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etter9988

抛砖引玉,也谈天士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4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士力的增发消息已出,我已看到,大家可马上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去看,因太长-----不好转贴。 [此帖子已被 隐士 在 2007-1-24 20:54:0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士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发出来了,算是好事。只是认购的机构有很多证券公司、投行,这些机构大都是捞一把油水就会跑掉的,没有看到期待的战略投资者,有一些遗憾。但这也说明天士力的价值还远没有被机构投资者认识。另外,募集资金有1亿继续要投入到上海的生物项目,看来公司对该项目前景极为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增发公告中我注意到:发行结束之日界定为2007.01.24,则发行前后股东变化反映的是2006.12.29~2007.1.24股东的变化,该期间600535股价上涨48.5%,但这些股东无限售的股票数量没有变化,48.5%的涨幅和较大的成交量居然未留下痕迹?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鳄开始浮出水面了。一如去年旧帖中的推测一样,流通股东中,公募机构只是配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增发结果,我认为非但不能叫好,而且是相当得差:
1、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基本没有“战略”的样子,甚至“战术”的级别都不到;
2、增发价太低。我认为少圈至少2千万,2千万,要卖多少滴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petter的意见,公司可以把国信炒了,办事能力太差了,这个好的东西让它给贱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petter的怨气不敢苟同。迟迟不增发大家有怨言,增发完成了大家皆不满,对参与的股东不满,对发行的价格也不满。

难道没有QFII就不好吗?看看珠海中富、金鹰股份等,它们可是QFII重仓持有几年的公司呀,可去年至今又涨的怎样?

易方达减些仓,就象没了主心骨?难道广发、人寿等做战略投资就被人瞧不起?茅台涨这么高有易方达身影吗?却倒是广发、人寿最耀眼。

众多已完成增发的现高价股,又有几家的增发价敢定在14.39元以上(在2006年底时),天士力的增发价还算低吗?

少圈2000万不就是丹参滴丸少卖一月多的利润吗?扪心想想吧!


大家怎么没看到公司净资产和公积金大幅增加会可能------,当然我并不希望它大幅度-------。

[此帖子已被 隐士 在 2007-1-26 22:22:21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药风暴下药股的选择

2006年以来,我国医药领域“浓缩”式地出现了一系列事件:

1。反医药商业贿赂;医疗体制改革重新被提。

2。药监局出事,原局长郑筱萸等一大批官员被抓;

3。“飞行检查”,全部药品将被重新注册,新药审批延缓;

4。伪劣药品事件暴光,“中药废存论”升级;

……

如果认定我国的医药股从长期来说必然出现千亿市值的高价值公司的话,那么上述事件对于那些想进行医药股投资的投资人是个很好和难得的思考环境。如果在06年前要想进行选择,也许有点困难,但到今天,很多问题也许将逐渐清晰:

行业层面:

1。为什么我国至今没有大的制药公司?为什么缺乏原创性的重磅药?

2。为什么医药需求巨大且高速增长,但主要的制药企业都达不到这样增速?象05年一年被批准了超过1万个“新药”这样的事实下,会对医药行业会产生什么后果?

3。为什么发改委连续降低药价,但老百姓却日益感到医药越来越贵?钱被谁拿走了?

……

企业层面:

1。在如此不规范的医药市场上,“高增长”与“稳固基础”哪个更重要?未来哪些企业更易出问题?哪些更易在新的时期后得到长期发展?那些现在保持了一定增速的公司从长远看真的就是未来有希望的药企?注意一个重要的指标:看看各家尤其是以医院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制药公司的“营业费用比率”情况,就知道很多不好公开说出的东西了!

2。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与国际制药企业相比,国内哪些个药企最具大国际医药的基本特征(自有重磅药、知识全权体系完善、企业管理规范且高效、战略独到)?

3。在那个“郑筱萸”大局长被国务院树为典型的案例深究的情况下,那些近年来获得药品批文越多的企业是否反而可能会引来麻烦?那些研发投入大、但却迟迟拿不到药品批文的企业真是“效率不高”、“研发不强”的吗?今后会如何?

……

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我想,不用再去看什么K线图、哪个股有哪些个主力、基金如何进退等等这些连“迷语”都不够格的“问题”了。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1-25 9:36:3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这次增发情况没有带来意外的惊喜,从这个高度要求的话,算不上有啥好的:

1.增发对象中没有出现能给天士力在产业发展上带来帮助、推动的战略投资者,只是有钱的证券基金、实业投资机构,在目前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融资本身就不是问题,何况天士力呢;

2.既然都能实现增发融资,增发给这些机构与采取配股两种方式上,我觉得应该采取配股方式,因为照顾到老股东的利益无可厚非。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对天士力公司提出批评的;

3.公司新项目、后续发展上还很需要钱,那么公司很需要一个稍高的增发价。试想,要是12/29到今天,股价未上一个台阶,相比较12/29收盘价15.42元,还是以14.39元配股,公司肯定认为难度挺大,不如对机构增发方便、直接。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至少是低估了现有老股东们的“觉悟”。考虑老股东权利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原则、前提,不能以是否麻烦、机构和散户的钱无甚差别(反正都是钱)来衡量,那么试问,以后天士力按此思路,也可以象五粮液那样,拿个瓶盖厂对集团大肆增发。要是增发对象中有对产业发展有推动的战略投资者,就没这话了。我只是举例,目的还是要提醒天士力注重广大股东的权益和信任,作为股东,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天士力的发展壮大。

一家之言,言重之处,敬请谅解,网友拍砖!

[此帖子已被 kissingafool 在 2007-1-25 10:23:1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6 01:28 , Processed in 0.02145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