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风暴下药股的选择 2006年以来,我国医药领域“浓缩”式地出现了一系列事件: 1。反医药商业贿赂;医疗体制改革重新被提。 2。药监局出事,原局长郑筱萸等一大批官员被抓; 3。“飞行检查”,全部药品将被重新注册,新药审批延缓; 4。伪劣药品事件暴光,“中药废存论”升级; …… 如果认定我国的医药股从长期来说必然出现千亿市值的高价值公司的话,那么上述事件对于那些想进行医药股投资的投资人是个很好和难得的思考环境。如果在06年前要想进行选择,也许有点困难,但到今天,很多问题也许将逐渐清晰: 行业层面: 1。为什么我国至今没有大的制药公司?为什么缺乏原创性的重磅药? 2。为什么医药需求巨大且高速增长,但主要的制药企业都达不到这样增速?象05年一年被批准了超过1万个“新药”这样的事实下,会对医药行业会产生什么后果? 3。为什么发改委连续降低药价,但老百姓却日益感到医药越来越贵?钱被谁拿走了? …… 企业层面: 1。在如此不规范的医药市场上,“高增长”与“稳固基础”哪个更重要?未来哪些企业更易出问题?哪些更易在新的时期后得到长期发展?那些现在保持了一定增速的公司从长远看真的就是未来有希望的药企?注意一个重要的指标:看看各家尤其是以医院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制药公司的“营业费用比率”情况,就知道很多不好公开说出的东西了! 2。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与国际制药企业相比,国内哪些个药企最具大国际医药的基本特征(自有重磅药、知识全权体系完善、企业管理规范且高效、战略独到)? 3。在那个“郑筱萸”大局长被国务院树为典型的案例深究的情况下,那些近年来获得药品批文越多的企业是否反而可能会引来麻烦?那些研发投入大、但却迟迟拿不到药品批文的企业真是“效率不高”、“研发不强”的吗?今后会如何? …… 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我想,不用再去看什么K线图、哪个股有哪些个主力、基金如何进退等等这些连“迷语”都不够格的“问题”了。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1-25 9:36:3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