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与公司的关系,我倾向于认为决定性的东西在于公司的价值要素及特性(相当于是舢板,汽艇,还是豪华邮轮),人则是公司价值要素和特性的放大器(相当于驾驶员) 互联网行业一定会出现一个类似阿里巴巴或者百度的公司,但是未必一定是马云OR李彦宏完成。同样,让马云去管理一个钢铁厂也很难走出一条特别的路 作为投资者,我认为对于公司和人都要看重,也完全不必偏废任何一侧。但是思考的次序应该首先是:是不是一个好公司?其次才是:有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层。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层,貌似素质不错的公司也未必值得买入(除非强大到了类似茅台这种,但这类企业毕竟是极其少数而个别,无法代表所有的好公司类别),但是不是一个好公司的坯子,那么管理层好不好也许已经不重要了。 这种思维也一定会遗漏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格力,怎么看都好像不符合高价值类企业,但他就是在朱女皇的统治下很好很强大。 但问题在于,没有任何一种方式可以“一网打尽所有的投资机会”,好公司优于(考察的权重优先)好管理者(而不是不需要好管理者,排斥好管理者),我的理解是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投资风险会比相反的次序要小很多,确定性高很多,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