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j_ehealth

请教大家:港股的估值水平为何这么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7 09: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10-3-6 10:16:36 :

lewie:是价格的方向靠拢而不是价格的并轨。这不是相同的概念,勿混淆。

三十想立:“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机制”,核心衡量指标就是A股公司账面值增长率。增长率下来了,A股溢价自然会低,反之,该高继续高,与“其他特殊原因”没关系。全世界各股市的溢价都不相同,根源不在所谓“市场机制”、“特殊原因”,而在于其公司的价值创造机制。没有什么能比价值规律更能左右长期的股价表现。


我们假设单纯上述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话,从历史上来看,整体来说A和B股市场的帐面增长率应该是大致相同的。顺着这样的思路,A股和B股市场应该是在同一估值水平上。但这里客观的事实是,大家提到的B股市场的估值却一直都比A股要低的多。这应该怎么来解释?是B股一直低估还是A股高估?

[此帖子已被 三十想立 在 2010-3-7 10:44:1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三十想立 在 2010-3-7 10:52: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三十想立 在 2010-3-7 10:54:1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09: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lewie,说句对不起的话,您还真象yyw1兄说的,为辩而辩,一会说A股有“定价问题”、“贵”,现在又否认说A股的高是不合理的。哪你说到了,所以你永远不会有错,这么辩下去,您字字句句都是真理,含义丰富。不用再“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09: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说,这是国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不管他们是否嘴上承认),因为大陆投资人从计划经济中过来的,对整个制度的理解比国外投资人深刻,所以给予更高的估值。而H股向A股靠拢,美股PE没有跌回历史深渊就回升,都说明了他们在认识逐渐开始接受。

而AB股的例子,是想说明大陆定价的理念是复杂的。仅此而已。厘清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非A即B,不能既有A又有B?我觉得LEWIE和福尔摩斯说的都有道理,股价的表现总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只能是一叶障目,这恐怕也是投资者的大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只要人民币不管制,那么A,B,H三股必然同价(同等货币),这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目前的几套价格体系就是由于参与主体不同而造成的。讨论究竟哪个市场是“正确”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重要的是找到“低价”的个股。市场短期可能无效,长期一定会修正。A. B. H股中真同时有各位觉得值得投资的相同公司吗?我还没有找到。如果有,我一定会买最低价格市场上的股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2: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为特研的“辩”才佩服,但对其“辩德”实在不敢苟同。自己说自己发言“非常清晰、前后逻辑连贯”,呵呵,最好请个"托"来说更合适吧?

对于永远都显得正确的话,基本上都是废话。股票市场上还有一个现象:越是当时大众认可的观点,事后看越是笑话和谬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13: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雨象朋友,对于讨论中谁在诡辩谁在认真探讨这种问题,我想没必要再纠缠不休了吧?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就此开一贴看看谁愿意加入辩论。但我想本帖中参与讨论的包括开贴的我,对此都毫无兴趣。大家都是成年人,感兴趣就聊聊,看不惯就当没看见好了。

总体而言,我个人比较赞同LEWIE的看法。同时,我也觉得,股指期货+全流通+更多的IPO,将整体上降低A股的估值水平,但到底下一个峰值会在多少就无法揣测了。

不过,即使整体A股估值下降,我想主要的下降因素也会是金融,地产,石油以及ST等垃圾的价值回归,而非成长性优秀企业的被动均匀下降。即使在美国,也有500元的百度,在香港也有现在的比亚迪,也是很好的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们在这里吵嘴,实在失态啊,我说我失态。大家别争了。我给你先道个歉吧,请多包含见谅。

还是如兄台所言,请福探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一下B股价差的现象吧。我实在是很想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4: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j_ehealth 发表于 2010-3-7 13:17:38 :

南京雨象朋友,对于讨论中谁在诡辩谁在认真探讨这种问题,我想没必要再纠缠不休了吧?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就此开一贴看看谁愿意加入辩论。但我想本帖中参与讨论的包括开贴的我,对此都毫无兴趣。大家都是成年人,感兴趣就聊聊,看不惯就当没看见好了。

总体而言,我个人比较赞同LEWIE的看法。同时,我也觉得,股指期货+全流通+更多的IPO,将整体上降低A股的估值水平,但到底下一个峰值会在多少就无法揣测了。

不过,即使整体A股估值下降,我想主要的下降因素也会是金融,地产,石油以及ST等垃圾的价值回归,而非成长性优秀企业的被动均匀下降。即使在美国,也有500元的百度,在香港也有现在的比亚迪,也是很好的证明。


如果承认A和B股的差异不单纯由价值规律主导,而是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殊原因所导致,那么研究造成A股市场能够一直高高在在上的大背景因素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现在的一些大背景因素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比如人民币国际化+股指期货和全流通,这些因素的变化将成为我们在制定安全边际时着重考虑的因素.2010年以前由于大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需要用A股以前的经验就可以操作,那以后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参考港股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6: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一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又被争论得面红耳赤、唇枪舌剑的,令人遗憾!

很早以前就思考和面对过这个问题。1997年面对A股强劲的大牛市和远比港股、B股等高几倍的股价,我很长时间也和现在上面的很多朋友的看法类似,认为是各位上面提到的所谓“特殊原因”所致等。但是,更多的研究和后来的事实让我有对这个问题有了新认识:不管怎样,A股的表面的“高估值”是有坚实的数据支持的,完全符合价值规律(这已不是个“观点”,而是事实)。至于为何H股、B股等长期低于A股的原因,我说了没有研究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A股是“公允”的,相比较H股等在反映中国企业价值上并不公允??这一认识显然目前很多人不赞同。不要紧,不用争论,事实会不断地告诉我们一切。当然,“不公允”的市场从理论上和长期(有多长不知道)看显然有更大的套利空间,这是毫无疑问的。

从理论上说,只要相信市场终归有效,不公允的定价终究要向公允靠拢而不是相反。其实,事实早就在悄然验证:每次有与H股、B股的改革的传闻和政策,都是B股、H 股暴涨,而从未有过因此A 股闻风暴跌的。这说明什么呢?

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只要对公司价值清楚,就不用担心所谓的“市场原因”而不敢树立投资A股的信心。这就跟以前很多人总是担心A股“股权分置”、“全流通”、“管理层政策”等等非价值型因素而对A股偏见,不敢投资错失很多机会一样。记得我在03年写过一篇文章,说如果现在立即全流通,或者人民币自由兑换后的A股,在经过震荡后股价与现在不会有任何区别,遭到很多人的非议。结果呢?现在全流通了,现在的股价与之前的定价有何区别?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后A股是否会改变定价从此和国际股市一样,那就让未来的事实来说明吧。当然,我上面提到,即使是A股终究有一天的估值与境外相似,那也是价值规律所致,而不是其他所致。

至于现在的中国A股为何比历史上其他国家在经济起飞时还高,这不奇怪。历史从未有完全相似的,否则那就不叫历史了。中国的经济起飞也与任何其他国家不同。记得一位朋友06年年初给我寄来一篇他写的报告:其开场白“……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以这么快的速度实现经济增长;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以这么快的速度实现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所以,关于中国的,一定是史无前例的。”。为什么一定要要求中国的必须与国外的一样才算正常呢?

谢谢参与这里讨论的各位网友!即使见解不同,不妨碍自由思考,互相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4:05 , Processed in 0.02162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