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智商??军旅企业家闫希军 来源:天津电视台《时代智商》<DIV id=msgcns!73453A5FA29A798F!249><DIV>他是一个孤儿,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希军。16岁那年他寻着军车印跑掉了鞋,磨出了血泡,誓要当兵;他将服从命令视为军人的崇高使命,31年的军旅生涯,一次次的服从与执行,而脱掉军装,却成为他不得不履行的最后一道军令。一次在美国摆地摊式的卖药到冲击最具权威的美国FDA药物准入证,他发誓要给国宝中药一个无可争议的国际身份,一粒小小的黑色滴丸支撑起一个产业的药剂神话。12年间五百倍资产扩充的奇迹,时代智商,八一建军节特别奉献,本期将与您结识军旅企业家???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闫希军。</DIV><DIV> </DIV><DIV>闫希军,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创始人,现代中药产业链思想提出者,联合国和平使者,全国劳动模范。1994年,其创立的天士力集团以1200万元起步,现总资产已超过60亿元。</DIV><DIV> </DIV><DIV>主持人:欢迎闫总走进时代智商节目,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了,我们首播的时间是7月31号,闫总以及天士力都是来自军队,那么每逢这个日子,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DIV><DIV> </DIV><DIV>闫希军:我从军31年,对部队怀着一个真诚、热爱、崇敬的心情,从少年入伍,我是16岁参军的,每当八一建军节的时候,我们都怀着一个追溯历史的忘怀的心情。 主持人:在商界里面,一种军旅形象说的是,以美国为例,来自于西点军校的成功商人要比来自于哈佛大学的多一些,确实值得研究,那么我们现在闫总就是一个这样有力的证明。 闫希军:曾经在部队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面对今天商海当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心态比较端正,他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不是急于求成,我们怎么把盈利和赚钱的过程融入到我们所有的工作过程,为消费者服务的过程,这就是一个军人的心态。他教育的宗旨就是系统,他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他不是先想这个事情怎么去成功,他是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和系统的作战方针,所以他把困难融入到过程当中,最后实现的是双赢,也就是说既走完了严格的过程,比如说军人做事情,走路,说你走100步,你不能走99步,过程到位,他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他能够在每一个环节当中都能严格的去完成执行力,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功。 主持人:您刚才讲的这番话,您的军人的特质,正好谙合了商界中作为成功商人所需要的那种服务理念。 闫希军:军队给人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从我们的企业来看,我经常给大家说军队就是一个命令下来的话,没有别人思考的余地,军队就是服从,说你喊一,你就把一喊好,说你喊二你就把二喊好,从基本的训练入手。 主持人:您觉得这样的队列给您带来了什么呢? 闫希军: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而且培养了人的素质,也就是说你做每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是不折不扣的,是不能打折扣的,所以说军队的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的企业当中来说反映的淋漓尽致,部队坚决的执行力,就是把个人的意志融入到你执行的过程当中,我想我们今天的企业要把一个团队一个整体的执行力训练的像一个人,就是说要把部队的这种执行力的精神传递到企业来。在外人看来,军队和商界,一个是要动真刀真枪的硬招式,一个是太级推手的柔功夫,截然不同的环境,迥异的气质,闫希军却将他们融合在了一起。正是商场如战场,活跃在商场众多的成功军旅企业家可能就是这句话最鲜活的人证。军人,商人到底如何搭建? 主持人:你当兵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行为? 闫希军:我当时当兵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我是“三不够”,个子不够,年龄不够,重量不够,参军的三年之内都是没有名字的,大家都叫我闫小兵,裤腿都要截两节,因为我是个孤儿,我爷爷当时就不想让我当兵,按照农村的习惯就是“独儿不当兵”,我在68年的时候就想当兵,个子小,我就背着爷爷和叔叔,走了60里路到了县城,当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我的脚都磨破了,我每天跟着武装部的部长,他吃饭我就跟着他,他睡觉我就在他屋子坐着,完了最后他感动了,他就给我找了一个地方。 主持人:你当时觉得这办法能行吗? 闫希军:没想它行不行,我就是一定要来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从小的时候就想当英雄,英雄主义在我的脑海中影响比较深刻。 主持人:通过军人实现英雄的梦想。 闫希军:是的,是这样的。 主持人:你觉得你现在是英雄吗?在商界里这么多年,你觉得你是英雄吗? 闫希军:今天感觉我比较渺小,就更谈不上英雄了。我对什么股份啊权力啊好象脑子里没有印象,我们认为就是把事情干好。98年年底脱下军装的时候,99年变成股份制的时候就想现在可能是没人管了。 主持人:曾经您是严格按照领导的命令来执行的,那您现在更多的是要发号施令,这种角色的转换给您带来了什么? 闫希军:通过我这么多年的体会,一个人,能把上司、领导的命令执行到位的人,最后一旦角色转换了以后,他就能够去发号施令,并且他能够让他的部下执行他的命令。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曾经你在执行上司命令的时候,你能够执行的非常到位,这个过程实施的非常完整,你就领会的非常深刻,你就会知道你的部下在什么时候会出问题,你就会在你战略准备的时候积极的采取措施。 主持人:当时那些大学生对您的这种方式不接受的时候您做了调整还是做了坚持? 闫希军:就是说一个领导,你不能说你想做什么就喊出去,就有人做,今天在一个知识的时代,那么我们今天怎么把我们的意志变成语言传递出去,不是当年我们军队的那种命令。我们的员工就给我提出了,您说话声音能不能低点?说话能不能给我们来点情感?所以,在方法问题上我们还得调整我们的思路。 闫希军从商其实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往事,1991年,他特意利用出差的机会去看望一位军医老前辈,却不料亲眼目睹了老人因心脏病遽然离世。研制制造心脏病特效药的念头从此推他走上了复方丹参滴丸研制之路,也为他从商打下了伏笔。 主持人:有人说闫总是无心插柳,因为你曾经下海的时候并不情愿,因为你对军队的感情太深厚了,所以可能还有一点被抛弃的感觉,是这样的吗? 闫希军:是的,应该说一个是我对部队的这种感情,这种情缘,是非常深刻的,不是一刀能够剁断的,另外我在部队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的,虽然我每次获得荣誉都是非常艰难的,但是我总结我在部队是铺着红地毯跑上来的,在部队是最年轻的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而且我的行政级别也是比较高的。 主持人:本来的愿望是作为一个将军的,没想到成为了一个商人。 闫希军:是的,当时我在部队获得二等功,像这些荣誉都决定了我可以在部队吃老本,就这样一辈子下来,没有复员和转业这一说。 研发滴丸经历两年,上百次的实验,闫希军和他的爱人也是战友的吴乃峰在滴丸成功的那一刻,一向内敛的他们忘情欢呼。随后,筹办起医疗军工厂,走向生产。1998年,国家号召部队企业转移到地方,留在部队?跟随企业?这是近50岁的闫希军从未经历的艰难抉择。军营是他孩提时代追寻了60里山路的梦想,在这里,他长成为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和有一技之长的药剂人才。 闫希军: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后者,就是跟随天士力,当时呢,我们员工的档案都投到地方人才市场去了,我的档案到今天还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锁着,就是说,当时我自己给我的条件就是背水一战,不找市长找市场。 主持人:其实你心里也在打鼓吧,因为你从来没做过经营。 闫希军:就是说我们当时想的非常幼稚,我们要卖产品的时候我们反过头来看,我们当时科研的设备一个星期才能生产一箱半的复方丹参滴丸,那么我们出去一看,产量跟不上,才开始研究设备,因为这个设备市场买不到,各个研究好了,产品出去了,设备不能够提产,不能够提量,包括技术标准的建立,科研到工业化放大的时候产品质量不稳定,出了问题,当时我们大家都是掉着眼泪把这个药倒出来,重新研究。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我们过去做药都是按照过去那种传统的模式来做药,例如像我们做的丸散膏丹,而现在需要提取了,同时需要把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再作成药,哪些成分是有效成分,扔掉的那些东西是无效的吗?这些个(问题)有不断的质疑。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个个黑色的小颗粒,最初没有人相信印象中煎熬的汤药和大黑药丸会变成小小的滴丸。中药的药效还能保留多少,对于天士力这个小滴丸的疑问其实就是中药现代化困惑的一个缩影,面目全非的外表下是否滚动的还会是颗中国心? 在传统与创新融合的现代化中药中,十年前,尚处羸弱的天士力集团就积极挺进国际市场,当时闫希军满心欢喜的来到美国进行国际化考察。几千年历史的国宝中药的海外境遇震撼了他。 主持人:闫总1998年就带着复方丹参滴丸走向国际市场,开始了把现代中药引领到国际市场的这样一个破冰之旅,意义之一就是企业能够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同时我也情愿思考为有闫总的民族情节在里面。 闫希军:我想在国际市场上,作为我个人发生过两次理念上的变化,第一次是在96年,1996年我们随国家中医药局代表团到美国考察,我去的时候就扛了一箱子复方丹参滴丸,好不容易加班加点,赶印英文说明书,我想到美国去,我说这一次就能国际化了,到美国去以后使我们惊讶,我们所到每一个地方,都是像摆地摊似的,我们带去的药大多数都带回来了,我的这个复方丹参滴丸还是很幸运,几个代理商,看到这个小滴丸很惊奇,抱着试的样子最后就把它卖掉了,我带去这一箱药我记的非常清楚,换来了3200美金这么一个营业额,另外我们到美国这个市场上,去看药市,我们的中药都在杂货铺子里,而且我们也参观了美国的FDA,去聆听他们对中药的看法,当时的美国FDA,还没有真正从法律上开放,这次回来,给我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就是我们没预想到,我们中药在国际上,是这样一个非常低的地位。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在国外来说呢,它有一个是药物,一个是保健品,一个是食品添加剂,当然还有食品,那这个是不同层次上的,但是国外的标准和我们不完全一样,中国以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的方式,中药已经在各国基本上都在销售,但是作为药品,在美国还没有得到认可。 主持人:您当时发现,西方社会为什么不认可中药,它原因在哪呢? 闫希军:就是没办法跟人讲,我们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人家听不懂,比如说温凉寒热,什么叫寒,什么热?寒是多少度?热是多少度呢?我们中药没标准,所以说呢我们过去经常说一次三到四片,一天三次,人家这个美国人问:为什么吃三片呢?为什么吃四片呢?这就是模糊的定量。 主持人:可能西方人真的不懂得什么叫阴阳五行啦,什么叫四气五味啦。 闫希军:所以就是我们过去,这些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是一个经验科学体系,这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人家西方的标准化这个概念,标准化的语言,没办法接受我们这些东西,在我们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让我们的产品能够具备国际化的这么一个标准和身份。 中药现代化自1992年被提出以后,就在如何现代化的反复中摸索着走过了14年,这也是中药冲击国际化市场的整个过程。这两者,天士力都是第一批响应者。凭借复方丹参滴丸,最早开始冲击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踏入国际最具权威药品管理部门的准入门槛。 主持人:从那一箱药带来的感悟,回去之后进行了一番的科研,再走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得到了美国FDA的认同,在国际社会来说,可能是一小步,那么在天士力来说是一大步,您对这样的一个结果怎么看? 闫希军:是的,我想冲进美国FDA这件事情呢,它是历史的一个画面,就是美国的FDA,它是一个对食品和药品管理最严格的一个机构,全世界的药品都向往要通过美国FDA,一是它标准比较高,二是它管理严,第三个它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全世界36%的药,都是美国两亿人口消费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很大的医药市场,所以全球的药厂都想通过美国的FDA,那么对我们中药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过去的时候,FDA,美国法律上就不让人吃中药,吃中药是犯法的,我们中国的中医药要通过美国的FDA,当时国家这种行为要变成企业的行为,国家领队,我们企业去踢球,天士力当时连出国的外汇美元都换不到,就接受了这件任务,就一鼓作劲的一直往前走,复方丹参滴丸是通过了美国FDA IND这样一个过程,什么叫IND?就是动物实验是通过了,要进行这个批准,批准你在临床进行研究,在美国要申报一个药品的话,得八到十年时间,我们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六年的时间,我想也可能走将近十年时间,我们最艰巨的路,可能就在后面。 主持人:对此你依然充满信心。 闫希军:恩,我不但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要做成这件事情。 闫希军的爱人吴乃峰也是一名军人,同样也是天士力的元勋,营销上颇有建树。两个人各司其职,却也一样的天南地北地飞来飞去,绝少有机会在工作当中碰面,家族的概念在庞大的管理集体中被冲淡,闫希军要为天士力承载的绝对不是一个财富的数字,而是梦想、责任、使命。这些词语可能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主持人:说起药材呢,大家始终以为药材这种行业它是利润很高的这样一种产业,甚至有人说它是暴利行业,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如果是的话,天士力有今天的发展,跟这个是否有关联? 闫希军:医药产业应该说在我们国家市场刚开放的时候,非常传统的条件下,是一个简单的粗放的一个加工,是一个低成本的行业,都是采取拿来的政策,一个是从我们老祖先那里拿来,第二从西方的原创国家进行技术仿制,这样的话,造成我们今天医药市场,产品同质化,技术同质化,销售行为的同质化,就出现了众多的问题,消费者在给我们提意见,说药品价钱高,我们销售行为不规范等等,我们现在加入WTO以后,我们是一个知识产权保护国,现在的话要加上研发费用,这个研发的过程,实践周期延长,它的费用是巨额的费用,而且还要时时盯住,出现的新的疾病,这个利润区间也就越来越小。它是一个高投资,周期长才能高回报,你不高投资就没高回报,要参加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这个竞争一个是要技术创新,第二是要把一部分市场要让出来,就是前面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你要进入快车道,转移到国外市场。 主持人:31年的军旅生涯,10多年经商的经历,哪份经历让您觉得更有价值呢? 闫希军:要对我个人来说,军旅生涯对我是价值最大的,要对事业来说,我们今天所从事的这个事业,对社会的贡献率是最大的,我们天士力提出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实现一味中药的产业经济,为什么我们要把复方丹参滴丸这一个产品要做到10多个亿,我们还不甘心,我们要做20个亿,国外的一个产品卖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这样一个产业,一个产品产生这么大的商业价值,我们中国的中药为什么不能够实现? 天士力现在叫现代中药城,天字门、力字门、士字墙、归心坛,闫希军在商业沙场中一手打拼出了他自己的地盘。
</DIV></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