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etter9988

抛砖引玉,也谈天士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4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还是希望明天继续再加油跌一下,争取跌停

不过比较难

明天我开始第二轮建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中药出口额早已高出日、韩

更新时间:2007年6月4日

我国中药出口额高于日韩,但其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仍很大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郭亦乐

行业内普遍认为中国虽是中药的发源地,但在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上,日本和韩国的汉方药(中药)出口量都远远超过中国。对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日前在三九集团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作了澄清:2001年,中国中药的出口额为6亿美元,而韩国出口额为1亿多美元,日本的出口额约为几百万美元。韩国出口的汉方药以高丽参为主,日本则以出口饮片颗粒、冲剂等为主。因此,在汉方药国际市场上,中国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国。


同时,任德权也认为,这并不表明中药在国际上已拥有相当的地位,相反更说明汉方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限,市场开拓难度大。任德权谈到,6亿美元对一个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这一出口额甚至少于我国鞋类、箱包的出口额,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目前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因此,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几个主要的中药生产国正酝酿成立传统药协调论坛,加强各国在传统药市场上的沟通和交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认为,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中医诊所总体来说有扩大趋势,有关中医药的学术会议也非常活跃,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在组织大会上讨论传统药的发展战略问题。很多国家和政府已开始关注中医药的发展,有些国家还开始立法,使中医药合法化。另外,很多世界制药巨头,如辉瑞、诺华等都对中医药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种种迹象表明,中药当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内,市场潜力非常大。


对制约中药发展的资金问题,科技部国家新药研究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传宏谈到,要通过构筑多元投入体糸,加快中药发展。政府将加大投入,推进中药现代化,但投入的方向主要是有关中药现代化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药产业化关键领域的研究等。同时,吸引地方政府加大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力度,并将之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省市可以把发展中药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发生产的投入还是要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一定要达到当年销售额的5%。要吸引金融和让会资金投入这一领域,通过上市、社会投资等,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帖子已被 狂野 在 2007-6-4 22:22:2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士力的顶我不知道在哪,但他的底是可以看得到的”,年初我曾多次吹牛,每次600535的大幅下跌都被我成功买到了他的底价。本以为这根上升趋势底线近期不会再触及了,没想到今日无意间发现随着近日暴跌,天士力的底竟又一次神使鬼差的出现了(差几分触及这根线),正是今天的跌停板(17.23元)附近,正负不应超过0.20元。便立即在17.24元买入一大笔,不管以后大盘会如何演变,我认为这就是600535的底(明天不应有更低的价)。

本不该在此谈论“玄学”,就绕我胡吹吧。明天验证。

[此帖子已被 隐士 在 2007-6-5 0:54:1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了一些天士力产品的草根调研,有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群众反映天士力的药是好,但偏贵,有点象药中的贵族(各方面的都是),无论是丹滴,还是穿心莲、藿香等。更尖锐的是,消费者有这样一种心态,刚开始的病,先不要吃这么好的药,以后可以慢慢升级,一下子吃太高级别的药以后就没得缓冲了,先吃丹参片、以后要严重了再上丹滴。这会不会是丹滴近3年销量始终无法突破瓶颈的症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ewie的“草根”调研很好,这才是有意义的探讨。

我说点我的看法。

天士力的复方丹滴2002年之前的若干年内是真正的高速增长,每年至少是50%、100%的增速,目前医药上市公司中还没有一家的任何药品曾经达到过这样长的持续增长时间和高速度。这一点很少有人注意过。

但是,2002年后为何增速下来了?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贴中着重谈过,我甚至觉着,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也就谈不上对天士力有真正的认识。

简单的结论是:这一是该公司本身经营策略调整的结果,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重磅药药品本身发展规律上的体现。公司高速增长期是在医院市场上实现的,而02年之后经营重点则转移至OTC和城乡市场,这是该公司以前市场布局欠缺及市场探索性阶段所致,也是药品品牌深入的需要。

另一方面就是药品本身产业链的提升所必须。用欧美的严酷标准GMP和其它药品标准来改造探索中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是不可能在一个每年产品销量50%增速中完成的。所以该公司近年来的投入是产生不了新增现金流的。这正是国内很多医药研究员们对之分歧或片面看法产生的根源:是着眼于眼前的现金流还是着眼于未来的可能产生但有风险性的现金流?

这是每个想投资天士力的人必须考虑的问题。不是想要一切方面都“确定性”吗?这样考虑的话,就根本不能去投资这样的企业。但如理解了“投资”的本质意义,那么你就必须在深入考究的基础上,且愿意与实业经营者的思维一样来投资??冒一定风险以一种事业心来把某项项目经营下去。

所有方面都强调“确定”,这不是我理解的投资精髓,至少我无法理解这样的投资长远看能有多少超额收益。所以,天士力绝对进不了他们的投资圈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着说lewie提的问题。

天士力的药,因为标准高,所以其定价相对较高,但这属于药品的细分市场定位和策略问题。只不过目前国内的医药“市场”状况和机制还未到给高品质药与一般品种药以区别的时候,用医药老总们的话说,现在药企比的是营销而不是品质。

这就是目前国内医药市场的状况。同质化掩盖着差异化。

这也就是天士力等一批药企必须搞国际化的原因和推动力。天士力的老总阎希军说过一句话:真正国际化后,……增速会极快的。这是我去年想与之交流的一个我个人的看法,今年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了阎总这样的说法,心中自然有种共鸣。

而现在呢?只不过还是个布局阶段,还不是真正实现的阶段。

所以,我一直说,现在去谈天士力的业绩、增速、股价、估值之类的,真的没什么意义。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6-6 19:35:3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迷雾是迷雾的股价,确定是确定的股价。到底是确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本质?还是确定的两年业绩预期对投资者更为重要?!看看巴菲特选股吧,敢于持有十年以上的胆量靠得是啥?靠可预测两年增长?哈哈。

朋友圈子里都说,投资天士力有点风投的味道,不够确定。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迷雾都会渐渐散开,这些迷雾没有来自企业本质上的缺憾,该确定的东西一样不少。我跟朋友开玩笑说,要是天士力是块钻石,那么市场现在都在以稻草的价格进行交易,我不关心她现在是啥市价,只关心自己股票的数量。要是我想把一个本来正常按20元的价格“骗”着卖到50元来伤害别人的话,暂时套现和做波段的目的,还是想将来继续同样“骗”着再用20元的价格买回更多的天士力股票!继续“伤害”别人!巴菲特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他的“安全边际”善良过吗?也许太fans了,欢迎网友拍砖。

[此帖子已被 kissingafool 在 2007-6-6 20:49:51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kissing兄的观点,做好受时间和利润的煎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07-6-6 19:34:16 :

再接着说lewie提的问题。

天士力的药,因为标准高,所以其定价相对较高,但这属于药品的细分市场定位和策略问题。只不过目前国内的医药“市场”状况和机制还未到给高品质药与一般品种药以区别的时候,用医药老总们的话说,现在药企比的是营销而不是品质。

这就是目前国内医药市场的状况。同质化掩盖着差异化。

这也就是天士力等一批药企必须搞国际化的原因和推动力。天士力的老总阎希军说过一句话:真正国际化后,……增速会极快的。这是我去年想与之交流的一个我个人的看法,今年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了阎总这样的说法,心中自然有种共鸣。

而现在呢?只不过还是个布局阶段,还不是真正实现的阶段。

所以,我一直说,现在去谈天士力的业绩、增速、股价、估值之类的,真的没什么意义。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6-6 19:35:34 编辑过]


福探说的不错,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大力发展国际化是明智的选择。 继续默默的夯实基础,国内市场的突破是水到渠成的。老闫的战略眼光,在上市公司的老总里 很难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lewie说的,从某个方面展示了目前我国的医药市场的不规范之处。

一个药的好坏或者性价比究竟应该主要由患者来定还是医生来定?

如果是由患者决定,那么医药品与一般的消费品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而如果是主要由专家??医生决定,那么才是真正的医药市场。

我国呢?想必各位都清楚。一个药在市场上“好”与不好,要么由谁投的广告密级决定,要么由给医院的回扣多决定。??这个时候,要想让药厂创新、研发、……,谁会去做呢?

但,中国人也是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国人的命也不会比美国、日本、欧洲人命“贱”。医药市场的改革尽管可能路遥远,但是去年以来医药市场发生的种种事件,已经有了端睨。

如果你真想长期持有一个医药股,你愿持有一个“营销专家”式的药企,还是愿持有一个把药的品质作为长期追求核心的药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7 15:45 , Processed in 0.02136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