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1

大宏观经济系统与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3 17: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独立思考的刘军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3 20: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1兄,点击最上方的搜索,按照要求做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8 19: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怎么搞成这样了。。。大家还是少说两句,等待1兄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8 1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1”兄,你上面的引用的互相攻击的内容我必须要执行论坛的“家规”了,删掉,还是把注意力放在问题的讨论上。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道歉就会使所有恩怨云消雾散,真的就那么难?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8-5-28 20:01:2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0 12: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福尔莫斯.给一个建议,供参考;公司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国家意志,其次是资源赋予,最后是贴近原料与市场的交换成本,公司的管理层在发展模式上所起的作用不大,地域上相近的公司模式基本一致.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08-5-30 13:25:4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9: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酸的儿童节(为纪念地震逝去的孩子)

题记:夜深了,依然没有一些睡意,在这个如此悲情的儿童节里,很想为逝去的孩子们,留下一些片片的记忆,希望他们一路走好!

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静静的走了,走的是那么的无助,走的是那么的撕声力竭.就如流星般匆匆地走了,匆忙的没有留下丝丝片语,没有看看山那边的大海. 我不知道随着时光的流逝,十年后,二十年后,还有多少人能记起这些无辜的生命,记起他们曾经天真的笑脸. 在这个悲情的儿童节里我闻不到任何欢乐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的只有无尽的伤痛与泪枯的双眼.........嘘,别哭. 我听到了,我听到了. 我听见孩子们在轻轻地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

如果世界上真有童话,我相信逝去的孩子一定会变成一个个小天使.充满着稚气,天真,灿烂.在另外一个世界用充满纯真的目光看着我们,似乎在告诉我们他们从没离去,他们会用心把爱洒向四川,洒向人间!

如果我们的学校坚实些,那么我们应该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特意贴上两种为灾区孩子建学校的方式,一种是第一页里贴出的,是靠志愿者自己做的(志愿者只起监督作用,所有的款项全部汇入的是希望工程基金会),我与重庆的香姐均已汇出首期款项.如果有意向的朋友,可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觉得其可行,再汇入其帐户吧!第二种是向官方的南都公益基金会捐赠!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7782


关于我们 管理团队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文字论坛 图片论坛 论坛规则 论坛FAQ 个人资料 个人图文集 论坛检索 无忌短信 个人收藏夹 成员列表 退出登录 注册 摄影资讯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附件 DSLR专题 模特专区 资讯频道 行色地理 资料库 器材点评 器材报价 无忌商城 无忌投票 无忌博客 读书频道 论坛 本站事项


色影无忌 > 文字论坛 > 临时论坛:关注川西地震 Email此页给朋友 打印预览

精品 主题:“爱心无忌”工作组??灾后学校重建计划正式启动 [ 主题管理员: 爱心无忌工作组 ] 主题内检索 主题图片汇总 收藏 正序显示
爱心无忌工作组
泡菜
泡网分:0.1
交易分:0
帖 数:52-1
图 数:0/0-0
字 数:4K-0K
注 册:2008年05月 这个计划源自于无忌网友vincennzo倡议: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7168,短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大批无忌网友的支持。


官方的捐献方式,可向南都公益基金会捐赠,其建设的“青基会”169所希望小学基本完好,而且它接受社会的捐款,大家可在百度上找到它的联系网址和方式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755

【重建之思】“青基会”169所希望小学基本完好??专访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前创办人徐永光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沈亮 采访整理
2008-05-29 10:08:45
来源:南方周末


直接接受青基会捐助的希望小学在四川是172所,现在收到消息的是169所,还有3所没有联系上。所知的这169所校舍基本完好,没有倒塌,也没有师生死亡。其中中科院希望小学与北川中学仅一墙之隔。

我们的建设、监督过程是:捐赠方分两种,一种是把项目完全交给我们,他们只参加完工检验,并接收我们的报告;另一种是像苗圃一样,除了青基会的监督,还要自己参与全程监督。全国青基会在建设前就事先审查设计图纸,然后和县级人民政府签协议;资金会分两步到位,先支付一半的费用,等建完通过省青基会验收后,再支付另一半的款项。我觉得保证质量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保证建设资金的足量发放,资金标准严格按照设计,不能降低;二是要有全程监督。但全国青基会还不是在各地都到现场全程监督。这次的结果看,省青基会还是非常负责的。

这次的希望小学中,抗震比较出色的是香港苗圃希望小学。他们在四川省有61所希望小学??其中部分是与我们合作,在震中的有6所,全都没有倒塌。这和他们完备的监督流程很有关系。他们一是要审查投资,二是全程派监理人员监督,非常严格。我参加过一次他们的验收过程:除了专业人员出具专业的质量报告进行验收外,他们的志愿者还自己带着图纸、皮尺,仔细测量房屋各处长宽,和图纸做严格对比。所以我觉得这次我们的校舍没倒是很庆幸,但苗圃小学没倒却是情理之中。我们将会吸收苗圃的经验,以后进行全程严格监督。

那些倒塌的学校,我估计可能有两个问题。一是追求投资,多建学校会导致投资不足,原材料水平就会降低。这不是纯粹的人为因素。二是,虽然不敢妄推,但可能存在偷工减料。

有关国际贸易的讨论 本篇的讨论主要是从列宁分析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其中又以其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作为开始的主线.

正如列宁所分析的,30年内打了二场世界大战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上的利益体系已建立了各自的版图,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海外资源与市场不得不结成的军事联盟,最后直至发动战争.为什么会总是德国发动战争呢!这正如希特勒所说的:"资本主义生存空间不够,没有海外资源与市场,不得不打"

为什么不得不打,这得从资本主义矛盾性开始说起,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有三对矛盾,1,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3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去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则增加一对;即无产阶级国家与资产阶级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以上两种资本主义年代,资本对技术的追求是无限的,因为技术能促进物质生产的增长,从而向全球扩张,获取利润,其获利的特征是;货币--生产--更多的货币.其中生产是其最重要的环节.

二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利国,分得大部分的利益版图,其资本主义的模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FRICTION的阶段(由于中文说法学术界有争议,仅以英文定义).在FRICTION开始的阶段美国的贸易模式是以环大西洋贸易圈为主,由最初的百分之12的投资比重上升到百分之63,在这个时候贸易模式主要是采用横向分工,但是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慢慢成长,他们以自己区域内的市场进行贸易为主,逐渐地把美国排斥出市场内,特别是七十年代末美国因自己国内的经济难题缠身,不得不改变方向(基辛格访华,连中抗苏的问题属于政治问题,属于经济问题的已经过考虑在内)再恰逢中国的改革开放,日韩的产业升级,因此美国逐渐地构筑自己的环太平洋贸易圈,与中,日,韩,东盟的贸易稳步增加,到1982年时其比重已超过环大西洋贸易圈,直到现在环太平洋贸易圈的贸易依然稳步增长,继续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个时候贸易模式主要是采用纵向分工.

美国在FRICTION阶段,他占领全球的最高点的是科学研究,技术,生物,文化,标准系统,产品的创新中心,当然包含华尔街乃至全球的金融机构.而非再以实物生产为主. 而从西方经济学的学者看来,二战后美国贸易实际上是一个完全的均衡系统,根据Paul volcker and Toyoo Gyohten统计的资料显示,早期的贸易赤字正好等于西德与日本的贸易盈余,随着后面苏联的解体,世界进入到一超多强,这个贸易系统的游戏中,东盟,OPEC等贸易伙伴,他们的顺差刚好以美国的逆差相平衡.这个贸易系统到目前依然维持着稳健的状态.这就能回答过去人们过去十多年内,大家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贸易盈余国家不向美国出口那么多商品与服务,那么美国还能这样繁荣吗?如果这些国家的资金不再流向美国,那么美国还能这样一繁荣吗?但根据贸易系统均衡的原则,如果美国不进口那么多商品与服务,那么出口国能买给谁?如果出口国的资金不再流向美国,这些国家能把美元拿来做什么. 人们常说的新兴国家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实际上只是一个'忽悠'.因为,第一美国拥有全球初级产品的定价权,拥有全球的文化标准系统等,而非再以实物为主,他凭此维持全球的贸易均衡.第二贸易系统的均衡是双方而非单方面,新兴国家作为要想在现在此刻达到次条件基本上是无可能.

总结我想表达与证券市场相联系的思想:1这是呼应美元周期的组成部分,美元周期不是天掉下来的,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由历史演绎过来的.2 美元周期的内在逻辑是由贸易均衡系统组成一个坚实的基础部分,是表明美国进入一个新阶段,一个FRICTION开始的阶段,此阶段以输出标准为主.第三在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获利的特征是;货币--生产--更多的货币,但FRICTION阶段,他已把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周期性个股是有机会的,但切记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是不同的.第四,看看近年我国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模仿美国模式与标准都是大牛股.(由于本人微观太差,对公司研究烂得不得了,可否请福探,LEWIE,PETTER9988,pxj9902开新贴对此进行研究.谢谢)

(里面有很多问题存在争议,等大家讨论完后,我在把标题等内容重新整理后加上去吧!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 12: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说的,越说越和大宏观经济无关了呀,跑题不要太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1: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痛苦过后会见彩虹!

昨天10点多我就把我所有的子弹全部打出去,满仓操作.望着后来继续下行,满目苍荑的大盘,我仍然兴致勃勃的调戏空仓的夏洛克。没有任何的不安与恐惧!人为什么会恐惧,只有当他对未来大势极度悲观的时候才会产生恐惧感。而我看到了温总带给了我们的未来,所以不会觉得有任何恐惧.

未来真的是那么悲观吗?我个人看是没必?个人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非常乐观(2010年1月起算)。对经历这次宏观经济调整之后的未来形势充满着极大的希冀,最大原因在于温总把中国这辆庞大的战车重新带回了正确的轨道。回顾一下中国股市的历史,每一波调整后均能创出新高(权当废话),前三次是内生性的,是由国内自主消费为整个内生性的宏观经济增长带来庞大的动力,是通过人们内生地创造需求走出来的,调整行情不超过34个月,为什么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非常乐观?首先,面对此次已经下跌了一半的市场,我个人认为已开始反映了滞胀带来的经济恶果!因为已在温总为力保18.5 亿亩耕而制定了很多的政策,主动地放弃了众多的机会成本,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政策会慢慢地体现出来,再加上美元周期结束,所有初级资源产品会重回其所运行的轨道,我国的经济系统自然能重回正轨(2年内)。

其次我们见到温总正努力重新恢复国内原有的依靠自主消费的内生性的宏观经济增长系统,第一农村市场已开始逐步启动,特别注意消费物价指数的升幅中农村所占百分比不断再提高,温总则把全中国的贫困县全走了一圈,农村消费能力是的内生性的宏观经济增长系统的最大动力。回顾一下温总上台后以来的政策。第一,免农业税,人员怎么办,那么多乡干部也要吃饭吧,怎么实行减负,这就是其任内农村生活水准越来越差的原因。而温总是减税,不给乡镇政府收,让乡干部自己减员, 另谋出路,把减负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实行一系列的补贴,最重要是直补到个人存折,而非整乡整 村的补贴。还有商务部的家电计划,是按每省需求制定不同的级差价格,使农民整个家电需求争取出现较大增长,从而提高消费需求。第二,收入分配政策上已着手开始建立制度,例如12万的个税申报,虽然有很多漏网之鱼,但随着制度的日益完善,财政收入还会不断走高。第三点,税收制度,增值税电脑开票系统不断的向下普及。只要财政收入能不断走高,温总也已告诉我们,增加的财政收入回全部向公共财政和弱势群体倾斜,这一个制度会确保我国恢复原有的国内自主消费为整个内生性的宏观经济增长的健康经济系统,因此,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不会差。(当然这一制由建立再到完善是要很长时间的,我的意思是两年后见到它对整个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

国内自主消费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呈现较大的增长,宏观经济形势经过短期调整,未来必然欣欣向荣。因此,从整个大宏观经济系统出发,07年 6124点的调整我个人认为不会超过25个月,不会是2245点式的调整.所以我在此点位选择满仓而不觉得任何的恐慌,如果这个点位能反弹,那么我就参与此次的反弹行情,如果不能反弹的话,就继续持股,在这个点位选择长线投资未来五年内N陪的利润是可期的(N大于等于五).这里最关键的是选好个股.怎么选股,挑公司就看看各位高手的选择了我完全是菜鸟一个!借用SHIJIAN兄对选择公司的一些理解来结束我们这次讨论吧,他也是满仓的.1 我认为只要是从公司的价值出发选股,就无所谓市场的的牛熊了。一切的关键是对公司的选择能力。这也是我成为正式会员的原因。2 因为一个业余的投资人对公司的认识是不到位的
3 回顾1年半来,随着对投资认识的深入,我感到体会很多,最大的一点是操作少了,空仓的时间多了。而一旦选好的目标,就是满仓。所以我要么空要么满。
4 参加徐星投资最大的是收获是理清了投资的思路。从世界观上认识了投资的本质
5 市场80%是有效的,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所以只有能看到未来几年的投资才可以有超过一般投资者的收益。关键到一个点上还是对企业的认识程度。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7-1 20:01:2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7-1 20:03:4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7-1 20:11:5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7-1 20:13:1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1: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忘记写上了,个人认为短期(一年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完全不看好,但在此点位已没必要再杀跌,很多潜力股已把长期底部打出来了,如柳化等. 美国经济滞胀时,其国内的股市下跌也就两成多一点!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6-11 22:39:3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4 2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同学,欣赏你的激情,但是真实世界中理想总与现实存在差距的,很大一部分有可能是我们国家的执行力决定的,有好的政策是否能将好处真正地落到实处?下面是我转贴的一篇文章:

(zt)政府过度占有社会财富是个危险信号


  耿海军


  中国30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中国开始富了,那么究竟是谁富了?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分析: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在中国,超过76%的资产是政府拥有的,民间只有不到25%的资产。(《文摘报》5月25日)

  中国古话说:国者,民之利也。也就是说,我们成立一个国家,通过交出一部分税收由政府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众权利和利益的更好实现。但是在财税制度等方面,我们迄今还是强调“国重民轻”,偏信“大河有水小河满”。

  然而,“大河”有水,“小河”自然就会满吗?现实情形并非如此简单。去年11月,“嫦娥一号”探月成功,中国迈进国际“月球俱乐部”。当《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说这体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时,重庆沙坪坝3位市民却为抢购一瓶低价食用油被踩死在家乐福超市,31人受伤。有网友不禁感叹,一边是国家财政收入高达5万亿富得流油,而另一边,却是物价飞涨下的生活越来越让人捉襟见肘。

  为什么国家富有了,民众却依然生活多艰?首先是因为国民税负总体偏重。去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中国排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前年则是全球第二。这个排行榜未必客观,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税负较重的问题。税负偏重意味着,一部分“小河”的水可能被“大河”舀走了。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拟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而减轻个税,仅仅是减轻税负的一个很小方面。

  其次是价值取向与制度安排。眼下,经济增长的好处更多分配给了政府和国企,所以我们看到属于各级党政机关的豪华楼堂馆比比皆是,公务员工资、福利的增速超过了一般市民的收入增长,而垄断国企的福利待遇更是高得令人乍舌。这样的制度安排,自然会影响公共财政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投入,不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比如,近年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热,但许多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住房。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卖地财政”,人为地使地价越来越高,从而让高房价雪上加霜。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一个社会只有放手让每个人富裕起来,它本身的繁荣才有保证。事实上,百姓收入和公共福利滞后已影响到经济,消费不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消费率长期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22个百分点。这导致中国经济停滞在靠廉价出口外销上,迟迟唤不起国内强大的购买力,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政府过度占有社会财富是个危险信号,我们不能迷信“只有国有经济强大,国家才能富强”的教条。正如陈志武教授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富有国家还维系大规模的国有经济,也没有哪个国家真正靠国有制富起来”。我们应当遵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要求,抓紧解决民生、民富、社会公平等问题,尽快将“国富”的一枝独秀,转变为“国强与民富”齐头并进。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217354>

中国青年报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16:20 , Processed in 0.02396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