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长期投资的信心来自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14: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价值的讨论,受教了!

sosme兄的一个观点,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长期投资实际是公司价值与市场估值的博弈,是公司与市场的博弈,长期投资是公司价值的代表。

任何时候,公司价值都不等于市场估值(许多人以为是),当普遍认为公司长期持续增长不可能时,真正能长期持续增长的公司就一定被低估了。

[此帖子已被 zdmzdm 在 2007-12-6 14:55:4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6: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投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福探说,那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获得超出企业平均收益和超出市场平均收益的回报。而长期持有的困难却在于:

1、 这样的公司太少:这是所有投资者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果我自己能在投资的10家公司中最后过滤出一家具有长期(永久)投资价值的公司,那肯定是很值得庆贺了。从这个思路出发,广泛的阅读观察研究、敢于尝试、勇于纠错应该成为投资人的一种品质。

2、 对“长期”的时间界定:如果把长期投资的时间根据行业不同界定为3年以上、5年以上或10年以上,而不是一味的暗示自己要“永久持有”,是不是可以给自己的投资减轻一些思想上的负担,而真正获得长期投资的收益和快乐

3、 自我对公司的认识和估值局限:对公司的认识和估值,福探君和sosme君已经做了很深入的讨论,“成功投资的根源在“对自我的认知”而不在所谓的卓越公司”,S君曾经的这个结论似乎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局限。要想获得超常收益,我们自己获得和具备了这种“认知”能力吗?自己获得了长期投资的认知能力吗?我想这是一个能不能坚持长期投资的一大障碍。

????????????

我是在8个月前才走进价值投资的,有许多关于价值投资的初级问题还总在头脑中打转转,这些初级的思考发在福探的讨论贴里,贻笑大方哦,希望得到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巴菲特具有绝对的聪明在投资的初期就永久持有类似菲利浦莫里斯这类卓越公司,那他的长期回报率也不会超过19.80%,但巴菲特的真实收益率却达到22%以上,那么这超出的部分来自那里呢?”sosme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假设伯克夏公司有资本100元,负债(浮存)100元,年资产回报率11%,年资本回报率则为22%。由于52年来几乎从不分红(只有一次),公司的净资产年复合增长率(即Sosme提到的那个22%)则同为22%。不知有无回答清楚sosme先生经常提到的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9: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伟大的企业”长期投资的一“大敌”是什么?

我以为是经常性“主观估值”(尤其是对一些尚未到成熟期的公司),总想“高抛低吸”。实际上从《公司的分析与估值》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真正伟大的公司,由于其生命周期很长,未来的价值空间不是短期内能看到的。从Q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年份N与估值的结果相差很大。一些人更是用当前的市盈率来算,结果总是担心“股价高估”而不敢继续持有,或者虽然承认公司很好,但是总想抛掉后跌了再买回。如果是在一般市道中,这种策略可能会奏效,但是遇到牛市,则会输得一塌糊涂。几乎所有的奉行以公司价值为投资依据的成功投资家(包括象罗杰斯这样的趋势投资家)都坚定的认为:长期投资是他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奥妙就在于此。一到牛市就不敢持有,并不是聪明和理性的表现,而其实主要是对公司认识不足的表现。

不预期短期的“暴利”是长期投资的一大必备心理。总想高抛低吸实际上仍是“暴利”思想在做崇。不敢继续持有的心理无非是怕股价由于“高估”而“大跌”。实际上长期投资中必须面对的就是经常性的“暴跌”考验,没有这样的心理贮备,就不可能做好长期投资。

当然,对于有些周期性的股票,高估是相对容易判断的,阶段性的持有是必须的。但是,想长期持有的股票,真正能对其估值的时候实际上是很少的。长期持有的过程也是对企业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2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感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2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三块表同志,你那样理解太机械了。

一般人估值,就是来个市盈率然后来个明后年业绩的增长修正。但多少市盈率呢?就根据市场股价高低主观定一个。如果是这么估值(尽管很流行),那么对于一些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在某些时候还有效,但是对于本来就是超长期生命周期的公司来说就要出问题了。

有句话叫做“比谁看得更远”,其实就是比谁对公司把握得更准确。一个只看2、3年业绩的人,与看5、10年业绩的人对公司的估值肯定不同;另外,对有些公司未来的可能的价值因素的演变,如果研究程度不同,估值结果更不同。而且价位一达到你的目标是否就一定要抛呢?我的体会是未必。买入原则与持有原则是不同的。我们的网站(见首页)里在介绍我们的投资方法时谈到了持有原则,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 13: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值得买入和持有,和个人对公司理解范围内的估值比较有关,估值的方法教课书上写的很清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短期的学习来掌握;

估值的价值大小,和个人对公司理解的深入程度和远见有关,对公司的理解需要长期和深入的跟踪,所花时间和精力远非学习课本知识那么容易;

对公司理解的深入程度和远见,和个人的能力圈有关,个人的能力圈和个人的成长工作环境、兴趣知识范围、历史哲学理解相关,难度远非判断公司所能及;

在不同的范畴内讨论具体实践细节或理论细节,难免形而上学,甚至误入歧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22: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理解了。福探,不估值,那么任意价位都可以买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22: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投资的信心来自哪里?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长期投资,长到多长?长到永远.长到多短,短到对这个企业彻底失望.

如果你是以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不会每天盯着价格,每天想着估值而睡不着觉了.

打个比喻:你自己盘下了一家面馆.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终于在A股上市了.说来也巧,刚上市不久正好碰到大牛市.你这家店的市值一下子长了好几倍.

做为大股东的你,你会每天盯着交易所的价格,每天给这家店算个估值吗?

听到股市暴跌,你会想损失多少钱吗?

听到加息,听到美股暴跌,港股暴跌,你会不经营面馆,而去跑到股市打听消息吗?

========

细心挑选一个你喜欢的企业,以一个正常(打折当然更好)的价格买入,以经营者的态度来对待它.

态度决定行动,性格决定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6: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S兄和福探的讨论引人深思。

还是觉得市场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在经济向好的时候曲线波动向上,在经济向恶劣的时候曲线波动向下。而买入卖出的核心还是公司动态的内在价值。投资的核心就在于对动态的内在价值的把握,然后在从谨慎角度给与安全的边际。

另外,其实并不是伟大成熟的公司就更接近于衰败。如果对所有上市公司做统计,在成长期夭折的比例会更大。所以价值投资中很重要的是“确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3:38 , Processed in 0.0214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