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黑暗撒克

现代制药也是迷雾笼罩中的TENBAGGER型潜质企业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提的问题,上面的文章已经解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暗撒克:

欢迎来这里讨论,但是对网友提的问题,请根据你的理解逐条回答,否则便不是来讨论了。你引用的大段贴并非是经过这里网友的讨论的结果,也看不出与不惑之年兄问的问题有何关联。如果能够不厌其烦给予回答,我想这里会有你想得到的东西。是吧?

我个人认为,不惑人生兄的问题都是要要害性问题,请给予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07-1-13 19:36:23 :

黑暗撒克:

欢迎来这里讨论,但是对网友提的问题,请根据你的理解逐条回答,否则便不是来讨论了。你引用的大段贴并非是经过这里网友的讨论的结果,也看不出与不惑之年兄问的问题有何关联。如果能够不厌其烦给予回答,我想这里会有你想得到的东西。是吧?

我个人认为,不惑人生兄的问题都是要要害性问题,请给予重视。


赞成福探老师的建议。很希望黑暗撒克兄能用自己的理解通俗地将现代制药值得长期投资的品质逐一介绍给大家,从上面大量的转贴中不难看出黑兄已经调研该公司很久了,望能满足我们的期望,况且我觉得不惑人生挺有水平,所提的五个问题可能也正是该公司的关键,请帮大家解惑。趁该股现股价还不高,我不愿再放掉一匹眼前的大黑马,切盼,谢谢(行善者会有好报)!

[此帖子已被 隐士 在 2007-1-14 1:38:4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探老师好,各位大哥好,我是担心自己的解答不够好,没体现出原文章作者们的意思。这些文章的作者部分在我创建的现代制药研究QQ群里,另一些则是他们的朋友。我想来参加福探老师的课程阿!!!

我就班门弄斧,按自己的理解加原来的部分文章简单解答一下:

1,一个现代制药生产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药,说明什么,?

===说明了公司新药储备丰富,大股东研发实力强劲。从公司的产品结构上来讲绝大多数都是市场上的潜力产品,对于依仗信息中心的医工院人来说,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他们对此自然是心中有数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却又不娴熟于经营之道,以公司自身有限的资源状况来说,产品再优秀能否经得起大量的吞吐呢,古代兵法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当代军事思想也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个道理在商战和企业经营中同样适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与其分散不如集中力量搞出产品规模优势的歼灭战来,而不是追求产品数量的“伤其十指”的下策。只有在歼灭战收获到丰硕战果后的基础上再量力而行追求扩大产品数量。在这样的经营战略思路下,现代制药的做法应当是盘点自己,砍掉一些项目,把砍掉其他项目后腾出来的资源投入到保留下来的最优势的项目范围上去,并且还能有余加大营销力量的投入,营销平台的实力壮大以后又何愁日后追求产品数量时的泄口呢,如此,一个看似简单的企业运作模式在经营的效率上将发生极大的改观。我们看到天士力在最普通不过的复方丹参片上,创造了单一产品销量达到10亿元的奇迹,这种奇迹的背后是天士力追求做精做深做透的结果。那么号称国内医药界里研发力量最强的科研机构--上海医工院和它的现代制药公司,能不能也仿效这种思路,在现有的产品上进行深度开发。要么不搞,要搞就得高起点,比如,硫辛酸胶囊(该产品属非处方药,受国家新药审批停滞影响,年内无上市的预测),公司生产的硫辛酸是已经经过手性拆分技术的高端产品,那么可不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缓释,控释技术再次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呢,同理,一个“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成品之前,为什么不可以在原料的制作合成时先进行手性化处理呢。这样一来,无论是硫辛酸或者是硝苯地平控释片,还是其他特色原料药和新型制剂产品,经过双重技术加工下出来的产品打入市场后,凡是它们所到之处,所以具相同疗效特征的产品以及生产线都将被一一淘汰出局。

2,这一些药中你认为哪个药是可以拿到桌面上,能让企业自豪,在医药界响当当有影响力的产品?

===其中,头孢氨苄缓释胶囊是国内第一个治疗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的抗生素缓释制剂;硝苯地平渗透泵控释片是国内第一个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疾病的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的控释制剂研究项目成果;右美沙芬控释混悬剂是国内第一个治疗咳嗽并列入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的新技术成果。此外,现代制药至少尚有8项产品列为“未来产品”储备,涵盖了心脑血管、肝脏等几大类。其中,齐多夫定原料及片剂、奈韦拉平原料及片剂等抗爱滋病药相当惹眼。未来还有一个潜力更大的品种,“米那普仑”不可不提,关于这个品种的资料搜索比较有限,只知道是最新型的第三代抗抑郁症药物,对重症抑郁症的疗效尤为明显。从――“米那普仑及其片剂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的介绍上来看,应当是一个独家生产的升级换代型的国内新品,光这一点足够让我们对它寄予厚望了,有关后续的信息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保持搜寻。对于这个药物我想应该没有资源困扰的问题存在了,因为等它被许可上市时,公司可能已经再次融资了,什么时候不知道07年或08年的可能性较大。另外一个是硫辛酸软胶囊,这是公司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拳头产品,其显著的保健功效促使它的市场潜力将成为中国保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启明星。由于公司硫辛酸原料药的卓越品质,也保证了硫辛酸软胶囊的品质同样卓越。目前我还找不到国内市场生产高端硫辛酸原料药片剂的产品信息,本来嘛这种高端硫辛酸原料药的生产本就是现代制药一家,别无分店。而网上搜索的结果只有国外进口的高价硫辛酸胶囊剂型,不清楚是不是软胶囊型的,从专业角度来说,软胶囊包装的产品的吸收、保质更胜一筹。不管是不是,总之国内没有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就足够了。2007年,现代制药仍然有很好的利润增长点,现代制药下属子公司天伟生物所生产的发酵药物伏格列波糖可能带来大约1亿的销售额增长。伏格列波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水平国内最领先,今年已经拿到生产批件,2007年投入生产后,当年带来的销售收入增长我们估计大概为1亿,净利润3000万,糖尿病是现代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伏格列波糖的出现可能在未来带来的利润增长不可低估。据上海医工院的人介绍,到2008年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SIPI?007生产,SIPI?007是国家一类新药,专用于治疗脑卒,即脑中风的。现代制药具有SIPI?007自主定价权,有自主定价权的企业是可以提价而不影响销量的,虽然药品价格受国家限制,但有自主定价权仍然有相当的优势。在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这些有自主定价权的企业的表现上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定价权的威力。公司在医工院的技术支持下,近一年来也在不断地上马新的制剂产品,这些产品的产能以及市场状况大家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我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对这些产品无法做到一一参透,从介绍上看,应当都是竞争优势比较高的制剂产品。

3,这些繁多的药品中单药年销售额能达到多少?(单药产品生产销售规模达不到应有量,会出现高成本或亏损的)

===主要情况预计如下:1,新型制剂 3.1亿;2,阿奇霉素系列 1.6亿;3,硫辛酸 1.1亿;4,天伟 1.1亿;5,其他药物 1.2亿

4,为什么医药市场一整顿,其业绩就大幅下滑?

==所有的上市公司中,几乎没有一家象现代制药不经过创业阶段就发行上市的。而现代制药由于当初“囊中羞涩”而无法大笔投入多种优势品种,只能靠阿奇霉素和投入少产出高的新型制剂产品,以及天伟生物的贡献在做市面的,不要说新的大宗盈利产品了,就是对于原有的手性硫辛酸阿奇霉素扩产项目也要巴巴地等到上市时拿到钱才投入。在新项目建设完成之前,它的新重点产品就出现了一定时间段的空当,不走运的是偏偏在此时国家开始大力整顿医药行业。如果行业利空迟来两年对公司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因为那时公司应该处于身强力壮的状态了,在抗打击力上,它不是新和成,甚至也不是华海药业,应该至少是恒瑞医药。那么公司未来的增长动力何在?我觉得在硫辛酸的产能和认证问题解决之前,公司增长的动力来自新推出的前面说到的那些特色原料药产品的增长、新型制剂的继续增长、新推出的制剂产品的增长,以及天伟生物始终不懈的增长。而当硫辛酸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往后,当募集资金项目成功收获后,公司的资源将大大充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步入良性循环的公司在经营上才有可能屡屡出现大手笔再投入,再投入后的良好有效回报(从华海药业的简单例子我们应该对此抱有信心)又能进行下一步的投入,那些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将逐步一一付诸实施,有人曾提到的再建20个生产基地的愿望是可能的,大市值公司的路线图应当是这样跃然而出的。这个大市值大概是多少呢,是一百亿元吗?不,我认为一百亿元的规模在未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也能够达到,而不仅仅是市值规模。我想关于这个预测,除了五哥、雨人少数人之外,大概没有人敢这样大胆去想像。

财务问题,可能是因为产业化基地的投入。办公费,差旅费从例期对比来看,05年全年这两项费用的中期和全年的递增比也很正常,04年全年均高于05年的,但04年是公司的上市年,费用支出的增加是合理情况,但到了06年中期,这两项同比分别猛增了8倍和4倍多,比前两年的总和还高出近1倍。不同于直接经营活动的其他成本或支出具有弹性较大的特点,这种费用的开支是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也就是说波动幅度不会较大。除非是报告期内有重大经营活动出现,比如上市准备,举办交易会等等,我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现在的的确确已经发生了合计约达1500万元的“额外”支出,影响中期每股收益至少约0.05元。也就是说假如没有这笔额外剧增费用的话,中期的利润应当非但没有下降16%,实际上是增长25%达到4500万元,这是很了不起的经营能力,同期海正药业净利润同比是下降40%的,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利空环境里,在其他化学原料药企业的利润纷纷下降的时候,公司只是放缓了成长的步伐而不是处在下降水平。公司的盈利能力是相当优秀的,并且假如没有这个不寻常的财务问题,公司的利润一直是在走上升通道,只是由于种种外部环境的压力束缚了它的增长速率。

更深层次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层身上。董事长和总经理都60了,今年中期可能换人。

5,该企业与其它企业的差异化是什么,哪些产品有自己的专利,不用看别人的眼色和心情而生产销售?

===差异化是技术实力,产品都是自己的专利。包括医药未来的两大发展方向,手性拆分技术与新剂型,现代制药都占领了制高点。这与现代制药的运作模式是分不开的,这些特点在本质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大股东医工院的江湖地位就象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中国一半以上医药上市公司主打产品的技术都是来自医工院,医工院已经承诺,以后医工院的科研成果优先让现代制药选择,现代制药不要的,才考虑转让出去。大的研究与开发使得小生产拥有源源不断的需要转化的大批成果,现代制药是医工院技术成果的转化平台,受到了医工院的大力扶持,这决定了现代制药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现代制药的大股东上海医工院是我国医药研究与开发的最强机构,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基地。据医工院的人介绍,医工院决心在短时间成为国家医药方面的排头兵,所以医工院决心在今后5年做大做强现代制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4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黑暗撒克兄的辛勤劳动,看来600420比起众多平庸的医药上市公司的确好不少,只是觉得中国西药类上市公司要想成长为一家大市值公司难度太大(原因自明),这的确不是中国的长项,哪怕再过十年我也真看不出有多少成功的可能,然其潜质肯定是有,只是建议期望不必太高,从上文看,许多东西要想对现,时日还太长,不确定性也较多,可先再观察一年半载。

另想再提一个问题:黑兄对医药类公司很有激情,很想知道为何只对医药类上市公司情有独钟(也许是我理解偏差),谢谢!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1-14 22:28:5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4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兄不必客气。

看得出黑兄对现代制药下了很大功夫。我想对这家公司提出点如下疑问,供你参考。

1。产品种类多,但几乎没有在市场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品种,是我国计划体制下的研究所类企业的通病。上海医工院只是个普通的例子。全国医疗科研机构多如牛毛,但几乎没有一家它们办的企业成功过。为什么?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它们根本不是企业。

2。我国的化学药99%是仿制品。号称的专利只不过是个别工艺上的,而非配方型的。药品没有核心知识全权,是我国化学药历史造成的。上海医工院也不例外。

3。在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上,销售的最好的产品,一定是疗效不错的,但反过来不是这样。或者说,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或者疗效很好的产品),其市场未必会好。这点如果你对我国医药市场有过研究就会很清楚着是什么意思。销量代表了公司的综合硬实力。在我看来,“现代制药”离这一点至少目前还相差很远。远不是一个有希望的医药企业应有的起码特征。国家医药市场一整顿就销量下跌,只是企业实力弱的反映,不能从某某产品还没有投产找原因。原有产品销量下跌,说明企业的基础不稳,安全边际缺乏。

3。就我的理解而后言,在化学药上,不要谈我国的企业有什么技术竞争实力,完全不现实。看看美国一家药企每年研发费几十亿美元,就知道我国的研究院能有什么化学药“研发”了??仿制还不一定能仿制过来的。比如手性技术,是欧美国家上个世纪早就出了大批产品的后我国才开始仿制的。??这个观点并非是我个人的,而是在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咨询了我国化学药权威得到的。这也是我基本上不研究化学药企业的基本原因。

在WTO后,在国外的重磅化学药未来不断登陆我国医药市场、我国医药知识产权象IT行业那样规范后,我国的化学药企业的前途何在?也许象印度那样的从原料药开始,从人家的专利药到期后的再次开发逐步开始研究创新?这方面我国比印度差很远。印度有两项技术比我们强,一个是软件,一个是医药。国内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至今拿不出办法来!

也许只有中药,才是中国在医药领域里具有原创性优势的科技行业。

以上观点不成熟,供参考。谢谢!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1-14 23:18:2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4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福尔莫斯是干什么的,取该名字应该是在公安部门工作吧,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经朋友介绍慕名而来,能在此学习,三生有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想再提一个问题:黑兄对医药类公司很有激情,很想知道为何只对医药类上市公司情有独钟(也许是我理解偏差),谢谢!

===美国证券市场中有上万家公司,在1957-2005近50年间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般所筛选出来回报最高的20家公司里就有6家医药类公司,医药内公司所占比例之高令人惊讶。由此可以发现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康与疾病防治的重视。而医药行业本身所具备的独特性与新药垄断高额利润,较其它行业更容易出现有爆炸性增长的公司,从基本面上支持此行业中有潜力的股票走出超级大牛股行情。

施贵宝(个人健康护理,制药,营养,护肤护法等产品)在4574个交易日中上涨6542倍。

阿波特(生产研制健康护理产品)在4767个交易日中上涨2309倍。

默克(制药公司,生产一系列人和动物的健康产品)在4161个交易日中上涨8331倍。

辉瑞(以研究为主的制药公司,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3338个交易日中上4657倍。

先灵葆雅(生产过敏,抗感染,抗癌症等药物)在3654个交易日中上5502倍。

惠氏制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药品,奶粉以及营养品等)在4362个交易日中上涨1032倍。

五圣山:说句心里话,20元对上海医工院和600420来讲都是耻辱.放眼亚洲,能够独立开发药的机构没有几个,上海医工院(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600420)就算一个.什么叫创业板,600420就是标准的创业板.

我对药只是2把刀,从了解的情况看,上海医工院在国内是非常优秀的,医药与生物结合的比较好,我们入关也有时间了,新药的开发与生产就越来越重要。

要短有短,要中有中,要长有长,要孵化器有孵化器,要化学药有化学药,要生物药有生物药,储备品种和正在开发的品种非常多,它比深圳已经发行的创业板的股票都要好,甚至是数倍,10倍的好,因为它和它娘(上海医工院)在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国内第一,所以它的价格决定创业股票的价格。

600420的内在价值非常高,80年代末,上海医工院就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引导线(中试和工业化之间);多少年来国内的许多工厂都利用上海医工院的开发成果进行工业化的大生产.我们入关也几年了,我们工厂生产的主要药 基本是仿制药,再过几年,没有研究和开发能力的工厂都要完蛋.所以作为我国药物的主要研究与开发中心60420任务重啊,600420向500元进军吧。

600420,是为数不多的具有积极经营意识的价值创造的公司。这是一个正在不断创造价值的公司。是一个没有顶的公司。600420,它正逐步与医工院融为一体。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医药公司。因为这大半年来行情,投资以人民币升值背景为主题,资金对研发类公司漠视了。

许多机构,认为420只是一家化学原料药企业,忽视了上海医工院利用420的资本平台,做大做强的内在需求。

转摘一段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视察医工院的讲话:要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大胆走下去,坚持市场化、企业化方向不动摇,同时要加快观念更新,拓宽工作思路,注意学人所长,建立完善良好机制,努力拓展资金渠道,加快三项制度改革,加大优秀人才队伍培养和吸引的力度,推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产业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练好内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使医工院成长为在市场中占一席之地的医药大企业集团,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买600420就是买上海医工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医药工业系统中科研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之一,系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集团目前现有职工约2300人,占地面积约30万m2,总资产10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连续数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确认为行业优秀水平。
  我院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下特色和优势:
  第一、 科研机构设置及其科研方向涵盖了整个药学领域
  我院可以进行化学合成药、微生物与生化药、中药及中药现代化制剂、药物新型制剂品种的研究开发以及有关重大品种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部、发改委等部委相继在我院设立了国家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检测中心等4个国家级中心。目前,我院已具备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设施和科研水准。
  第二、 成为国家医药工业科研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和输出源
  我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8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12人。我院是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药学领域所有学科的博士生培养资格,先后向社会输送研究生500余人。自2000年2月起,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目前我院在读研究生达215人。
  第三、 众多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
  我院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1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省部级和上海市各类奖项300余项。累计申请中国专利212项,授权专利52项,获得新药证书231本,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率达95%以上。在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以我院转让成果作为主打产品的上市公司达30多家。
  第四、 高新技术企业群初步凸现
  作为科技型医药企业集团,我院拥有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工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控股公司。其中,由我院作为主发起人并联合其它4家发起人、经过资产重组的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4年6月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0420),成为市场号召力极强的公众公司。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一个有实力、有活力、有影响力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医药企业集团和国家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基地,正在成为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公司的非流通股东有作哪些承诺?

  许庆:第一大股东医工院承诺:如果现代制药2007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低于9100万,或者2006年、2007年度财务报告未被会计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可抗力和会计制度变更的因素除外),则在2007年财务报告公告后的5个交易日内,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追送0.4股;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医工院承诺:在2005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并赞同现代制药2005年度每10股以资本公积转赠10股的分配方案;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医工院承诺:医工院重点支持现代制药的发展,在适当的时机,将其拥有的优质资产以适当的方式注入现代制药;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医工院承诺:在适当的时机,积极推进管理层持股计划,使公司管理层与全体股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问题:请问朱总,上海医工院的众多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成实在的利润?

  朱宝泉:谢谢您提了这么一个很好的问题。上海医工院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95%以上,这是由一系列措施来保证的。首先,在立题阶段就注重市场的需要;其次,我们是工业研究院,因此历来注重成果的产业化;第三,在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开拓扩大市场需求,以求实实在在的增加利润。

  问题:公司对2007年业绩增长的承诺表明增长率将下降,是否属实?

  朱宝泉:对2007年年度的业绩承诺,并非表示增长率的下降,这是考虑公司的发展环境和新产品的销售增长等综合因素进行通盘考虑的结果。要做到2007年的净利润不低于9100万元,也是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的。

问题: 股改后现代制药未来二年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黄良安:对现有的几个支柱产品继续在质量、成本、国内外市场营销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国内外的主要供应商,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时要不断的推出3-4个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缩短其成长期,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还要寻找强强联合的伙伴,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和赢利水平。

  问题: 我想了解一下贵公司的行业发展前景?

  周斌:我公司目前所生产的产品涉及抗生素、心血管等多方面的领域,目前在我国这类药品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对我们的发展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问题: 药品降价对现代制药经营业绩的影响?

  黄良安:药品降价是大趋势,药品降价是大范围的,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我公司碰到的是个别的几个品种,影响不大。针对个别几个品种的降价,我们将扩大销售。同时像阿奇霉素原料是公司自己生产的,成本较低,具有竞争优势。

  问题:请问朱总,我觉得相对于研发,公司在营销上的能力稍差,一直没有出现强势的拳头品种,今后公司在营销上有何新的策略,培育单个品种的市场?比如欣然、硝苯地平控释片。

  朱宝泉:事实上我们有些制剂产品的销售数量还是较大的,按销售数量计算有的品种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排在全国第一、第二的位置。但由于营销模式及某些品种市场容量及市场竞争等原因,有的产品的销售金额还不是很高。国产化制剂同一品种生产厂家众多,我公司少数国产独家产品主要是剂型上的改变,2006年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我们对一些技术优势产品会向政府申请单独定价,在营销模式上不断创新,仍然注重产品的销售利润。2006年较2005年仍然会有较大提高。

  问题:我很看好贵公司发展前景,我持有公司1万股,请贵公司高层对我说两句话,坚定我持股的信心!

  黄良安:公司近4年在净资产、净利润2个关键指标上取得了翻2番的不俗业绩,公司在浦东、嘉定、莘庄总共拥有200多亩土地,都是以很低的价格购置的.这个资产的增值也很大.公司目前已投入了6000多万元研发新产品,拥有包括一类新药在内的近40个产品,在未来几年内上市.公司拥有博士研究员领衔的研发队伍,公司的营销网络正在不断的完善.每年销售资金的回笼超过了97%,公司的资金充盈,公司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

  问题: 机构投资者强烈要求现代制药推进MBO,请问公司管理层对此的看法?

  朱宝泉:公司管理层愿意与全体股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一旦政策许可,管理层与大股东医工院将积极推进管理层持股计划。

  问题: 请问贵公司目前在国内同业中大概处于什么位置,潜在竞争对手有哪些?

  许庆:我们进入了全国医药企业100强,赢利水平大约排在第70位左右,我们是上海医药企业十强,赢利水平排在第六名。

  问题: 公司近几年业绩持续,稳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今后的发展,请问朱总,作为全国最大的实力最强的研发单位医工院能给予现代制药多大的新品力度支持?

  朱宝泉:上海医工院将重点支持现代制药的发展,在研究平台、销售市场方面向现代制药倾斜。在研发需求方面,上海医工院将优先满足现代制药的需求,其次才考虑外部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12:18 , Processed in 0.0225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