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边上看着各位对于深基地的研究,这次我也粗略谈谈。 宝湾物流园是大家的最为关心,毕竟地价的上涨带来的长期影响就是租金的上涨,其中以工业用地租金上升幅度最大,这在逻辑上也很好理解,因为土地本身是同一,只不过政府限定了其用途罢了,而工业用地本身又最为廉价。从04?08年的业绩来看,除赤湾物流外,上海宝湾总盈利从1000万到3700万,其中,二期的建成使得营业面积翻番有余,所以,上海宝湾一期的实际盈利增长差不多从1000万成为了1500万。同时,营业面积的扩大平摊了更多的平台营运成本,这一点对于所有的仓储业估计都是如此的,看广州宝湾的营收和盈利就颇为担忧,面积较小的仓储公司面对成本的上涨很可能酥手无策,甚至不得不面临表面亏损的可能(不还有折旧么?)。最为看好的是天津宝湾和昆山宝湾的情况。 再来看看大家并不是很关心的石油后勤业务,营收和净利从04年的1亿和4500万,变成了08年的1.8亿和近8300万,增长很稳定,貌似这是一块大家都忽略的增长业务。 剩下的就是海洋石油工程了,也就是参股的CPEC和CSE这两家公司,其中,CPEC的盈利除了04年的-300万,后面从数字来看也是稳定增长的,只是基地仅占其20%权益和几百万的盈利短期内无法对深基地的盈利产生太多影响;至于CSE,这就是个大波动的家伙了,上下2-3亿的业绩波动,对应深基地的权益就是七八千万,但也正是其在08年给了大家极为难得的买点。 最后,提出两个问题 1.深基地的资金紧张不仅仅是物流园扩张引起的,对大股东南山集团的3.7亿多港口续租费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南山集团转手就借给了深基地,只不过要加点利息。虽然我明白25年后租金1496万每年的码头或许铁定找不到,但25年的续租的费用一次性收取是否合理? 2.深基地08年年报中,称CSE对蓬莱巨涛投资收益5184万,但从03303.HK巨涛海洋石油08年报中,我看到蓬莱巨涛的?溢利为5381.2万人民币,占70%就是3800万不到的投资收益,而且,很凑巧的是两份年报都是09年4月21日。我不清楚是这两家公司有意的混淆一些财务数字呢,还是香港方面?溢利与大陆的净利润两者会计上处理的不同引起?
[此帖子已被 nilleeward 在 2009-11-1 13:39:3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