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牛市的初期还是熊市的中后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8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福探

1.价值投资就是所谓的“拿好一家你看好的企业股票永远拿下去而不管它的价格是多少吗”?

2.买股票是买股票的未来.

这两种观点就有一个问题,什么价格才算是股票的当前合理价格?这个度如何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xialuoke0089:

呵,我还没有结论,只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须把这种可能性想到,而不能象那些基金、券商报告那样,根本提都不提。另外一个,我上面说到,首先应明白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不是为了高抛低吸,而是为了从另一角度去思考企业:哪些企业能经受得住任何经济环境变化的考验。此外,才是估值问题。你想取得什么样的投资业绩,你就有什么样的估值。这样考虑了,你才能真正找到并把握好属于你自己的机会。

回吃鱼的猫:

首先是选择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创造价值的公司,然后才是估值问题。估值与你想取得的投资业绩密切相关。估值不是几句话能讲清楚的,但它只是个技术性问题,是在选好一家公司后才会遇到的,而不是单独的一问题。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6-7-28 14:40:1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听的份。

受益良多,境界非凡,谢谢福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0 0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思胜敌思 难离疲倦困境

以我思 入棋思

方觉银河灿烂

内达宁静境界

外至和谐共处 无迷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0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福探的权益收益率和GDP增长率绘制在一张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在11 5规划,zf欲将GDP增长控制到7.5%,那看来上市公司的权益收益率的增长只能靠内功了。

[此帖子已被 吃鱼的猫 在 2006-7-30 17:44:0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吃鱼的猫绘制的图。我也注意到过两者的关系,但我认为从长期看两者间并未有统计上的相关关系。比如,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GDP增长率保持上升,但上市公司的权益收益率也保持较高且增长的水平,似乎是相关的;而80年代至2000年前,GDP增长率逐渐降低,但权益收益率并未同步降低,而是稳中有升,并不很相关。在2003年我看到过一份资料,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平均权益收益率高达18%。

其实,GDP只是个经济总量的概念,而权益收益率是个效益的概念,两者之间从逻辑上也没有肯定的确认关系,不明白为什么很多研究人员不自觉地把两者自动联系起来。

??????????

上面列举了一些对权益收益率增长不利的因素。但我并未下结论一定会如何如何。还应看到以下对权益收益率增长的因素。把握了这些正、负面因素后,我们观察问题也许才会全面、准确。

1。上市公司指数构成的本质决定了优胜劣汰,具有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逐渐脱颖而出,而劣势企业逐渐要退出市场。这样,长期看,上市公司的权益收益率不但应该高于全社会的平均收益率,而且应是个逐渐提升的过程。比如,94年的中集集团,上市时仅8900万总股本,4亿多的净资产,而现在,近100亿的净资产值,其权益收益率比上市时还高。这类企业的出现肯定会逐渐提升整个权益收益率的中枢。

2。近期的经济情况,决定了资源性企业的收益率可能长期维持高位,而一般加工业的继续下滑,两者数量比例的变化,有可能会推动整个平均权益收益率的提高。资源与技术,是决定收益率的两大主要因素,在中国的工业和服务技术、质量在世界上还不突出的时候,中国的某些资源就成高收益率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年来资源价格的高企,的确成了上市公司收益率高企的主要原因。这一因素还要继续下去。

特别是,如果今后改革能够继续深入,使得具有高效率经营机制的企业(比如某些民企)能够逐渐占据行业的资源,那么中国的企业整体收益率必将迈上新的台阶。比如,大家都在想,如果让天士力人来经营同仁堂,那么同仁堂必定不会是今天这样的局面??其拥有的历史、药材资源等等将使得其效益大幅提高。这就是中药这一行业资源与经济效率的矛盾。但今后那些掌握技术、经营效率高的企业,他们将逐渐占据本行业的经济资源。乐观地看,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效率高于暂时的资源占有。

今后权益收益率是继续提升还是在意外的情况(比如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突变等)下出现下降?应该说,其发生的条件都是具备的。特别是,在我看来,如果出现下滑,我认为也将是短暂的而不会象日本那样出现长期的下滑??那将是我们这一代投资人真正的机会而不是灾难。因为我们的权益收益率从来就没高过,长期低下并不符合一个高需求总量经济体的特征??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投资人长期乐观的基本信心保证。

也许现在还不是对未来权益收益率走向下结论的时候,但是,将其可能性分析清楚,我们就能做到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打有准备之仗”。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6-7-30 19:22:2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1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趋势分析第八版一个观点很有意义,那就是修正了道氏理论重要指数应证才能确定趋势的原有观点.其背后原因股市代表经济规模大了,复杂性强了,结构性变动和整体性变动的关联度弱了.这其实告诉我们:不同时间关心不同的分类指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把赢利寄托在结构性机会比放在整体性机会上来得现实.分类指数并不一定就是专指交易所和其他机构编制的,你自己手上的品种也可以看作是分类指数,也可以把民营企业单独划成一个指数等等.

股市权益收益率是最好的效益度量指标,反映了股市总体盈利情况,以及提供了和其他市场收益相对比比较指标.而利率则反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盈率.个人认为现在牛市论的最大隐患其实是整个利率水平在低位而不是权益收益率的整体状况.逐渐告别粗放型经济本身就意味着很难指望整体性繁荣,集约、整合本身就意味先进取代落后,强者统一弱者。而作为重要资源--资金的价格--利率,从长期看,必然要冲破人为的压制而提高。但是利率因素会对投资构成即期的重要危险吗?也未必。

总之,个人认为,即使积极的投资者,也应当小心构建自己的分类指数。要保证你的指数有足够的正面因素而摆脱负面因素。这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此帖子已被 petter9988 在 2006-7-31 9:53:5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1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是从结构角度看股市演变的。

尝试着分析一下,从制造业开始吧,看起来是高度景气,实际上真能从大量的订单中赚到利润么?用电及铜等材料成本不断上涨。比如其中一家企业,三年做了五个亿的订单,欠别人6000万,别的厂家欠其1个亿。环保产业也是,因为账款回收期长,占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一直以来就有这种三角债,民营企业亦是如此,但是在现在的高景气期,这种债务迟早有达到极限的时候。当景气期过去后又如何呢?

电力企业近两年将有7000万多装机投产,是现存所有运营装机的2倍。认为过剩影响不大的原因:煤电联动,电价会涨,国家还在搞工业化。在结构的角度看,比如年初全国用电缺口最大贵州省,其中大部分用电缺口是因为重点工程的建设,可以预想当工程投产后的用电量会如何变化?制造业的高峰期过后呢对用电量的大幅度影响呢?(现在的制造业基本都是三班倒加班)?更不用说十一五规划中节能环保对工业的结构性调整导致的用电量变化。可以预想,国家会加快对低效率机组的淘汰速度,转而支持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加快轻型工业化的变革。(前天看到个新闻,说对于违规上的高耗能项目,将不预供电)

医药产业,这方面福探分析的很透彻了。

消费品行业,看国内的贫富结构和差距以及消费习习惯,可以预想,高端消费品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待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太精彩了。再次为福兄的深邃思维所折服!

本来应福兄之邀,还想在这里发个行情分析的贴,但看了福兄的此贴,我不想再写什么了,我的那点技术分析在这一贴面前太苍白无力了。谢福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高手境界啊!福探,由衷的佩服!!!

[此帖子已被 kissingafool 在 2006-8-1 13:54:4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21:31 , Processed in 0.0219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