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想着你的笑

1998年巴菲特在University of Florida商学院的演讲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6 1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反对AA33兄转的文章

必须承认,美林主动“卖身”的举动在当时也是个明智的行为。当然对买家而言,也同样是“蓄谋已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1: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在泡沫中

“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逆向思考者巴菲特如何在1987、1998、1999几个市场环境巨变的时刻做出关键决定
  
  在美国信贷泡沫的破裂正把华尔街和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之际,股神巴菲特的出手??包括投资高盛和通用电气??格外引人注目。乐观者认为这预示着危机已经见底;悲观者则预言说,由于危机远未见底,巴菲特的声名将会因此蒙羞。考虑到高盛和通用电气的股价如今均已较巴菲特投资时大幅缩水,似乎连普通人都有了超越股神的机会。
  
  巴菲特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事实上,只有仔细研究巴菲特在历次泡沫破裂中的表现,才能理清他的出手逻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去掉笼罩着他的种种神秘色彩,发现一个并不完美的股神。一如艾丽丝?施罗德撰写的最新巴菲特传记《滚雪球:沃伦?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中所描绘的那样,他也并非能完全戒掉贪婪和恐惧的诱惑:对科技股的远离固然让他享尽先知的盛誉,但他对所罗门兄弟的贪婪,也曾让其一度焦头烂额。

本刊特撷取该书中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白衣骑士”
  
  泡沫:以1987年股灾为标志的1980年代大牛市的终结
  
  背景:1980年代是大交易的年代。大多数都是靠举债来进行融资。
  
  在美联储用高达15%的高利率控制住了通货膨胀压力后,利率开始下跌,并购潮开始了。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大行其道。一些公司掠夺者们利用大量发行垃圾债券筹集的资金去敌意收购那些久负盛名的大公司。1987年,美国债券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推动者、被媒体誉为“华尔街之王”的投行所罗门兄弟(SalomonBrothers),就面临这种威胁。该公司董事长约翰?格特富德(JohnGutfreund)找到巴菲特,希望他能够充当“白衣骑士”。
彼时的巴菲特已跨越了他自己的鲁比孔河。1985年他对通用食品这一家公司股票的投资就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赚了3.32亿美元,跻身美国最成功的投资者。1987年,巴菲特以21亿美元的身家成为美国第九大富豪??历史上第一次,一个投资者跻入这一俱乐部。巴菲特急剧扩大的声名与伯克希尔不断攀升的股价相映成趣,成为媒体的焦点。而在拯救了生产吸尘器的公司Scott&Fetzer之后,人们开始把他看作一个高调的保护者。
  
  向巴菲特寻求帮助的人开始纷至沓来。
  
  格特富德独掌大权之后,所罗门兄弟增加了外汇业务、扩展了股权交易和承销业务,并将债券业务扩展到日本、瑞士和德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所罗门兄弟的交易大厅里到处都是精通各种数学运算的博士们。通过发明按揭抵押支持证券这一债券市场的新门类,所罗门兄弟在很短时间里从一个二流券商一跃成为华尔街的顶级券商,笑傲同侪。
  
  交易大厅中,激烈的竞争氛围彻底压倒了团结友爱的同事情谊,所有人都想打败其它小组,这些交易员们统治了债券承销市场。《商业周刊》将“华尔街之王”的皇冠送给了所罗门兄弟。而该杂志也提到,格特富德为了压制任何“起义”,会彻底清洗任何一个有可能与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所罗门的盈利在1985年达到顶峰,该公司税后利润达到5.57亿美元。但是新业务??主要是股权业务??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公司内部部门间的斗争愈演愈烈,逐渐失控。交易员们作为所罗门的封疆功臣开始被其它公司数百万美元的薪水诱惑,纷纷离开。很快,这些人开始为所罗门的众多竞争对手效力。格特富德为了遏制这一势头,开始给交易员们加薪,但对股权交易和投资银行等部门却没有进行惩戒。
  
  格特富德想避开艰难的决策和实质的冲突。“我的问题在于,我在人的问题上太谨慎了。”他后来说。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他的妻子苏珊也应为此承担责任。在整个1980年代,苏珊就像攥着一条长长的皮带,牵着自己那个满头银发的丈夫出入国际社交界。作为所罗门兄弟的CEO,格特富德不得不忍受,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束缚,因为他曾说她扩展了他的视野。
  
  到了1986年底,由于当年所罗门的员工人数增加了40%,造成员工成本剧增,公司收益开始下滑。执行董事们差点没有联合起来推翻格特富德的领导。该公司最大的股东、南非公司Minorco见势不妙,便告诉格特富德,他们准备出售手中的股票。尽管所罗门高管声称“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不管道指攀升了44%,所罗门兄弟的股票还是一路下滑。Minorco不得不为自己找买家:收购了露华浓的公司掠夺者佩勒曼。
 所罗门的管理层们不想为佩勒曼及其代理人效力。于是格特富德找到了巴菲特,希望他能够作为“白色骑士”向所罗门注资,以摆脱佩勒曼的威胁。
  
  尽管所罗门的核心是交易业务?这点是巴菲特喜欢的,但它也在努力进军投资银行领域,并迫于压力成立了为垃圾债券并购提供融资服务的商业银行业务。在并购咨询方面,所罗门也是一个后来者。格特富德对这些新领域似乎并不适应,在仅一年内,就明显地变老了。
  
  所罗门在重塑债券市场方面的能力让巴菲特欣赏?当时也没有什么好的股票投资机会。尽管巴菲特抨击垃圾债券,但他并不排斥用垃圾债券完成的收购。事实上,他伺机进行各种套利业务?卖空收购方的股票,并增持被收购方的股票。由于所罗门的债券套利部门是该公司的盈利大户,该公司实际上成了一个套利机器,而巴菲特本人对华尔街上的这个角落是充满亲切感和尊重的。
 更何况,巴菲特还嗅到了即将大赚的气息?他感受到了格特富德的绝望。于是他说,伯克希尔会买价值7亿美元的所罗门优先股,条件是股息率需达到15%?通常只有垃圾债券上才能得到如此高的回报。格特富德命令那些错愕不已的手下赶紧设计出一款满足巴菲特条件的证券。在犹太新年之前,巴菲特飞到纽约,与格特富德在所罗门的律师办公室会面。巴菲特独自一人走进办公室,手中既没有公文包也没有文件资料。握手的工夫,他便同意了所罗门公司的方案??购买拥有9%股息的优先股,而且更具诱惑力的是巴菲特可以在接下来的9年内有权以38美元一股购买所罗门的普通股。而此时公司股价已超过了这一价位。
  
  当所罗门的股票达到38美元时,巴菲特可以有权将优先股转成普通股。所以在升值的回报方面,是没有上限的。但如果股价走低,巴菲特有权把股票还给所罗门,把自己的钱要回来。这笔交易实现了巴菲特预期中的15%的收益率,且风险甚小。所罗门员工对此愤怒不已。
  
  伴随着这笔钱投入所罗门的还有巴菲特的声誉,而获得这些是以格特富德出让权力为代价的。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巴菲特和他的搭档芒格都获得了董事会席位。
站在格特富德的办公室外,巴菲特和芒格第一次俯瞰交易大厅。数百名衣衫凌乱的交易员们在微小的绿色显示屏前汗流浃背。绝大多数人两只耳朵仿佛和电话黏在了一起。咒骂、尖叫充斥着整个大厅。在人群之上,笼罩着一层烟雾。不少交易员都用烟草让自己的神经平静下来。干吗要戒烟呢?反正每个人的肺里都是尼古丁。
  
  芒格交叉着双臂,对巴菲特说:“沃伦,你真的要投这个吗?”
  
  巴菲特站在那里,盯着眼前笼罩在迷雾中的喧闹。“嗯。”在长久的停顿后,他说道。
  
  观察人士对一向以朴素形象示人的巴菲特去拥抱以奢华示人的华尔街感到不解。事实上,巴菲特自己也经常对华尔街大加抨击,包括所罗门:“(垃圾债券)是由一群并不真正在乎的人们卖给了另一群不会思考的家伙”,“我从来不和经纪人或者分析师谈话”。他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谴责“赌场社会”正在让公司掠夺者们大赚。
当被记者问及为什么在华尔街臭名昭著的时候他还要投资所罗门兄弟,巴菲特说自己并未犹豫,他对格特富德报有很大信任?“他是个非常优秀、正直、值得尊重的人。”为了规避与客户的利益冲突,巴菲特曾辞职。如今,他却下注所罗门兄弟这样一家与客户存在很多利益冲突的机构。就像经历了一段干旱期后,巴菲特要赚钱的冲动战胜了他的高尚节操和原则。而纵观巴菲特所经世事,每当他的贪婪占据上风时,麻烦就接踵而至了。
  
  结局:1991年5月,所罗门兄弟深陷美国财政部国债拍卖丑闻:股价暴跌,客户拒绝与它来往,格特富德被迫离职。为了保护在所罗门的投资,1991年8月巴菲特亲自出马,出任该公司临时董事长。在他的率领下,所罗门兄弟迅速整顿公司,摆平和安抚了愤怒的议员、投资者和客户,从而成功避免了崩溃厄运。
  
  1992年6月,巴菲特辞去了在所罗门兄弟的职位。在伯克希尔1992年的年度报告中,巴菲特表示他在所罗门兄弟的任职经历虽然远谈不上好玩,却是有意思和值得的。

 当天才们失败
  
  泡沫: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所导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
  
  背景:在所罗门兄弟重塑美国债市的过程中,约翰?梅利威瑟(JohnMeriwether)领导的套利投资部门向世人证明了衍生产品与金融工程的巨大魅力。
  
  梅利威瑟痴迷于数学、计算机与当代金融学在投资学中的应用,捕捉微小的价格差异,通过衍生产品等金融杠杆工具放大头寸,以巨大的成交量来获得可观的利润。其主要投资策略是坚信市场上的同质产品最终将价格趋同,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同质的金融产品暂时可能会出现价格背离,这时只要在价格高估的产品上做空,在价格低估的产品上做多,最终总会获得套利利润。这种与众不同的交易策略让所罗门兄弟获取了巨额的利润,成为华尔街欣赏和嫉妒的对象。
  
  在所罗门兄弟陷入财政部拍卖丑闻后,时任副董事长的梅利威瑟被处以5万美元的罚款。他决定离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后来震撼全球金融界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梅利威瑟知道巴菲特对赌场情有独钟,于是他和一个合伙人去了奥马哈,为1994年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长期资本筹资。梅利威瑟向巴菲特演示的战略是以至少25倍的杠杆率,在成千上万的交易中广种薄收。长期资本可预计的最高损失是全部资产的20%,而这种可能性不到1%。没有人预估过损失超过20%的情况。
  
  之所以叫长期资本,是因为投资者们被锁定住了。梅利威瑟知道,一旦出现亏损,他需要投资者们呆到局面有所转寰时为止。但是如此高的杠杆率,加上缺乏完全抵消风险的办法,让巴菲特和芒格很不舒服。
“他们非常聪明。”芒格说,“但是我们对其中的复杂性以及杠杆率感到怀疑,也怀疑自己有可能被利用。”芒格认为,长期资本希望伯克希尔成为“领头羊”。“领头羊把所有动物带到了围栏里,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场屠杀。”芒格说,“领头羊能活15年,而那些跟随它的动物由于它的背叛可能每天都有一些死去。不是说我们不欣赏他们的智慧,而是这种背叛的结果太可怕。”
  
  长期资本向客户收取2分/美元的管理年费,并且分取任何盈利的1/4。“与天才一同投资”的概念使得长期资本在华尔街脱颖而出。事实上,在最初的3年,长期资本炙手可热,将投资者的钱翻了四倍。到1997年底,长期资本已经聚集了70亿美元资本。梅利威瑟向投资者奉上了23亿美元,而该基金此时管理的资产价值已超过了1290亿美元??而其资本金只有47亿美元。
效仿者们纷纷涌现。到了1998年初夏,放款人开始集体意识到,如同周期规律显示的那样,似乎不是每个借款人都有能力偿还贷款。随着利率的上升,长期资本的竞争者们开始纷纷减少头寸,市场出现很大的抛压。但长期资本将赌注押向相反的方向:出售最安全的资产,买入相对便宜却也是风险最高的资产。逻辑是:长期来看金融市场会变得越来越有效率,高风险资产的价值会与安全资产的价值相当。长期资本的模型认为,市场的波动性会趋于平缓,这能从历史中得到验证。但是发生过并不意味着会重复发生,这一点长期资本也知道,所以它让投资者将资本尽可能长久地留在市场中。
  
  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突然宣布卢布贬值,拖欠债务。投资者们开始抛售眼前的一切。梅利威瑟指派自己的亲信向巴菲特询问是否有意接下长期资本全部价值约60亿美元的套利头寸。巴菲特给了一个很灵活的回答:“我会买一些,但不是全部。”
几天之后,市场的波动吞噬了长期资本一半的资本。合伙人们试图在8月31日向投资者公布这个可怕的消息之前获得新的融资,但没有结果。于是他们决定派员到奥马哈进行一场朝圣之旅。长期资本的代表花了一整天时间向巴菲特介绍该公司每一个头寸的细节,并且强调他送上门的机会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有兴趣,但他向我提出的交易是完全不合理的。”巴菲特告诉对方,他不想成为别人基金的投资者,只对成为拥有者感兴趣。然而长期资本不需要主人,只要一个投资者。
  
  巴菲特曾说,任何事情乘以零,结果都是零。完全损失是一个“零”。无论完全损失在一既定时间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如果你继续下赌注,风险将会堆积放大。如果你持续长时间赌,只要存在“零”的概率,那么迟早,百分之百的零一定会在某一天发生。但对长期资本而言,它从未估计过损失20%以上的可能性。
  
  9月,地震仍在持续。已经蒸发了60%资本的长期资本拼命地寻找资金。其他交易员开始做空长期资本,价格不断走低。长期资本雇佣高盛作为合伙人,来购买公司的一半。长期资本需要40亿美元,对于一个陷入困境的对冲基金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数字。
高盛问巴菲特是否有兴趣参与拯救。巴菲特说没兴趣,但会考虑与高盛联手,把该基金的全部资产和债务组合买下来。但有一个条件:梅利威瑟出局。
  
  巴菲特接下来的度假让高盛一度以为他对参与拯救失去了兴趣。与此同时,长期资本再次损失了5亿美元。现在它只有不到10亿美元的资本了。1美元的资本对应100美元的债务?没有哪个有理性的投资人能够接受这个比率。
  
  此时高盛又联系了AIG。时任主席格林伯格与巴菲特关系不错,他的出现也可以制衡巴菲特?这也许会让巴菲特开出的条件更容易令长期资本接受。
  
  45名银行家接受美联储的召唤,开始讨论长期资本的拯救方案。一些银行开始担忧如果不出手拯救这家基金,自己是否也会面临危难。听到传言说巴菲特有意出价,纽约联储行长询问巴菲特是否是认真的,巴菲特给了肯定的答案,并表示他能很快行动。

 一个小时以后,高盛向梅利威瑟发出一纸传真,提出以2.5亿美元购买该基金。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梅利威瑟本人与他的合伙人们将出局。如果梅利威瑟接受,AIG、伯克希尔和高盛将另外向长期资本注入37.5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伯克希尔。为了尽量减低长期资本还价的机会,巴菲特只给了他们1小时的考虑时间。
  
  长期资本如今只剩下5亿美元的资本了,而巴菲特的出价连一半还不到。在偿还了债务和损失之后,梅利威瑟和他的合伙人们将会被扫地出门,他们近20亿美元的资本就此消失了。但是高盛在草拟文件时犯下了一个错误:文件中将购买标的物“资产”错写成了管理公司。而梅利威瑟知道巴菲特想要的是资产。梅利威瑟的律师说,如果出售资产,而非管理公司,那么他需要其他合伙人的同意。由于卫星电话信号不好,远在黄石公园休假的巴菲特与高盛和AIG失去了联系,他不知道纽约到底发生了什么。长期资本的人也很困惑。他们获得了来自伯克希尔?高盛?AIG财团的要约,但却没有交易。最终人们被告知,由于“结构性原因”,该财团的要约失败,而巴菲特竟然没有机会予以反驳。
最终,美联储组织了14家银行,筹集了36亿美元资金对长期资本实施拯救。只有一家银行,贝尔斯登,拒绝参与,这一举动换来了它与其它银行长久的敌意。
  
  结局:在拯救了长期资本后,美联储在7周内3次下调利率以稳定金融市场,股市开始放量上攻。长期资本的大多数合伙人在后来都找到了好工作,梅利威瑟后来创办了一个规模和杠杆都较小的基金。人们还是对这些几乎把整个金融世界拖入深渊的合伙人们难以释怀,巴菲特则把这场经历视为他曾错过的最大机会之一。
  
太阳谷预言
  
  泡沫:1999年网络投资热的最高峰
  
  背景: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知名投资银行家赫伯特?艾伦在爱达荷州的太阳谷(Sunvalley)举行的媒体高峰会,就已成为媒体、科技以及投资大亨界的一大盛事。巴菲特把为期一周的太阳谷峰会当作自己真正放松和家庭聚会的一个好契机。除了偶尔打一下高尔夫和桥牌,以及少数的社交活动,峰会的大多数时间他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商业新闻。
  
  但在1999年的太阳谷峰会,巴菲特却决定受邀为峰会做闭幕演讲。在峰会之前4个月,随着科技股正在取代“老经济”,道琼斯工业指数突破了一度看起来遥不可及的1万点,在近3年半的时间内翻了一倍。在很多人看来,声称不碰科技股的巴菲特在这个热潮中落伍了。
事实上,为了这场闭幕演讲巴菲特已经准备了数周。他认为人们在股票市场里的交易并不是像在赌场那样简单拿筹码下注,股市里的筹码代表着商业。他想到了全部筹码到底价值几何。接下来他开始翻检历史。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一种新科技来把股票市场搞得天翻地覆了??铁路、电报、电话、汽车、飞机、电视:所有把事物更快联接在一起的革命性方式??但是有多少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呢?这是巴菲特在演讲里要讲述的。
  
  这是他30年来第一次对股票市场做出公开预测。
  
  “我现在要讲股票价值分析,我不准备谈论如何预测下个月或明年的股市走势,价值分析并不等同于预测。”巴菲特如此开头,“短期来看,股票市场是投票机,但长期看来它更像是称重机。最终,称重机会胜出,但短期内会是由投票的筹码左右。不过,其投票机制却非常不民主。不幸的是,正如你们所知,它并没有对投票资格进行认证。”
“在1964年到1981年的17年间,我们的经济体扩张了5倍,财富500强企业的销售额也增长了5倍,但是股票市场却几乎没有增长。”
  
  “当你在投资时,是在推迟消费,把钱拿出来以期在将来收回。关于此只有两个问题:一是能够得到多少回报;二是何时得到。”巴菲特继续。“寓言作者伊索看起来是不精通财务,因为他说‘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但是他并没有说在‘何时’情况应如此。”
  
  巴菲特解释到,利率正是“何时”的价格。利率之于金融正如地心引力之于物理。当利率变化时,所有金融资产的价值??房屋、股票、债券??都会跟着变化。一如鸟的价格波动。“这决定了有时一鸟在手要好于二鸟在林;有时则相反。”
  
  巴菲特语速很快,带着鼻音。他把伊索与他所视为荒诞不经的1990年代大牛市相比,在1990年代,公司利润与此前并没有明显增长,但因为低利率,林里的鸟很贵,人们不愿意要现金?手中鸟,而是以前所未有的价格去买那些在丛林中的鸟。巴菲特将这称之为“贪婪因素”。
“只有三种手段能够保证股票市场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巴菲特说,“一是利率下跌并保持在历史低位上;二是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成果都回馈给了投资者,而非雇员、政府以及其它;或者整个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超过以往。”但巴菲特把这三个假设都称之为“异想天开”。
  
  “很多投资者其实并不相信股市的繁荣会持续,他们只是相信自己能够挑选赢家。”巴菲特像乐队指挥那样挥舞着手臂,继续通过幻灯片向听众解释为什么尽管创新会有助于让世界摆脱贫困,但从历史来看,投资者对一些创新的投资在后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
  
  “美国一度拥有2000家汽车公司:汽车很可能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发明。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最终,只有3家汽车企业活了下来,而其股价也都曾低于账面价值。因此,尽管汽车改变了美国,对投资者来说却非幸事。现在,我们能够很容易分辨出输家。但当时投资汽车却是一个当然的决定。”
巴菲特接着展示另一张幻灯片。“20世纪上半叶另一项最伟大的发明:飞机。从1919年到1939年,一共诞生了约200家飞机制造公司。假如你当时看到莱特兄弟试飞小鹰号,你肯定会为当时航空业的投资前景激动不已。但是事实上,截至1992年,所有航空公司的合并净利是零,没错,连一毛钱也没赚过。”
  
  “我告诉你们,如果当时试飞小鹰号时我在场,我一定会有勇气把怀特兄弟击落,我会为未来的资本家们这么做。”
  
  台下发出了阵阵轻笑。一些人对巴菲特的老式案例有些厌烦了,但是出于尊重,他们决定继续听下去。
接着,巴菲特开始谈论网络新贵们所处的行业。
  
  “推广新行业是一个美妙的事情,因为他们是非常容易推广的。毕竟,说服人们投资寻常的产品会很难。实际上,要推广一个复杂的产品非常容易,即便该产品的投资会带来损失,因为没有定量规则的限制,人们还会继续投资。这让我想起一个石油探勘者的故事。”
  
  “一个石油勘探者死后进了天堂,圣彼得对他说:‘你符合所有的条件,但这里人以群分,石油勘探者的居住区已经满了,我没有地方提供给你。’商人问:‘您不介意我说五个字吧’。‘可以。’于是商人把手拢在嘴边,大声说:‘地狱里有油!’所有的石油勘探者都直往下冲,地方被腾空了。圣彼得说好吧,现在这块地方全都是你的了。商人停了一会儿,说:‘哦,不了,我还是跟着他们去地狱吧,毕竟空穴不来风。’”
  
  “人们就是这样来感知股票的。人们很容易相信流言非虚。”
  
  听众知道了巴菲特的话中之意:他们可能就是听信流言去地狱找石油的无脑勘探者。
在演讲的结尾,巴菲特又回到林中鸟的谚语。他认为,不存在新的范示(Paradigm)。股票市场的最终价值只能反映经济的实际产出。
  
  接下来的一张幻灯片显示,最近几年的市场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巴菲特说,这意味着之后17年的市况不会比1964至1981年好多少?除非市场下跌。“如果我必须给出这段时间的最有可能的收益率,我想是6%。”而根据当时的盖勒普调查数据,投资者们预期的股市收益率为13%至22%。
  
  听众沉默了。巴菲特接着说到:“我刚刚买了一架飞机制造公司NetJets,它出售可共享所有权的喷气式飞机。我本来想送你们一人一架湾流IV型飞机的1/4所有权。不过,当我到了机场,我就认识到对你们中的大多数来说实在是太屈尊了。”作为替代,巴菲特说决定送每人一个珠宝鉴定商们使用的放大镜,这样大家就可以来欣赏彼此夫人手上的钻戒?尤其是第三位夫人的。
  
  沉默由此被打破,听众们大笑并开始鼓掌,但一会儿之后就停住了,怨恨的情绪在屋子里蔓延。巴菲特的演讲就像在一群声名狼藉的人中宣扬贞洁的重要性。虽然精彩纷呈,但并不意味会让听众放弃自己的坚持。
但一些人认为自己受益匪浅。“这非常棒,在一堂课里就完成了对股票市场的基本教育。”比尔?盖茨说。
  
  巴菲特挥舞着一本书,爱德华?劳伦斯?史密斯的《作为长期投资的普通股》。“这本书是1929年股市狂热的智慧基础,书中说股票收益总是好过债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会保留一部分利润,然后以同样的回报率进行再投资。这就是利润再投资?1924年的新概念。但是正如我导师格雷厄姆常说的,一个好主意给你带来的麻烦常常要多过一个糟糕的主意,因为人们忘记了好主意都是有限制条件的。凯恩斯爵士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期待可以根据过去发生的事情来预测未来结果,是危险的。’”
  
  巴菲特回到了同样的主题:人们不能因为过去几年的股市狂涨来推导未来。
  
  “在座的先生们,还有哪一位没有被我的演讲挖苦到吗?”巴菲特停了一下问。
  
  没有人举手。“谢谢大家。”巴菲特说。演讲至此结束。
  
  结局: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破裂。巴菲特的预言成真。(环球企业家)

[此帖子已被 aa33 在 2008-12-9 11:37:2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18: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公司表现30年最差 股神曝曾遭3次重创

受经济衰退影响,亿万投资大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8年遭受了逾30年来的最差表现,该公司股价在2008年重挫了32%。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其连续四季度利润下滑的消息后,该公司的股价出现了大幅跳水。纽约对冲基金Aquamarine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执行盖伊?斯皮尔(Guy Spier)表示:“对于投资人来说,2008是无处躲避的一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也不能摆脱这样的命运。巴菲特所能做的也只是令其旗下公司免遭受更多的损失。”

  78岁的巴菲特选择在股价下降的时候购入股票,而在信贷市场萎缩时,他又频频出手进行多笔交易。三季度,巴菲特耗费了约39亿美元用于购入股票、受此影响,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美国第二大炼油商康菲石油公司的最大股东。200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对外公布的交易量为12笔,2007年该数字为8。此外,巴菲特还决定从通用电气和高盛集团手中购入80亿美元的优先股。

  Carret ne Capital Management驻新泽西州巴菲特的合伙人弗兰克?贝茨(Frank Betz表示:“巴菲特有机会以最佳的方式进行交易,所以我并不认为其在2008年的投资表现很糟糕。”截至9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手中持有的顶尖股票投资组合总值为760亿美元,比三个月前上升了9.4%。然而,在过去的三个月内,该公司的股票投资组合下挫了至少15%。康菲的股价四季度暴挫了29%,可口可乐股价下降了14%,而富国银行的股价则下降了21%。

  此外,金融衍生品的价值的降低同样给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带来了损失。

一年前,保险价格逐渐下降,人们手中握有资金并且每个人的感觉都非常好。现在,情形则恰好相反,保险商的资产负债表也出现了问题,有人可能因之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景是明亮的。2008年,受投资损失拖累,AIG以及百慕大群岛的再保险商XL Capital(XL.N: )市值缩水超过了90%,然而伯克希尔哈撒韦Q3却获得了盈利。

  11月21日,在接受美国FOX电视台采访时,巴菲特表示,股票的下挫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早前我已经经历了三次这样的情况。1974年,我的投资遭遇了重创。1987年这样的现象又再次重现。1998-2000年间,股价曾经暴挫50%。尽管如此,我希望我能活的更长久一些,能更多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1: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aa33 发表于 2009-1-6 18:23:54 :


  11月21日,在接受美国FOX电视台采访时,巴菲特表示,股票的下挫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早前我已经经历了三次这样的情况。1974年,我的投资遭遇了重创。1987年这样的现象又再次重现。1998-2000年间,股价曾经暴挫50%。尽管如此,我希望我能活的更长久一些,能更多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果然是股神风范!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太好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09: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神”巴菲特3季度净买37亿大笔增持能源股

据报道,由于看高长期全球能源需求,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已经成为美国石油巨头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的最大股东。

  哈撒韦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供的最新文件披露,截至9月30日,该公司持有超过8300万股的康菲石油公司股票,远高于3月31日披露的1750万股。

  分析人士认为,几年前低价介入中石油股票,曾令哈撒韦公司获利丰厚。此次增持康菲石油股票则表明,巴菲特看好全球能源的长期需求将会上升。上周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数据对巴菲特的这一观点构成支撑,该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原油消费量将比目前增加25%至1.06亿桶/日。

  在此期间,哈撒韦公司还收购了美国制造商伊顿公司(Eaton Corp.)的部分股份,增持了得克萨斯州第二大电力生产商NRG能源公司的股份;同时大幅减持了其所持有的美国银行以及美国家居巨头家得宝公司的股份。(中国证券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16: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和芒格先生答张啸提问

摘自但斌博客

张啸提问的背景:

股东大会上有人借机两次提问巴菲特,应该利用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向中国在西藏和反对奥运会的问题上施压,我们对这些个提问非常不爽,决定不能袖手旁观。张啸跑遍了体育馆会场内所有12个提问台 (还有2个在场外), 只在第12号提问台那里排到了个第7轮提问的机会,可能整个股东大会结束前都不一定能轮得到提问。时间差不多快结束了,张啸知道最多提问到第5轮,前面还排着2个人……于是花了不少时间和这2个人沟通,最终说通了他们,将这个最后的提问机会让给了我们.. 这是全大会的倒数第二个问题,咱们运气不错.

有时西方的媒体是带着有色眼镜的,尤其是在对中国的问题上,因此站出来并将事实告诉人们是非常重要的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拥有全球素质最高的股东,所以获得他们的理解是有意义的。巴菲特和芒格先生眼界清远,老而弥坚,在中国奥运会的问题上坚决反对抵制奥运会。巴菲特提醒大家看中国不要只看到不好的, 只顾挑毛病, 中国进步非常之大, 他自己有亲身体会。芒格更用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对比,当时妇女无投票权,黑人更无人权可言,芒格反问是不是美国当时更无权主办奥运会呢? 两位之胸襟, 让人敬佩!

张啸在股东大会上向巴菲特提出的问题:

Thanks! My name is Xiao, and I am from Wuxi , China !

Thanks for Mr. Buffett & Mr. Munger for your unbiased opinion in China and in Beijing Olympics. To support your observation, we have a group of Chairman & CEOs from top Chinese public companies here in the stadium, some of them even met you in Dalian .

As students, we came to Omaha trying to learn from the BEST --- on how a public company should be run! (pause, and stadium loud applauses)

Quick question:

We observed your transaction on Petrochina and it is not your typical "buy-and-hold" approach. Thank you for your previous explanations on why you bought it based on valuation. What we hope to learn is why you sold it in 2007, what are the valuation changes at that time & any other factors?

And what suggestions you may have to this group on how to run a public company.

What I do want to mention is: There are positive forces inside China ! And we welcome everyone to Olympics! Thank you! (stadium loud applauses)

(中文翻译)张啸: 谢谢! 我是来自中国无锡的张啸, 非常感谢巴菲特先生和芒格先生对中国和北京奥运会的公允态度。作为支持你们观点的证据之一, 今天在体育馆的大会现场就有一群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CEO们, 其中有人在大连就已经与巴菲特先生会晤过了。

作为学生, 我们来到奥马哈取经,目的就是向世界最棒的公司学习倒底一家上市公司是应该如何来运作的! (停顿,体育馆响起热烈的掌声)

简洁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您对中石油的操作,并不是您惯用的"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您在前面已经解释过基于"价值投资"的理念买入这支股票的原因。我们想了解是为什么您决定在07年卖掉它呢?那时它的估值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是否还有其它原因呢?

另外您对这些中国的企业家们有什么好的管理上市公司的建议么?

我特别想向大家表达的是,中国有巨大的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 我们欢迎大家都来参加北京奥运会! 谢谢! (体育馆响起热烈的掌声)

巴菲特和芒格对张啸问题的回答:

巴菲特: 几个月前我见了中国投资公司的高博士(高西庆),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聊了很久,并在奥马哈共进午餐。

买中石油的决定较为直接了当,这是因为我们当时对该公司的内在价值估计在1000亿美元左右,而那时公司的市值只有350亿美元(2004),所以根本不用精确到小数点三位你就知道中石油实在是太便宜了。 2007年油价涨到了70多美元/桶,我们认为中石油的价值大约在2750亿美元,和其他石油公司相比,2000到3000亿美元这个价钱不算低了。既然中石油不再被低估,于是我们就抛售了。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中石油会有A股上市 (炳贤先生笑言, 当时他要是认识咱们就对了, 咱们知道啊!), 加上油价进一步上涨, 后来中石油在A股上市后又上涨了很多,并一度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他们干得真漂亮! 现在中石油股价跌下来了, 如果股价下跌的更多的话,我们以后还是有可能会再度买进中石油的。

我不知道是中国人从我们这里学东西,还是我们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中国近些年来面貌日新月异。我去年到过大连,在城市周边转了大约45分钟,看到这几年新建和在建的工厂就有好几百家。亲眼所见, 中国人终于开始释放自己的潜能了。中国人很有能力,但是以前的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我认为总体方向是好的, 并且情况会越来越好。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目共睹,而且我认为增长还将继续。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你们可以学习美国企业的最佳实践,摈弃其余的东西。可以看看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想想为什么人们愿意追随他们左右。你们可以借鉴这些优秀品质, 因为这些也是最重要的。我会寻找我最佩服的品质去效仿,而避开一些不好的东西。

芒格:我希望你们回到中国后,可以跟大家说你们找到了一个打心眼里赞同孔子说的“尊敬老男士”(respect old ‘male’)的人。

巴菲特:(开芒格的玩笑)既然你这么不会说话,那就让我来帮你补上漏洞, 救救你的场子吧. 你应该说的是: 可以跟大家说你们找到了一个打心眼里赞同孔子说的“尊敬老男士”(respect old ‘male’)和“尊敬老(女)士”(respect old ‘female’)的人!

芒格:(开巴菲特的玩笑)真的吗? 等我将来见到孔子的话, 我一定要找他问问清楚, 倒底是什么意思 J

(体育馆响起了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两位先生利用东西方文化在翻译和语言上自带的歧义, 信手拈来, 互相开起了玩笑, 智慧风趣和谐, 让股东们在紧张的一天下来, 也能轻松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8 16: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遗憾,我这个中国人不清楚两位美国老人关于孔子的对话想表达什么意思?广告风可否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9:00 , Processed in 0.0394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