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xds5188

投资经验启示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8: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罗斯的4条不败投资法则
如格罗斯认为要设定长期观点,否则 “ 你不是被贪婪或恐惧淹没,就是在情绪转换间摆荡得精疲力竭。即便是职业经理人,如果没有长期看法,也会变脑死 ” 。但 “ 资产布局最好架构在三到五年的长期观点上,因为只要超过五年以上,你就开始如同约翰?奈思比等未来学家的猜测了 ” 。
  
  这话实事求是。我们的所谓价值投资者一看就是十年乃至半个世纪,浪漫到不真实。当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可算控制计划很强,也就五年规划,凭什么在市场经济如此不确定的商业周期下,动辄十年二十年。我想主要是财富管理人希望我们的客户把钱留在他们那儿久点吧。
  
  格罗斯反对短期搏傻,却又说: “ 在长期观点(三到五年)的大架构下,你也要留意资金流向,感受市场的潮流和想法,随着
产业循环起伏(6到12个月),微幅调整资产配置。 ”
  
  这才叫大师,说得滴水不漏。我看国内的大部分专业投资人发表看法,要么悲观得要死,要么乐观得疯狂,要么就是含含混混,不知所云。这种直线式的单面的思维方式也会套在对海外投资家的看法上,比如一写罗杰斯,就是极度看好中国。是的,罗杰斯在20世纪90年代就看好中国,现在仍看好,但他注意到中国的市场发展也是波动的曲折的,即便他写给女儿的信中也坦承:
  
  “中国政府和国际货币
基金坚称软着陆是有可能的,而中国政府正在想办法控制货币供给与银行贷款,但是我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用。过去因为利率低,中国在房地产和一些制造产业方面已经投资过度,这些领域未来可能会暴跌,不过其他领域可能不会受到波及。”
  
  格罗斯素投资视野的核心元是人口趋势,这在他20世纪90年代后期写的《道听途说投资术》(Everything You ’ ve Heard About Investing is Wrong)中表现得很充分。简而言之,一个国家的股市或债市或房市,长期价格都是由人口趋势所决定。一般来说,25岁到30岁的年轻人消费力最强,而且都是信用消费,如果此类人口达到高潮,就很容易拉升
房价,甚至造成通货膨胀。在中国,2008年的前十年也是 “ 婴儿潮时代 ” 的高峰吧,经济也因此不错。下面至少五、六年,30岁左右的年轻人应该进入低谷,会不会因此影响经济?拭目以待。
  
  格罗斯的第三条投资法则涉及每个人的投资心理,很微妙。事实上,它涉及投资(机)的选时。这个问题,许多价值投资人不以为然,以不可知推托,格罗斯却不回避。即便运气太好,我们确实也不可能都能准时逃顶抄底,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倾向注意调适。以闹钟为例,如早上6点是起床的最佳时间,闹钟最好在6点叫醒你。可你一般做不到这点,往往7点或4点就被 “ 闹醒 ” 了,在投资中,就是抛得太晚或买得太早。你知道这点后,就得注意训练,让自己醒来的时间接近6点钟。
  
  格罗斯自称自己的投资闹钟总是在4点半响起。那巴菲特呢?格罗斯也有看法,请读者自己验证吧。
  
  下大注但不要孤注一掷,是格罗斯的第四条法则,这更是投资的高境界了,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出真知。不过,如果你已不年轻了,得慎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2: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文章,顶一个!

以上都是关于人的认知层面的阐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5: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公司的标准

1、公司的实力:公司的实力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服务实力、产品研发实力、人才实力。最重要的是衡量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规范经营、稳健经营,如果一家公司不诚信、经常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通过炒作带动发展,那么这样的公司肯定不会长久,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本身!另外,诚信经营不是靠公司自吹、也不是靠会员观察一两天可以判别,而是通过与会员长时间的合作、共同经历风雨在会员心目中形成的一种良好形象。这是一种口碑相传的文化而不是靠短时间炒作出来的!

2、公司的产品:衡量一家公司的产品不仅要衡量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还要衡量产品是否拥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以及公司产品未来的发展走向,是否具备前瞻性与趋势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只是靠短暂的炒作而不具备可持续性,那么这样的公司也不会长久!

3、公司的奖励计划:按照国际标准利润比率为:产品成本25%;工资成本:50%;公司的营运成本及利润:25%。通过这样一个比率大家不难看出如果一家公司过分的强调自己的奖励有多高、或是如何快速致富,那么该公司一定涉嫌恶意炒作。只要是正规公司,不管是哪家公司都不可能一夜暴富或是短时间暴富,会员必须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与付出,通过不断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体、服务好顾客才可以获取相应的报酬。

4、公司的文化:如果把公司比作一个人,那么文化就是她的灵魂!一家公司能否做强做大,文化是关键。没有文化的公司如同一个暴发户,难以在强手林立的恶劣市场环境中最终取胜!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09-2-5 15:55:3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0: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与农耕

1966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学士学位,1968年于哈佛商学院获MBA学位。1977年成立穆伦坎普公司,为个人提供理财服务,1988年成立穆伦坎普基金。目前,该基金共管理着价值23亿美元的资产
  对基金经理来说,也许最为头疼的就是如何在温和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超过平均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什么众多基金经理无法击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在俄亥俄农场长大的穆伦坎普却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方法很简单: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好公司的股票
  把一个农民的孩子送去哈佛上学,你会得到什么呢?如果这个孩子是罗纳德?穆伦坎普(Ronnald Muhlenkamp),那么,你将得到一个通晓各种常识,而且很有智慧的头脑。或者,就像穆伦坎普朴实的说法,当你在农村长大,“你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识别牛粪”。当然,这个比喻也许不是那么贴切,但很能说明问题。
  穆伦坎普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工程学士学位后,在哈佛拿到了MBA,他将自己颠覆性的观念都归结于哈佛。穆伦坎普在哈佛读公司财务专业,学会了阅读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财务报表。但他从来没有选任何投资课程,而且在经济学方面只选了两门课。然而穆伦坎普??穆伦坎普基金的所有人??却把这些看成是某种优点。“我早就把在学校里面学的经济学都扔掉了。”他说,“这种课程毫无意义。”
  事实上,60岁的穆伦坎普认为随着岁月流逝,自己学到的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于好公司,并用一定折扣的价格买入。从1988年穆伦坎普基金成立以来,他一直用这种方式管理。

我们认为如果通货膨胀率维持在1%到2%,长期国债的利率在4%到5%,股票的定价还算比较合理。事实上,我们找到了一些十分便宜的公司。但是要注意,你不能买入整个行业??你必须买入那些可以击败自己竞争者的公司。

我得说我从农夫那里学到的关于投资的东西比从华尔街专业人士和MBA们那里学到的更多。他们懂得在不同的季节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卖出股票和决定何时收获苹果类似。农夫们不能精确的告诉你他们准备何时收获,但是他们知道果实什么时候成熟了.

把一个农民的孩子送去哈佛上学,你会得到什么呢?如果这个孩子是罗纳德?穆伦坎普(Ronnald Muhlenkamp),那么,你将得到一个通晓各种常识,而且很有智慧的头脑。或者,就像穆伦坎普朴实的说法,当你在农村长大,“你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识别牛粪”。当然,这个比喻也许不是那么贴切,但很能说明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2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忍耐力定投资成败

股市上有一句格言:“忍耐是一种投资,忍耐是成功的前提。”股票投资胆识和谋略是必要的,忍耐不可欠缺!

玩股票必须培养良好的忍耐力,这往往是投资成败的关键。不少投资人并不是分析能力低,也不是缺乏投资经验,而是缺少一份高度的忍耐力。过早买进或者过早卖出,都会招致时间的无谓之浪费,以及金钱的损失。买进与卖出的时机不适合,应该耐心等待,时机降临时要坚决果断的把握,这是对每一个投资人的基本要求。

投资股票需要忍耐力,寻找市场机会需要等待,需要耐性;持有股票是一个需要投入时间的过程,因而需要高度的忍耐力,需要眼光和远见,不要因股价的起伏波动而寝食不安。买卖股票赚钱,说穿了就是忍耐的功夫,买进的侍候需要忍,股市不明朗要忍,股市下跌也要忍,股价上涨,想卖到好价位一样要忍;股价不够低,没有跌到位,忍得住不买;股价不够高时,忍得住不卖,无论是买进、卖出还是持股,都应该忍耐。

忍耐和等待不代表“无为”

股票所赚的钱是一种忍耐费。忍耐是股市投资最高的艺术境界。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能沉得住气,你就有机会赚钱。忍耐和等待不代表“无为”,代表的是一种不操作的技术,一种最高级别的技术!

股票投资赚钱的交易操作,基本上有如下的环节:买进→持股等待→卖出→持币等待。

在买进之前,为了捕捉最有利的时机,需要忍耐、等待;买进股票之后,如果该股还没有启动,需要耐心等待;如果股价上扬了,也要忍耐等待它上涨到一定的价位时,再获利了结。即使卖出后,身终百战,善研判、懂操作的投资人也不会马上再买进,还要忍耐等待大盘和个股的回调。

因此,股票投资可以说,忍耐和等待自始至终贯穿了整个交易过程,伴随着股票投资人所有的操作行为。

忍耐不是消极,等待不是空等。忍耐是养精蓄锐,等待是厉兵秣马。忍耐的决策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修正和强化。

高度的忍耐至少需具备下列的条件:

一、稳定的心态,不患得患失。
二、战略的眼光,洞察大势。
三、丰富的经验,?解人性和股性。
四、坚定的信心,独立判断的能力。

至于在股市搏杀,要忍耐些甚麽呢?

1.忍得住寂寞:勤奋搜集资讯,长年研究,不断检讨成败得失,总结经验。

2.忍得住不从众:股票市场赚钱的毕竟?少数,散户当中80%以上都亏损,当大家一致看好时,不从众肯卖出;当大家一致看坏时,不从众仔细研判找点。

3.忍得住恐惧:在崩盘时,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在低点寻找高股息的优质股。

4.忍得住不贪:股价常会不合理的涨过头,或是庄家急拉硬推吸引散户,这时要忍得住不贪,该收手就收手,以免套牢。

5.忍得住亏损:如果一时选错股,选错时,行情不如预料逆转,要忍得住停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忍得住不受媒体诱惑,不受小道消息的吹嘘。各路消息必须经过大脑过滤,认真研判,才好?取行动。

7.忍得住波段操作,股市每年都有一两次行情,要对股市、对自己有信心。

8.忍得住不进场交易。自己不具备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条件,应忍得住,先学习,先充实自己,提?自己的操作的水平,然后才可进场搏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20: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自己认知与行为不同,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5: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尔斯?布兰帝谈“耐心”

查尔斯?布兰帝是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传人之一,他创立布兰帝投资伙伴公司,开始时为投资人管理的资产只有1.3亿美元,到2001年。旗下管理资产总额已达750亿美元以上,被尼尔森公司选为2000年最佳基金经理人第一名。

我们都知道,在实践中,价值投资理念的应用是非常简单直接的,首先找到价值可以准确衡量的公司,当其股票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时,就买入该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意这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那么股票的价格就可能上涨,上涨到一定的程度时,抛出这只股票,然后寻找其他被低估的公司,重复这样的投资过程。

  其实,这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

  要“找到价值可以准确衡量的公司”,必须要耐心;当等待“可以准确衡量的公司”的“股票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时”,也需要耐心,即买入需要耐心;等待股票“上涨到一定的程度”,即达到抛出的条件时,需要耐心;“寻找其他被低估的公司,重复这样的投资过程”,同样需要耐心。

  耐心!伟大的耐心!

  查尔斯?布兰帝强调:“耐心是价值投资者的核心准则。”(查尔斯?布兰帝《今日价值投资》第186页)

“要达到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就要有不同于一般市场参与者的思维和行为。”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和行为。

查尔斯?布兰帝主张投资反对投机。他说:“投资三要素:通过分析、本金安全、收益足量。不能满足这三要素的市场行为都属于投机而非投资。”“这三要素的市场行为都”需要耐心。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09-2-5 15:56:4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长线投资中的大概率事件 anmin

投资是一桩风险很高的事情,这桩事情如果做好了,利润率也很高。

谈风险的话,在我的投资经历中,一共有四轮熊市。在这四轮熊市中,如果投资者没处理好高低点下的操作,即大底和大顶下的操作策略,那么一定会被这个市场淘汰。在我的印象中,这四轮熊市,95%以上的股票,跌幅都超过70%80%。大家看看上证指数及所有个股的月K线图,翻一翻,看看熊市对多少个股有多大的影响。我碰到的一个投资人,做生意的,2001年资金90万,05年打到15万,07年最高点时,220万,08年又回到90万,最后在大盘跌破3000点时,清仓离场,发誓再也不做股票了。07年底08年初,他找过我一次,碰到过我两次,每次问我意见,都是想办法降低仓位。结果他都没有听,结果就是白玩儿了一场。

但是你如果看上证指数的周K线图或月K线图,就会发现它呈现明显的中线或中长线特征。中线或中长线的上涨,中线或中长线的下跌。因此,对于市场来说,短线并不是它的特点,而中线和中长线才是它明显的特点。所有的大跌和大涨,都是基于中线或中长线。没有哪次短线的大跌和大涨,可以在指数K线图上留下特点。当然个股例外??但是,短线突然巨幅大涨和大跌,在全体个股中,它的数量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它的比率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这是小概率事件。你从1500多只股票中,挑选出那么几只短线巨幅涨跌的股票,这种可能性有没有呢?长期跟踪涨跌幅榜,有可能做到,但那是小概率事件。可能性就是那几百分之一,而且,这其中还充满了陷阱。

那么大概率事件,就是做中期和中长期的投资。简单地说,寻找到中期的底和中长期的底,或者寻找到中期的顶和中长期的顶。再辅之以仓位管理。那么股票的操作,就是一件做大概率事件的事情。中期底部建仓,中期顶部卖出。

而上证指数或深圳指数,自1990年以来,它们的中期底和中长期底,中期顶和中长期顶,特征明显。你只要使用适当的方法,是一定可以发现的。我03年底在网上写文章以来,明确在0441730点以上,057月和12月在1050点附近和1070点附近,以及07年的6000点附近,还有这次1860点附近,都指出了大盘的中期顶底。这些都有文字证据在那里,有心的人,搜索一下,翻翻我的文章,都可以找得到。这说明中期顶底,中长期的顶底,是可以被人研究并能够发现的。

而在这个市场上,股指越高,离顶部越近,风险越大,未来的损失越大。股指越低,离底部越近,风险越低,未来盈利的希望越大。这是一个基本的风险收益管理的问题。而很多投资者,包括众多机构投资者,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或者即使明白,但没有体会,或体会不深。因此,我们看到,6000点附近,还有很多人,很多机构拿麻袋装钱往里冲,你拉他都拉不住。他们认为股指会涨到8500点甚至10000点以上去。1800点以下,包括近期2000点以下,还有很多人,很多机构,都在跑货。他们认为股指会跌到1200点,甚至1000点以下去。这是很有问题的,有大问题的。做股票如果这样,最后只能亏得没裤子穿。

但是,在我眼中,中期顶部的主要任务是跑货,因为接下来大跌,让人亏损50%以上的概率是100%;中期底部的主要任务是建仓,因为接下来的行情中,让人挣50%以上的概率是100%,这是一件确定的事情,是概率为1的事件。大家回忆一下高中数学讲概率,袋子里有19个红球,1个白球,你伸手进去,拿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5%。袋子里有20个白球,你伸手进去,拿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1,也即100%

中期底部挣50%以上利润的概率是多少?100%。中期顶部亏损50%以上的概率是多少?100%

这就是做大概率事件。

投资就是要做那种确定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大的行情,确定的行情。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09-2-17 16:50:3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1: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见王石混迹官大人间 好企业一眼看得懂

冯仑/文

  说话背景:好企业什么样?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近日,万通集团总裁冯仑表示,为企业号脉,只要掐准以下三脉,即一句话是否能把自己的企业说清楚、是否有终端产品在销售、老板下班之后干什么,大抵可以心中有数了。

  1、一句话是否把自己说清楚

  好公司应当自己一句话说清楚,别人一眼看得懂。比如,自己公司做什么,是做食品,还是制衣,自己一句话就讲完了,不仅老板自己一句话讲得清楚,而且无论问哪一级员工,大家都众口一词,八九不离十。另外,自己一句话讲完了还不够,还得看别人,特别是外行、普通人对你做什么的说法与你自己的说法是否吻合。例如,牟其中不光自己一百句话也没讲清楚南德是干什么的,而且一百个人听其言、观其行之后仍摸不着头脑。近来频频失陷的企业当中亦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德隆的整合产业,三九的低成本扩张,各种企业的资本运作,等等。其掌门人大多自己一句话说不清楚,少说也得上百句才能把自己的故事说圆,同时,从媒体到投资者对企业亦如瞎子摸象。相反,再看那些稳健成熟如万科、联想、TCL、汇源等公司,其掌门人任何时候都只需一句,最多寥寥数语,就能说清了自己,我们外行也无需多花功夫,只需一眼就看得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其实国外也一样,可口可尔、吉列、麦当劳都是简单到我们一眼就看得懂的企业。而安然这类怪兽,当人们开始看不懂它的时候,它便忽喇喇如大厦倾了。世间万物,伟大只是一种简单,只有真实才不怕简单,复杂的东西特别容易好看,但好看的后面往往是荒唐和陷阱。

  2、是否有终端产品在销售

  一定要看得见终端产品的连续销售。商业的核心是交易,而交易的本能冲动无非是贱买贵卖,赚得利益。无论多大的买卖,无论多伟大的商业故事,说过来倒过去,如果只见其忙忙叨叨,不见有东西(最终产品)在卖,只听说卖什么东西,但市场上并不怎么能看到,或者虽有东西卖,但时断时续,量又很少,那么,这家公司显然只是在中间过程倒腾资金或资本(号称资本运作之类),其形迹便十分可疑。没有东西卖就说明它没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现金是公司的血液,而经营性现金流是惟一属于自己的健康的血液。其他如资本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固然可以输入企业维持其生命,但毕竟不是经营性现金流,不具有健康的造血机制,早晚会崩断的。时下资本运作最辉煌的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经营性现金流,而

  是用融资性现金流伪造(如通过关联交易编造交易记录)经营性现金流,再用伪装的业绩去蒙骗投资人的钱,制造投资性现金流。欧亚农业的杨斌便是吸食这类财务鸦片死掉的。所以,不管多堂皇的企业,只要在市场上看不到它有产品在销售,就不应相信它的神奇故事,哪怕这故事再合乎逻辑也不要信它。

  3、老板下班后干什么

  要看公司老板或经理下班以后干什么,和什么人混在一起。如果天天跟政府官员在一起扯,那一定是为了寻租或者遇到了什么麻烦。如果还在酒楼桑拿里或泡银行,那一定是公司空手道还得银行援手。如果左右不离是公检法、军警宪特、江湖弟兄,那一定还有铤而走险的事需要摆平。相反,一间公司,如果老板或经理并不成天往政府跑,而是往国内外同行那里跑,往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跑,那一定会变成行业先进。如果银行彬彬有礼、公事公办,或者由手下普通员工或公司就能搞掂,那一定是财务健康、运行良好。万科声言决不行贿、阳光利润,所以鲜见王石混迹于官大人之间,亦不与公检司法的人推杯换盏,反倒是落拓洒脱,寄情未来,玩山弄水。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09-2-19 11:25:2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20: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皑皑冬雪,里面竞裹了嫩草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18:37 , Processed in 0.02229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