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曹操

从“锦恒汽车安全”看港股估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去考虑到底哪个合理,只是考虑未来的收益,同股同权价格低确实是个优势。比如福探举的例子,很显然不如在香港买马钢了,在形势好转的时候,大部分港股的价格会和A股的差不多,甚至超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7: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A股万丰奥威的基本财务状况。目前万丰奥威净资产7.98亿,市值15.87亿,PB1.99,PE73.8

【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
|财务指标(单位) |2008-12-31|2007-12-31|2006-12-31|2005-12-31|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44468.91 |174563.05 |152582.61 |104027.65 |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 |15370.20 |
|经营费用(万元) |4652.09 |6056.31 |4230.48 |2340.15 |
|管理费用(万元) |5352.05 |3369.05 |3848.29 |4400.93 |
|财务费用(万元) |3573.29 |3645.65 |3555.40 |3160.22 |
|三项费用增长率(%) |3.87 |12.35 |17.50 |41.44 |
|营业利润(万元) |2341.15 |9145.06 |6305.39 |6031.71 |
|投资收益(万元) |1897.46 |127.42 |-247.78 |- |
|补贴收入(万元) |- |- |- |11.70 |
|营业外收支 | | | | |
|净额(万元) |372.15 |250.75 |455.56 |-2.06 |
|利润总额(万元) |2713.30 |9395.81 |6760.95 |6041.35 |
|所得税(万元) |602.54 |2722.59 |1293.36 |850.10 |
|净利润(万元) |2154.30 |6363.84 |5733.00 |5493.38 |
|销售毛利率(%) |10.99 |12.79 |12.59 |15.05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 |- |14.78 |
|净资产收益率(%) |2.70 |7.79 |7.56 |18.75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8: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09-4-1 18:00:59 :

呵,曹兄的跟踪很细啊。我想说几点我的看法,供参考:

1。并非任何公司都可以用收益折现法来估值。对那些竞争优势和经营地位不确定的公司,没有收益折现估值的问题。实际上大部分公司都不能用收益来估值。而只能用重置法来评估。重置结果可能高于或低于帐面值,都很正常,因公司而异。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长期研究结果,也是全球评估界(各种价值评估的教科书)中公认的。

2。一个市场中的价值中枢实际上是由少数主要的代表性大型蓝酬公司的估值水平而定的。港股中即使金融股,而道指主要是大型工业股。A股中长期以来银行股股价与港股差不多,但工业股则相差悬殊,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这是某个市场特殊性决定的。而某个时期的股价水平则更多由一个市场中的货币流动性、利率水平和对品种的预期偏好决定(海外投资人与国内投资人对公司的预期差异)。全球来说,也从来没有任何市场的股价水平都一致的时候。

港股的价格水平很理性很“公允”吗?我的观察,远远不如A股!举个例子:马钢,仅仅因为一段时间的效益不好,在2003年之前长期在1港元之下交易(0.5-0.8港元),但04年又到5、6港元。而A股的马钢,同期一直基本上都在2元-6元之间,无论效益好还是不好。实际上马钢的每股净值那时就在1.8-2元间,从重置的角度来看与之相差不多。哪个价格反映得更有效、更理性、更容易长期保持?

所以,不必以港股的股价来看待A股。市值和交易量远远高于港股的A股,中国公司的“定价权”究竟在哪里,其实就跟地球应饶太阳转还是太阳应饶地球转一样,只要知道地球重还是太阳重就很清楚了。


福探所言确实有道理,但目前哪个市场更安全,却是一目了然的事。

1。对那些竞争优势和经营地位不确定的公司,没有收益折现估值的问题。--一旦竞争优势和经营地位确定,多数而言,已经可以用股息来定价值。A股用股息来定价值则整个蓝筹中枢将明显下降。

2。港股的价格水平很理性很“公允”吗?我的观察,远远不如A股!举个例子:马钢--港股更好地反映当下,是一种风险防范,相对A股而言趋向保守。其实,全球股市,何曾不是如港股这样“公允”?

3。中国公司的“定价权”究竟在哪里--在与世界接轨过程中,很多东西会并轨,回到最简单的常理的。股票投资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若以实业角度去看,目前A股就是贵。象我上面所举万丰奥威,地位和锦恒相当,但价格呢?这样的公司在A股可不少。

假设A股和港股各自向中间地带靠拢,依然变化巨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7: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按香港的估值体系,A股万丰奥威(制造汽车铝合金车轮)目前的世道只值0.7元,巅峰期也就是5元。

A股必然沧海桑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8: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操纵股市有3道闸门:
[淘股吧]

1 全流通
2 上市审核制度
3 市场交易机制

当一个市场,它不能全流通,上市由一个专门机构主观判断是否优秀而给与上市资格,市场上实行T+1,涨跌停板控制,不允许做空,那么这个市场就具有极大的可操纵性。

但如果3道闸门全开,则赌场市场化,如今第一道闸门已经开,历史的洪流滚滚而去。。。

未来,A股市场将呈现前所未有不同的景象。

市场化意味着市场是发挥优胜劣汰的地方,每个上市公司、投资者、赌客为自己负责。一个真正的市场,必然是攻防兼备,考虑风险的市场,因此也是一个产出的市场、分红的市场。

因此未来的企业,必然要考虑杠杆适度,发展适度,生存逐渐摆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增长而赌命,10年不分红的反复投入,然后一朝倒下,灰飞烟灭。长远来说,整体市场的PB/PE都会降。高PB/PE对应的是高收益预期,同时也是高风险伴随。开放的市场会加强人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PB/PE,而低PB/PE抑制企业强烈的融资冲动。

未来的市场里,投资者也会考虑稳定的收益,而不是对赌。我们的养老金、医疗、失业保险都依赖这个市场。还这么对赌怎能放心投资?按照过往PB/PE统计来确定市场重心的价值投资者将输掉裤衩。


未来会是什么样?成交肯定首先萎缩下去,市盈率和PB都会下去。

这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港股已经做出表率。同样的主营在内地的公司,在港上市就要比在A股上市杠杆率低许多,分红率和股息高许多。

这是温室与真正的天地的区别。野草永远不会如青菜肥大,但生存能力大相径庭。A股市场环境把企业变成了青菜,把投资者变成了赌徒,在安全与发展的较量中到底要偏向哪方?赌博者长远看必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8: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过往PB/PE统计来确定市场重心的价值投资者将输掉裤衩。”这是我的猜想,也是我的担忧。

去年,福探关于整体市场估值,也是按过往统计给出的,我不知道现在是否修正。当时认为2500--2900是市场中枢,那我们看看未来将是怎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22: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就是合理的。其实没必要把重点放在那个市场更“公允”。既然市场先生给了两个价格,从中作出最有利的选择不就可以了吗?A股,H股价格都是一定市场下的市场价格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1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们,要领会一下资产估值的本质。。。

从估值的本质来看,公司未来业绩优良是会折现到股价里面的,破产倒闭的风险也是要折现到股票价格里面的。。。虽然某家私营企业现在经营正常,但也不能保证它未来不会失败。纳斯达克市场每年都有不少公司倒闭或退市。但是在A股市场中,首先是一般公司难以取得上市资格,一旦鲤鱼跳龙门,后面就有政府的一份“担保”义务在里面,破产倒闭的概率低而又低,就算公司不行了也还可以重组。但是如果在境外上市,如果企业不行了,政府会出面给你重组吗?。。。我们在A股市场里投资,就等于是跟ZF合伙做生意,它是大股东咱们做小股东,这样的好事,在哪个境外市场能有?。。。

估值的原理在哪个市场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下会有不同的特点,就象马克思主义适用于全世界,但是咱中国还是强调了本国国情才取得革命的成功呀!估值也是这样的。可能你们被“估值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原版教材洗脑了,所以觉得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难行得通。就这么简单。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4-2 16:36:4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16: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ewie 发表于 2009-4-2 16:12:13 :

个人认为,IPO兄是抓到了重点了。其实,A股一直比较贵,是两个原因:


谢谢!别叫兄,叫姐,哈哈,你的数据可以支持我的一些想法。

我一直很头痛对A和H的选择,而且也没有资深投资者很直白地告诉我,我观察了H股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现在是暂时有了选择。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人傻钱多,什么吹泡泡,人们的选择都是理性而且是正确的。很久以前就有一句:要相信群众,然也。

正如穿戴体面的知识分子去菜场和大妈讨价还价,拉下“H股比A股理性,更有投资价值”这一面具,虽然尴尬,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1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部分人投资港股,也都是买那些业务在中国大陆的公司,他们的收入利润都是来自中国大陆,他们行业成长性和A股公司是一样的,只是估值水平低很多

同样的公司,锦江投资,既有A股又有B股,长期投资的话,我肯定会选择B股而不是A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17:58 , Processed in 0.02162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