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集团进军普洱茶产业 2009-04-23 12:01 天津天士力集团于2008年10月在云南省普洱市注册成立了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000万元,主要进行生物茶技术的研发、服务、成果转让和药品、食品、保健品的开发研究。天士力集团进入普洱,将极大地促进云茶(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突破现阶段云茶叶产业发展遇到的一些发展瓶颈。天士力集团在公司注册成立后,联合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高等学府和有关研究部门,开展对普洱茶药用特性的系列研究,并于2008年12月在天津召开了普洱茶药用特性的学术研讨会。为就下一步的合作达成共识,3月30日,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率公司高层领导深入云南省普洱市就合作项目进行洽谈和交流。 普洱市委书记高旭升,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培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鲁斌,市委常委、思茅区委书记张善强,市委常委、副市长盛军,市政府秘书长杨卫东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当天召开的双方项目开发进展情况交流暨精制普洱茶粉质量标准研讨会。 研讨会上,高旭升对天士力集团高层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要把普洱茶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将是一个艰难、复杂、长期的过程。为此,从现在开始就要打牢发展基础,并为前来投资的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和商务环境。要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形成品牌,延伸产业链,实现茶农增收,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 闫希军代表天士力集团对普洱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茶叶是一种健康饮品,天士力集团正在营造一种“大健康”的理念,目的就是通过建立起这种理念,让每个人都懂得个人健康、家庭健康和社会健康。双方通过合作,对普洱茶的开发利用进行创新,希望通过“科学普洱”的实施,加强对普洱茶的基础研究、功效开发和工艺改造,改变普洱茶“生产过程科学但不卫生,工艺独特但缺乏标准,饮用效果显著但缺乏科学数据,国内外很有名气但缺乏品牌”的现状,推动普洱茶产业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实现科学发展。在下一步的合作中,双方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好科研和项目的前期规划建设,积极推动科研发展;另一手又要抓好产品的形成,稳扎稳打地进入市场。 沈培平在会上表示,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突破是在“科学普洱”阶段。他说,普洱茶发展到一定阶段,单靠传统产品的销售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显现,只有走“科学普洱”的道路,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才能实现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他要求,全市要下大决心做好普洱茶粉项目的研究开发,加大科研经费的落实,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全力推进“科学普洱”;要立足长远,长短结合,做好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快“科学普洱”的实施进程;要把工作细化,在项目节点上要一步一步突破,最后实现质的飞跃。 据了解,科学普洱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普洱带来的发展机遇,凸显科学普洱在普洱茶产业未来发展中的突破性带动作用。以省内外人才和科技资源为依托,加大普洱茶功效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推进普洱茶生产的标准化、数字化和工业化,建立符合国家标准以及国际质量标准的生产和质量监督体系;依靠大企业加快普洱茶产业的大工业进程。从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对普洱茶标志性主要成分含量、副作用等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改进传统普洱茶产品,开发袋装茶、粉状速溶茶、罐装茶等新产品。2009年至2010年,对主要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疾病动物模型、安全评价等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开发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等系列功能普洱茶。2010年至2013年,对主要有效单体成分确定、性质分析、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单体成分鉴定标准、安全评价等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开发普洱茶降血糖、降血脂新药、抗肿瘤、抗衰老等系列新药。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普洱市300亿元左右的普洱茶产业,带动云南形成超过1000亿元的普洱茶产业。 当天,双方有关领导还参观了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玉龙茶业有限公司,以及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工地,并就有关合作事项达成了共识。 天津天士力集团成立于1994 年5月,以生产大健康产业为主线,制造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涵盖科研、种植、生产、营销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现集团资产总额已超80亿元,累计利税超过37亿元,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和企业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