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由平安巨额融资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6 07: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4日,复牌后的富通集团股价出现暴跌,截至昨晚19:30分,富通集团股价跌至1.23欧元/股,中国平安238.38亿元的初始投资额已缩水至13.8亿元,缩水幅度达到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13: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行只是比别人想得早一点,做得好一点,……”,对马行长的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

一是03年刚上大学捣腾电子商务时,在比较了N个网上银行后,选择了招行,一直用到现在。

二是在我这个城市,有个有趣的现象:遍地的工行和遍地的招商24小时自助银行。而招行借其自助银行的系统和布局,与公交公司合作推出24小时公交卡冲值。我身边的朋友、同事、亲戚只要有使用公交卡的,基本手中都有1张招行卡。而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5-40间,正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我想光这一项合作就能给本地招行持续的带来基础客户,并为展开后续服务打下坚实的根基。

所以我认为在高度同质化的行业中,企业间比拼的就是客户忠诚度。“比别人想的早一点”意味着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做的好一点”意味着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招行通过较为先进的系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从而不断提升客户忠诚度就是其竞争优势的内涵。因此我觉得现阶段招行的榜样不是汇丰,而是沃尔玛。

收购整合永隆银行是否成功只有让时间来证明了。以招行目前的管理层来说,我认为整合成功会是个大概率事件。而收购永隆导致的股价下挫则给长线投资者提供了入场的机会。

[此帖子已被 小庄 在 2008-10-18 14:56:1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16: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应该先选行业,再选公司。保险行业,毫无疑问的朝阳行业。

我测算现在平安的价格大约低估至合理价格的1/3,50买入的人也不算错。但个人感觉还可以继续等待更低点买入,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0 0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tree 发表于 2008-10-18 16:08:02 :

投资应该先选行业,再选公司。保险行业,毫无疑问的朝阳行业。

我测算现在平安的价格大约低估至合理价格的1/3,50买入的人也不算错。但个人感觉还可以继续等待更低点买入,呵呵!


现价的1/3? 26*3 =78?

按这个价,平安的市净率当在8倍以上。全世界有这么高PB的金融股?

看下面的报道:

富通跌穿1欧元关口 平安239亿投资只剩10亿元不到.

富通集团已然成为"仙股",它的最新股价是0.88欧元。而按富通集团最新价格计算,中国平安对富通的投资如今只剩下不足10亿元,缩水幅度极度接近100%。
中国平安此前已经做出决定,将在三季报中以富通集团9月30日
的收盘价为基数计提约157亿元减值准备,并表示,如果对富通投资亏损继续扩大,不排除再次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9: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富通股价跌破2欧元 平安首席投资悄然离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8年10月15日 06:58
  截至北时间昨晚约23时30分,富通股价报1.26欧元。平保投资亏损超过90%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获悉,身处“富通漩涡”的中国平安(601318.SH,下称“平保”),其首席投资约翰?皮尔斯已经离职。而随着富通复牌股价跌破2欧元,平保对其投资的亏损在计提157亿元(人币,下同)之后,继续出现浮亏。
  皮尔斯为澳大利亚籍,为平保去年引进并出任首席投资一职,离职原因被猜测可能与平保对富通的投资决策有关。皮尔斯去职后,其职位可能由平保总经理张子欣兼任。
  平保方面对皮尔斯去职的消息未予置价。


平安某项投资(哪怕是巨大投资)出现巨亏,也没什么太大不了的。连巴菲特也有过买过的某股最后颗粒无收的。

问题在于一再为平安引以为荣的平安的“现代人力资源”体制(这可是平安自认为的公司“无形资产”),聘请的全是“国际人才”,拿着“与国际接轨”的天价高薪,结果呢?

不伦不类的人力和薪酬结构、经营战略。平安,该反思的不是某项投资的成败,而是从体制到战略的失衡!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08-10-15 9:43:3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2: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股民救了中国平安(ZT作者:周俊生)

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已经刮到了中国本土。国内保险公司中最早大手笔出海投资的中国平安,因投资富通失利而不得不在即将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一次性计提157亿元人民币的减值准备,昨天(109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平安在富通的投资亏损,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字。但不管怎么说,这笔计提将对中国平安的利润造成重大影响,原来在市场一直神气活现的这家保险公司,三季度财报很有可能因此报出亏损。
  海外投资,是近年来中国平安引以为骄傲的一个谈资,去年中国平安刚刚通过IPO圈到资金,就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成为富通单一的第一大股东。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当时牛气十足地表示,此次交易对中国保险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同时由于平安和富通的业务模式匹配,可以学习富通在交叉销售、风险管理以及产品设计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云云。
  对富通的投资还没有得到什么收获,但中国平安已经陶醉在投资成功的"温柔乡"里了。今年上半年,在IPO尚不足一年,还没有对投资者进行任何利润分配的情况下,中国平安就抛出了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的再融资计划。在当时市场已经走上下坡路的情况下,中国平安的这份天价再融资方案成为一个巨型炸弹,加快了市场下跌的速度,因此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广泛反对。面对市场的一片反对声,当时的中国平安高层还振振有词,表示再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展海外投资,如果联系到中国平安在之后与富通签下的进一步收购协议(中国平安准备以21.5亿欧元的对价收购富通50%股权),就不难想见中国平安在海外投资上的胃口有多大。这在以往也许可以认为是这家公司有实力,但活生生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早进的经营作风,是值得好好反思的。
  中国平安的这个天价再融资计划,尽管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但至今未曾实施。今天面对投资富通的惨败,中国平安已经表示放弃进一步投资富通的计划。可以想见,如果当时中国平安的再融资顺利实施,今天中国平安遭受的损失就决不是现在这些了,是不是会把中国平安这个庞然大物拖垮都未可知。中国平安应该要感谢当时中国小股民对它再融资的强烈抵制,是中国的小股民,救了中国平安。
  面对今天的全球金融风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中国平安当时准备通过天量再融资进行海外扩张的计划是不够慎重的。对于中国平安的这种盲动,最有条件进行干预的,一是市场管理部门,二是基金。但是,面对市场的一片反对声,管理层却无所作为,听任其在市场上恶性发酵,而身为中国平安大股东的一些基金,面对中国平安的非理性行为也默不作声,以致这样不合常理的再融资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轻易通过。
  当然,想想其中的关节,我们也不难明白,管理部门也好,基金也好,它们都不是天价再融资方案的直接受害者,即使今天中国平安面临亏损,对它们来说,又能有多少利益上的触动呢?只有小股民,他们的一分一厘都是血汗钱,因此面对中国平安的恶性再融资,面对这种恶性再融资对他们利益的严重损害,他们才会倾尽全力反对,并最终战胜了这种非理性。小股民的力量看似渺小,但是他们的力量是伟大的,他们使无视投资者利益的管理层感到骇怕,他们使看似强大的基金显得苍白,并且最终以他们的力量挽救了中国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0 09: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一个问题,平安亏200亿为什么股票,还有26块,而且h股的价格更高,这个是怎么估算的,难道他亏200亿,不是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16: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戴三块表 发表于 2008-10-20 7:22:11 :
引用
原文由 tree 发表于 2008-10-18 16:08:02 :

投资应该先选行业,再选公司。保险行业,毫无疑问的朝阳行业。

我测算现在平安的价格大约低估至合理价格的1/3,50买入的人也不算错。但个人感觉还可以继续等待更低点买入,呵呵!


现价的1/3? 26*3 =78?

按这个价,平安的市净率当在8倍以上。全世界有这么高PB的金融股?

看下面的报道:

富通跌穿1欧元关口 平安239亿投资只剩10亿元不到.

富通集团已然成为"仙股",它的最新股价是0.88欧元。而按富通集团最新价格计算,中国平安对富通的投资如今只剩下不足10亿元,缩水幅度极度接近100%。
中国平安此前已经做出决定,将在三季报中以富通集团9月30日
的收盘价为基数计提约157亿元减值准备,并表示,如果对富通投资亏损继续扩大,不排除再次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能。


光看PB,你真的了解保险行业吗?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估值方法,只是对于保险股我既不认同PE也不认同PB估值罢了。亏239亿一次计提损失,相当于每股减少3元多点。

当然平安继续下跌,我很开心。

[此帖子已被 tree 在 2008-10-22 16:34:2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tree 在 2008-10-22 16:35:2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22: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戴三块表 发表于 2008-10-22 22:06:26 :

这位tree兄,你可看清楚了,我上面哪里用PE估值了?PB才是金融股估值的要指标!

我是不懂保险行业,但全世界任何金融股,哪个曾经有8倍PB的?有的全是泡沫或短暂的顶部价格!

平安值80元?你觉得值,我可以借券全卖给你!


是不是有点胡搅蛮缠了?能以1/3以下的价格买入,为什么要以合理价值买入呢?

我不认同PE估值,并不针对你的观点。我只是觉得用PB这种指标估值,比PE的可靠性更差,原因我就不展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00:26 , Processed in 0.02192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