸。

  首次用于比亚迪双模动力汽车F6

  在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亮相全球首款以铁电池电机和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双模混合动力汽车F6DM,其核心动力电池就是ET-POWER。

  据介绍,F6DM采用电动车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将控制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的先进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油耗及排放,更提高了动力和操纵性能,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量补充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动力混合系统。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表示,DM是“双模”(DualMode)缩写。如果将纯电动简称为EV,混合动力简称为HEV,则比亚迪DM电动汽车是EV+HEV,简言之就是可充电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这种系统将会取代油电混系统,成为世界上最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系统。

比亚迪电动车充电站

  据悉,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已经申报了700多项国内外专利。该车经过了多种状态下的整车试验,在城市路况下基本可实现纯电动状态的行使,在比亚迪电动汽车充电站快速充电10分钟可达50%的电量,在家使用普通插座慢速充电,充满电也只需9个小时。据介绍,目前整个双模电动汽车系统的成本为5万元,产量提高后成本可大幅降低,预计该车将于2008年下半年量产上市。

  发明铁电池再添扩张“核动力”
  据了解,作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电池巨头,比亚迪从10年前建厂至今,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万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单一的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从造车、卖车的“门外汉”到凭借生产单款车型F3突破10万辆的销售“奇迹 ”,比亚迪只花了极短的时间。

  业界人士指出,比亚迪5年前切入汽车产业,使企业获得强有力的发展,而此次铁电池的成熟商用,意味着比亚迪旗下两大产业??电池IT产业与汽车产业实现无缝整合和对接,两大产业的战略会师无疑为比亚迪后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汽车领域的创新成果,王传福对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说,在双模电动汽车明年推向市场后,2009年纯电动汽车也将面市。除了拉动电动汽车产业链条外,比亚迪计划将铁电池推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随身听等数码产业链中。王传福表示,目前技术已经不是主要障碍,主要是传统锂电池的电压为3.7伏,稍高于铁电池的3.3伏,一旦解决电压问题,这种新型电池无疑是锂电池的最好替代品,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4: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tock.hexun.com/2008-10-22/110303324_1.html 看看分析师的“高见”: 摘要: 估值上,公司历史平均市盈率约17倍左右,目前美欧汽车公司09年预计市盈率平均为8倍左右,日韩市场为7.5倍,印度的TATA汽车为5.1倍,比亚迪的汽车板块属于新能源制造业,有着快速成长的预期,但鉴于市场谨慎,我们给予对应2009年11倍的市盈率估值,即每股人民币3.85元。比亚迪电池业务和手机业务,我们基于2009年EPS分别给予16倍和9倍的估值,即4.96元,2.97元。因此,我们估计公司整体12个月目标价为11.78元(对应09年EPS0.99元市盈率为11.9倍),折合13.30港元,予“卖出”评级。 ??? 汽车板块:给予对应2009年11倍的市盈率估值 电池业务:给予16倍的估值 手机业务:给予9倍的估值 很搞笑吧。。。 ===================================================

比亚迪股份:股价偏高 辉立集团评级卖出

IT零部件与汽车业务比翼齐飞保证成长   概要

  比亚迪的主要业务包括IT零部件业务和汽车业务,0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44%,但由于毛利率较低的手机业务占比增加,集团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纯利按年下跌7.1%。

  中国内地车市增速显著下滑,但公司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和新款车型获得较快的成长;IT业务因受到行业衰退影响,增速有一定减缓。因此我们调低了公司08、09年的纯利预测,分别为16.5、20.4亿元人民币,折合EPS分别为HK$0.91、1.12,基于09年EPS,12个月目标价为HK$13.30,给予“卖出”评级。

  营收大幅增加,但毛利率有所下降

比亚迪的主要业务由IT零部件业务和汽车业务组成,其中IT零部件包括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

  集团08年上半年营业额报123.9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44%,主要由手机部件和汽车销量双双劲升67.9%和70.5%推动所致。这两项业务占整体营业额比例增加。受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手机部件业务毛利率下滑较大,集团整体毛利率亦因此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至19.2%。

  集团08年上半年纯利按年下跌7.1%报5.957亿元。每股盈利0.29元,董事会未建议派中期股息。

  汽车销量逆市走高

  受全球经济放缓及信贷市场萎缩,欧美车市一片萧条,中国乘用车市场高位下滑,已连续两月录得同比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9月份乘用车销售同比下跌1.44%,首9个月乘用车销售同比升11.36%,增幅比上年同期的23.84%,下跌12.48个百分点。

  而凭借出色的产品性价比,比亚迪汽车业务逆市走高,表现优异。08年上半年公司汽车销量与销售额分别飙升94%和71%。主力车型F3前九月累计销售89059辆,亦在9月国内前十大轿车销量排名中跻身前五。比亚迪的新车型F0九月上市,首月销量即过万,达到10059辆,迅速占领低端小排量轿车市场,比亚迪也籍此跻身国内前十大轿车生产企业排名,使市场形象进一步提升。

  随着产量放大,规模效应还将带动汽车业务的盈利增强。近期钢材价格的暴跌大大减轻了汽车行业的成本压力,使厂商降价促销更为可行。我们对公司的汽车业务持相对乐观态度。

  中美能源战略入股提升市场信心

  巴菲特旗下公司中美能源以2.3亿美元入股公司10%的股份,在于比亚迪的定位是将新能源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的创新型企业,而其电池技术在未来汽车业变革中可能发挥领导作用。随后不久,比亚迪以2亿人民币收购半导体制造商宁波中纬,一举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我们认为,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尚在起步阶段,短期内成为盈利贡献尚无可能,中美能源的入股近期起到提升公司股价的信心作用,未来发展轨迹还有待继续关注。

  IT零部件业务

  电池及相关产品是比亚迪的传统业务,自公司加快多元化步伐以来,该板块占营收比例已下降至26%。公司在全球二次充电电池市场具有领导地位,08年上半年,在行业放缓情况下仍录得增长,其中锂离子电池销售额同比上升27%,但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电动工具市场需求放缓,镍电池业务下降15%。但我们认为,公司具有较强的定价和成本转移能力,能保证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内。08年上半年该部分业务的营业利润率亦有所上升。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上,公司具有较强的手机垂直整合生产能力,是全球少数几个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垂直整合供应服务商之一,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索爱、TCL、海尔、华为、飞利浦、厦新都是比亚迪的客户。公司将手机部件、模块及组装业务成功分拆至比亚迪电子(285,HK),并于香港主板上市,期间录得36.38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按年增96%。除此之外,集团的手机业务还包括液晶显示屏,柔性电路板及手机摄像头,这部分业务同比增三成。未来公司计划将比亚迪电子作为手机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

  风险因素

  1),经济萧条大幅影响汽车需求;

  2),行业艰难导致IT零部件订单少于预期;

  3),电动汽车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4),面临与竞争对手的诉讼风险

  公司估值

  根据估算,在三项主业成长的预期下,未来两年比亚迪销售额有望呈快速增长势头,08、09年将分别实现人民币298.7亿元、394.2亿元,两年均增长91亿元左右。而由于公司派发大额股利分红,公司股份已从5.4亿份增至20.50亿份,EPS08、09年分别为0.81元、0.99元(折合约0.91港元、1.12港元)。

  估值上,公司历史平均市盈率约17倍左右,目前美欧汽车公司09年预计市盈率平均为8倍左右,日韩市场为7.5倍,印度的TATA汽车为5.1倍,比亚迪的汽车板块属于新能源制造业,有着快速成长的预期,但鉴于市场谨慎,我们给予对应2009年11倍的市盈率估值,即每股人民币3.85元。比亚迪电池业务和手机业务,我们基于2009年EPS分别给予16倍和9倍的估值,即4.96元,2.97元。因此,我们估计公司整体12个月目标价为11.78元(对应09年EPS0.99元市盈率为11.9倍),折合13.30港元,予“卖出”评级。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22 14:28:0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meta name="ProgId" content="Word.Document"><style></style>

感恩牛兄,

若比亚迪说的是实话,其在电动车用电池上领先:

1. 国际上双模车中,通用最为领先,其Chevy Volt计划201011月上市:

一次充电续航力:67公里

价格:力争小于4万美元(比同样的汽油车贵2万美元)

通用有两家可能的电池供应商。上个月还在拼命测试电池,因还未确定哪家能满足其要求。通用高层承认其计划可能过于急进。

2.丰田其次。由于其电池不过关,丰田的计划比通用要保守得多。丰田并公开怀疑通用计划的可行性。

3比亚迪

F3DM

一次充电续航力:100公里

价格:11RMB(比同样的F3 3.3RMB

上市日期:2008年底

E6 一次充电续航力:400公里 价格:20RMB 上市日期:不详,有样品车。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26 16:52:0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7: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meta name="ProgId" content="Word.Document"><style></style>

感恩牛兄, 感谢你的分析。

请谈谈你了解的比亚迪电池的真实技术水平及其提高锂电池市场份额的障碍。 ========================================================================

突破日韩防线 中国电芯切入高端笔记本电池市场

2008052911:03

 由于日韩电池厂去年底意外频出,给了中国电芯厂家一个突破高端笔记本电池市场的机会。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从深圳比克电池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公司(ATL)比亚迪股份(01211.HK)等电芯厂家获悉,去年第四季度日韩系电池芯厂频出意外,造成笔记本电池市场出现了10%左右的空缺,华硕、戴尔、惠普等国际笔记本巨头纷纷前往中国内地寻找电池供应商。

目前深圳比克电池、东莞新能源和比亚迪均已通过了这些国际笔记本大厂的初期认证,分别获得笔记本代工龙头企业广达、惠普、华硕和戴尔部分订单,成功撕开了日韩巨头在笔记本电池领域所设立的“马其诺”防线。   “尽管我们的成本优势有20%左右,但以LG和三星为代表的韩企的产量恢复得很快,他们正在设法阻击国内厂家的进入。”深圳比克电池总裁助理刘厚德说。   突破日韩防线   根据深圳比克电池公司网站资料显示,比克是中国首家进入笔记本电池领域的电池制造企业,并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圆柱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去年比克电池已经与HP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公司至少50%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产能供应给惠普或惠普指定的电池封装厂商。   而比亚迪股份电池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今年2月已经通过了华硕的初步认证,正在给华硕供货,也开始与联想集团洽谈。此外,现在比亚迪每月都给广达供应10万组OLPC笔记本电池。    据了解,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锂离子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在笔记本电池等高端锂电池制造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自动化生产方面。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全球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采用的电池绝大部分是日本和韩国厂商制造的,而且全球前六位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采用的电池没有一颗是中国电池厂商制造。    “此前,索尼、三洋、松下和LG等国际巨头占据了笔记本电池90%的份额。”ATL和深圳比克电池的相关负责人都指出,其实日韩企业正在努力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笔记本电池这一领域。比如,公司从日本购买的扩产用的生产线设备,到货时间一拖再拖,总是最先满足自己本土企业的需求。   漫长的认证   不过,对于比亚迪、比克电池和ATL来说,更大的难题是得到戴尔、惠普、华硕等国际巨头的真正认可。    “国际笔记本巨头对供应商的认证,涉及到公司生产流程、管理、员工人权和原材料的供应商等各个层面。”ATL和深圳比克电池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巨头的认证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目前公司仅通过这些巨头的初期认证,还只是小批量供货,并没有真正成为这些巨头的供应商。   或许,比亚迪 成为诺基亚手机供应商的历程可以说明成为国际巨头供应商的艰难。比亚迪在2003年就切入手机零部件行业,并以诺基亚手机电池供应商的身份去接触诺基亚,而比亚迪手机业务爆发性增长却在2005年和2006年,这说明诺基亚接纳比亚迪作为除电池以外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时间,足足花了两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26 17:13:23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5: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ar, 1. 这是个鸡与蛋的问题。上百万以后,办法很多, 如: 1.1。 华为上规模后是如何解决管理问题的?联想? 1.2Buffet 合作伙伴BYD能否以低价买到规模制造能力/经验?

BYD的核心竞争优势是(1)智勇毅兼备的管理层。2)电池/电动车上的先机。(3)价廉物美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你是第二个提到吉利的人,请列举吉利最佳的研发成果。

2GE 英特尔是两个极端,多数公司如BYD在中间。 BYD管理上的瓶颈并未出现。当然,这是任何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大事

3.整车厂如通用/丰田与电池厂的合作,我的前贴已有不少讨论。整车厂未来与BYD的合作,是可能的,只是谈判会比较复杂。

火车经历了从蒸气,内燃到电力的转型,里面有些有趣的经验值得汽车借鉴。等有时间再聊----很好。看来你对商业历史满有研究的,呵呵。。。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27 6:16:3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篇文章可能都有吹牛的成份,但多少也透露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搞投资得有点侦探的本领才行:

先说一句,以下是记者在乱比较,记者真得恶补些科技知识才行:

王传福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内燃式发动机在高速上的能源转换效率是28%,但在城里开只有可怜的17%。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人类现在可以轻松把 电机的综合效率做到90%以上,而且还仍在进一步发展。

=======================================================================================

比亚迪:重新发明汽车 打造电动版丰田

2008102809:04

 编者按:这家来自中国的电池大王,正在焦急地等待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但要复制丰田的辉煌,不只是油改电这么简单。

  身高六尺一寸的奥巴马看起来一如既往地优雅。这位以品位著称的政治精英是《Vogue》等时尚杂志封面的常客,他甚至获得了最佳着装奖。当 然,对刚刚赢得大选的美国新任总统来说,这样的小成就不值一提。不俗的品位让他获得了竞选的全面胜利,给他投票的选民平均年龄只有36岁。一辆同 样优雅的轿车低调地停在他身后。“Build your dream奥巴马拍着车的引擎盖说:这车不错。环保,还是得开电动车。

  拍个这样的广告,得花多少钱?

  对比亚迪来说,答案是一分钱不花,还倒进账18亿港币。当然,巴菲特跟比亚迪要了10%的股份。巴菲特最感兴趣的不是比亚迪即将下线的双模汽车 F3DM,而是明年的纯电动汽车e6??他不仅要第一个试驾e6,还要拿给奥巴马开开。对比亚迪来说,这无疑是绝佳的广告。最妙的是,不存在风险??实际 上,等e6出来的时候,不管是奥巴马赢还是麦凯恩赢,巴菲特都是呼声最高的下一任财长,把车拿给总统试驾,和正式启动这个电动车时代一样,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无疑是摆在比亚迪面前,甚至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面前的一个最大机会:重演丰田称霸的历史,打造一个称霸全球汽车市场的电动版丰田。

  电动车的突破 铁电池

  有了这样的技术和经验,才有了王传福的那句著名宣言:比亚迪要在2009年推出纯电动车,领先日本20年,把油价打下来。可是,把锂电池改一个字,永远落后20的中国汽车产业,就真的能在一夜之间超前20吗?

  比亚迪的这次爆发源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技术突破:电池。

  历史上的每次石油危机,电动汽车的研发都会掀起一个新的小高潮,但每次都卡在同样的地方:电池。车载电池一直有几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没有解决:安 全性,续航能力和快速便捷的充电方式。1992年,Sony成功开发出锂离子电池时,它优秀的性能给电动汽车燃起了新的希望,但成功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中所含的汞受热容易爆炸,给乘客安全保障和电池回收都带来了很大难度。

  16年后,比亚迪终于改变了这一切。作为全球惟一一家没有召回锂电池的生产厂,比亚迪从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造电动汽车。据说比亚迪内部研发汽车电池的团队三年前就开始动手了,最终取得突破的电池中加入了磷酸铁锂等复杂成分,为了便于理解,就把它起名叫铁 电池。而带队的神秘人物先生,实际上就是比亚迪电池的总工程师刘卫平,铁电池之父这个帽子看起来确实大了点,不过其实来自一位副总的一句玩 笑:比亚迪成功的那一天,你刘卫平就是铁电池之父

  在比亚迪人看来,铁电池的确是一项值得骄傲的突破。王传福甚至质疑锂电池的命名,认为一般的干电池都是按照正负极材料来命名,索尼的锂电池实际 上却是以电量的通道来命名,没有命名的意义,他认为(通道)不是水溶液的是油类的都是锂电池,索尼的电池应该叫砼电池。铁电池的成分说白了成分跟 普通的手机电池并无二致,能够生产这种电池的厂家全国不下数百家,但只有比亚迪能够做到最高档,做到成为诺基亚的供货商,最终生产出自己的电动车。王传福认为比亚迪研究得很深,我们不只是把电池做出来,铁电池这个名字,与其说是出于市场的考虑,不如说是出于比亚迪的自豪感。

  不过,比亚迪的铁电池除了不爆炸,的确还有几个显而易见的优势:首先是成本低,负极用矾或者碳制造,相当于油脂的脂类,不会贵到哪里去,量 产后将来有可能将成本压低到一两万元,可以做到电动车和普通车价钱一样,这一点对电动车普及至关重要;其次是循环充电的寿命,锂电池的特点就是随着充 电次数的增多,电量会逐渐减弱,电池会变得充不进电,但用王传福的话说,铁电池(循环充电)内部实验可以达到2000次以上,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寿命也可以放心。更重要的是,铁电池从原材料到生产、制造过程,甚至放电后的产物都是环保的,不需要回收。

  至于快充工艺,更是这颗电池的迷人之处。比亚迪实现了用家用插座给汽车充电的突破,而且还能实现一般情况下需要专业设备的快充。我们现在量产 的电动车是10分钟充满电量的50%,但实验室里已经做到5分钟充满50%”,王传福认为,后面的指标比亚迪可以在两年后做到,在技术上绝对比三洋、松 下、东芝领先三年以上

  这套系统惟一的短板就是由于多个电池串联,对质量和工艺要求较高,不过比亚迪在国家测试中从来都是一测就通过,不会测第二次,所以也不是问题。王传福对比亚迪的工艺优势有一个比较形象的量化解释:“100个电池串在一起,假如有1个坏了,另外99个电池就不通了。

  对一整块电池来说,单个电池的不良品哪怕是1%,就意味着整体上出现了一块100%的不良品电池。工艺和经验都很重要。必须要有一年造几亿只 电池的经验,才能够把不良品做到百万分之一的水平,才能保证串联起来的电池不至于把人扔在路上。这也是很多全球的汽车厂现在都要找大型电池厂家合作的原因。比如三洋与大众、松下和丰田,这就是电池技术的力量

  有了这样的技术和经验,才有了王传福的那句著名宣言:比亚迪要在2009年推出纯电动车,领先日本20年,把油价打下来。可是,把锂电池改一个字,永远落后20的中国汽车产业,就真的能在一夜之间超前20吗?

  重新发明汽车

  F3DM的设计理念,就是一个上下班用的纯电动车,晚上插上充电,早上开车就走,既不用去充电站,也不用去加油站,因为在比亚迪眼中,这个混合动力的过渡期,将很快成为历史。

  对电动汽车来说,要解决的问题中电池是关键,但并不是惟一。需要改变的还有驱动平台、充电平台,甚至是整个传统造车的理念。

  半自动化加人工,这套比亚迪在电池上成功的法则在电动汽车领域看起来依然适用。电动空调、电动助力、电动转向、电动制动,所有与电动化相应的制造技术都要转过来,这些是买不到的,电动空调谁卖给你?没有人卖,只有我们自己做。几乎F3DM生产线的所有设备都是比亚迪自己制造的,不光是电焊、 组装设备,甚至连生产电池的设备都是自己造。不同之处在于,比亚迪不再是从零开始,至少有了一块成功的电池。

  这块电池改变了很多东西。发展了100多年的汽车产业的确有很多技术已经成熟,比如大功率发动机和多挡变速,比如四轮驱动和自动波,在技术壁垒前,这些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做,但是一方面需要钱投入,一方面更需要宝贵的时间。但有了这块电池,比亚迪开始站在电器的角度来思考 汽车,用技术把它们短路掉,进而实现跳跃式发展。

  王传福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内燃式发动机在高速上的能源转换效率是28%,但在城里开只有可怜的17%。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人类现在可以轻松把 电机的综合效率做到90%以上,而且还仍在进一步发展。如果把汽车变成一种电器,就可以享受到人类近几十年的最新能源成果,甚至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控制的成果,何乐而不为?

  不仅如此,使用电力作为能源还可以使汽车变得更简单。做大功率的电动机很容易,加点铜丝就行了,你可以轻松做出1000千瓦的电动机,这相 当于20排量的内燃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要飙速度就没什么意义了。这一点很重要。解决了电池的问题,电动机就可以在汽车上无处不在,自动波和四轮驱动这样的技术,百米加速这样的指标,在电动机面前都失去了意义,电动化之后的汽车可以很轻松地做出六轮驱动,甚至让车在原地转圈

  在王传福看来,电动化之后的汽车必然会带来很多令人激动的变革。正如电子表取代机械表的年代:没有电子表的时候,评价表的标准是越准越贵,但是 电子表出来之后,两美元就可以买一个机芯,一样很准。机械表就没法靠准确来继续卖那么贵。同样地,有一天电动车真的大量生产的时候,动力性就像手表的准 确度一样失去意义,谁都可以做。

  重新发明汽车这句口号,通用用过,丰田也用过,但把它用于概念车,和量产到市场,还是有很大不同。国际巨头几乎家家都有新能源车的方案,但考虑 到配套和成本问题,在油价并未高企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前,拿出来的都是混合动力车。事实上,无论是丰田普锐斯,还是通用的君越ECO-Hybrid,都是大油机、小电机的弱混,产品看起来更像是披上环保外衣的时尚品。

  事实真的像有专家预言的那样,纯电动车要到油价10元的时候才能真正启动吗?事实上,因为近期大型油田的开采利好很多,油价短时间内并没有高企的动力。比亚迪没有那么多的耐心继续等下去。在王传福看来,弱混是一种妥协,是混合动力的一种流派,但不是主流,所以,F3DM要做绝对的强混,因 为90%是纯电动车,他甚至把它看成完全意义上的电动车,只是外加了一个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平时串联,表现为纯电动车,但可以在加速、爬坡时和高 速上转为并联,三匹马一块拉车可以比丰田还快

  F3DM走纯电动车的强硬派路线还有另一个佐证。比亚迪为它设计的平均功率只要12千瓦,最佳行驶里程是100公里。为什么不把功率设计得 更大些,行驶里程更远些?有人能用网上的资料随随便便就做出很高功率的电动机,行驶里程方面比亚迪也只是做到了中流水平,指标都并不很高。以比亚迪的实力,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王传福并不想这么做。欧洲和中国的上班族的私家车每天行驶里程只有60公里左右,美国也不过100公里,为什么要做一个很大的电 池,让车身更重更耗能呢?虽然小发动机在高速上供能不够连续,但是有谁一天到晚走高速公路?

  F3DM的设计理念,就是一个上下班用的纯电动车,晚上插上充电,早上开车就走,既不用去充电站,也不用去加油站,因为在比亚迪眼中,这个混合动力的过渡期,将很快成为历史。

 走向称霸下一站:北美

  有了巴菲特老师的保送,人们望向比亚迪的目光少了一些讥笑,多了一些敬畏。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等待比亚迪,这个中国汽车业最胆大包天的小学生,带着他的核武器在全球的目光下亮相。

  1973年和1979年的两度石油危机,彻底改变了美国的汽车需求结构。正是借这个机会,丰田才得以利用更省油的佳美车系占据有利位置,并通过转让小型车技术站稳脚跟,从而发展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制造商。

  而在比亚迪看来,北美持续数月的汽车消费低迷,正在提供着一个与当年丰田崛起时类似的绝佳机会。靠汽车信贷维持的大排量汽车消费已经彻底失去吸引力。无论在大选中获胜的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要拯救底特律,都必须正视电动车时代的到来。

  2015年国内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王传福的豪言壮语给自己留下的余地很小。新能源车到底有多少回报,什么时候能够赚多少钱这都是未知 的,因为这个车到底火到什么程度,到底国家给什么样的税收政策优惠,我们都不知道。王传福说。但他相信消费者肯定最看重的还是性价比。“F3DMF3 比是有一点贵,但有1.56吨这么重的车身,有加速时间10秒以内的这么好的动力,卖到十几万也不贵。

  但比亚迪面前的市场比30年前的丰田复杂得多。电动车较大的前期投入,让政府的态度成为举足轻重的关键因素。比亚迪选择了类似丰田的迂回策略,由欧入美。但在此之前,比亚迪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来试水:以色列。在这里,电动车的购置税只是燃油车辆的1/4,而50万个充电站也将在明年投入使 用。比亚迪的e6纯电动车和F6DM混合动力车,明年将首先在这里亮相,为比亚迪的电动车之梦提供宝贵的经验。

  政府的态度很重要。比亚迪新闻发言人王建钧说,单纯从商业角度讲,电动车的经济性不如燃油车,一次性投入比较大。电动车整体的推广方案仍在完善中,比亚迪的初步规划是先选择一些城市启动路演,为媒体和用户提供试驾。在欧洲和北美,符合准入标准的整车认定过程已经启动。国内的步子更快一些,F3DM已经通过了十万公里路试 和碰撞实验,不出意外的话,将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进入新车上市目录。市场的发展程度总是有先后的,王传福判断,打入欧美市场的计划很可能比预想的要快,比如2010年把所有的运行、论证这些程序做完,2011年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卖我们的双模车,我觉得可能会提前。

  丰田等其他起步较早的电动车厂商会成为潜在的威胁吗?王传福并不认为它们能够很快赶上比亚迪在电池上的巨大领先优势,我们在技术上绝对比三洋、松下、东芝领先三年以上。事实上,比亚迪决定做电动车时,丰田的普锐斯在商业层面已经很成功,但比亚迪根本没有考虑丰田方案,因为丰田的方案确实 搞得很独特, 一旦采用这个方案就绕不开它的专利,但其实它的专利又绝不会卖给你。比亚迪的方案同样由一系列简单可靠的专利组成,我们有一整套的专利,光是为 F3DM这个车申请的就有650个,包括电池、系统,哪怕是充电器的插口。汽车和IT两个行业加起来,这样的人专利我们一年有1300个。此外,我们的模 式是基于大电池、小内燃机的,和别人的方案不一样。王传福说,我们非常有创新。而且我们比丰田提前两年商业化,有很好的战略部署和规划。

  王传福用高度重视这个词来形容巴菲特对比亚迪的关注。有了巴菲特老师的保送,人们望向比亚迪的目光少了一些讥笑,多了一些敬畏。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等待比亚迪,这个中国汽车业最胆大包天的小学生,带着他的核武器在全球的目光下亮相。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28 14:29:3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6 17:57 , Processed in 0.02474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