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掷铜板的人

002304洋河酒,大家认为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4 23: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报看洋河的业绩环比有较大下滑,目前白酒股中更看好五粮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0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段报道,正确与否尚需验证:

????????????????????????????

 昨日(7月5日),新酒王洋河股份(002304,收盘价151.84元)大涨3.29%,不仅重返150元之上,还继续坐稳了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宝座;老酒王贵州茅台 (600519,收盘价125.81元)在被洋河股份取代后却越发没落,昨日盘中创出124.56元的一年内新低。
  至此,白酒行业的新老两位酒王,在二级市场继续分道扬镳,价差首次突破25元,达到了26.03元,创出洋河股份上市之后的新高。
基金经理喜“新”厌“旧”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洋河股份和贵州茅台这一新一旧两位酒王,前者明显更受到宠爱,后者则正被基金经理所抛弃。
  贵州茅台曾经是基金经理的最爱,几乎每只基金都投入过贵州茅台,并且是紧紧“抱”过一段时间。基金经理和贵州茅台的 “蜜月期”很长,从2004年算起,一直到2009年末,可以说,贵州茅台成就了基金的价值投资理念,基金经理则让贵州茅台成为了A股第一高价股。
  2009年末,洋河股份开始发行,这也被业内看成是白酒股新老时代更迭的序幕。
  询价伊始,洋河股份就受到基金等机构的高度关注,洋河股份一度创出中小板的最高发行价。上市后,基金不断加仓洋河股份,今年4月,洋河股份在收购双沟酒业成功的消息刺激下,一举进入主升浪,从110元一线起涨,至6月上旬摸高到167.54元,一月多月的时间上涨近50%。
  大盘指数却从4月开始大幅回调,洋河股份在暴跌中逆势上涨,基金经理居功至伟。
  而在这期间,洋河股份的股价也顺利超越了贵州茅台,宣告洋河股份作为新酒王的时代来临。
业绩增速是投资逻辑
  “舍弃茅台转投洋河的逻辑很简单,贵州茅台的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而洋河股份则像是当年的茅台。”前述基金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从今年一季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情况来看,基金的确在从贵州茅台上撤退,并转入洋河股份,两位酒王今年二季度一涨一跌的走势也表明,基金经理在加速撤离贵州茅台,并买入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张裕A等成长性更好的酒类股。
  从各大券商研究所对酒类行业公司的推荐来看,普遍感觉对贵州茅台未来的盈利增长难以把握,而且贵州茅台的透明度低,业绩是否会释放,以及增长空间等,目前都难以明了。
  洋河股份等白酒新势力则不同,作为二线白酒类公司,在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中,更是迎来成长机会。
  根据天相证券对于白酒行业趋势发展的分析,将白酒公司分发展划分为5个区间,分别是成熟期、持续增长期、快速增长期、高速增长期和蛰伏期,其中,最好的投资标的是处于高速增长期的公司,次选为快速增长期的公司,另外3期的公司则不是好的标的。
  贵州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这传统的“茅五剑”一线白酒公司处于成熟期,成长性较差;泸州老窖和水井坊处于持续增长期,成长性次差;洋河股份则处于快速增长期;金种子酒、古井贡酒、山西汾酒和双沟酒业4家公司则处于黄金投资的高速增长期。此外,伊力特、老白干酒、酒鬼酒、沱牌曲酒则处于蛰伏期。
  某券商研究员表示,洋河股份本身已经跨越了高速增长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不过,公司收购了处于高速增长期的双沟酒业,未来将可能实现“1+1>2”的效果,这也是洋河股份近期在酒类公司中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员还透露,下半年投资酒类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卖一线、买二线,具体操作就是??卖茅台、五粮液、老窖;买洋河、汾酒、古井贡酒和金种子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不太同意这个把五粮液归于成长差的报告,因为据我计算从业绩看五粮一直比较稳定,无论销量还是利润增长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而且估值方面比那几个小酒要好,如果说有欠缺的话就是盘显稍大。同时五粮液今年实现市值管理,即根据环境,公司市值增长必须要比同行业公司市值增长高10%以上,这底气确实吓人。并且今年一季的销量仅增长7%,而全年目标是20%,公司之前解释销量下降原因时表示完成20%目标问题不大,之后甚至于5.13表示全年销量肯定能保持20%增长,那么可以预计接下来的三季度的销量平均将超过24%,一季销量增长7%带动利润增长接近20%以上,后三季销量增长24%带动的业绩会是多少,呵,现在的价格我认为是低得厉害

[此帖子已被 股市轻骑兵 在 2010-7-7 10:07:2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股市轻骑兵 在 2010-7-7 10:10:4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廷栋:进一步推进全国化战略

从2009年11月登陆资本市场至今,洋河股份(002304)所带来的蓝色风暴便给予白酒行业乃至资本市场以极大的冲击,公司近5年87%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业内所惊羡,一路快速增长的股票市值亦为投资者所追捧。

 洋河速度如何造就?未来快速发展能否持续?高股价能否得到支撑?对于双沟的整合能否取得1+1>2的效果?对于省外市场如何开拓?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了洋河股份董事长杨廷栋。

 基酒供应有保证

 中国证券报:洋河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一直位居白酒行业前列,公司最为各方所称道的是营销策略以及体制上的优势,那么对于洋河而言,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

 杨廷栋:洋河最近5年始终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公司最自豪的还是对白酒传统产业理念的影响。洋河对行业的三个贡献包括品质、文化以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品质上的贡献主要是指“绵柔型”口味的创新。绵柔型突破白酒过去香型的界限,更多的从口味上满足消费者;同时,中国白酒在从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品后既要保留白酒的传统风格,更需要符合现代消费群体的要求,需要越来越小的刺激性和“副作用”。洋河打造的绵柔风格是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一大创新,这种贡献也被行业和消费者所普遍认可。

 文化创新表现在洋河在文化层面上和现代消费者找到了结合点。营销创新方面,洋河和经销商之间不仅仅是利益上的博弈,经销商一般只负责资金流、物流,市场的真正启动主要掌握在公司自己手里,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终端市场。

 中国证券报:由于较快的发展速度,洋河的基酒供应成为外界的主要担忧之一,请问公司目前外购基酒比例和基酒供应能力怎样?

 杨廷栋:白酒生产周期较长因此会产生对于基酒供应的担心,但目前来看,洋河酒稳定的品质完全能够保证,蓝色经典产品面世以来质量一直稳定,也得到消费者认可,所以担忧没有必要。

 关于公司基酒供应能力,需要说明:一是洋河是中国白酒业较早突破万吨原酒产能的企业,说明洋河基酒生产基础很扎实;二是一直以来,洋河没有停止基酒的生产,即使在行业的低谷期也没有压缩原酒产量,为后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在发展过程中,公司能够及时发现资源要素瓶颈,并且一直在克服,最近几年每2年原酒产量翻一番;四是洋河作为老八大名酒,品质保证必须建立在基于自己的稳健质量体系基础上,发展质量能够得到支撑。洋河的主导品牌一定是靠自己的原酒保证的。

 公司日前公告的投入11亿元的名优酒酿造技改二期工程,项目达产后将会年新增2万吨名优基础酒生产能力,能够支撑未来的快速发展,公司也将在白酒行业产能第一方阵中处于更加靠前的位次。

 白酒业整合求并购

 中国证券报:洋河未来有什么发展战略?公司超70%的收入来源于省内,未来在扩大省外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规划?

 杨廷栋:洋河未来发展重点一是行业整合,二是自身规模的扩大。这两方面也将成为洋河未来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

 扩大自身规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市场的全国化。去年洋河在省外市场的不含税销售额已达到10亿元,因此说洋河是区域化品牌已经不准确,洋河是区域市场为主体的全国化品牌。但省外市场占公司销售比重并不高,现在省外市场的比重每年增加3-5个百分点,公司会进一步推进市场的全国化。

 公司确定的发展目标是:省外市场中有一定基础的市场要放量,达到放量的要进一步做巩固和提升,已进入拐点阶段的市场要进一步促成进入成熟阶段。

 具体而言,第一批次,目前在河南、安徽、上海、山东4个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元,未来目标是要巩固、提升,今年销售额要达3亿元;第二批次,去年在5000万元的市场要提升至1亿元,今年使亿元省份超过10个;第三批次,去年2000万-3000万元的区域要扩大放量到5000万元。希望省外市场销售今年能够继续保持100%的增长幅度。

 中国证券报:从4月9日公司公告收购双沟40.6%股份至今,对双沟的整合有何进展?后期有无进一步增持计划?未来在收购整合方面有无其他考虑?

 杨廷栋:洋河对双沟的整合从股权整合介入,截至目前人员整合已经完成,营销整合也正在进行中。

 白酒业整合案例不少,但成功案例不多,其中利益、文化是核心问题。而营销整合是利益整合和文化整合的最佳切入点。6月8日公司已公告同双沟设立共同的营销平台??江苏苏酒实业,其中洋河持股85%,双沟持股15%,苏酒实业的功能定位是整合洋河、双沟的营销资源,搭建营销统管平台,提高营销竞争能力。

 接下来对于双沟的整合也会逐步推进,要逐步做到研发整合、管理整合、供应物流整合、最后是生产的整合。洋河对于双沟整合的出发点非常清楚,就是要做到利益以及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整合在逐步推进。

 市场非常关心洋河对双沟股权有无进一步增加的可能。当然,我们希望对双沟的股权比重提高,但这对洋河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资本市场同样不是最重要的。股权的多少只涉及到财务上并不并表的问题,只是业绩上的轻微差异,以权益法并表差异本身就不大。市场关心多的是资本、股权的整合,而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发展资源的整合,是产业运作的一体化。

 从行业看,白酒业势必会走向集中和整合,也给洋河提供了机会,因此公司会继续推进产业整合,对双沟的整合仅仅是第一步。不过,究竟是以资本融合还是产业要素融合的方式,要视不同企业而定。行业里有一定市场基础、资源、品牌支持、消费者认知和发展空间的企业,都可能成为洋河下一步的并购对象,但需要等待机会。

 中国证券报:公司在2009年年报当中提到要“跳出酒业求发展”,日前也公告3亿元参与设立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是不是意味着公司未来有多元化经营的考虑?

 杨廷栋:洋河要扩大自身规模,其中一条就是要做到经营产业化,这个前提是公司的白酒主营业务不会丢,会在不放松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把富余的资源要素加以优化配置,以取得更大的收益,我也相信投资者不会满意我们把大量的现金存在银行去获取二点几的利息回报。

 在投资上,公司会考虑三种投资项目:一是仅从财务投资角度出发,考虑有上市可能的PE投资项目;二是战略投资方面的产业并购项目;三是倾向于无风险、稳健的如金融、保险类投资项目。

 对于多元化经营,未来在资源要素配置到位时也可能会考虑向其他领域扩张。白酒业目前只有2000亿元的规模,有一定市场限制,从着眼于做大企业出发,多元化是一条必然的路径,但公司做多元化是在与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已形成竞争优势时才会去做,每一步都会非常慎重,也会合乎规范。

 高管减持可能性小

 中国证券报:洋河股份目前股价已经是白酒业乃至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中的最高,对此公司如何看待?未来高股价如何得到支撑?

 杨廷栋:上市至今,洋河股价表现一直不错,高股价对公司来说既是鼓励、是期望,同时也是压力。高股价包含了众多投资者的鼓励和期望,公司能做的就是努力把基本面做好。

 资本市场上的股价表现和洋河品牌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高股价对于洋河品牌的拉升,对于公司产业层面的提升都是无法忽视的。

 但是,洋河仍然是以产品经营、产业经营为主,资本运营仅仅是促进产业经营的手段,公司不会舍本逐末,用目的去服从手段。无论是高股价也好、市值管理也罢,都会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服从洋河生产经营的方向,这也才能真正做到对投资者负责。

 中国证券报:洋河大部分首发股份将于今年11月份解除限售,怎么看待解禁可能带来的减持而给公司股价带来的潜在压力?高管方面存不存在减持可能?

 杨廷栋:洋河目前股权结构中,国有法人股股东持有48.83%的股份,这部分股份解禁之后减持冲动较小;社会法人股持有近13.46%的股份,其中,南通综艺投资有限公司持有9.83%。由于社会法人股更多是为追求投资回报,因此成为解禁后的不确定因素,公司对此无法预计,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企业经营好,使公司的投资回报有更高的吸引力。不过,社会法人股部分在没有更合适投资项目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减持。

 洋河包括高管、核心骨干在内的管理团队直接或者间接持股约27%左右,这部分股份无论是从高管的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抑或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来看,会引起市场波动的减持可能性应该比较小。目前公司管理团队凝聚力非常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很强,对洋河未来发展也都充满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股份 蓝色“黑马”酿造业绩美酒

 中国证券报 王锦 李巍

“洋河股份在白酒行业内继续保持着品牌和营销的双优势,在可以预见的3-5年内,公司仍然会保持快速增长,本届董事会对于洋河未来的持续性发展非常乐观。”洋河股份(002304)董事长杨廷栋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作为目前白酒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上市公司之一,洋河股份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40.02亿元,同比增长49.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4亿元,同比增长68.71%。而公司近三年以来无论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增幅均在50%以上。今年一季报显示,在白酒上市公司中,洋河股份业绩仅次于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位居行业第三。在2009年中证金牛百强上市公司排行榜中,公司位居食品饮料行业第8位。

 业内表示,产业整合的继续推进、产品结构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产能扩张力度的加大将支撑洋河股份未来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

 产业整合推进

 从白酒行业整体发展形势来看,当前高度分散的产业格局势必会逐步走向集中,给优势白酒企业提供了并购机会。

 2010年4月8日,刚刚登陆资本市场不久的洋河股份以5.36亿元将同样位于江苏宿迁的双沟酒业40.6%的股权纳入麾下。随后洋河便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对于双沟的整合,包括人员整合、营销整合等。双方于6月8日共同投资2亿元成立江苏苏酒实业,作为整合洋河、双沟营销资源的营销统管平台,其中,洋河持股85%、双沟持股15%。

 杨廷栋称,接下来对双沟其他方面的整合也会逐步推进,做到研发整合、管理整合、供应物流整合、最后是生产的整合。

 2009年,双沟酒业营业收入14.66亿元,利润总额2.34亿元,净利润1.6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洋河对双沟的持股比例也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而对于双沟的收购整合,不仅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厚业绩,对洋河在全国市场的扩张也大有益处。

 杨廷栋指出,洋河对双沟的整合至少可以达到“三高一低”的效果: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竞争力会提高,成本则会降低。在未来品牌安排上,洋河和双沟会以双品牌来发展,两品牌并无轻重偏倚,会依据不同市场来做合理分工。

 面对白酒产业的整合大趋势,杨廷栋则称,对双沟的并购仅仅是洋河在并购整合过程中所迈出的第一步,未来有资源、有市场、有品牌、有发展空间的企业都会成为洋河的并购目标。

 产品结构升级

 自2003年蓝色经典系列推出市场之后,该系列便逐渐成为洋河股份的主要收入来源。据了解,2009年蓝色经典系列销售占比已将近70%,而今年一季度销售占比上升至近75%,利润占比更高于此比例。

 洋河股份董事会秘书从学年表示,随着白酒市场消费持续升级,未来两三年白酒行业中高端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公司会进一步扩大蓝色经典比重,洋河大曲的销售绝对额会提升,但销售占比会有所下降。

 蓝色经典系列之中,价位由低到高依次为海之蓝、天之蓝和梦之蓝,目前销售量最大的产品为海之蓝,市场已经基本成熟,而洋河股份将未来发展重点放在天之蓝和梦之蓝之上。“近两年将重点打造天之蓝和梦之蓝,去年海之蓝销售同比增速为70%,但天之蓝增速达113%,梦之蓝更是高达145%,目前来看,越是高价位的酒增长幅度越快,已经成为公司销售新的增长极。公司未来会继续提升高价位品牌比重,以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品牌形象,用高端化品牌、区域化市场的启动来达到全国化市场的占有。”公司董事长杨廷栋表示。

 另据了解,洋河还推出梦之蓝系列的3款产品??梦3、梦6、梦9,作为公司的高端白酒系列,公司透露该系列产品目前市场反响较好。

 业内表示,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将提升洋河毛利率,也有利于公司品牌高档化战略的推进,支撑未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产能扩张加速

 由于洋河股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原酒及白酒的产能问题成为市场对其的主要担忧之一。

 公司对此也坦诚,随着企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和扩张,一些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资源配置瓶颈问题逐步凸显,生产保障能力会出现不足。公司还在2009年年报中提出了“2010年苦战一年,实现原酒倍增、储存倍增和池口倍增,再造一个新洋河”的目标。

 由此,公司日前公告,将投入11亿元进行名优酒酿造技改二期工程,项目达产后将年新增2万吨名优基础酒生产能力,其中优级基础酒占60%、普优级基础酒占40%。根据可研报告,该项目正常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年平均利润38329.59万元。公司同时还以自有资金6.24亿元投资建设10万吨名优酒陈化老熟技术改造项目。

 杨廷栋表示,这些技改项目将于2011年6月30日之前全部投产,投产后将能够支撑未来洋河股份的快速发展,公司也将由此在白酒行业产能第一方阵中占据更靠前的位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09: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鱼叉基金 发表于 2009-11-12 8:10:40 :
我就是江苏的,眼见为实,我们这边一般的商务宴请和家庭喜宴上,洋河蓝色经典已占绝对优势.
鱼叉兄,能谈谈江苏人为什么喜欢洋河酒的原因吗?这个酒好在哪里?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浙江酒驾一律拘留,不知道江苏如何,也不知如实施会否对业绩产生影响。酒的品牌、营销、口感、产能等对业绩都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是一年内的投资,应关注成长性,它是价值的综合反映。而洋河想保持成长个人看重点要关注增长率和绝对销量,它应是以江苏市场为主,要看市场占有率是否有下降,销售增长率是否有大幅下降,如果观察江苏外的还要加上外地总计的绝对销量对业绩积极影响是否有提升,这些都是保证年末和2010年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指标。我的方法是判断有安全性先建仓,继后有依据表明存在大幅成长性可能就增仓甚至重仓 [此帖子已被 股市轻骑兵 在 2009-11-12 11:02:5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4: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业务关系 他们厂我去过(基金不爱去 在洋河镇 很远很偏僻的地方)洋河镇 充满酒气

住他们宾馆,喝酒很便宜 但是不能带走, 现在总部要搬迁到南京了

总体看销售比较粗 酒味道没有得说 县城公费消费中洋河比例很大

至于安全边际 看不到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2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矛台属于国酒军酒厅级别以上酒.按说海外华人也不少(约1个亿吧),但其每年外销也不足3个亿.酒就是酒,成分差不多,这点谁都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4: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行业,就靠抓住顾客的心,营销能力至关重要,重点看看洋河是怎么做营销的

????????????????????????????

江苏洋河荣获营销界年度大奖 2008-12-24 21:03

http://hi.baidu.com/%D1%F3%BA%D3%BE%C6%C8%CB/blog/item/7b2095a1b3270a8c4710643a.html

近日,“2008年中国企业营销创新奖”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江苏洋河酒厂成为了评委会及专家团的一致认定,历经多轮评选后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顺利摘得了中国企业营销创新大奖。这一奖项不仅证明了洋河酒厂已走在了白酒行业的营销创新前列,也标志着洋河与国内知名品牌搜狐、联想、李宁等,构成了代表中国顶级营销水平的新一轮企业大家庭。

“中国企业营销创新奖”是由中国营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销售与市场》发起,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浪网等知名媒体联合举办的国内最具权威的营销奖项评比,自设立以来,已经有包括宝洁、中国移动、蒙牛、隆力奇、民生药业、雅客、海信、招商银行、海尔、伊利、东风日产、康恩贝、联想、中国联通等著名企业获得营销创新奖。此次,由于在业界的突出成绩,洋河酒厂成为白酒企业唯一获奖的企业。

据评审团专家分析,洋河之所以能顺利摘桂,在于洋河酒厂立足于国内白酒行业的营销创新制高点,从品牌、产品、渠道、模式等多位一体的营销体系的革命性颠覆与引领。

作为行业引领者,洋河酒厂一直致力于健康理念的倡导,推动白酒市场的整体发展。在业界率先提出了“绵柔型”白酒概念。凭借丰厚的工艺和技术,经过数年的悉心研制,洋河蓝色经典于2003年横空出世。在传统口感的基础上,“洋河”对生产工艺、口感、风味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和提升,形成了“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绵长尾净、丰满协调”的个性风格特征,把“人体健康”对白酒的要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了“绵柔型”白酒独特风格流派,“洋河”创立的“绵柔”好酒标杆,确立“中国绵柔型白酒领袖品牌”的重要战略地位,区隔了竞争对手。

为达到“品牌形象化”这一目的,突显产品的现代神韵,洋河在蓝色经典的包装设计上,大胆地把“蓝色”作为产品的形象色,颠覆了中国白酒包装的一次革命。它所蕴涵的深刻意韵更加耐人寻味。“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比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句蓝色经典的广告语把蓝色诠释的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突出“博大、宽广和高远的男人情怀”。完成了“品牌形象化”的关键一步,成就了洋河蓝色经典的品牌个性特征。在品牌传播创新方面,洋河聚集策略与事件营销,在创意和传播上有重点有选择。使蓝色经典脱颖而出,有别于其他名酒的做法就是追求消费者的现代诉求和情感诉求。并充分以央视这一权威性平台,积极参与春节晚会、关注国家重大事件,特别是利用奥运平台充分展示品牌形象,提升“洋河”在全国的知名和美誉度,引起消费者极大的兴趣和高度关注。较大程度地彰显了洋河品牌的魄力。

为了更好的推广战略主导品牌洋河蓝色经典,洋河基于盘中盘开创了 “1+1”的全新营销模式,目的是良好的渠道建设和网络铺建。“1+1”营销模式的创新在于,厂商双方“市场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品牌共享,利润共享”,明确双方分工与责任,整合了双方优势资源。 当厂商合作成为洋河之后的热点之时,洋河又与时俱进地创新了后终端“4×3”营销模式,解决了白酒行业诸多营销困境,再次摆脱了数年来基于“终端恶性竞争”之后的白酒竞争新业态。

洋河酒厂连续六年销售增长率都保持在50%以上,行业主营业务排名前四。截至2008年11月,该厂提前51天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而蓝色经典单品销售突破20亿元,创造白酒单品快速成长的一个神话。数据是洋河有效营销创新的最好佐证,这些数据不但让业界瞠目结舌,也将蓝色旋风传遍到全国市场。如今,破解洋河营销密码已经成为继蒙牛、阿里巴巴之后的又一个中国企业界共同探讨的课题,获得中国企业营销创新大奖,洋河实至名归。

关于洋河酒厂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前身1949年建立的国营洋河酒厂,位于古镇洋河。

自 2003年蓝色经典上市以来,企业销售更是连创佳绩:连续6年总体销售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年利润增长率超过100%,行业排名升至第四。2008年11月,公司提前51天完成全年32亿的销售任务,而蓝色经典单品销售20亿,创造白酒单品快速成长的一个神话。

洋河蓝色经典被业界称为“现代白酒的开拓者”。超常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营销创新。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11-20 15:01:0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3:13 , Processed in 0.0223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