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由平安巨额融资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2 2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戴三块表 发表于 2008-10-22 22:26:52 :

tree,什么叫“合理价格”?谁在胡搅蛮缠?

金融股既不用PE,也不用PB,你有你的发明创造,好,那是你的事。可8倍PB的金融股说是“合理”价,除非你到月球上去合理吧!可惜,地球上的任何证券市场都不认8倍PB的金融保险股!

既不愿展开说,故作高深,那就不必说了。自以为多正确,却与基本事实和常识矛盾,只好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吧!

[此帖子已被 戴三块表 在 2008-10-22 22:28:54 编辑过]


其实本不需要您的认同,我也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而已。到合适的时候,大家都有用自己仓位站队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8 14: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的融资可以和03年招行的100亿可转债比较下。招行通过融资,补充了资本充足率,这几年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而如果平安实施融资计划,后果则不堪设想。所以说长期投资收益最高,因为它的风险最大。我想这也是老巴要一再强调谨慎投资、选好公司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22: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tree兄,你可看清楚了,我上面哪里用PE估值了?PB才是金融股估值的要指标!

我是不懂保险行业,但全世界任何金融股,哪个曾经有8倍PB的?有的全是泡沫或短暂的顶部价格!

平安值80元?你觉得值,我可以借券全卖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2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tree,什么叫“合理价格”?谁在胡搅蛮缠?

金融股既不用PE,也不用PB,你有你的发明创造,好,那是你的事。可8倍PB的金融股说是“合理”价,除非你到月球上去合理吧!可惜,地球上的任何证券市场都不认8倍PB的金融保险股!

既不愿展开说,故作高深,那就不必说了。自以为多正确,却与基本事实和常识矛盾,只好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吧!

[此帖子已被 戴三块表 在 2008-10-22 22:28:5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5 13: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投资能力应该比平安差一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1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业是典型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因此行业的经营都已经形成相应的标准了,例如信贷的规程、资本充足率等等,每家银行只要遵守这些规程或者规定,就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因此这个行业内各家公司的经营当然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各家的差异也许只是在于一些细节)。保险公司在承保时也是有类似的规程(但是每家保险公司如何运用资金去投资和增利,在投资理念方面肯定会有差异)。所以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要有明显的差异化是比较难的;但是各家企业之间,经营风格上的一定的差异还是会有的。要想投资金融股,必须要懂得金融行业的业务,如货币银行学、银行信贷、保险学等等,否则你是公司的股东,你却不懂公司的运作,那么你的投资就是盲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3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ZT中国平安被骗了个血本无归!
时寒冰

中国平安亏了,但亏得如此惨烈,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2007年11月27日,中国平安宣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得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成为富通单一第一大股东,后增持至4.99%,前后共斥资超过238亿元人民币。遗憾的是,从中国平安去年底收购富通部分股权,到2008年11月份,富通的股价已下跌超过96%,导致中国平安238亿元投资只剩下10亿元左右。中国平安今年第三季度已经对部分浮亏计提了157亿元的减值准备,导致第三季度亏损达到78亿。由于平安决定计提后富通股价继续下跌,平安同时还面临着70多亿的减值压力(详见《新京报》的报道)。
损失还不仅限于此。
2008年9月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zf宣布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以避免富通破产。中国平安9月底曾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欢迎,但中国平安很快发现被涮了一把。中国平安当时欢迎三国zf注资富通时,富通集团割出去的只有旗下富通银行在三地49%的股权。然而,2008年10月3日、6日,富通又分别宣布:荷兰zf以168亿欧元收购富通银行荷兰控股公司,包括富通集团此前收购的荷兰银行业务及富通集团荷兰保险业务;比利时zf以47亿欧元现金收购了剩余的富通银行50%加1股的股权,以及法国巴黎银行将以57.3亿欧元收购富通保险比利时业务100%的股权。前后四笔交易之后,富通集团将从“银保双头鹰”解体为一家资产仅含国际保险业务、结构化信用资产组合部分股权及现金的保险公司(详见《上海证券报》的报道),中国平安被骗了个血本无归!而中国平安亏的是广大投资者的钱!

===============================!!!!!

但那个马司机却照拿6000万年薪,并大言不惭地说:我对得起这6000万年薪!

还有那个洋投资官,仍然心安理得的占着个茅坑充洋蒜。

汗颜啊!俺去年在它刚上市不久,冲着它的名声,50元左右的成本买入,到145元美得跟家人说荣耀,但今年却一路下跌,更主要的是俺实在受不了马司机在股东会上的丑态,目睹了这位大言不惭的家伙的表演后一怒之下卖掉,67元左右,做了回白日发财梦,当时以为就算卖在地板也不后悔。现在呢?哈哈!

俺一直奇怪怎么当时能对这样的公司感兴趣???当时听别人说平安如何如何厉害,听DB、LC等这些“中国巴菲特”们的忽悠。而真正的巴菲特却说过这么一句:厨房里的獐螂决不会只有一只。平安,俺不但会拒绝你的股票,俺已经把家人所买的所有平安险种亏钱全部退掉!

[此帖子已被 戴三块表 在 2008-11-23 10:13:2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3 15: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曾经在《证券分析》一书中谈到,普通散户不要投资金融股。主要原因是行业风险较大、业绩易被夸大,个人较难把握。当代更有言云“保险是百业之精”,因此,不能分析之则不宜投资之。

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来看,虽然保费收入持续保持增长,但是一般的保险业务本身极少有明显的利润,保险公司主要的利润是通过做金融投资而获得的。换言之,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不行,那么无论保费收入增长多少,给公司带来的价值都是零(因为那只代表对投保人的负债)。保险公司价值的来源在于它的投资能力,而投资能力又取决于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投资人如果不能分析保险公司的投资理念、投资模式(并且要经过时间的检验),那么就不能投资于保险公司,否则就是盲目。但是对保险公司投资能力的研究,非投资界高手根本无力完成(但如果他是投资界高手,他又何必去买保险股,自己直接做投资就行了嘛~ 所以保险股的投资很是个问题)。从今年全球金融风波的情况来看,中国人寿的业绩要好一点,起码表明在不景气的环境下,人寿的投资能力似乎强于平安。但是对于中国人寿,本人也没有深入去研究,因为保险公司确实太难研究了(难以研究的原因就在于,金融市场的波动特征,使得保险公司业绩的过去数据与未来业绩的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不能彻底了解其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则对未来的业绩难有信心)。

个人认为,一定要买保险股一定要同时分析市盈率和市净率,尤其是市净率。以那么高的市净率买进保险股,凭什么去支付这个溢价?还不如按净值去买基金(封闭式基金甚至可以折价买到)??它们的投资能力比平安就一定差吗?。。。

[此帖子已被 星海测量师 在 2008-11-23 16:43:01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7: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对于保险行业的认识,大家都只停留在金融股 PB这个层面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16: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买到最低点的平安,但还是买到了较低的点。这么多人唱空,股价却涨了50%,看来真的是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00:38 , Processed in 0.0249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