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edwardxiong

捐款,自由与道德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5-19 2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lz很不够意思,总是避重就轻,我们先把有你回贴里的分歧放开(仅为放开,绝非表示我同意你的观点),聊一聊里面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先,第一什么叫封建,第二我国的文物是否与楼住你一样用自己的双脚,越洋过海坐飞机飞到英国,去到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22: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网)在这场国难面前,上到政府,下到乞丐,无不表现出了几十年未见的坚强和团结。可以说,这场灾难把国人的爱国热情唤醒,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再次凝聚。然而,在这样一个万众齐心时刻,王石先生抛出的“灾难常态论”、“慈善负担论”和“员工十元论”,实在让人心寒到了极点。 捐款多少,无可厚非。毕竟,都是对灾区人民的一片心。只是,王石兄啊,如果一个人丑,他没有罪,谁让基因遗传不好呢;长得丑出来吓人也不是罪,世界是矛盾存在的,没有丑哪来的美;但是如果长得丑出来吓人,还要参加选美妄图称冠就是有点不知羞耻为何物了。万科捐了200万在大企业捐款中确实丑了点,但毕竟是董事会决议,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200万拿出来引出了少数网民的质疑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极个别的企业集团捐的太漂亮而已,没人会比较这些太久的,毕竟大多数灾民还是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每一笔捐赠的;但是,如果一个堂堂年利润几十个亿的地产魁首,在捐赠了一笔不太拿得出手的钱之后,还要贬低讽刺那些大额捐款的企业滥用股民的钱,还要把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天灾说成常态,还要限制自己的员工捐款数额以减少负担的话,除了冷漠、无情、羞耻外,我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字眼来形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发表于 2008-5-19 2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很无聊,连自己展开分析基石里的封建这一词语的概念都不清楚,就马上展开分析.真是很无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23: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是国哀日,每个炎黄子孙都在为国家哀悼,这里面的人包括了丑美不同、观点分歧、贫富不均的所有人。

在低头的默哀中,国旗为老百姓的性命而降,举国为素不相识的苍生而悼,在我的记忆中是第一次,也是真正让人切身感到了“祖国”对于我们每个普通公民的意义!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人性美好的一面已经让人忘掉了分歧的敌视,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贝多芬《欢乐颂》中所唱的“……一切人们不论善恶美丑,都蒙自然赐恩泽……在你光辉照耀下,人们团结成兄弟”……。

现在让我们先搁置各种分歧、指责和埋怨,去感受多年未经历的各种感动,去思考中国社会上精神意义的进步吧!我相信,这要重于任何说教、批评、激辩、警示的“教育”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09: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只因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才能一次次被无名英雄感动.放下所有不能理解的事和人吧,因为真正想法和原因也许只有当事的人才能知道,对错无法确定.

原灾区早日重建更美丽的家园!支持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18: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飞兄的话,其实王石就算捐10元,我想大家也不会像现在那么激动的贬低他,关键是他的言论!作为一个成功的公众人物,他引倒了一大批试他为偶像的追随者.这才是实质.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09: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石改口:万科急批1亿义务帮助灾后重建

来源: 新华网(北京) 
  •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这笔捐款数额以及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表态迅速给万科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昨日晚间,万科终于宣布以1亿元资金参与灾后重建。
</DIV><DIV id=endText>

昨日晚间(20日),中国市值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000002)宣布以1亿元资金参与灾后重建。在经历和承受了近10天的社会谴责风暴之后,万科终于出手。

万科信任危机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但在全国人民爱心涌动,全国企业界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这笔捐款数额以及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表态迅速给万科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

去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在捐出款项的同时,万科就引发了网友对于捐款数额过低的质疑。

与此同时,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位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企业家却对捐款作出了一番“惊人”的解释。

地震三天后的5月15日,王石写下一篇名为《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答网友56)》的博客文章,王石在文章中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石表态很快为公司以及他本人带来更多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漫骂。很多人表示,“万科在我们心中一落千丈。”更有网友指出,万科8.2级的地震从此开始。

在一些公众心目中,市值千亿的全国房企巨头,一直宣扬企业责任的万科无异于宣布,万科的企业责任仅仅只值200多万元。

万科的捐款数额实际上也令一些公司员工失望。尽管王石在博客里写到,职工捐款以10元为限,但灾难面前万科员工的捐款大大超出这个标准。截至5月19日中午,万科统计的员工募捐数据为115万余元。其中深圳分公司的200余名员工捐款19万元,达到人均捐款近千元。一名万科员工表示,听到王石的话,心里觉得很难过。

而在资本市场上,万科似乎也被抛弃,从15日到20日,万科股价大跌12%。

赴灾区“专业赈灾”

面对公众的指责。王石对此作出的回应是,“赈灾才开始,请节省谩骂的气力用在赈灾行动上吧。”

王石在博客上称,万科的专家组已经完成对成都万科小区居民住宅的安全鉴定,已经转入对市区的建筑鉴定;万科正在夜以继日研究震区民居的重建方案……

万科公司表示,自地震发生以来,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各方面信息,寻找对灾区最有价值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寻求能发挥万科专业优势的具体项目。为此多名公司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及外聘专家先后赴救灾现场了解情况。综合现场和其他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公司认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援助,而万科参与该项工作能够发挥自身特长。作为一家专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万科本身具备较强的区域规划、建筑设计及组织实施的能力;万科在全国拥有多家分支机构,在动员、组织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且万科在成都设有子公司,也能为实施援助提供便利。

万科集团网站上,也开始记录公司员工在灾区的工作内容。

5月16日,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万科在完成对集团当地项目结构评估之后,由董事长王石带领国内结构专家队前往都江堰勘测灾后建筑情况。

5月17日,万科的工作人员分成两路,一路与抗震结构专家及房屋鉴定专家前往北川考察灾后房屋状况;另一路出发向绵竹市遵道镇运送赈灾物资。

5月18日,万科派出45名员工护送赈灾物资前往绵竹县遵道镇,同时约有110名工人一同前往灾区进行帐篷搭建。

另外,万科相关人士对外表示,早在地震之前,万科就开始有关于建筑抗震功能的研究。

2008年3月,王石率领的万科小组到日本考察大城建设的北海道札幌建筑项目,其课题之一就是“建筑防震最新技术的应用”。4月初,万科的工程技术小组再次飞赴日本的札幌进行相关的考察。

一些公司的实际行动正在唤回员工对于公司的信心,万科员工相信他们的公司正在以专业和实际行动参与赈灾。万科上海公司一名员工把万科员工穿着统一的橙色服饰,在四川灾区搭建帐篷清理现场的场景用作MSN头像照片。

一名在赈灾现场的万科员工在余震中写的日志里写道:为灾区,拿我们的专业去救援。

1亿元义务重建

但是,外界对于万科专业救灾的表态也并不十分接受。有网友表示,“检查万科小区的建筑结构安全,这个是万科的本职工作,放到这里来解释是忽悠人的把戏。”

相比于现场送物资、搭帐篷等让人看来作秀似的演出。万科似乎更需要一次实质性的正名。

万科官方的《万科周刊》网站上,董事长王石用于和网友交流的频道“王石ONLINE”成为网友的讨论基地,不过这个主要由万科股民、业主以及王石的支持者所组成的平台显得较为理性。

有不少网友相信,在灾后重建正式开展之后,万科所能发挥的作用将更加大。

5月16日,通过绵竹政府认可,万科将把遵道作为赈灾、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镇。这一消息经过万科证实。

万科网友表示,万科应该以义务的方式进行免费重建,否则不足以体现公司对于灾区的责任。

万科昨晚终于以公告的形式表示,将无偿投入1亿元参与灾后重建。

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批准公司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并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该项工作为纯公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包括微利项目)的开发;批准公司在净支出额度人民币1亿元以内参与上述工作;上述费用将在未来3到5年内,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支出。公司将在每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具体的支出情况。

公告称,关于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安置及恢复重建工作的议案,公司于2008年5月19日以电子邮件方式送达各位董事,各位董事全票通过,为此董事会决议召集股东大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安置、修复和重建工作。(东方早报)

谢谢王石。孔子说,凡事不固,不执,不必,不我,君子所为。王石如此,君子也。

[此帖子已被 广告风 在 2008-5-21 9:29:1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君子尚早吧

现在捐出一亿,动机是什么?是真心悔悟还是重压之下为了挽回声誉?重要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3: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不过行为也挺重要的。

另外,现在也仅是万科的董事会的授权行为,而且还是分几年执行,最终是否执行,执行多少,怎么执行有兴趣的朋友慢慢看吧。

不知道王石是否还会继续坚持他所谓的“灾难常态论”、“慈善负担论”和“十元标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18: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众的力量真是不得了啊,万科也只能在这个时候(提前)发布1亿援建计划,即使没有这次的捐款门事件,相信万科也会有同样的计划陆续出来的。我一直相信万科是个负责任的公司,王石也是个负责任的人,诚实、透明。过去是,现在也是。

万科的这次错误确实在王石,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观点。观点本身并没有错。灾难频发确实是常态,远一点有美国的飓风,近的有中国南部的雪灾,而每年的洪水、旱灾之类的在中国每年都有发生。甚至还有人为的灾祸,如矿难、豆腐渣工程等等。至于捐款的数额,本意是捐款自愿 量力而行,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摊派和任务。

大家对万科和王石的敌对和攻击,恐怕是另外的情绪发泄。

现在我们还是多关心一下捐赠款的合理和有效使用吧。万科的这个1亿元,通过专业的管理,将发挥远远大于1亿的作用。我想这里的很多人对巴菲特是有所了解的。可能现在没有人会说巴菲特不慷慨,因为他捐出了大部分财富给社会。但是巴菲特不是轻易捐的,只有当他找到可以信任的人,他才行动。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积聚财富来回馈社会。以前,这让巴菲特因慈善捐赠少而长期被人诟病。

在万科成立和成长的这么多年来,为何作为主要创始人的王石手里始终没有很多股份,却为公司和普通投资人带来了巨大的增值回报。06年的股权激励计划给了管理层适当和公平(虽然不是最佳的办法)的回报以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却也遭到很多非议。可是潘刚之流又是如何的?伊利捐出千万很容易,因为那不是他自己的钱,何乐不为呢!潘为自己捞股权也一点不客气!!如果王石和万科不值得信任,那么在中国还有几家公司值得信任。大家心里还是很清楚的,不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3:47 , Processed in 0.02592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