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指数的牛市结束了  投资人的牛市继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8 19: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波下跌,成交量就是不萎缩,有别于前几波熊市的调整,前几波调整成交量早就下来了,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全流通的到来,增加了股票的流通份额,小非成本太低,从他们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下跌一半,都能接受,小非不停的卖,抄底资金不停的抄底,形成了现在的成交量,看来多头还没有人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 2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拿发展也有偶然性在里面,如果97年拿600839,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有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

也许,2008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通涨,和全流通同样考验着我们

[此帖子已被 精灵鼠 在 2008-4-2 21:04:4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 08: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97年崩盘,孕育着后来重组股的超级牛市,01年崩盘,孕育着中集们的大牛市,现在的崩盘,孕育着什么呢?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 12: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tj打了基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4: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xialuoke0089 发表于 2008-4-3 10:40:21 :
引用:原文由 aa33 发表于 2008-4-3 8:52:13 :
熊市没这么个跌法,真正的熊市都是慢涨慢跌步入漫漫熊途的。象目前股市这样不给投资者喘息的跌个没完,恰恰说明不是熊市。
AA33兄,如果未来要跌到1300点,那么这种走势正常啊。极端股灾的发生,有谁能事先知道呢? 一点善意的提醒,不可不防啊。

夏兄,虽然我现在对指数不怎么研究了,但是如果把指数理解为股价,那么还是对其范围有一定的把握的。

比如,现在的指数(3400点)对应的PB是多少呢?大约4.3倍。如果认为从02年起A股的ROE开始了长期的回升周期,现在才第5个年头。按我们的Q计算,今后的PB在4倍以下的周期就不会很长长。所以,你说的1300点(那时对应的PB可能才1.3倍),呵呵,不排除某天见一下(谁能肯定呢),但绝对是个小概率或短时间的问题。就跟担心哪天走在大街上忽然掉下块板砖砸到头上一样,有可能但无担心的必要。

不加区别地将欧美等股市的指标如PB、PE与中国的A股来比,就混淆了决定其要素的差别,比如ROE的变化趋势、利率环境、市场融资能力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htao: 与券商金融工程部合作得到的历史统计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0 12: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查询:中证指数公司的网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1 1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欢迎光临博罗论坛,网址:http://BLBBS.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9: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周期性业公司的波动,不但不会影响那些具竞争优势的企业经营,反而从长期看有助于这些企业的发挥其优势,在每次经济波动中发展壮大。投资的本意,其实正是在挑选那些能经得企竞争考验的优势企业,而不是在行业普遍回暖之际的跟风“分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的风险最小,而“分享”的风险最大。历史上每次牛熊循环的事实都告诉我们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6: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历史上最大股灾及后来反弹的回顾:

1。1993年2月沪见1558,深见368点后开始一路下跌,5个月后,沪见777,深见194,跌幅在47%-49%之间。调整的“理由”:宏观调控,银行地产银跟紧缩,总理要求在各金融机构2个月内“将投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钱撤出来”;通货膨胀升级,息口急剧升高。但随后,在超跌升级而“基本面”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爆发了深圳的194-334的大反弹,而上海仅仅弹是777-1044;

2。1993年12月末-1994年7月,7个月时间,上海从1044跌至325,深圳从268点直下94点,跌幅分别达到65-68%。这期间,正是宏观调控实质性推进,经济硬着陆,通胀两位数,利息达到历史之最(超过10%)之时。随后爆发了著名的“三大政策行情”,一个月时间,上海从333直到1052,深圳从95点到235点,涨幅从2.47倍到3.16倍!

……

这是A股历史上最惨痛熊市调整!其对应的基本面似乎与当今相似。历史的形式和特征可以重复,当人们把历史现象拿到现在来套的时候,真的就要一幕幕重现吗?

从当时手里有股票的投资人来说,那17个月可谓是“痛苦煎熬”。但是,事后人们发现,如果那17个月??或者说就是一年半的时间里,如果你出去旅游了,工作忘我了,手里的股票在后来一样的香!我的一位朋友幸运地在93年2月份因出国不得不将手里的股票抛掉,1995年回国后发现股价都不认识了(全是2元多),她那时入市,碰上96-97年的大牛市,又到1998年股市调整下来,发现竟然还没有另一位“不幸”在93年1月份股市狂潮中50多元买入深发展高位被套后一直拿着的赚得多!

熊市暴跌,对于投资人来说的确是场考验。但与其说是对投资技巧的考验,不如说是对人性的考验。格雷扼姆在总结投资人过失时曾说了这么句话:人们的投资错误往往不在以较高的价位买入了高质量的公司,而在于经济繁荣时买入了原本质量不佳的公司。……

股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风雨只是一时,阳光总要灿烂。面对5个月就跌掉3、4成的股市,真的要信心全五、万籁俱灭了吗?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8-4-2 16:17:0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9:00 , Processed in 0.0473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