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福建归真堂活熊取胆之谜:真实与谎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4 14: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不是历史老师,也不敢教谁。但我知道,如果人类不吃肉,那么根本进化不到今天,早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古人男人狩猎,女人织布,远古形成的饮食习惯,现在谁有意见,向联合国反映,而不应向我论证。

人类的文明是由60多亿中的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定的,而不是某些人"独立思考"论证出的。有点起码良心和辨别力的人都知道活熊取胆残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违法的,在这里还要去论证?我脑子不好,不会那么多论证

[此帖子已被 独立难 在 2012-2-24 14:45:1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07: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12-2-22 22:21:11 :

首先,我个人强烈呼吁、祈盼中国政府尽早取缔活熊取胆业!

其次,强烈鄙视那些以此作为产业的企业、支持这些产业的人和组织。我为这些人感到可怜,他们不但已没有良心,其人性已不自觉地退化到连兽性都不如了。受到报应只是时间问题!


支持福探,这种企业为了利益什么都不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9: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现实的层面上说,活熊取胆和小白鼠(也包括其他被试验的动物)是不一样的。后者仅仅是以试验为目的的,而前者是以残忍的方式将活熊作为生产工具,更何况生产出来的产品还不是“无它不可”的药品,不仅药(至少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替代的,还生产了很多保健营养品。这是公众所不能容忍的。

站在伦理的层面上说,即便试验小白鼠或其他动物也是残忍的,甚至于我们平时吃的肉也是经历了杀戮才能上餐桌的,那我们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了,难解。。。。。。。

[此帖子已被 南来北往 在 2012-2-23 10:23:0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sequoyas 发表于 2012-2-23 9:57:45 :

midsmile说的杀熊取胆不现实,那得杀多少熊才能保持现有的胆汁产量啊。

在这个问题上感情上完全赞同福探,包括熊在内,人类应该逐步取消一切折磨动物的行为。作为我个人来说,先从多素少肉的饮食开始,希望最后能做到全素。

纠结的是,除了黑熊外,试验用的小白鼠在药品临床试验中所受的折磨也许更大,人类的喜好偏向容易让我们忽略一些我们感觉所谓低级一些的动物,但如果不牺牲小白鼠,人类的医药临床试验也许会找另外一个物种作为牺牲品。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意思吧,想象一下这个地球上是黑熊或小白鼠统治拿人类来取胆或做生物药品临床试验,人类有何对策呢。

想到这些深感人类罪孽深重,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幻想自己是一颗大树,欲望速减,只是慢慢生长,在人类严重所谓低级的生物,不也挺好,至少罪孽感少了。


呵呵,三体里有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自然社会向来就是弱肉强食的,只不过有时候披着文明的外衣。股票市场何尝不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rainlineker 发表于 2012-2-23 10:15:07 :
回教宰杀羊牛的时候必须要A Hong 先念经,然后由他们亲自宰了(注意只能说宰,不能说杀)。
也许这个多少能缓和一下人类自身的罪孽吧。。。

这其实不是解决了宰杀的问题,而是解决了人的思想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0: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支持。既然熊胆无可替代,那么,有没有缺了熊胆就治不好的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用白鼠做医学试验与活熊取胆不能比。就跟苍蝇与熊猫不能比一样,你可以随便拍死一只苍蝇,但不能去伤害一个熊猫,前者连道德羞耻感都不需,但后者要负刑事责任。

乱类比,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6: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支持取缔这种非人道的行为。<div>对动物的不人道与对人类自身的不人道只有一步之遥。</div><div>很多人以为道德与效率不相干,甚至是相悖的。但从长期来看,道德与效率是紧密相关的。</div><div>下面摘抄一段经济学与道德哲学的关系的评论:</div><div>============</div><div>

将“经济”作为道德哲学尤其是道德的法哲学的研究对象,会令人重温那种久违的然而被视为过时的传统。难得的是,亚当?斯密却是

<object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codebase="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5,0,0,0" width="360" height="300"></object>
这种传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成就,他的理论,包括他的研究方法,对于“当下”我们在道德哲学的体系中讨论经济问题,是再恰当不过的例证甚至典范,特别是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日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与激赏。

斯密有两部最重要的代表作,一是《道德情操论》,一是《国富论》,这两部书都是当年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道德哲学课程的成果或讲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书的写作顺序:先写《道德情操论》,然后完成《国富论》。这说明,《国富论》这部经济学的巨著,具有伦理学的知识背景和价值基础。那么,回到《道德情操论》一定使我们受益匪浅。因为,先于《国富论》的《道德情操论》,对情感、动机、行动、道德等问题已有精湛分析。并且,这种情感分析还是出自经济学家之手,对经济学人来说亲和力应该更大。但任何只局限于经济学范围对《国富论》的理解与任何只局限于道德哲学范围对《道德情操论》的理解,都会导致对斯密思想及其体系的肢解和误读。不幸的是,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学与道德哲学已经彻底断绝了文化上的血缘联系,而且经济学牢牢地岸然于庞大学科体系的帝座的时代,这种肢解与误读无可挽回地成为事实。更不幸的是,这种肢解和误读,随着经济学帝国的建立,已经将理论外化为现实。

尤其令斯密痛心的是,在他死后,人们把《国富论》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他关于利己的人受“看不见的手”引导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思想,作为市场经济千古不变的基本原则,却把《道德情操论》几乎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市场经济缺少了道德,引发了许多罪恶,在个别地方甚至成为灾难。阅读《道德情操论》,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无关”的人的观念,本身就是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其实在斯密那里早就得到了很好的回答,他认为人有“自利”与“同情”两种基本情感,《富国论》论人的自利形成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而《道德情操论》则将同情贯穿始终。但在斯密的思想中,“同情”却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它存在着双重的“规定性”:一是主观个体美德,即“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成为市场经济中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人文气质与道德精神;一是客观社会伦理关系及其主观情感体验,即彼此均是具有平等自由权利及其主观情感体验的存在者,这也是构建市场经济正义性的方法原则:契约自由、平等互惠、自利利人。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应是与道德相关的,道德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引。只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道德不是要求个人要具有多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只需要个人自利的同时也保持对他人权利和公共规则的尊重。这种道德也不是只要求个人的德性,而是更注重要求制度的伦理性,即制度对市场经济中个人平等自由权利的保障。

如果说《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那么,《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则是“欲望约束”。但它们之间的分工,并不是“两种思想、两个斯密”的对立,只不过一个谈的是“自利”达致“利他”?个人与社会在理智行为中,基于理性自发达成一致;另一个谈的是“自爱”达致“同情”?个人与社会在情感行为中,基于理性(合宜性)自发达成一致。观点都是同一个:个体与社会基于某种理性,自发达成一致。于是,当我们发现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人类行为有着太大的牵制性影响时,而受市场经济支配的人类行为又太容易导致个体的道德利己主义,最终将会导致社会公正秩序的瓦解,以致人类的伦理生活世界在巨大的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过于脆弱,甚至难以为继。正是因为斯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伦理关切和道德焦虑才会变得更为突出与严重。特别是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当中,要求进行道德投资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这一切,也早已在斯密的预料之中。在他看来,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然而,如何将道德引入其间,将是斯密毕生的思考与追求。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6: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问题就在这,为什么你可以随手拍死一只苍蝇,为什么不能随手拍死一只熊猫? 是因为苍蝇不高等?那是否应该定一个界限,高于这个标准的动物可以被人类优待,低于的就可以随时处置? 且不说谁给了人类这样的一个权利,单单是这个标准怎么定恐怕都要伤透脑筋? 回过头来,那是不是因为熊猫太少了,拍死就没了,而苍蝇到处都是,不用担心被拍光? 那不杀生的目的是因为多少吗?那是不是只要拍不光的都可以随手拍呢? 所以我不觉得活取熊胆是因为所谓的人道之类的原因,我认为是其他国家都禁止,所以我们不应该做唯二的两个国家之一。 哪天全世界都不吃挤出来的牛奶了,我们也不应该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8: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像价值投资规律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一样。<div>人类的道德观念的进化也是有其规律的,不是主观可以改变的。所谓以自己特色的什么什么的,反对融合到大的潮流的思想,都是一种借口而已。</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9:35 , Processed in 0.0218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