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阳光下

对苏宁电器(002024)的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7 21: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过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有点道理但不觉得出彩。不过是对一些公司的调查,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变成某种理论。

共性的东西往往没有什么意义,成功的企业本来就有共同之处。但是面对一家企业的时候,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各有不同,经营还需要用到常识。虚的东西看起来美丽,有时一段时间内或许也蛮管用,但毕竟是虚的,经不起考验。

对电器城不了解,不知道破产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23: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则有趣的消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失业的人多,造成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看电影的人大大增加。如果这样简单类推的话,那么经济低迷时,占苏宁利润最多的彩电、音像、蹀机等消费应该增加才对

呵呵,开个玩笑,当然不能这样简单类比啦

[此帖子已被 阳光下 在 2009-4-16 23:13:3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00: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阳光下 发表于 2009-4-16 23:13:01 :

有一则有趣的消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失业的人多,造成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看电影的人大大增加。如果这样简单类推的话,那么经济低迷时,占苏宁利润最多的彩电、音像、蹀机等消费应该增加才对

呵呵,开个玩笑,当然不能这样简单类比啦

[此帖子已被 阳光下 在 2009-4-16 23:13:32 编辑过]


照你的逻辑,美国电器城(Circuit City)应该活得很滋润,而不是走向破产。建议多关注公司竞争力,但令人讽刺的是,电器城的破产直接扇了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一记大耳光,因前者正是他常举的一个典范。这也从侧面说明公司竞争力也不是那么简单就比较出来的,虽然目前看来,苏宁颇有百思买(Best Buy)之风,而国美就未必重蹈电器城的覆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4: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几点:

1.家电专业零售连锁本来是一件好事,也有不错的复制扩张模式。尤其在前几年房地产扩张期也早就了辉煌,今后的扩张能力或有所削弱。农村市场的由于覆盖密度的弱势,服务成本会大一些,不过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相对低一些,中性。提供了长期的扩张空间。不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还不确定性,市场到底会如何未知。

2. 目前的家电售后服务,总体觉得主要还是家电厂商的事情(1年),国美出售5年(可选3-5年)保修服务是不错的,至少我买的厨房电器都买了5年。(相当于买个保险)。如果家电零售商能为厂商提供价值的话,服务是他们应该做的,这样为厂商减低成本,来换回低价,增强各自的优势。目前,还不能感受零售商的真正有价值的服务。

3. 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国美苏宁都可以讨价还价,而且都有所谓促销员(对电器本身基本不懂,素质比较低,一般也没有过使用经验)。

4. 超市大卖场也是潜在的对手。至少我平时都会去超市买一些小家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2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Q啊,你不是也去上课了吗?

除了5年和8年以外,还有g的差别。在5年内,g我取得较高,为70%。8年内的,g相对较低,50%。本来阶段性公司,能够保持优势的时间都不太长,8年已经太多了点,只是考虑了一下现在这个上升经济周期似乎刚刚开始,所以略微取了一个长一点的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6: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阳光下兄的分析,希望以后多推这类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价值探遂 发表于 2009-4-10 16:47:02 :
谢谢阳光下兄的分析,希望以后多推这类的帖子.

我只是个新手,先找找感觉。

多推这类帖子,你也有份努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3: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个建议:在对公司进行估值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同行业公司的比较分析。不做好这个工作,估值中的一些关键数据就会有主观臆测乱取值的倾向。

对公司的分析可能会参考管理层在年报中的一些论述,但是一定要超越管理层自身的那些论述、达到更高的高度或更深的深度。只有多做同行业公司的分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估值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公司如何面对竞争(在需求与供给的轧滚中如何生存和盈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3: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铜板兄住在哪里?我在深圳,苏宁已经有了近二十多家门店,可以说是到处都是了。

国美由于是在香港上市,所以看其报表我有些头痛,暂时先放一放。至于说销售能力,我觉得这和个人的感受应该相关,就我个人来说,买东西先确定品牌,再决定到我最近的那家大型店去买(我比较懒,呵呵)。

其增长性我觉得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目前苏宁虽然有了八百多家店,但基本上集中在发达地区,内地和二、三级市场还未打开,空间还很大,只要中国的经济能继续保持发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都能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6 1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说苏宁不能再增长了,只是可能它的增长速度比前几年要低,在做估值时要考虑这一点,这涉及到取值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11:00 , Processed in 0.0212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