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highlander

股神巴菲特18亿入股比亚迪股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highlander 发表于 2009-4-24 10:27:54 :

冰山股---比亚迪

比亚迪犹如一座冰山,现在人们看到的只是其在水面上的部分,其庞大的潜力将在以后逐渐显示出来。

比亚迪的未来将是:中国的丰田+通用电气

风险:管理上的瓶颈.


谢谢Tonechen兄转载。

现在,比亚迪庞大身躯的轮廓开始若隐若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股价上70

[此帖子已被 糊涂虫 在 2009-9-16 10:59:2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6: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掷铜板的人 发表于 2009-9-16 11:17:05 :
请问目前BYD的PE已逾百倍,会不会有风险?


铜板兄弟,

我的观点不变:2015年,BYD年利润有望到200亿港币。

现在最关注的是汽车质量改进情况。我研究过丰田/本田/现代的历史,个人开过上千辆各种车。只要质量过了关,BYD成为中国汽车第一不难。

在找到下一个更好的品种之前,我继续持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6: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highlander 发表于 2009-9-16 16:18:20 :

引用


原文由 掷铜板的人 发表于 2009-9-16 11:17:05 :
请问目前BYD的PE已逾百倍,会不会有风险?


铜板兄弟,我的观点不变:2015年,BYD年利润有望到200亿港币。

现在最关注的是汽车质量改进情况。我研究过丰田/本田/现代的历史,个人开过上千辆各种车。只要质量过了关,BYD成为中国汽车第一不难。

在找到下一个更好的品种之前,我继续持股。


嗯,非常敬佩老兄的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深入研究的精神。向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23: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highlander 兄 本人持有01211 也有10个月之久。今天偶然看见01211 还有认购权证,我想既然看好比亚迪的话 买入认购权证
不是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请highlander 兄 指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06: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A123 上市第一天收在20.29美元,涨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1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测算,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2.4万辆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后,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5万吨。<

但是 制造电池过程中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各位算过没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我们应该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污染与能耗。

电池中比较特别的部分主要是正负极,电解液,及膈膜。只要成品率过关,其制造过程的污染与排放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排放,能量效率等可通过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加热力学三大定律算出。

当然,记者的话一般缺乏严谨性,不必当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21: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市值===80个基地B [此帖子已被 第一滴血 在 2009-10-2 20:08:21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17: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燃机和电力行业:双城记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比亚迪以电池生产商的身份介入汽车行业的举措涉及到两个庞大的产业链:一个是内燃机行业,一个是电力行业。

  内燃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伟大发明,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它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后来推广到世界,成为汽车、飞机、船舶等大型移动物体的驱动器。内燃机的优点不胜枚举,但其缺点在当前也显露无遗:它消耗不可再生能源,而且污染环境。

  另一个重要的行业是电力行业。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而在20世纪又产生了大规模电力系统,它成为城市住户日常生活和大型工厂运转的动力来源。这种大规模电力系统,优点非常明显,那就是供电量大,远非传统的可移动电池所能比,而缺点也非常突出,多余的电力并不能存储。换言之,当需求方工业或民用消耗电量下降时,发电厂必须减少发电机组。

  这两个行业背后都具有庞大的产业链。

  对大型移动物体(例如汽车、飞机、船舶)而言,内燃机仍然扮演着核心的动力提供的角色。一直以来,大型移动物体如何利用电力系统源源不断的能量,这在世界上都是一个难题。而汽车这是这种技术挑战最好的实验场。汽车是内燃机技术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如果二次电池能够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直接终结内燃机的历史使命。但难度同样非常明显:为汽车这么庞大的物体提供电力,对充电电池的技术要求特别高。这对大功率的电力存储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双模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F6DM配备的铁动力电池--ET-POWER。这是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最新成果。ET-POWER铁电池每块电压为3.3 伏,60安时,电池充电循环次数可达2000次以上,电池的持续里程寿命大于60万公里。以F6双模电动汽车为例,车上共使用了100块铁电池,充满电续驶里程可达430公里(电动模式100公里+混合动力模式33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每小时。

  按照比亚迪的介绍,铁电池技术最大优势是,汽车被撞电池不会爆炸。同样是120Ah的容量,普通铅酸蓄电池的重量恐怕要在120kg左右,而铁电池的重量尚不及其1/4,而单位容量已经与锂电池相差不多。而这还是2007年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的成就,目前,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尚不得而知。

  如果比亚迪的技术未来能够彻底解决为汽车传播飞机等大型移动物体的快速反复充电问题,王传福将真正成为结束伟大的内燃机时代的掘墓人,而将以内燃机为代表的庞大的世界产业链导向另一个历史轨道。

  或许,这正是巴菲特对比亚迪情有独钟的真正原因;如是,巴菲特将不会再满足于比亚迪8-10倍的溢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20:58 , Processed in 0.0217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