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关于中信国安的一份研究报告 一般认为,整个察尔汉盐湖的资源储量价值在12万亿人民币,这个价值是包括了所有的钾、钠、镁、锂、硼等资源。从六五计划开始,一代代的盐湖人通过艰苦的工作,成功运行了盐湖钾肥的百万吨钾肥项目(即盐湖钾肥的下属发展公司),这被称为盐湖开发历史上的第一次突破。众所周知,钾肥保持着相当高的毛利率,目前的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但相比整个察尔汉盐湖的资源储量价值,盐湖钾肥只是利用了其中最为廉价的资源,更多的锂、镁和硼资源一直被迫搁置。 影响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是其中高镁锂比的元素分离问题,这使得盐湖开发一直停留在低层次的提钾工作上。高镁锂比分离的主要问题包括:镁和锂的物理性质非常接近,这使得两种之间非常难以分离;即使沉淀出来氢氧化镁,由于此沉淀极易形成絮状物,无法进行干燥;氢氧化镁的沉淀对锂具有非常强的吸附性。 杨建元(青海国安副总经理)从86年开始涉足盐湖开发,92年正式开始对东台盐湖的开发,经历多次的失败,最终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镁锂分离,提取出碳酸锂产品。杨建元的方法,完全屏弃了传统的单纯从卤液中提锂的方法,采取逐个元素分离(类似排除法)的办法,最终实现钾、硼、镁和锂的多重分离,实现了盐湖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并大幅度超出原有的单纯提取钾肥的经济价值。 杨建元此项成果的战略意义在于,它为盐湖开发从十多亿的销售收入向成千上万亿的资源价值的利用打开了空间。因此,这项成果被称为盐湖开发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公司此次1500吨碳酸锂项目已经成功验收,公司也已经开始启动其在东、西台的碳酸锂建设项目,分别建设2个5000套装置,预计在10月底投产,届时将形成2万吨的碳酸锂生产能力。 在13克/升锂离子浓度的卤液情况下,每生产1万吨的碳酸锂,对应可以副产3万吨氧化镁、1.5万吨硼酸。由于盐湖资源开发的设备都属于较为普通的化工装置,投产资金需求低,预计最迟到09年,公司将形成8万吨碳酸锂、24万吨氧化镁和12万吨硼酸的生产能力。如果不考虑氧化镁的后加工,所需的装置投资只是集中在碳酸锂的生产装置上,按照目前5000吨3000万元的投资额计算,8万吨的投资额在2.4亿元左右。 由于前道的硫酸钾镁肥已经分摊了大量的盐田建设和人力等成本,在碳酸锂还需要耗费1万元左右的成本之外,氧化镁和硼酸不需要任何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