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小石

“低风险高不确定性”系列之一:同花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8: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雨兄说的对,新业务“机构版金融数据库”很精密,但进入壁垒不够高,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在做,或者计划要做。

就看行业的领头羊怎么加宽“护城河”了,早进入的公司客户积累的多,可以不断完善功能(购买更多的数据源)和降低价格,让后进入的公司吃不饱,直至逼退竞争者。

老业务中的行情软件业务非常稳定了;手机业务未可知,有可能会向行情业务靠拢,最终由券商买了送给客户用;金融信息服务发展太快,行业发展方向还真不好说。

也许“信息服务”和“机构数据库”还处于竞争的初级阶段,最终的行业格局还看不清......所以,长期持有同花顺的理由并不充分。

[此帖子已被 小石 在 2012-1-10 18:12:5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0: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midsmile 发表于 2012-1-10 19:27:14 :

这行业太红海,比如腾讯明天出个炒股软件,送数据库服务,全行业都玩完。。

[此帖子已被 midsmile 在 2012-1-10 19:27:32 编辑过]


哈哈。还真的有这个可能性;如果出了,同花顺如何面对? 同花顺,大智慧,WINDS 都有可能领先。万里长跑才开始。耐心等等看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2: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你这样说 很多美股和港股哪些地产啊都是低风险的了,现金有的比市值还高。比如说美股的(NEP)和海湾资源(GURE)这两只股票可以说是“白送还要贴钱” (也就是说,你要把这个公司整个买下来 账面上的现金减去总负债后,比市值还要多。那么都可以理解是低风险了? 所谓的低风险不仅仅是只财务指标漂亮吧,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关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瞄了眼三季报

同花顺买了1.4亿的房子,大智慧买了1.7亿的房子,一个直接就不计固定资产,一个把房子扔进了在建工程(房子没装修就能进入在建工程?服了大智慧了),估计行情不好,两家公司的“证券信息服务”业务都不太好,新买的房子不敢进入固定资产,怕提折旧.....呵呵.....

同花顺还有个新基地,直接用了BOT模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转固....坐等看年报和一季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15: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说两句, 我也用同花顺手机软件,我只是偶尔看看行情。 什么神奇电波Level2的东西,毫无兴趣。 我是看不出这种公司跟其它公司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要说软件,只要有另外一家公司开发出更加顺手的软件,我立马换掉。 要说服务,这家公司跟其它公司的同质化太严重。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还不就是靠Level2,电波,选股秘笈,之类的东西赚取吗。 这种东西用常识就可以判断,不是一个好生意。 你看国外还有人信这个吗。 别看什么增长不增长,现金流不现金流的。 别看什么PBPEROE的。 你站远一点,以一个常识性的眼光去看它。 它的这个提供数据的业务真的是一个好生意好买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rain兄的好贴,谢谢rain兄给起了个头,其实我也很想说说这个。

同花顺、大智慧、东方财富是目前做证券信息服务比较领先的三家公司。

三家公司业务有交叉的地方,但三家公司的特色也是非常鲜明的,我做个表格说明一下:

 

网络行情

手机行情

证券信息服务

机构数据库

同花顺

√核心业务

√募投项目
核心业务

大智慧

√核心业务

非募投项目
收购

东方财富

×

×

√核心业务

非募投项目
远期有计划

所谓的证券信息服务,基本上就是B2C的“忽悠散户”,主要方法有两种:

一是建个网站,忽悠用户免费注册留下手机号码,然后打电话给你卖软件。

二是跟券商合作,通过券商的平台找到终端用户来卖软件。

在这个领域大智慧是“老大”(业务规模第一),东方财富是后起之秀(业务增长率第一)。

就像你说的,从长期看,这不是好生意。如果靠软件的技术分析能赚钱,那这几家公司直接炒股就行了,就不用卖软件了。

我在“天涯”中也搜索了一下,对东方财富和大智慧的“忽悠”软件的抱怨贴不计其数,尤其是东方财富,简直是骂声一片。

相比大智慧和东方财富对“证券信息服务”的信心满满、巨大投入和极度重视,我发现同花顺无论在年报、半年报,都“羞”于提及这个业务,网上搜索的信息也得到一样的印证??同花顺从来没有打算把这个业务作为它的核心业务。

虽然,卖LEVEL2、大决策之类的软件目前占了同花顺65%的销售,但公司的核心战略似乎并不在这上面,公司甚至对在这个领域开发的升级软件都“羞”于公告(网络公开检索能找到,而公司报告中未提及)。

相反,同花顺从募投项目开始,就把手机增值服务、机构版数据库作为未来的重点,尤其是机构版数据库,这个业务是针对机构投资者提供各种金融数据服务,类似于COMPUSTA或者汤姆逊路透的业务模式。目前国内这个领域的老大是??万得资讯。这个业务不是你建一个CALL CENTER,弄几百个呼叫坐席就能搞定的(目前看,在呼叫中心的管理上,做的最强的是东方财富),机构的购买行为是非常理性的,他们看中的是数据的质量和性价比。

其实这阵子我也在反复看三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各期报告,相比较大智慧的营销能力、东方财富肆无忌惮的虚假宣传,同花顺更像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它的竞争优势就是技术,通过不停的技术升级,将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到后面去,这是同花顺的长项。

我从公司各期的报告中,发现公司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这样的一致性也让我坚定看好同花顺。

同时,我在三家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也找到了一些端倪,国内“机构数据库”老大万得资讯在二级市场多次增持同花顺的股票,现在上海万得是同花顺的第五大股东,南京万得是同花顺的第六大股东。

如果说我们自己的推断含有主观性和信息不对称,那么业界的超级巨无霸??万得咨询,它的判断也能给我们一些暗示。

再比较下东方财富不断出逃的各位股东,以及大智慧的股东结构,更加坚定了我对同花顺的看好。

当然,看好不代表现在就要重仓买入,同花顺作为一个值得长期把玩的票,现在可以建个观察仓,静待年报和一季报来验证我们的一些推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好像还差了两个基本业务,同花顺和大智慧目前的行情软件还是有一定的客户黏性的。

跟券商交易平台绑定的行情软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手机付费用户也稳定增加(未来如何实现更大的价值,这是个问题)。

基本上国内的行情软件只有三家是主流:深圳通达信、上海大智慧、浙江同花顺。报表显示大智慧和同花顺的这个业务都很稳定,不过成长率欠佳。

[此帖子已被 小石 在 2012-1-17 18:36:11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0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慧,通达信,同花顺,三个软件都用过。 同花顺是我感觉最进取的一家公司,创新也是最好的一家。想用户所想,这样就可以了。 把心思用在产品上,是我对这家公司的评价。相对其他两家软件,同花顺确实在用心做产品,这样的不断创新是否可以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呢? 拿以前的分析家和飞狐来说,这两家公司都是创新型公司,产品也是非常完美的,但还是因为没有利润来源而被大智慧收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12: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证券信息服务在它的营收比例中不下降 就别谈什么差异化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911cym兄说的问题确实应该重视,相比较大智慧跟券商的关系、东方财富对呼叫中心的铁腕管理,同花顺在营销方面确实有点太“软”的感觉。

大智慧长于整合,也擅于营销;相比较而言,同花顺这方面有点弱。

酒好也怕巷子深,产品好,不善于经营还是不行,同花顺在营销方面确实应该向大智慧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3:22 , Processed in 0.0212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