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福探: 泼冷水也得泼在点子上。不过找毛病是应该的,而且我认为核心竞争力上的一点小毛病都可能变成大问题,其他的外在因素只会产生暂时的影响。 对于地产行业,既有商品属性--居者有其屋,也有金融属性,万科好就好在定位明确,定位在毕业工作5年后的白领阶层,这种定位少了一些金融属性,而且市场的规模比较容易计算。由于他只赚建筑和品牌服务的钱,房价跌了,地价也得跌,(不赚暴利的好处就在这里)企业应得的利润还是存在的。试想如果炼油厂的售价比原油还低了,那是国家政策的问题,不在企业考虑之内。 对于地产行业的财务报表调节确实是很容易的事,股权激励之说也并非不无可能,作为长期投资者讨论目前价格的高低,我觉得可以完全跳过这些因素,直接考虑王石说的100亿利润的目标,对于100亿利润的企业,1500-2000亿的市值不为过。另外对于未来5年30%增长的判断如果成立,目前30倍预期PE也不能说高的离谱,只是不值得买了而已,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判断:07-08年,万科的行业整合能力,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是提高了能,还是降低了。我的判断是:政策调控对万科是利好。去年7月份,基金卖光了万科时,当时很少报告提级万科的整合战略和能力,现在都在提,难到多人说就一定是错的吗?记得福兄自己也说过,市场80%是有效的,20%是无效的。 万科面临的问题肯定是有,即便是没有政策的原因,摊子大了,人才能否跟的上,合作中文化是否能融合。这都是持续成长的疑问,好在这些疑问,万科人自己提出的比我要早。政策因素下,毛利肯定要受到影响,但这是全行业的问题,万科一方面能否提高资产周转率来稳定权益收益率,是真正的考验。一方面市场给了万科更大的整合空间,投靠万科的大小地产老板会越来越多。土地储备成本也好,资金占用率也好,随者强弱的分化,议价能力也在变化。有利的因素也存在。 总之,万科的未来,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供需因素,机遇和挑战共寸。我最欣慰的是万科总是能提前2-3年做出准备。 其他的地产商,我没研究,但有个可笑的概念:都是万科整合的对象,所以我没信心。万科的眼里,看的上的竞争者为数不多,由其是上市公司里的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