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投资杂感(更新:投资杂感59:投资中的理性和耐性——兼谈如何面对市场波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6 00: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欢迎光临博罗论坛,网址:http://BLBBS.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6: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福探的分析结论,但对例子有不同的意见。我现在每二个月理发三次,每次五元(单剪、无洗,本人要求也很低)。既然福探当年理发用了三毛,那么如果以此来计算通胀率的话,那么应该到同一个城市的大致相同的地点来取样。如此算来,应该达不到15%的复合增长率。

过去老人们有过比较社会商品价格的平衡性问题,大致为五斤鸡蛋、一斤豆油、一斤肉的价格基本相同,如果不同,则社会商品失衡。

。。。 因此,如果联系到股票,那些未来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变化,其产品和服务“必定”为社会所需,且供给更多为人工劳动而非机器能力所构成,且其供给能力能不受干扰地受市场淘汰、平衡的公司,至少能不会跑输通胀。这里,与是否“高技术”并无关联,甚至与目前流行的所谓抗通胀品种??“资源”型企业,如有色金属等也无关联。不信,各为可以算算这30年来,铜的价格真的涨了100倍?。。。。。。

相当赞同之,未来的食品行业里面也许有或者说肯定会有“西施”糖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杂感(之四)

投资的宿命”??投资需要哪些能力(2010,3,8)?

1994年年初入股市至今,投资让人着迷,引人入胜。就像在当年学习研究物理世界里对自然界神奇的内在简单法则决定缤纷世界的现象一样,看似杂乱无章的市场却是由表面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最基本的东西决定,这种久违的体会不能不让人对市场敬畏。如果说这是“科学”的成分,那么投资显然还需要另外的东西,那就是对世界综合的或更高的认识观??艺术性的成分。

在我看来,好的投资人至少需要两点:

1. 与众不同的正常思维习惯。在市场下跌时,人的天性中恐惧、怀疑的一面会像洪水决堤一样涌出,而在大幅上涨时想象力膨胀而忘乎所以的预期也会像闷在心里的话不得不说一样的冲动起来。在大幅波动的市场中始终保持正常的思考,是一种人性中最难得的习惯之一。但是,习惯实际上是天性,是难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反思等改变的。一个人长期看只要不犯大错就基本上是个成功的投资人了,而“不犯大错”,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出众的习惯。从我个人来看,一个人只要他犯过致命性的投资大错,我很难相信他以后能“变”成一个好的投资人。

2. 对未来格局演变的出众认识。仅仅不犯大错,可以基本做到成功,但想做到卓越还不够。对投资的对象未来的格局演变有合理的“预期”则是另有一个几乎“困难无比”的要求。这种能力也有两个方面:一,通过具体领域里理性的总结或理论的学习找到“预期”企业未来格局演变的能力;二、以对人类行为的领悟??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企业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期。如果前者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那么后者更像是“命中注定”??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通过具体的学习能模仿的,只能是自己长期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行为方式的体现。很多大投资家都强调,要从哲学、历史中去学习,而不是仅从商学院中去学投资,我想正是这个意思。

这样说,并非是单纯的“宿命”论,而是说投资之道其实也是“功夫在诗外”,既要有商学院里的基本知识,更要靠自身长期的人生修炼、对世界对社会认识的感悟。而投资的结果,也许才是这种努力结果的“宿命”。

点评

与众不同(?)的正常思维习惯。正常(和与众同与不同有关系吗?)就好。与众不同是什么意思呢?  发表于 2015-5-28 16:34
与众不同(?)的正常思维习惯。正常(和与众同与不同有关系吗?)就好。与众不同是什么意思呢?  发表于 2015-5-28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8: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投资要取得好成绩,EQ比IQ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9: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胀对于投资而言是否洪水猛兽确实不一定,但对投资者而言是肯定无疑的,没有人愿意手中的资本因为计价货币的实际缩水而遭受损失。投资者投资的第一要务就是抵御通胀,实现本金的保值增值。

至于选股,我们都知道要找所谓的真正优秀的公司(这是终极目标),但只有付出合理价格的这样的公司才是明智的投资。且不说在我们视野内有多少真正优秀的公司呢,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即使像GE这种被捧为经典的公司在今天的规模下也很难保住你的投资。我们都曾听过无数遍巴菲特的SEE‘s巧克力公司可以算一个,而巴菲特所有控股和投资的公司中真正称得上的也是屈指可数。

但,我们还是可以回到投资本身这个命题,去除所有多余的包装,投资(股票)无非就是“买什么股票并以什么价格买入”,或者说得难听点就是低买高卖,不管你买的是什么。至于什么消费垄断,抗通胀,有形资源,并非投资的目的。在A股市场要满足某些所谓条件的公司,要么很少,要么不是时候,但每个市场都不乏机会。把投资看简单了,或许就是简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2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但不容易。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有多少人真正看得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1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杂感之五??“边际收益递减”律与优势公司

“边际收益递减”是经济现象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地里的庄稼施肥越多,单位亩产也会越多,但一旦越过了某个数,则这一效应就不存在了;生产量越大,赚得也越多,但产量一旦达到某个数值,再多的产量恐怕会带来滞销,效益开始减少……。在人类所有经济领域,这个规律都存在。这是容易理解的,如果没有边际递减效应,经济活动便不可理解,用不了多久,地球上可能也将充满了“钞票”!

所谓“优势”公司,其实只是在“边际递减效应”不发生作用时的一种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和业务范围里,业务量越大,收益也越高,甚至效益会随业务量而呈“加速增长”状态??“边际收益递增”。

但是,“边际收益递增”毕竟只是短期的,当然也是宝贵的。所谓优势公司、高价值公司,至少在某时其呈现过这种现象。当试图把这种现象“无限放大”时,泡沫便产生了。

2000年,“网络经济”盛行时,有人便写文,说今后从此将进入到网络时代,“赢家通吃的网络公司将由边际收益递减”变为“边际收益递增”,因为网络用户越多,其网络价值越大而不是相反。但不久,网络经济泡沫破灭。

2003A股开始的“五朵金花”行情开始后,见到很多这样的公司,由于产品旺销、价格上涨,于是雄心勃勃地急剧扩大产能,06-07年这样的公司出现了“边际收益递增”现象,于是股价10倍、20倍的上涨。但是,在由此而来的“大国崛起”的“最强音”中,边际收益递减这个恼人的规律却在悄然起作用了,效益不但不增反而开始下降,更重要的是,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企业风险反而更大。08-09年那么多国际上如雷贯耳的巨型企业一夜之间倒下去,与其说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依我看不如说是边际收益递减这一规律造成的。

所以,真正的优势公司的本质并非是仅仅要有“边际收益递增”这样的表现(长得快)。而是更要有如何能“活得长”的基因??哪怕牺牲某时期的收益增长率。前几天媒体报道的美国一老太太几十美元捂雅培股票70年成为“700百万富婆”的故事,如果当时捂的是当时最时髦的“美国钢铁”这类公司,这样的故事可能不会发生。一家企业是否具有成为百年老店的理念、策略和经营布局,是决定这类企业能否成为真正给任何时期的投资人带来长久收益的关键。巴菲特09年倾其所有收购的是BNSF这个显然还将要存在100年的老铁路公司,而不是那么多眼花缭乱的“新经济”公司,也许是伯克希尔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巴菲特价值观的一个合理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8: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下“边际收益递减”是一种基本经济规律,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市场会出现不完全竞争的情况,此时可以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失效,而出现“边际收益递增”现象,但这是在短时间内或局部发生。一般边际收益递增效应越强持续时间就会越短,在局部也可以长期存在边际收益不递减的现象,投资者就是要寻找在一定时间或局部发生的边际收益不递减的企业。什么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上情况呢?这就是能保持竞争优势、壁垒的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8 19: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年以后,相信还有可口可乐,微软惠普之类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09: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我认为最好的关于投资的文章,没有之一。

特别是关于投资的“宿命”的那段,想起林园说的一句话:赚钱人想到最后都一样,这值得思考。”

虽说认为是最好关于投资的文章,但对投资的认知还是有些出入。“趋势投资”与“价值投资”不能结合,这是肯定的,趋势投资我认为就是合理估值,巴菲特说他也估不值,我认为他说的是真的,有些人在榨取他真知卓见外,还认为老巴还藏着某一估值选股绝密公式,绝对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不但认为老巴没还藏着某一估值选股绝密公式,而且认为这世上根本就不存某一估值选股公式,也就是“价值投资”不用估值,也不用太在意所谓的“安全边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02:33 , Processed in 0.0278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