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和刘董秘通过电话,强烈向董事会建议06年分红依然以现金分配的方式进行,反对在公司财务效益未恢复较快增长前进行无谓的股本扩张。很显然,这个建议没有得到采纳。还有非常反感的一点就是,当时问刘董秘,既然定向增发是在07年实施的,那这批定向股东是否共享06年利润,刘董当时回答是“不共享!”而现在? 看了年报后,有以下感受: 1、在惨淡的逆风环境下,公司依然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轻微增长,诚属不易,尤其是医药工业部分的毛利率终于止跌企稳; 2、从一系列的“利好”消息看,公司的内功又提升了一重。核心竞争力在增强,这是外界乃至管理层本身都引以为荣的。 3、06年,在公司角度看,虽然主要还是在为公司的同业竞争优势在将来的发挥打造更广阔的舞台,但管理层对业绩的增长,显然也是不满意的。和05年相比,高管的薪酬整体下跌了32%,包括闫董和李总。相反,刘董秘因为搞掂了两个融资项目,薪酬将近翻了一倍。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的国内营销策略,该策略效果如何,有待观察,但也透露出管理层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销的突破口缺乏十足的把握,多少是有点迷惘吧。 4、在对近期(2年内)把握不确的前提下,却又提出大幅股本扩张的方案,多少令人质疑,与管理层过去几年稳定的分红政策比,今年的转增方案,无疑透露出明显的浮躁和功利目的。须知道,合计增发后,公司07年股本扩大71%,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只有0.42元,而预期07年,即使公司注入外贸资产和内生增长,业绩增长超过20%的可能也不大。 可能福探会认为本人过于计较短期的公司表现,但我重申以下观点: 1、 由于我们这里大部分的投资人都只是小股东而已,无法在将来某个时刻对公司进行全面的私有化收购。所以,投资回报主要依赖于公司长期的股价表现,获取资本利得。 2、 既然如此,就必须把市场态度列入考虑范围。请不要误会,我所说的市场态度,是指市场对优质企业的评定,而非投票机式的资金推动。就时间与价值的关系来说,时间的推移伴随价值的增加,前提条件是同类物件的数量减少,而不是质量更好、功能更完备。请想一想,没装奔腾芯片的386电脑和装了奔腾IV芯片的电脑的功能谁更强大呢、谁的价格较高呢?明代的普通瓷杯和21世纪最新的多功能保温杯,谁的功能更好呢、谁的价格更高呢?就股票市场来说,被赋予高价的应该是罕有的,而随着市场的成熟程度的发展,将会是罕有而出色的,不论是已为实际的还是尚处于概念阶段的。正因为罕有而出色的只是少数的,所以才会有地球重力对大部分股票的拉力。 3、 当公司的竞争优势还没有转化成财务效益时即进行大幅度的股本扩张,无疑是在一定时期内把公司主动推向业绩平庸的一群。高定位和高溢价总是赋予罕有而优秀者的,对于只能在二级市场投资的流通股东,将极可能面临至少18个月的痛苦等待。既然这种送股只是数字游戏,那为何要做损害流通股东利益的事呢?损人不利己。 4、 更让本人觉得郁闷的是,本以为是与众不同的一个管理层,却做出这样流于浮泛的方案,唉!有些网友说,可能是管理层对07年业绩开始大增充满信心,才进行转赠。但这个想法,现实吗?如果公司业绩在今年突然大增50%、70%,那这个公司的诚信就更令人怀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