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xj9902

中集集团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9 09: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悲观者认为目前的中集与廿年前的家电企业很相似,最终会走向末路;乐观者认为目前仅是中集的的黎明前黑暗期甚至曙光初现了。很想听一听pjx、sosme等大侠目前对中集前途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2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中集集团”)之
全资子公司Sharp Vision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买方”),于2008 年3 月12 日与Leung
Kee Holdings Limited 和Bright Touch Investment Limited(以下简称“卖方”)签署了协议:
Sharp Vision Holdings Limited 将收购卖方持有的Yantai Raffles Shipyard Limited(以下简
称“烟台莱佛士)81,776,500 股,占Yantai Raffles 发行在外股份的29.90%。有关交易的
详细内容见《中集集团第五届董事会2008 年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中集集团关于收购
烟台莱佛士公司股权进展的公告》(2008 年3 月13 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
券时报》和香港《大公报》,公告编号[CIMC]2008-003、[CIMC]2008-004)。
经过协商,买方卖方双方于2008 年8 月27 日签署补充协议,将收购股份的作价由原
来的每股38 挪威克朗(约合6.92 美元)调整为每股4.00 美元,总价最高约为3.271 亿
美元,一次全部以现金支付。

二、上述交易已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08 年第十一次会议决议批准。
三、完成上述交易需具备的先决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如需);
2、获得新加坡相关部门的核准(如需);
四、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五、本次交易不需要提交本公司股东大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2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合算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01: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沉寂很久了,提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在你眼中中集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希望大家踊跃发言,百无禁忌,好的,不好的都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3: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胜狮1.6元的股价 中集B估值还是过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4: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MPKK兄,在你心目中,中集和胜狮是一个级别的公司吗?仅仅因为他们都生产集装箱就将他们等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4: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很喜欢中集这样的企业,特别是管理层富有进取精神,而且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虽然其未来充满了迷雾(至少在投资者眼中是如此,不然股价不会如此低迷),但我相信,也许更多的是期望:中集明天会更好!

在中集B这种价位下,很希望看到明年公司直接回购股份,而不是现金分红,提升股东价值(这对于收红利税的A股,更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9: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faward兄:好

大家(包括我自己)对中集都有很深的感情 我说这样的话 确实伤大家的感情 我再这表示抱歉 。 中集确实是中国制造业的明星 这些年创造的成绩是不容质疑的 。但是工业品企业的赢利能力往往和产业的关系更大一些 与 企业的管理能力相关度反倒要弱一些 。 从这个角度讲 中集所处的产业比家电类企业还要差 。

反观当局 , 集装箱产业大多数都移往中国 。在人力成本 原材料成本 税率上 中集不在具有优势 。中集的管理再怎么强劲 在成本上也不可能比对手低多少 。第二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高耗能 高污染的 低利润的 一些行业 (比如:制鞋 制衣 电子代工 )势必会转移出中国 而这些大宗产品主要是通过海运输送到世界各地的 。 所以说中集集装箱板块的高增长已成为胙日黄花 。很难再显当年之勇。

第三,中集的车辆行业,虽然08年中期取得了77亿的营业收入 可毛利只有5.78%。这当中不排除有收购新业务 产生的合并费用 但就算把毛利翻个翻 也不过11% 和集装箱差不多 车辆卖的比白菜都便宜 简直就是肉搏战啊 。就算最后能拼赢 估计也要脱层皮 。

第四,能源版快 从今年的报表来看 收购安瑞科 博格与圣达因整和是成功的。在营业收入和毛利方面都是不错的 。但在整个收入比重中分量太小 。07年报披露 08年公司计划资本性开支高达57亿 其中只有6.5亿投资于能源板块 ,可见 ,能源板块短期内对中集的业绩很难有大的影响。

我想投资要理智 不要搀杂太多感情 理智的去分析一个产业 一个企业 。 一个企业以前取得了成功 并不代表以后仍然能取的成功。 就象骗子刘 ,当国人满怀期待的时候, 骗子刘的脚伤了 。那我们中集的脚会不会也伤了呢? 我们没人知道 / 期望没有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2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mpkk兄:

你好,感谢你的精彩发言,使我们能从更多的角度认识中集。尽管我的看法和你不尽相同。

一,关于集装箱业务。我个人赞同中集集装箱业务的高成长期已经过去。但认为集装箱产业将会马上从中国转移出去的看法显然是太过悲观了。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制造业仍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虽然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中国劳动力的价格已经高于越南及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但从产业配套,市场辐射能力,劳动力的素质等综合因素考虑,中国制造依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的出口增幅会下降,甚至不排除短期的负增长,但中长期还是会有合理的增长。更何况随着内需的增长,内地的物流行业的发展,会增加集装箱的需求。因此,只要中集自身不出现战略上的错误,集装箱板块作为集团的现金牛业务还是会保持相当的盈利水平的。

二,关于车辆业务。中集的车辆业务现在可谓是志存高远,现实惨淡。销售额年年增长,毛利却节节走低。很多人指责中集选错了行业,选中了一个比集装箱还红的红海。但中集对车辆业务的战略确有独到之处。变迎合客户需求为引导客户需求,大力推动专用车行业的标准化,对于这样一个小,散,乱企业堆积的市场,标准化的推动是困难的,甚至会短期内失去客户,但如果中集的战略获得成功,它也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三,能源及海洋工程项目。中集在这些业务板块介入时间还不长,了解也不够深入。但感觉上要比集装箱和专用车在产业链上更高端,但竞争对手的实力也不容小视。因此,该板块的长远发展能力还有待观察。

四,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人的问题,对于中集的管理层,个人认为是相当优秀的,起码历史上的表现是优秀的,在中集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是否依然优秀,我还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即使按照最悲观的预期,我还是认为现在中集B 的价格是极具吸引力的,继续定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发贴子的楼主怎么没声音了,对于现在的中集有何评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6:24 , Processed in 0.0218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