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ewie

杂感(更新至十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7 14: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janery0806:

我们尊重你发表你观点的权利。但你的上述言论和观念,可能是你来错了地方。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你上述观点最好放到其它论坛中去讲。在适当的时候,上述发言将被删除。望理解。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14: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价值投资,我想提一个公司.

苹果公司,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于这个公司你会怎么做.

因此,我只投资指数,从不投资公司.我对公司从来都是投机.

998点,遍地的黄金.但是黄金之所以被扔到地上.总是有它的理由的.用绝望和恐慌来形容是不是太偏颇了.

理由没有成为现实,因此成就了黄金.理由成为现实,998点的都是石头.黄金都是回过头才知道是黄金的.

价值投资的作用不是让你能拣到黄金,而是让你拣到的东西是黄金的概率大些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0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行是一不是二.言语是行为的外现(而不是所谓的思想的表达,思想是骗人的,是妄念的别名),只有作为的那件事才是真思想,当然,她也已经是付诸实践后的思想了.

所以不看什么投机投资,只看其"言之既出,躬之逮,还是不逮",一个人的所谓思想,只有这样传播,才不骗人,也不自骗.

janery0806兄很有才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2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感(十)

2008-3-2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花荣博客2008-3-1最新的一篇博文:

<DIV style="BORDER-RIGHT: yellow 1pt solid;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yellow 1pt solid; PADDING-LEFT: 0cm;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yellow 1pt solid;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yellow 1pt solid; mso-element: para-border-div; mso-border-alt: solid yellow .25pt">

20081月中旬过后,大盘再度从5500点下跌,有不少投资者亏了钱,心情好不了,这其中有博友,也有生活工作中的朋友。

说实话,一些朋友炒股赔钱,我是事先就有预感的,尽管那时市场还不错。但股谚说,炒股最后的结果是:1赢,2平,7亏。这是股市史已经证明了的,何况许多人在知识上,在胆识上根本就没有做好炒股的准备。

炒股技术是人世间最难以掌握和应用的技术,国外的老狐狸丘吉尔打败了的德国法西斯,也在股市中亏的一塌糊涂。美国的名牌基金经理也经常是去年是明星,今年就是狗熊。中国的股市的二级市场史更是这样,自营能力最强的券商万国证券、中经开、南方证券,华夏证券部不是都因为炒股失误而血本无归吗?

说说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吧!

我进入股市的时间较早,在知识储备上比同时期的股友有优势,因为我在交易所红马甲专业培训过,当年上交所的国债期货考试,我是第一个交的卷而且拿到合格证书。在胆识上更是绝大多数新股民无法比的,我自己炒过股,在房地产公司工作过,先后在证券交易中心、租赁集团(国内期货著名主力)、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工作过,几乎所有的机构、大户类型都接触过(我至今相信,没有多角度多性质股市投资经历的人不可能成为高手,高手不是学出来的,是杀出来的),按理说应该十拿九稳的成为赢家吧!

可股市的现实是残酷的。

2001年,是我自己投资股市信心最膨胀的一年。那年,在海融网和特区证券举办的机构论坛上,基金经理不愿意说股票,证券公司的高管不敢说股票,我敢。而且是大盘高价股五粮液,五粮液也真的连续涨停,连涨10几元。

但是熊市无情,在2001年下半年,我重仓买了3只股票,五粮液、重庆啤酒、中成股份。其中五粮液、重庆啤酒是当时涨幅最好(大盘暴跌,五粮液接近涨停)最抗跌的股票,因此在最高点卖掉了,只留了一个股票中成股份。

但是在2001年下半年和2002年上半年,就中成股份这一只股票,把五粮液、重庆啤酒的赢利全部赔光还不够,还贴进了本金的很大一块。股市投资资金中,有券商给的融资,有朋友的钱,当时几乎是天旋地转,至今回想起当时的处境,眼泪就控制不住地流。

幸好,遇到2002年的6.24行情,我极力说服合作伙伴把所有的股票逢高卖出,并把所有的非自己的资金还掉。在当时的合作伙伴中,我的经济实力最差,所有的事情结束后,我的所有财富是维持生活的5万块钱、《淘金狐狸》的未付稿费(事后扣税后是7万多元),全家没有任何薪水性收入,还要支付每月几千元的房贷以及几千元的房租和养活2岁的女儿。

2002年,《经济观察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全国许多网络和媒体都转载那篇文章,说我自己亏了2000万,生活都成为困难。

说实话,那时我一度想到死,并且把这话跟我父亲说过!(现在,少数投资者只亏了10%-30%,就恶毒的攻击国家,在博客中生出恶毒的心理,我理解,但比起我们这代数量并不少的股市投资者来讲,其苦难几乎是相差太远了)

但这个结果,比起当时的投资者来讲是幸运的,6.24行情没出货的同楼层的大户全死,连那家嘲笑我胆小的券商也跌没有了.我的熟人当中,有死亡的(大户室在我隔壁),有坐牢的(我过去的同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有下落不明的,有离婚的,在最低点公司倒闭的,千万身家全亏完大牛市又没敢做的。中小投资者处境也好不了,好多人连账户都不敢看,以致于密码忘了。那时是通杀,股票跌80%的多的是.我相信,有过2001年到2005年股市经历的人,在看到这段话时,有许多人的眼睛都会潮湿的。比起绝大多人来讲,我确实是个幸运者,挺过来了并迎来而且抓住了大牛市机会。在这点上,因为股市亏了钱,就心态变坏的博友应该向老花学习。有些博友的博客我看了,虽然也非常的同情,但完全是男人能够承受,也能扭转局面的情况。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失去信心,被并不严重的打击影响了自己的心智是不对的。

做好股票,确实需要基础素质的保证。人生过于顺利的人,人生过于受呵护的年轻人,做股票一定要量力而为,先用余钱娱乐学本事,有足够的能力后再适当的加大投入,幸运儿终究是少数。

别说与市场博弈了。我有一些朋友,在我看来,我给他们的一些建议,其把握性等于送钱,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也装不进口袋里。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希望比老花做的更好,他们的志向更高,出现一些可笑甚至是愚蠢的失误,买卖点很明确,买后都已经赚了20%,看了我的博客的集结号还打电话问,或者我发短信提醒他也同意了我的观点。但最后还是亏钱,我说的这些人可是其他行业的成功者,证券业内人员,有一定年限的老股民。这又说明了炒股的难度确实大,六分心态,三分技术,一分运气,确实是这样。(转贴完)

</DIV>

记忆中,但斌先生在2001年开始的这波熊市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更远一点,香港的老牌基金经理东尼在他的书中也叙述过他在70年代的相似遭遇。其实,证券这一行和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的,你要取得成功,都要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自身的不断努力付出和时间。我个人觉得,时间这个元素尤为重要,只有经历足够长的时间,成功才有扎实的基础,但这恰恰与一般人的愿望相反,大家普遍是希望速成和暴富的,希望能跳过或缩短时间这个元素。去年底时,曾有一位网友与我联系,他正面临一些毕业升学与就业方面的抉择,有些迷惘,还非常希望能进入证券分析这个行业,但自己所学又风马牛不相及。大约也是同一时间段,看了港台一个节目《新闻透视》,讲述炽热市道下的众生百态,里面有一位是放弃了自己10年的工作与资历,投身到自己喜爱的证券经纪业。诚然,证券业在其繁荣时,是很吸引眼球的,但谁又知道它背后的辛酸呢?2004年,在银行办事时,和一位券商的业务推广聊天,当时他们的工资,可能还不如酒楼的服务员,几年后,他扛下来了,还没离开这个行业,给我的名片已经是“高级客户经理”了。

如果你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比如跑步、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等,你水平很不错了,想参加一些民间的业余比赛,而且跃跃欲试想拿奖,这时,如果告诉你,比赛组织者还邀请了国家队、省队、市队以及好些国外职业好手来参赛,并且不分职业组和业余组,大家混合着比,你觉得自己的赢面有多大呢?证券投资就有点象这样的竞赛,业余人士和职业选手每天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赛,所以,大部分业余选手败下阵来,实在是很自然也很符合逻辑的一个结果。你如果想成为这场竞赛最后的赢家,只有发挥一个职业选手没有的优势,这个优势是什么呢?就是??时间!但,正如上面所说的,大部分的业余选手正是要放弃掉自己这个优势。

再谈一些对逻辑的想法。

近两周,王贵文4100-6700的观点是被引用最多的之一。他说,“2008年上半年之前,会迎来2~3个月的行情,会持续到5月底,非常有可能创出新高,形成一个直冲1万点的高潮。但大家切记此时一定不要坐过山车,而且这波终极行情的热门板块肯定不会是大盘蓝筹股。”我不知道先生这样说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希望不是为了营销吧!),我只是在想,如果大盘蓝筹股没戏的话,这指数能上50%吗?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呢?

同威的李驰,30元开始重新买入38元卖掉的招行,而且语气逼人。先生自称是价值投资者,4500开始退场,4100多重新进入。我从来不以最大的坏意推测别人,但我实在很难理解李先生的这个逻辑,如果市场仅仅是高估了10%或者招行仅仅是高估了25%,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有必要退出吗?如果不是,那就是说,先生觉得现在的基本面比半年前更加乐观了,前景更加明朗了,所以才值得重新入场。但好象起码从表象来看不是这样,可能是自己能力浅薄吧,我实在搞不懂先生的逻辑是怎么组织的。

个人观点,市场进入调整,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非常深刻的政治背景原因,这些原因是难以浮出水面的,也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讨论。用些技术分析的话说,象银行这样被超级机构长期驻扎的板块,如果离整理平台只是跌个20%就能见底的,那根本就没有破位的必要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管理层批了10只股票基金、8只债券基金、8只老股票基金的拆分,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涵义呢?是救市吗?政策底?这是良好预期的一面,但如果另一面呢,刘团长对谷子地说:“要什么,你说吧!”

如果市场真的由于一些特殊的背景原因,出现远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跌幅,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给价值投资人充分的时间研究、审视与投入。牛市可能有上、下半场,但投资是一场没有时限的竞赛,就个人喜好而言,我不是太喜欢股价领先企业成长过多,因为这样会对我构成一个额外的诱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 14: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吧!

我进入股市的时间较早,在知识储备上比同时期的股友有优势,因为我在交易所红马甲专业培训过,当年上交所的国债期货考试,我是第一个交的卷而且拿到合格证书。在胆识上更是绝大多数新股民无法比的,我自己炒过股,在房地产公司工作过,先后在证券交易中心、租赁集团(国内期货著名主力)、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工作过,几乎所有的机构、大户类型都接触过(我至今相信,没有多角度多性质股市投资经历的人不可能成为高手,高手不是学出来的,是杀出来的),按理说应该十拿九稳的成为赢家吧!

就算有这样的背景,也有输剩几万块钱的时候,炒股真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04: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金在披着价值投资的外衣,干着追涨杀跌的事情.但是其收益不下于一个TENBAGGER.为什么?因为它们有钱.

基金吹出了一个蓝筹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泡.而这个泡炮现在已经现在已经破灭.但是,如果基金能清仓,那么有几家基金在这场泡泡游戏里是赔钱的?我4800点购入的基金,到今天为止,依然是红的.

在股市里,钱代表你的能量,你的影响力也代表你的能量.能量越大,赢面越大.当你的能量可以影响股价的时候,你就很少失败了.当你的能量可以影响市场的时候,你几乎不败了.

巴菲特就是这样的人,全球股市最大的一个庄家.所以巴菲特越老越不败,因为越老他的能量越大.

价值是个什么东西.现在的价值已经很难说清,未来的价值更难说清.更无论10年.20年后的价值.但是人们找到了一个标杆:巴菲特.巴菲特就是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04: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不能在股市赚钱,因为他们俯着头去看股市,总认为股市是错的,他们是对的.

其实他们还不如写点书赚钱.如果能预测准经济形式发展方向,就会声名鹊起,受追捧无数.当然把时间周期写的越长越好.因为越长规律性越强.

所有能从股市里赚钱的,都是仰视股市的.在市场中学习,在市场中进步.靠指标进步,靠趋势进步.靠基本面分析进步.没有一个大师,是在完成公司分析后匆匆买入股票而获利的.

每一个投资大师都首先是交易大师,只有先学会了交易,而后才能去学习价值.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想着某大师持有某股票X年,以此津津乐道,价值投资变成了长线捂股,岂不可笑.捂股还不如捂基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发表于 2008-3-2 22: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多谢楼主分享!!!!!!!LZ的文章总是在特别的时间给人特别的感觉,谢谢你这份特别的爱了!呵呵!

引用:"个人观点,市场进入调整,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非常深刻的政治背景原因,这些原因是难以浮出水面的,也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讨论。"

深表赚同,恰好在二会前夕出了硬改历史的平安事件???????????矛头对准的是::::::::::{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道德经说得好啊!!!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了!

[此帖子已被 1 在 2008-3-3 0:09:5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1: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分批买入,但已经满仓了,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8 01: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我的一点杂感:

把这个帖子认真地看了一遍,非常佩服lewie君的见识,其中不少感悟给我启发。lewie君的股市经历丰富,叙述逻辑严密,很难找到言语中的漏洞,分析方法和观点都值得我好好学习。但我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lewie君的观点很完美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lewie君前途无量。但lewie君是否也存在缺陷,只是这些缺陷因为我的修为不够而无法发现呢?若果如此,那么吸收lewie君的观点岂不也隐藏着一丝危险?

本来这个世界上就存在许多事实,只因人类的行为与心理习惯构成了太多的认识偏差,而导致我们无法正确把握。但我知道祈望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或许真如janery0806所言,lewie君过于以俯视者的角度看问题了,每个问题都想看透?这基本不大可能,可能人都是过于自信的。我们真的应学会“可能性”思维,即使概率很小的事也有可能发生,问题是真的发生了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做好准备了吗?

非常感谢lewie君,你的杂感使我思考了这么多。

[此帖子已被 waja_2001 在 2008-3-8 1:19:3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waja_2001 在 2008-3-8 14:44:5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waja_2001 在 2008-3-8 18:21:1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3:39 , Processed in 0.02222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