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掷铜板的人

002304洋河酒,大家认为如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位成就洋河?蓝色经典

千寻创意, 2008-6-2 , 作者:朱梅、谢龙恩http://www.qxciw.com/cimkt/yxch_yxzl/yxch_yxzl_swts/2008-6/2/086221153487865.html

我们经常讲到“凤凰涅?,浴火重生”,这重生的关键是:本身是凤凰,即使是垂死挣扎的凤凰,不是火鸡。江苏的“三沟一河”知名已久,曾经享誉全国,后来让川酒、徽酒压得喘不过气来,沉迷了很长一段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酒类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才的缺失,使得在创新理念上一直落后于其他省份的酒企。如今,洋河的蓝色文化、双沟的醉猿文化、高沟今世缘的缘文化、汤沟的和文化等传播得力,极大丰富了苏酒板块原来的品牌力,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苏酒崛起不可逆转,当然,整体崛起尚需时日,不过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已然登上加速列车,最出色的就是江苏宿迁的洋河了。

  前不久浏览网页,看到一位营销人的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得出个结论:2010年,高端白酒品牌格局更加清晰,黑马现象在白酒行业高端格局中很难出现。

  大概这位先生专注于闭门造车,不关注天下大势。茅五剑、国窖1573、水井坊就是未来几年的高端格局?泸州老窖和水井坊的2007年年报显示,国窖1573该年的销售收入突破10个亿,水井坊也有9.45个亿,再看看洋河•蓝色经典,2007年销售收入接近15亿,更劲爆的是2008年第一季度蓝色经典销售收入达6.46亿(不排除春季糖酒会的功劳);而且目前蓝色经典的主要销售市场仍然集中在华北华南华东,比较起来中西部这一肥沃土地像是未开垦的处女地。

  所以在这里大胆预测:2010年在销售收入方面洋河超越剑南春,白酒业形成“茅五洋”三巨头的新格局。

  定•位

  洋河•蓝色经典缘何成功?业界众说纷纭,都在做课题深入研究。从04年的7600万到07年的15亿,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短短三年,一个品牌兴起,像坐上了火箭;如果是在大跃进时代,闻者大概会用“浮夸风”来形容。

  “盘中盘”成就了安徽的“口子窖”,但如果说洋河•蓝色经典也是盘中盘的杰作,不只是洋河人要摇头,恐怕连巧舌如簧的营销专家也无法自圆其说。从刚刚上市的“酒店盘中盘”到后终端时代的“消费者盘中盘”,蓝色经典的确都用过,而且用得非常娴熟,效果也达到了;但是深入分析洋河“1+1”模式和4*3后终端营销,就会知道洋河用心重点并不在“20/80”那百分之二十。

  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是定位的成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提出,企业必须在外部市场竞争中界定能被顾客心智接受的定位,回过头来引领内部运营,才能使企业产生的成果(产品和服务)被顾客接受而转化为业绩。

  定位不是嘴巴声称“有了定位”,你是“县政府专用酒”,我是“市上第一商务酒”,他是毕业聚会时喝的酒,这样的定位除了沦为茶余饭后的笑料外,没有任何意义!定位是孔府家酒的“叫人想家”,是水井坊的“中国高尚生活元素”,是一见到爆竹、春联和灯笼,就想起金六福。

  而洋河•蓝色经典在定位这方面做得就更加炉火纯青了,从角色扮演、品类创新、价格梯队、营销模式等都有恰到好处的拿捏。

  洋河崛起,外部环境有优势。在江苏市场(尤其是宿迁),蓝色经典扮演的是救世主的角色。众所周知,苏酒在国家政策解读方面落后许多,没有抓住机会,在川酒和徽酒的夹攻下,苏酒的中高端市场基本沦陷了,江苏省政府曾发出“振兴苏酒”的号召,这也是江苏人民的愿望;此后沉寂了几年,苏酒市场陆续推出双沟珍宝坊、江苏今世缘等中高端白酒,力图振兴苏酒市场,与川酒、徽酒形成三足鼎立之态势,蓝色经典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据闻洋河为此款产品凝集了三年之功。依托政府支持,抓住消费者的“洋河情结”,2003年,蓝色经典面市就发力,年年以三位数的幅度增长,同时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好评,获得了各项荣誉,创造了中国白酒业的奇迹,也成就了一个品牌神话。

  一直以来,酒都是以香型(嗅觉)分类的。酱香型有茅台、郎酒,醇香型有五粮液、剑南春,还有清香、浓香、芝麻香等等,反正汉字能够表明的香型基本上都有了,即使蓝色经典再造个什么香型,大概也是泥沙入河,顿时销声匿迹;洋河人聪明,按酒的味觉分类推出绵柔型白酒,于是,洋河•蓝色经典??中国绵柔型白酒领袖品牌出现了。

  为了创新洋河•蓝色经典的绵柔新口味,洋河公司通过对省内4325人次的目标消费者口味测试和对2315名消费者的饮后舒适度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对洋河研发的酒体风格进行了新的定义和研究,历经三年攻关,打造出了绵柔型白酒的内在品质,达到了增之一分则浓、减之一分则淡的品质,把人体健康对白酒的要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工艺上,洋河•蓝色经典不仅对传统工艺作了众多革新,而且为了使酒体更“绵柔”,洋河还设法控制入池酸度和入池淀粉比例,同时,利用多种生产工艺生产出具有不同香型风格特征的调味酒,为“绵柔型”白酒提供了丰富的辅香辅味物质,使得“绵柔”的风格更加典型突出。产品力时代过渡到品牌力时代,但是产品品质永远不能够忽视,它是品牌的根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关于白酒饮后舒适度的研究,是洋河蓝色经典提升产品质量的又一重要措施。洋河准确掌握、分析各种酒的微量元素含量,然后设置一个合理的配伍,运用微机勾兑技术,把各种原酒和调味酒,按最佳比例组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洋河蓝色经典的品质更加完美。

  并且这一标准(舒适度研究)已写进了国家白酒行业标准。创造行业标准,定位领先的同时树立竞争壁垒,这是许多行业惯用的招数,如剑南春07年底推出的我国第一个鉴别白酒陈酿年份的方法??“挥发系数鉴别法”,王老吉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在饮料界杀出一条通畅路,获得巨大成功。

  在包装和广告诉求上,洋河•蓝色经典更是一绝。包装上,蓝色经典打破以往酒在包装上大多用红、黄为主色调的常规,大胆用蓝色为主色调,起到了“万红丛中一点蓝”的突出效果,酒瓶设计更像一个“大力神杯”。“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刚柔并济的广告语引起消费者共鸣是不言而喻的,时尚浪漫的文化诉求,亲切温馨的人文关怀,极易占领消费者心智。男人的情怀含义是非常丰富的:现代社会的男人,要顶天立地,要以一个包罗万象的宽广情怀,来包容对事业、对家庭、对父母、对子女、对朋友的诸多感情;能包容成功的喜悦,不为一点点成绩冲昏头脑;能包容失败的打击,在逆境中拍拍胸脯勇敢坚强地走下去,而这些的确需要一个比海洋更宽广、比天空更高远的胸怀。

  面子心理到内涵消费,这是蓝色经典对消费者的牵引。

  到这里,笔者想起了百事可乐的“蓝色文化”,在百事可乐挑战可口可乐的领导者地位的时候,诉求的是年轻、时尚、浪漫、充满激情,来“攻击”可口可乐的保守和自命不凡。保不定洋河•蓝色经典从中得出灵感也为未可知。

  合理、稳定的价格体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价格定位和机会把握上,洋河也打了个“经典”的战役。因为白酒的非功能和即席消费特性,价格因素在4P中尤为重要,海之蓝138元的价格很合乎消费者心理(当时五粮春158元,口子窖108元),天之蓝定价在238元,面对中档消费者,是洋河设计的打入礼品市场的一款酒,梦之蓝则是高端产品,定价在500元以上,体现高端品味,满足了顶层消费者的需求。

  2005年蓝色经典在南京市场和江苏部分区域试水成功的原因??以市场“补缺者”的身份,避其锋芒,取其喘息之时。两年多的品牌宣传??户外广告大牌、公交车媒体,为蓝色经典的知名度宣传投入大量资金,为其品牌价值垫定了丰厚的基础。此时口子窖和五粮春战完,又开始抵御百年皖酒、高炉家酒、迎驾贡酒等同宗的进攻。经过这些无序的战争后,酒企疲劳了,消费者也有点烦了,但品牌消费意识培养成型了。蓝色经典趁机出击,攻其不备,来了个漂亮的突袭战。

  在营销理念上,洋河从企业向客户转换,做市场不做销售,做品牌不做产品,做长远事业不求短期利益,大胆创新营销方式。

  酒类企业新品上市有很多模式,如深度分销、密集分销、盘中盘、直分销等,但是都没有解决渠道链容易崩断的问题,对经销商来说,利润分配不合理,再好的品牌都没有兴趣。所以,洋河创建了1+1营销模式,注重对洋河经销商利益的维护,一位市场营销专家形象地称为“双人舞”。企业与经销商共享市场资源,共享市场空间与市场利润,真正实现了厂商荣辱与共。2005年,随着公司全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公司在1+1营销的基础上又创新出了4×3后终端营销模式,蓝色经典包装的第一眼、品质的第一口、诉求的第一次心灵感应,全方位地对目标消费者的心智产生了冲击,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赢得了消费者心智资源,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到洋河的营销力和亲和力,感受到洋河蓝色品牌文化的博大和高远,表现了全新的市场影响力。 

  结•语

  品牌成功有两要素,通俗点说就是左手品牌力,右手渠道力。蓝色经典的这两个方面应该说做得水到渠成;有人说洋河“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而背后的艰辛外人岂能看得明白?三年苦心孤诣沉淀,四年辛勤耕耘市场,做好这完整的系统工程,才有了如今旁人惊异的蓝色经典。产品品质的保证,营销渠道的稳固,品牌力的提升,洋河•蓝色经典的增长必定可持续,当然蓝色经典的产品覆盖率尚不足(跟高层谨慎性相关),并且洋河应在攻城略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8: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业绩和成长有时候是一杆很准的标杆,它能在很大的部分反映出公司的优劣。即使如五粮液那样不干正事的股东都不能动摇五粮液这些年高回报的优质品质,同理洋河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只要成长在,只要业绩优,自然就不缺乏挖掘他的资金,投资它自然就不缺乏与庄共赢的回报 [此帖子已被 股市轻骑兵 在 2009-11-20 18:24:4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0: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股价上攻到110元整数位,留个记号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2: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最迅速之时,也可能是估值最高之日。

我未研究过洋河,呵呵,仅仅提醒一下铜板兄而已,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5: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阳光兄。我会继续关注和研究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20: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PS用于判断业绩不太稳定的、周期性比较强的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比较有效果

=========

我觉得PS不太适合周期性强的股票。

因为周期强,销售起伏就比较大。

请铜板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22: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回复~谢谢铜板兄的指教~最近在读股市真规则,里面关于公司价值估值等观点和铜板老师的观点大致一致~关于周期性行业也有论述,好像是要在行业低迷期买入也就是高PE时候买入.....洋河最近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恭喜铜板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铜板兄的细致解答!

真的受益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09: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王中旺身上充满了中国创业者的悲哀,如此大的失败依然没接受教训,他没有反思自己盲目扩张的错误决策,反而认为是自己的扩张没赶上好时候,就像08年股市亏损者没反思自己投资的时机,反而认为自己太晚入市,没赶上07好时节一样。太子奶和五谷如果脚踏实地,稳健经营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普遍有头脑过热的缺陷,手里一融到资一赚到热钱,就失去就冷静,对市场无限向往,盲目扩张,大干快上,多元经营,最后结果当然就是亏损和资金链断引起的死翘翘。由此从财务角度看,对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分析在某种程度上看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无声
在股市中不敢称老师,在这个论坛里就更不敢了。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10-7-4 18:35:0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10-7-5 8:43:3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3:13 , Processed in 0.02147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