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牛市的初期还是熊市的中后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3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阅读别人贴子的时候,尽量应从人家的思考方法、论据上去理解,而不必将重点放在在结论上,因为股市的趋势和未来,从来都不是用“现在的状况”来理解的。比如,当年在2200点的时候,你能相信“能跌到1000点”吗、或者提出“政府允许”吗这类的疑问。恰恰是这类“疑问”阻止了自己的思考。要知道,在股市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惟有公司的价值才是可靠的。"

==========================

请教福兄:1。可能是长期形成的习惯吧,喜欢用数学上的“反推法”,由结论成立来反推前提成立的可能行,难道在证券市场,不能这样分析么?2。如果未来的市场走成熊市的中后段,作为价值投资者,难道不需要回避系统性风险而继续持仓么?又是怎样来回避系统风险减少市值得损失的?真诚求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pxj9902 发表于 2006-8-13 12:56:41 :

我的理解;纯粹的价值投资是用实业投资的思考方法来衡量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价值投资精髓为价值和安全边际。假设你的朋友李老板急于出国,有一天想把餐厅转让给你,开价50万元,你也挺有兴趣,但考虑到李老板为人精明,你得好好核算核算,于是,你花了10天时间暗中详细地考察了地段、人流、厨师、员工及其它可比餐厅情况,回家经过反复计算,你觉得即使花65万买下餐厅也是有利可图的,这就是“价值”,你太太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她提醒你应考虑将来政府市政建设导致拆迁的风险,最好预留20万风险金,最多只出45万买,这就是“安全边际”,3天后,李老板又来找你,说看在多年朋友的份上,愿意将价格降至42万元,你不会这样考虑吧:“李老板餐厅的价格开始走下降通道,加上最近上证指数下跌了10%,餐厅价格的有可能再下跌至35万元才能完成量度跌幅,等等再说吧。”你会对李老板说:OK ,成交。你买下餐厅后,只会想办法把它经营好,不会整天算计着几个月后要以多少钱出手吧?

纯粹的价值投资人在买餐饮股票时也是这样考虑问题的。只不过市场先生与李老板相比,显得神经兮兮的。

价值投资需要考虑的是另外一种势头??公司的“经营势头”(姑且这么定义),在许多案例中,1个公司过去长期的历史记录是其未来走向最可靠的指示器,1个公司如果在过去20年间一直保持着15%的利润增长率,那么在未来它不大可能远离这种水平,对这些长期“经营势头”良好的公司,我们对其价值评估出现大错误的概率较小。


这个比喻不错,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罗汉 发表于 2006-8-13 14:44:22 :

请教福兄:1。可能是长期形成的习惯吧,喜欢用数学上的“反推法”,由结论成立来反推前提成立的可能行,难道在证券市场,不能这样分析么?2。如果未来的市场走成熊市的中后段,作为价值投资者,难道不需要回避系统性风险而继续持仓么?又是怎样来回避系统风险减少市值得损失的?真诚求教


你的问题不在于"反推法",而在于用静态眼光看问题。

我们这个贴子就是要讨论未来基本面可能的变化。去年998时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是很差的时候,而是很好的时候。那末未来上市公司的业绩就再也不会变差了吗?看看现在的业绩变化迹象吧!如果由于高油价、通胀等因素进一步恶化,引起公司业绩普遍下滑,去年998点时的定价并不低,反而是很高的。如果真的发生那样的情况,没有什么因素能把大盘撑到千点以上的。

当然这仅是探讨。并且从大级别熊市的形成逻辑看,去年的底部并不是大级别熊市应有的基本面。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这样怀疑。

至于投资,我们这个贴子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讨论什么样的公司能抵御各种恶劣经济环境、形势而保持其好业绩。如果你找到这样的公司,并且估值合理,当然长期持有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持有的公司的业绩受很多宏观因素影响,那么就要小心不要指望靠大盘的普遍上涨来获利。另外,考虑那种情况后,当然也个总体策略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担忧重提

去年这个时候我曾写了一个贴子,叫“为长期的后市担忧”(在闽发论坛里),主要是为管理层“没有回头箭”地强行搞“股改”而为长期的后市担忧,担忧的是本来管理层那点可怜的监管方式和能力还应付不了非全流通下的公司的违规,在全流通后如何管理这个市场?你以为大股东会白白地送你股就完事了?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吗? 并非我反对搞全流通,而是认为,全流通不能强迫大股东赠送股份来交换“流通权”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将是亵渎了流通权??一个本来天经地义之权却要用利益来“交换”,这就为将来埋下了大股东“复仇”的担忧??“吃我的给我吐出来!”??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明白这个不能无缘无故地占人家便宜的道理。

暂且不提此事了。时间会说明一切的。人性不变,市场的逐利本性更不会随着一纸承诺和“与中小股东利益一致”了的期盼就改变。

变了什么呢?看看现在的市场吧!与“股改”前有何区别?该20倍市盈率发股的照发;全流通了,该40元一股的还是要炒到40元;该垃圾股炒的,照炒不误;新股上市该涨100%的一点也不少;该圈钱的仍会象买紧俏商品一样地排队(不是说搞了股改以后就不叫圈钱而叫融资了吗?)……搞了这股改,与之前究竟有什么区别?我一个在这个市场上混了十几年的投资人真的看不出有何不同。我就想问:那么信誓旦旦“没有回头箭”地股改,究竟解决了什么?究竟又给市场带来了什么不同?

倒有不同的是,借助股改而将大股东送给的股份纳入囊中的二级市场炒家们,现在开始忙着在大股东可以行使“流通权”前兑现这些股份而数钱了。我怎么只看到这唯一的变化?……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6-8-14 23:49:4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7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即将发布
  
  即将出台的办法明确规定,股权激励要坚持风险与收益对称。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既要考核当期效益情况,更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既要看盈利水平,也要看股票市值的变化。要通过股权激励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给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
  
  2006年08月16日 09:17:12  来源:中证网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5日透露,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规范性办法即将正式发布。他强调,在起步阶段股权激励的水平不能太高,对象也不能过宽,首批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不可能很多,央企要防止一哄而上。
  
  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李荣融还特别指出,“股权激励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范进行,在股权授予中不能无偿量化存量国有资产,也不得由国有大股东单独支付激励成本。”
  
  他表示,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国资委在推进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中,采取的是规范起步、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做法,先在法制环境比较健全、治理结构比较规范的境外上市公司中实行,然后在境内上市公司中试行,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目的就是要树立好的样板,引导企业把股权激励与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结合起来。
  
  他对央企在组织实施股权激励时提出要求:首先,要与推进企业各项改革相结合,特别是要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同步配套。因此,即将出台的文件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作了比较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外部董事要占董事会成员的半数以上,且薪酬委员会必须由外部董事组成。
  
  其次,要把握好股权激励的政策界限。即将出台的办法明确规定,股权激励要坚持风险与收益对称。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既要考核当期效益情况,更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既要看盈利水平,也要看股票市值的变化。要通过股权激励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给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
  
  此外,他还要求,各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要积极稳妥,谨慎起步,防止一哄而上。此前,在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初期,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法规,并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办法将由国资委发布。

机制逐步在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的属性没有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3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于贾樟柯导演的专访

记者:和你以前那些讲述"变化中的中国"的电影一脉相承?

贾:在最后开始剪辑的时候,我知道以前的那个阶段可能要结束了,就是大家说我在拍变化中的中国。

在这一年的拍摄里面,我觉得,中国的变化已经结束了。最大的变化已经结束,剩下的是每个人要面

对现实,做一个决定。

记者:你现在拍的是一个变化后的中国吗?

贾:变化刚刚完成的中国。我相信我对中国现在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我们比较熟悉基层生活的话,

比如说80年代,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我自己都想做生意。我觉得社会充满着机遇,因为它在变动,在重

新 组合。现在,我们每个人似乎都特别安于自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已经被规定好了,我觉得对于

普通人来说,你要做的只是下个决心,做个决定,去面对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本贴,对自己的启发很大.

这个贴子既是在讨论大盘的整体状况,又是在探讨选股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9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正在被非理性繁荣推动?<似火流年>说历史上华尔街上涨大的年份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之前股价的大幅度下跌,二是货币环境出乎市场意料的好转.2006年的中国股市也符合这一特点.福探追求的是理想境界,或许,"科学发展观"等将在未来为福探的理想提供市场现实机遇,如上个世纪朱总理积极财政政策为2002年的五朵金花提供了机遇一样.谢谢福探的思想,因为谢谢,所以谈一点个人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同意6w所讲的大涨的两个条件:资金面充裕和股市具有投资价值

投资价值可以归结为 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以及 对于未来业绩增长的良好预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21:01 , Processed in 0.0176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